Ⅰ 病人出現哪些情況責任護士必須進行壓力性損傷和失禁性皮炎風險評估要給與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新入住院患者都會進行Braden評估,分數≤12分,屬於高危壓瘡風險,睡氣墊床,保持床單專位清屬潔平整,指導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翻身,2-3小時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查看頭枕部、肩胛骨處、骶尾部和雙足跟,墊枕頭騰空骶尾部及足跟,必要時用減壓貼減壓。注意補充蛋白質,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上。每周需要復評。
患者出現尿失禁或者大便次數≥3次,大便性狀改變時需要評估失禁性皮炎風險。預防措施首先要找出腹瀉的原因,治療腹瀉是關鍵。然後及時清潔,液體敷料噴灑保護,可以使用肛管引流或者肛袋引流收集大便。尿失禁需要及時清潔,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假性導尿器收集尿液。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導尿,導尿會導致尿路感染。望採納,謝謝。
Ⅱ 壓瘡有哪些特點
什麼叫壓瘡?
壓瘡又叫褥瘡。是指任何因壓力沒有解除而導致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損傷,常見於長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長期坐輪椅不能站立和行走者,表現可以為局部皮膚發紅,嚴重者可形成深達肌肉或骨骼的深洞。
壓瘡因局部受壓時間不同而表現不同。預先採取預防措施,可以避免壓瘡往深處進展。
不同時期壓瘡的表現:
Ⅰ期(早期):皮膚完整,骨突處出現壓紅,壓力去除30分鍾後發紅不退。此期可通過翻身、受壓處減壓,來避免壓瘡進一步往深處發展。
Ⅱ期:皮膚破損或出現水泡。此期注意減壓,保持皮膚清潔,保護創面,防止感染發生。
Ⅲ期:皮膚破損,傷到脂肪層。此期注意減壓,創面保護,定期換葯,定期到醫院就診。
Ⅳ期:皮膚破損,組織壞死或損害到骨骼、肌肉或肌腱組織。此時治療較困難,除加強翻身,減壓措施外,需定期換葯,定期到醫院就診。
PS:對於深度壓瘡必須盡早去醫院就診,進行傷口處理,延誤時間將使傷口治療難度增加,錯過治療時機。
哪些危險因素會促進壓瘡的發生?
壓瘡的起因主要是壓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濕。因此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不能移動、大小便失禁、營養差及意識不清等都會增加發生壓瘡的危險性。
如何預防壓瘡?
1、保持皮膚乾燥、清潔
當皮膚被汗液、大小便或引流液等弄濕後,要及時清洗干凈。使用軟毛巾、濕巾紙或者柔軟棉布來清潔皮膚以減少對皮膚的損傷。潤膚露、潤膚油、皮膚保護膜、賽膚潤或透明薄膜等可以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尿液、糞便或者傷口引流液。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骶尾部容易受潮,在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塗擦皮膚保護劑。不可直接卧於橡膠單或者塑料布上。
2、防止皮膚受損
避免摩擦,在更換體位時要完全抬空身子,不要拖、拉。摩擦會磨去表層的皮膚並損傷到皮下的血管,你可以使用掛在頭頂的吊架來協助抬空身子,護士或其他人可使用床單來抬空你。皮膚保護膜可以於減少摩擦造成的損傷。
Ⅲ 什麼是壓瘡
壓瘡復
概述
病因症狀就醫治療預制後日常圖解
概述
顧恆醫典專家團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皮膚受壓力、剪切力和/或摩擦力所致
受壓皮膚顏色改變,出現水皰、潰瘍甚至壞死
輕者創面可完全癒合,重者較難痊癒
通過定期變換體位、保證足夠的營養可預防
疾病定義
壓瘡(pressure ulcer)又稱褥瘡、壓力性潰瘍,是由於身體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營養缺乏而出現損傷、潰瘍甚至壞死。好發於受壓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骨、腳踝、足跟、臀部等。
壓瘡本身不是原發疾病,大多是由於卧床患者未經良好護理而造成。壓瘡會帶來一系列危害,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基礎病情、延長病程,甚至可引起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流行病學
所有患者都有發生壓瘡的風險,多發生在長期卧床或行動不便的人群。
疾病類型
根據國際 NPUAP/EPUAP 壓瘡分類系統,壓瘡分為六種類型,分別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壓瘡、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壓瘡,各期具體的表現詳見典型症狀。
Ⅳ 2019壓瘡診療及護理規范精編版
診治原則:局部診治為主,輔以全身診治。
壓瘡處理的原則:明確引起壓瘡的原因,排除或減少引起壓瘡的危險因素,根據整體病情或預後評估臨床目標,確定診治方案。
患者入院時初次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Braden評分),Braden評分總分23分,評分在15-18分提示輕度危險,評分在13-14分提示中度危險,評分在10-12分提示高度危險,評分在9分以下提示極度危險。
Braden評分≤18分應建立《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採取預防壓瘡的措施,記錄觀察皮膚受壓情況,評分>18分取消預警防範。Braden評分≤12分,於床尾懸掛預防壓瘡標示,同時根據用戶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壓瘡防範措施,觀察記錄皮膚受壓情況。
(4)壓瘡與失禁皮炎的區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積極診治原發病,改善病情,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
2、對截癱,中風,大面積燒傷,重病久病卧床不起的用戶,應加強受壓部位的皮膚護理,注意保護皮膚清潔及乾燥,定時更換體位,如每2小時翻身更換卧位1次。皮膚洗浴,紅靈酒或4%紅花酊外擦,局部按摩,紅外線照射以及使用氣墊或海綿墊等。
3、用戶有二便失禁,嘔吐及出汗等情況,應及時清潔皮膚,保持干潔,經常更換衣服,被單,並保持床單柔軟,乾燥,平整無褶。
4、明顯消瘦者,臀部,肢體接觸處以及其他骨骼隆起易受壓處應墊以棉墊或棉圈,避免受壓。
Ⅳ 失禁性皮炎屬護理不良事件嗎
與護理有關,但也與病人病情相關,目前沒有聽說相關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