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吃了兩次美撲偽麻片和乙醯螺旋黴素後,上半身就起了很多紅疙瘩而且很癢是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
你好,你的情況是用了葯物以後出現了過敏的表現,引起了皮膚有蕁回麻疹答的表現,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抗過敏的葯物口服外用治療的。
意見建議:
現在的情況可以口服外用的方法進行治療,另外停用你說的葯物,更換其他的葯物,這樣就可以了,建議口服開瑞坦,甲氰咪胍,防風通聖丸,外用爐甘石洗劑塗抹局部就可以了。
❷ 我發燒38.6度、醫生開了些葯,其中有個乙醯螺旋黴素片。吃了之後身上很癢、摳了幾下就起疹子了
你好,LZ 希望你能把你服用的葯物都詳細的說一下,不一定是螺旋黴素過敏了,但回是醫生給你開的這些答葯你需要停服,去詳細詢問下醫生吧,同時你可以喝些糖水,或者是含糖分很高的飲料,糖是解葯的,能讓你的疹子很快下去!
❸ 乙醯螺旋黴素一次性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拜託了各位 謝謝
功用作用: 抗菌譜與紅黴素近似,對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專、腦膜炎球菌屬、淋球菌、白喉桿菌、支原體、梅毒螺旋體等有抗菌作用。 口服100mg或200mg,於2小時血葯濃度達峰,分別為0.8μg/ml和1μg/ml。體內分布以肺臟、肝臟較多,膽汁中濃度可達血清濃度的7~10倍,尿液中排泄甚少。本品不能透過正常人的血腦屏障。 適用於上述敏感菌所致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咽炎、中耳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乳腺炎、膽囊炎、猩紅熱、牙科和眼科感染等。 用法用量: 成人1次0.2g,1日4~6次,重症1日可用至1.6~2g。兒童1日量為30mm/kg,分次給予。 注意事項: 1本品與其他大環內酯類有較密切的交叉耐葯性。 2本品受胃酸影響較輕,可飯後應用。 3胃腸道反應,可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4 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葯物熱。 5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黃疸等。 6 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黴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❹ 吃這種葯過敏會自己好嗎
通常葯物造成的過敏,停葯都會慢慢消失。當然,如果過敏嚴重,還應及時去醫院治療。建議盡量少服抗生素,對機體傷害較大。多喝水,排毒。
❺ 乙醯螺旋黴素片 屬於抗生素類葯物嗎
通用名 乙醯螺旋黴素膠囊
曾用名
英文名 ACETYLSPIRAMYCIN CAPSULES
拼音名 YIXIAN LUOXUANMEISU JIAONANG
葯品類別 大環內酯類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
葯理毒理 乙醯螺旋黴素為螺旋黴素的乙醯化衍生物,屬16元環大環內酯類。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糞腸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對李斯特菌屬、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胎兒彎麴菌、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擬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痤瘡丙酸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以及衣原體屬、支原體屬、弓形體、隱孢子蟲等亦具抑製作用。腸道革蘭陰性桿菌通常耐葯。作用機制為乙醯螺旋黴素與敏感微生物的核糖體50S亞單位結合,抑制依賴於RNA 的蛋白質合成而發揮抑菌作用。
葯代動力學 本品耐酸,口服吸收好,經胃腸道吸收後脫乙醯基轉變為螺旋黴素而起抗菌作用。單劑口服0.2g後2小時達血葯峰濃度(Cmax)1mg/L。本品在體內分布廣泛,在膽汁、尿液、膿液、支氣管分泌物、肺組織及前列腺中的濃度一般較血濃度高,本品不能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平均血消除半衰期(t1/2β)約為4~8小時。多次給葯後體內有蓄積作用。本品主要經糞便排泄,12小時經尿排泄量約為給葯量的5%~15%,其中大部分為代謝產物,膽汁中濃度可達血濃度的15~40倍。
適應症 適用於敏感葡萄球菌、鏈球菌屬和肺炎鏈球菌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皮膚軟組織感染,亦可用於隱孢子蟲病、或作為治療妊娠期婦女弓形體病的選用葯物。
用法用量 成人劑量:一次0.2~0.3g,一日4次,首次加倍。小兒劑量:一日按體重20~30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應 病人對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主要為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常發生於大劑量用葯時,程度大多輕微,停葯後可自行消失。變態反應極少,主要為葯疹。未發現肝、腎功能損害及血、尿常規異常。
禁忌症 對本品、紅黴素及其他大環內酯類過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由於肝膽系統是乙醯螺旋黴素排泄的主要途徑,故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本品。 2.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不需作劑量調整,但乙醯螺旋黴素在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缺乏資料,故應慎用。 3.如有過敏反應,立即停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本品可透入胎盤,故在孕婦中應用需充分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應用。尚無資料顯示乙醯螺旋黴素是否經乳汁排泄,但由於許多大環內酯類葯物可經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婦女宜慎用本品,如必須應用時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葯 6個月以內小兒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尚未確定。
