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敏性皮炎怎麼治需要注意什麼。
光敏性皮炎是指在人接受紫外線的輻射之後1~2天內,在人體顏面部,頸部,手背以及上回肢出現皮疹答的現象。
尤其在夏季,准備去外地遊玩或者在戶外從事工作時應該做好防護准備,比如在出門時加戴太陽帽,打太陽傘等等。部分患者的症狀由於過於明顯,在此期間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性的葯物。
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菜、菠菜等蔬菜後,在陽光的刺激下也會引起光敏性皮炎,針對於這部分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避免因為就醫不及時耽誤病情。
對於部分光敏性皮炎患者,可以在瘙癢難忍時對患病部位進行冷敷,每三分鍾清洗一次,效果較為良好,外用炎達寧,數日之後可痊癒,切記不可以用鹼性肥皂對其進行刺激。
❷ 光敏性皮膚病的發生條件
皮膚對光線敏感引起的一組皮膚病。其發生需具備兩個條件﹕皮膚上有光敏物質存在和接受版日光或類似光源權的照射。光敏物質與皮膚的接觸可以是外部的(如直接塗抹在皮膚上或與皮膚接觸)﹐也可以通過口服﹑注射等途徑進入體內﹐經吸收後分布到皮膚﹐結果或是造成皮膚的光毒性皮炎﹐或是造成光變態反應性皮炎。引起光敏性皮膚病的光線最常見的是波長320~400nm的長波紫外線(UVA)及波長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線(UVB)﹐其次是波長在400~760nm的可見光。
❸ 日光引起的皮炎有哪些
1. 日曬傷
即日光性皮炎屬於急性日光損傷性皮膚病之一。日光性皮炎的英文為solar dermatitis,與sun burn同義,中文應該翻譯為「日曬傷」。本病多見於春、夏季,患者有強日光照射史,比如到海邊度假、或者使用日光床增加膚色等。呈急性過程,暴露區皮膚於日曬後4~6小時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水腫。嚴重者出現水皰、大皰。有燒灼感及刺痛,也可瘙癢。皮損12~24小時達高峰,繼而出現細小脫屑,出現色素沉著。可以持續數天。
2. 光毒性皮炎
本病與日光性皮炎表現類似,但日光性皮炎系日曬過度引起,而光毒性皮炎除了日曬外,還需要內用光毒性物質或者外用光毒性葯物,然後再日曬或者紫外線照射。皮損在照光後數分鍾至數小時後發生,急性過程。臨床表現為光暴露部位嚴重日曬傷樣反應。皮膚接觸光毒性物質起者皮損僅限於接觸部位。
3.光變應性皮炎
系由於內用或者皮膚接觸光變應原再經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濕疹樣皮炎。多在暴露光變應原及紫外線照射24小時後發生,急性過程。光暴露區皮膚出現濕疹樣皮損,初發邊界清楚,反復發生可擴展至非暴露部位,外部接觸引起者僅限於接觸部位。與光毒性皮炎不同,本病不遺留色素沉著。
光變應性皮炎在停止接觸光變應原後可逐漸消退,也可變為持續性皮炎。
4.陪拉格
本病也表現為光暴露區皮膚或者機體摩擦、受熱部位的紅斑、脫屑及色素沉著,慢性過程,可以持續數月或者數年。常伴腹瀉或者痴呆。
5.多形性日光疹
本病多見於30歲以下女性,10%~50%有家族史或者無明顯家族史。症狀好發於春季及夏初,而盛夏及秋季皮疹可以逐漸緩解,即硬化現象,來年仍會復發。皮損在日曬後發病,皮損呈急性間歇性發作,持續日光暴露後30分鍾至數小時發生皮損,避免進一步暴露,皮損多於7天內消退,不遺留瘢痕。
皮損形態多樣,常見丘疹、丘皰疹型,另外可見斑塊型、濕疹樣型、蟲咬型和多形紅斑型,每一患者常以一種類型為主,特徵性改變為皮疹呈小片狀分布,疹間皮膚完全正常。皮損分布於日光暴露部位,以冬季被衣物遮蓋部位更常見(如頸前V區、前臂伸側),常傾向於出現在同一部位,病程長短不一,數月至數年。
6.光化性癢疹
本病青春期前發病,女性多見,15%~50%有家族史,10%有異位性體質。皮損常年存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多數患者成年後緩解。皮疹以丘疹、結節為主,瘙癢劇烈,抓痕明顯,常見丘疹、結節,表面表皮剝脫,也可表現為濕疹樣、苔蘚化。分布於日光暴露部位,以兩頰、鼻背、耳廓、下唇及上下肢多見,未暴露部位亦常有累及(臀部常見),但皮損較輕。
7.痘瘡樣水皰病
本病兒童期發病(多2~3歲開始),男性多見,至青春期可以自然緩解。夏季日光照射後誘發,冬季減輕或完全消退。皮損發生於日光暴露後數小時,持續數周。暴露處皮膚先出現紅斑、腫脹伴燒灼感、癢感,24小時內出現丘疹,迅即發展為臍凹性水皰,數日後結痂並遺留痘瘡樣瘢痕,皮疹反復成批出現,對稱分布於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等部位。
8.日光性蕁麻疹
本病發病年齡多見10~50歲,急性過程。日光照射後5~10分鍾出現皮疹,避免日光後1~2小時消退。皮損表現為紅斑、風團,分布於日光暴露部位,反復暴露部位可有耐受性的增加,嚴重患者可伴有頭痛、惡心、支氣管痙攣、蒼白和暈厥。
9.慢性光化性皮炎