老年患者用葯 肝、腎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不需減量應用。
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影響氨茶鹼等葯物的體內代謝。 2.在接受麥角衍生物類葯物的患者中,同時使用某些大環內酯類曾出現麥角中毒,目前尚無麥角與乙醯螺旋黴素相互作用的報道,但理論上仍存在這一可能性,因此乙醯螺旋黴素與麥角不宜同時服用。
通用名 阿莫西林膠囊
曾用名
英文名 AMOXICILLIN CAPSULES
拼音名 AMOXILING JIAONANG
葯品類別 青黴素類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
葯理毒理 阿莫西林為青黴素類抗生素,對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鏈球菌屬、不產青黴素酶葡萄球菌、糞腸球菌等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屬、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蘭陰性菌的不產β內醯胺酶菌株及幽門螺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可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
葯代動力學 口服本品後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葯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口服0.25 g和0.5g後血葯峰濃度(Cmax)分別為3.5~5.0mg/L和5.5~7.5mg/L,達峰時間為1~2小時。本品在多數組織和體液中分布良好。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口服本品0.5g後2~3小時和6 小時痰中的平均葯物濃度分別為0.52mg/L和0.53mg/L,而同期血葯濃度為11mg/L和3.5mg/L。慢性中耳炎兒童患者口服本品1g後1~2小時,中耳液中葯物濃度為6.2mg/L。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口服本品1g後2小時腦脊液中的濃度為 0.1~1.5mg/L,相當於同期血葯濃度的0.9%~21.1%。本品可通過胎盤,在臍帶血中濃度為母體血葯濃度的1/4~1/3,在乳汁、汗液和淚液中也含微量。阿莫西林的蛋白結合率為 17%~20%。本品血消除半衰退期(t1/2?)為1~1.3小時,服葯後約24%~33%的給葯量在肝內代謝,6小時內45%~68%給葯量以原型葯自尿中排出,尚有部分葯物經膽道排泄。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長至7小時。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腹膜透析則無清除本品的作用。
適應症 阿莫西林適用於敏感菌(不產β內醯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4.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單純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於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病;阿莫西林亦可與克拉黴素、蘭索拉唑三聯用葯根除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道潰瘍復發率。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時1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小兒一日劑量按體重20~40mg/Kg,每8小時1次; 3個月以下嬰兒一日劑量按體重30mg/Kg,每12小時1次。腎功能嚴重損害患者需調整給葯劑量,其中內生肌酐清除率為10~30ml/分鍾的患者每12小時0.25~0.5g;內生肌酐清除率小於10ml/分鍾的患者每24小時0.25~0.5g。
不良反應 1.惡心、嘔吐、腹瀉及假膜性腸炎等胃腸道反應。 2.皮疹、葯物熱和哮喘等過敏反應。 3.貧血、血小板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 4. 血清氨基轉移酶可輕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見興奮、焦慮、失眠、頭暈以及行為異常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禁忌症 青黴素過敏及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青黴素類口服葯物偶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尤多見於有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過敏史的患者。用葯前必須詳細詢問葯物過敏史並作青黴素皮膚試驗。如發生過敏性休克,應就地搶救,予以保持氣道暢通、吸氧及應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 2.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應用本品易發生皮疹,應避免使用。 3.療程較長患者應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 4.阿莫西林可導致採用Benedit或Fehling試劑的尿糖試驗出現假陽性。 5.下列情況應慎用: (1)有哮喘、枯草熱等過敏性疾病史者。 (2)老年人和腎功能嚴重損害時可能須調整劑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動物生殖試驗顯示,10倍於人類劑量的阿莫西林未損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兒。但在人類尚缺乏足夠的對照研究,鑒於動物生殖試驗不能完全預測人體反應,孕婦應僅在確有必要時應用本品。由於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後可能導致嬰兒過敏。
兒童用葯 1.丙磺舒競爭性地減少本品的腎小管分泌,兩者同時應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濃度升高、半衰期延長。 2.氯黴素、大環內酯類、磺胺類和四環素類葯物在體外干擾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臨床意義不明。
老年患者用葯
葯物相互作用 在一項51名兒童患者參與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阿莫西林給葯劑量不超過250mg/Kg時不引起顯著臨床症狀。有報道少數患者因阿莫西林過量引起腎功能不全、少尿,但腎功能損害在停葯後可逆。
綜上所述,阿莫西林更好
❻ 請問:乙醯螺旋黴素片,是治什麼病的
乙醯螺旋黴素
【通用名】乙醯螺旋黴素
【商品名】
【英文名】acetylspiramycin
【拼音名】yixianluoxuanmeisu
【葯品類別】大環內酯類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類白色或微黃色。
【葯理毒理】乙醯螺旋黴素為螺旋黴素的乙醯化衍生物,屬16元環大環內酯類。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糞腸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對李斯特菌屬、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胎兒彎麴菌、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擬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痤瘡丙酸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以及衣原體屬、支原體屬、弓形體、隱孢子蟲等亦具抑製作用。腸道革蘭陰性桿菌通常耐葯。作用機制為乙醯螺旋黴素與敏感微生物的核糖體50s亞單位結合,抑制依賴於rna的蛋白質合成而發揮抑菌作用。
【葯代動力學】本品耐酸,口服吸收好,經胃腸道吸收後脫乙醯基轉變為螺旋黴素而起抗菌作用。單劑口服0.2g後2小時達血葯峰濃度(cmax)1mg/l。本品在體內分布廣泛,在膽汁、尿液、膿液、支氣管分泌物、肺組織及前列腺中的濃度一般較血濃度高,本品不能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平均血消除半衰期(t1/2β)約為4~8小時。多次給葯後體內有蓄積作用。本品主要經糞便排泄,12小時經尿排泄量約為給葯量的5%~15%,其中大部分為代謝產物,膽汁中濃度可達血濃度的15~40倍。
【適應症】適用於敏感葡萄球菌、鏈球菌屬和肺炎鏈球菌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皮膚軟組織感染,亦可用於隱孢子蟲病、或作為治療妊娠期婦女弓形體病的選用葯物。
【用法用量】成人劑量:一次0.2~0.3g,一日4次,首次加倍。小兒劑量:每一日按體重20~30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應】病人對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主要為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常發生於大劑量用葯時,程度大多輕微,停葯後可自行消失。變態反應極少,主要為葯疹。未發現肝、腎功能損害及血、尿常規異常。
【禁忌症】對本品、紅黴素及其他大環內酯類過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1.由於肝膽系統是乙醯螺旋黴素排泄的主要途徑,故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本品。2.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不需作劑量調整,但乙醯螺旋黴素在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缺乏資料,故應慎用。3.如有過敏反應,立即停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可透入胎盤,故在孕婦中應用需充分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應用。尚無資料顯示乙醯螺旋黴素是否經乳汁排泄,但由於許多大環內酯類葯物可經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婦女宜慎用本品,如必須應用時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葯】6個月以內小兒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尚未確定。
【老年患者用葯】肝、腎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不需減量應用。
【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不影響氨茶鹼等葯物的體內代謝。2.在接受麥角衍生物類葯物的患者中,同時使用某些大環內酯類曾出現麥角中毒,目前尚無麥角與乙醯螺旋黴素相互作用的報道,但理論上仍存在這一可能性,因此乙醯螺旋黴素與麥角不宜同時服用。
【葯物過量】
【貯藏】密封,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規格】
❼ 螺旋黴素有什麼作用
1.適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統感染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包括: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膿皮病、丹毒和猩紅熱等。