曾經稱為慢性光反應及光線性類網織細胞增生症。多見老年男性,表現為持久性皮炎或濕疹樣皮損,一般在避免日曬後仍持續3個月以上,可伴有浸潤性丘疹和斑塊(特徵性),主要累及曝光區或可擴展到覆蓋區,偶呈紅皮病樣表現。
❹ 什麼是日光皮炎
物理性皮膚病是由各種物理因素,如冷熱、濕度、太陽光、射線、壓力及機械性摩擦等所引起的皮膚病。
人體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日曬等外部環境,但如果外界各種物理因素的刺激強度超過了人體皮膚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於各種原因使皮膚對它們的敏感性增強和耐受性下降時,就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即出現物理性皮膚病。此類疾病的發生尚與遺傳、代謝異常、全身狀況、性別、年齡及暴露部位等有關。
日曬傷又稱曬斑、日光紅斑、日光皮炎,是皮膚由於強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炎症性反應。
本病易發生在膚色較白的人中。另外,長期在城市生活、室內工作等缺乏強烈日曬的人,突然去海邊游泳、釣魚、參加短期室外勞動、野外行軍或進行較長時間的日光浴等後易發病。
(1)病因學。本病是由於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UVB)過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屬急性光毒性反應。其致病光譜波長為290~320nm,故此范圍的波長又常稱為曬斑光譜。遲發性色素沉著也主要由UVB所致,盡管UVA也起一定作用。光線作用於皮膚除直射外,還有約一半是通過大氣層散射而來,後者即使在雲霧天氣也可起作用。太陽光線照射強度不僅取決於一天中的照射時間(一般以上午10時到下午2時為最強),還取決於季節、緯度、散射等。
散射量則與周圍環境關系密切,如沙石、冰雪、水面及城市建築玻璃幕牆等均有很強的反射光線的能力。
目前,造成皮膚日曬傷炎症的色基尚未確定。但是,基於中波紫外線是紫外線與DNA起作用的最主要的作用波段的學說,在日曬傷中UVB和短波長UVA(UVAⅡ)最重要的作用方式是直接損傷DNA,其次是間接氧化損傷。
(2)臨床表現。多見於春夏季,於日曬後4~6小時出現皮損(Ⅰ、Ⅱ型皮膚還可在照射後數秒鍾內出現即刻速發型紅斑),至12~24小時達到高峰,表現為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重者出現水皰、大皰,皰液為淡黃色漿液,自覺症狀一般先有局部瘙癢或灼熱感,既而出現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如皮損范圍廣且嚴重者,可出現寒戰、發熱、心悸、頭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等症狀。
輕者紅斑於1~2日逐漸脫屑而消退,並出現色素沉著。重者水皰、大皰破裂並糜爛,則恢復較慢,約需1周左右。日曬傷引起的皮膚色素改變,是雙相變化:即速發色素加深(IPD)和遲發性曬黑反應。前者在照射後幾秒鍾內達高峰,後者在UVA照射後2~3日開始出現並很快消退,一般持續10~14日。
急性日曬傷即便很輕微,也可使一些日光促發性疾病復發或加重,如單純皰疹、紅斑狼瘡、遲發性皮膚卟啉病、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多形紅斑及白癜風等。
(3)診斷和鑒別診斷。發病有季節性,春夏好發,有強日光照射史,光暴露部位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甚至水皰大皰。繼而脫屑,出現色素沉著及組織病理表皮有典型的日曬傷細胞,即可診斷。
本病主要應與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相鑒別,根據其發病無季節性,有化學物等接觸史,發病有一定潛伏期,主要在接觸部位,皮疹除紅斑腫脹外尚可見丘疹、丘皰疹等,自覺瘙癢明顯,脫離接觸後皮疹可消退自愈,斑貼試驗有助於確定致敏原,可以鑒別。
(4)治療。主要採用局部外用葯物治療,以消炎、保護、止痛為原則。
(5)預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性,可採用逐步暴露於日光下或日光浴的方法;避免烈日暴曬,一般不宜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光照強烈的時間外出,或外出注意遮陽,戴涼帽、草帽、手套及防護衣等;外用遮光劑,如選擇吸收UVB作用強的5%PABA乳劑或酊劑效果較好,也可用10%氧化鋅軟膏、5%二氧化鈦軟膏、4%二苯甲酮霜或洗劑、10%薩羅(Salo)軟膏等及二羥丙酮等新型遮光劑。