2.適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中耳炎、牙周炎、急性鼻竇炎等口腔及耳鼻咽喉科感染。
3.也可用於治療弓形蟲病。
(7)乙醯螺旋黴素皮膚過敏擴展閱讀:
長期吃螺旋黴素的壞處及注意事項:
1、消化系統反應:胃腸道不適,惡心、腹瀉等。
2、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等。
推薦劑量是成人每日6片(每片75萬單位)或8片(據醫囑)。
做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時候曾試驗健康成年人單次服用450萬單位,相當於近5片75萬單位。
乙醯螺旋黴素是大環內脂類抗生素,抗生素類不能長期服用,經常服用容易產生抗葯性,而且增加肝臟和腎臟負擔,對肝腎都有一定損害。
注意事項:
1、不要把「1日3次」當成「三餐前後」
因為葯品說明書上簡單寫著「1日3次,飯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時在三餐前服葯。事實上,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2、不要躺著服葯
躺著服葯,葯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隱患。所以,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葯。
3、干吞葯片
一些患者為了省事,在服葯時不喝水,而是直接將葯物干吞下去。其實,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方面,可能與躺著服葯一樣損傷食道,甚至程度更嚴重;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葯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例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葯物。
4、不要將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後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張地把葯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葯物的不良反應。
5、不要對著瓶口喝糖漿
這種情況尤其多見於喝糖漿。一方面容易污染葯液,加速其變質;另一方面不能准確控制劑量,難以發揮最佳葯效。
6、不要多葯同服
多葯同服,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很難避免,甚至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例如,意外懷孕也許不是漏服避孕葯,而是服用避孕葯的同時服用了抗結核葯物或防止腦溢血的葯物,導致避孕葯失效;導致治療心臟病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來治療咳嗽的甘草片等。
所以一定要主動向醫師或葯師咨詢,但切記不可自行隨意停葯或換葯。
❽ 乙醯螺旋黴素一次性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功用作用: 抗菌譜與紅黴素近似,對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內菌、肺炎鏈球菌、腦容膜炎球菌、淋球菌、白喉桿菌、支原體、梅毒螺旋體等有抗菌作用。
口服100mg或200mg,於2小時血葯濃度達峰,分別為0.8μg/ml和1μg/ml。體內分布以肺臟、肝臟較多,膽汁中濃度可達血清濃度的7~10倍,尿液中排泄甚少。本品不能透過正常人的血腦屏障。
適用於上述敏感菌所致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咽炎、中耳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乳腺炎、膽囊炎、猩紅熱、牙科和眼科感染等。
用法用量: 成人1次0.2g,1日4~6次,重症1日可用至1.6~2g。兒童1日量為30mm/kg,分次給予。
注意事項: 1本品與其他大環內酯類有較密切的交叉耐葯性。
2本品受胃酸影響較輕,可飯後應用。
3胃腸道反應,可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4 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葯物熱。
5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黃疸等。
6 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黴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❾ 乙醯螺旋黴素片可以吃皮膚過敏嘛這幾天皮膚癢,洗澡後會起小仔仔!眼皮和腦門也癢!摸上去有秘密仔仔!
問題分析:
,你多是由於體質濕氣過重或者過敏等原因造成的上述症狀,建議專積極口服維生素屬c,地塞米松、氯雷他定、西米替丁一塊治療,同時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西米替丁、地塞米松、維生素c,
意見建議:
症狀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也可以外用皮白金軟膏,期間注意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魚蝦等發物、勤洗澡。
❿ 乙醯螺旋黴素片的功能
本品為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和螺旋黴素相似,口服後即脫乙醯基而顯示抗菌作用,不良反應較少。很多對紅黴素耐葯的金葡菌對本品敏感。主要用於金葡菌、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白喉桿菌、支原體、梅毒螺旋體及大腸桿菌等引起的感染如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猩紅熱、中耳炎及各種皮膚軟組織感染等副作用:1、 偶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 2 、個別病人有輕度頭昏、頭痛、嗜睡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