❺ 日光性皮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日光性皮炎在夏季比較多見,患者皮膚可見紅腫、水泡等症狀,這種皮膚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日光性皮炎患者在日光照射後,皮膚的暴露部位會出現紅腫、水皰、大皰等症狀,如果處理不當容易誘發細菌感染等症狀,對患者的健康很不利。所以大家要了解,並注意預防。 那麼,呢?日光性皮炎多發於夏季,一般在日光暴曬之後出現。這種皮膚病的發生與日光照射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有關,下面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希望通過下面的介紹能夠使大家對日光性皮炎有更深的了解。 誘發日光性皮炎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人體質:日光性皮炎的發生與患者的個人體質也有很大的聯系。患者的角質層比較薄,對日光敏感,受到日光照射之後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日光性皮炎症狀。 二、食用感光性食物:某些蔬菜中含有光變應性物質或光毒性物質,這些物質會隨著血液進去人體表皮細胞,在受到陽光照射之後容易產生光毒反應從而誘發日光性皮炎,這些食物主要包括青菜、雪菜、芥菜、馬蘭頭等。 三、日曬因素:陽光照射是誘發日光性皮炎的直接原因,陽光中有UVA和UVB兩種紫外線,這兩種紫外線容易穿透皮膚,直達皮膚的真皮層,如果日曬時間過長就會導致真皮層受損,使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紅腫等多種日光性皮炎症狀。 以上就是對「」的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溫馨提示:夏季是日光性皮炎的多發季節,大家在平時要注意預防,夏季要少吃感光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❻ 。慢性光化性皮炎,治得好嗎
本病的致病因素如下。
1.在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照射下發生淋巴細胞介導的遲發性超敏反應,但在光敏物已經脫離或除去後,仍然存在慢性持久性光過敏狀態。
2.老年患者皮膚組織細胞中氧自由基形成過多導致老化現象,使外來過敏原不易被排除,促使光敏性增高。
3.某些光敏物如化妝品、清潔劑中的香料、防腐劑、化學染料、焦油、酒精,某些葯物補骨脂、磺胺類葯物、四環素及灰菜等均可引起本病。
4.免疫調節紊亂。
5.色氨酸代謝障礙導致內源性光敏物產生。
6.皮膚成纖維細胞對紫外線的。
檢查
1.血液檢查
外周血中IgE水平可增高。
2.光試驗
用單一波長光照射無皮損非曝光區皮膚顯示對UVB和UVA異常敏感,偶對可見光敏感。
3.光斑貼試驗
部分患者對某些接觸性光敏物呈陽性反應。
4.組織病理檢查
早期為非特異性皮炎改變,如角化不全,棘層輕度肥厚,表皮海綿形成,真皮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晚期呈皮膚T細胞淋巴瘤樣或假性淋巴瘤樣表現,真皮血管周圍細胞浸潤。可見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漿細胞等。
1.皮損主要分布於面、頸、手背、前臂伸側等暴露部位。非暴光區也可累及。
2.暴光區及非暴光區可見濕疹樣、暗紅色浸潤性斑塊。
3.光試驗顯示皮膚對UVB和UVA異常敏感;光斑貼試驗顯示患者對某些接觸性光敏物呈陽性反應;病理組織檢查可見早期表皮角化不全、海綿形成,棘層肥厚;真皮血管周圍炎症細胞浸潤。晚期呈皮膚T細胞淋巴瘤樣或假性淋巴瘤樣表現。
鑒別診斷
本病需要與多形性日光疹相鑒別,多形性日光疹有明確的光敏史,發病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和波動性,病程呈急性間歇性發作而非慢性持久性表現,多見於中青年女性,斑貼試驗和光斑貼試驗一般均為陰性,但少數對UVB和(或)UVA也敏感。
治療
1.預防及一般治療
(1)盡可能明確和設法避免各種可能的接觸致敏原和接觸及服用各種含有光敏物的用品和葯物。
(2)嚴格避免日光照射,高度敏感者僅能使用白熾燈或在暗室中生活和工作。
(3)外用遮光譜較寬的遮光劑。
2.葯物治療
局部用葯可選用爐甘石洗劑、弱效皮質固醇激素霜。劇烈瘙癢者可口服抗組胺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等。嚴重病例可選用免疫抑制劑。
❼ 什麼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
❽ 日光性皮炎 是什麼
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也可能是一種T細胞介導的遲發性光變態反應。
❾ 什麼是光感性皮炎啊
光感性皮炎的症狀通常在接觸日光的皮膚表面,如面、頭、頸、雙耳、胸背部、四肢、雙手足出專現境界清楚的水腫性屬紅斑,其上可以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皰、丘皰疹、斑丘疹,部分皮疹可以相互融合成片,伴有一定的瘙癢感。待瘙癢逐漸加重後,可以在皮膚表面出現破潰、糜爛、滲出等繼發情況,皮疹乾涸之後可以形成鱗屑、結痂,甚至血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