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吃膏方的禁忌
還是等你的感冒好了再服用膏方,一般的膏方都是補益類葯物組成的。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
『貳』 吃中葯膏方會不會過敏,如果過敏,是什麼症狀
中葯膏方?是不是中葯膏劑(膏滋)?如益母草膏、蛇膽川貝膏、潤肺膏等。
如果是中葯內膏劑,其中除了中葯成分容以外,還有糖或蜂蜜等添加成分,無什麼特殊成分.所以,不存在特殊致敏原因。
導致過敏的原因很多,因人而異,表現症狀也不盡一致,無規律可循。對於容易過敏的人來說,應小心注意服用各類葯物。
『叄』 吃膏方後皮膚發癢是怎麼回事
皮膚發癢,一復般是過敏性反應在皮膚上制的表現,你吃的膏方中,可能有誘發你自身免疫系統分泌組織胺的物質,你可以採用排除法,就是停止服用7-14天膏方,來感覺一下是不是你吃的那膏方造成的皮膚發癢,(一般皮膚代謝的周期是7天,14天是二層皮膚代謝的周期),如果不癢了,那就是說,那膏方不適應你服用,你身體中有與這膏方相應的過敏源
『肆』 去年服用膏方後,反而容易感冒了,怎麼回事
說明你的免疫力不行!!而且你應該屬於體質較弱的,
建議你到醫院,我是說現在到大一專些的醫院,
不是都有「屬夏貼三伏,冬貼三九」的門診嗎!!
好像是掛外科門診,貼這個就管體弱多病,免疫力低下!!
去試試吧!!可以咨詢一下醫生你適不適合這個!!!
『伍』 吃膏方前後有哪些食物禁止服用
首先你要把葯做分類,一般保健品的葯對腸胃沒有負作用的可以在飯前吃,對於抗生素的葯基本對腸胃都有負作用,所以建議在飯後服葯,無論是飯前還是飯後都要相隔半小時。
服葯期間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尤其是中葯是杜絕的。辛辣食物是指具有辛辣味道的刺激性食物。包括青紅辣椒、鮮干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蔥、洋蔥、生蒜、韭菜、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豆蔻、生乾薑、白酒等。蔥、蒜等做熟後辛辣味大減,食用禁忌可適當放寬。
任何葯物——煙 服用任何葯物後的30分鍾內都不能吸煙。因為煙鹼會加快肝臟降解葯物的速度,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不足,難以充分發揮葯效。試驗證實,服葯後30分鍾內吸煙,血葯濃度約降至不吸煙時的1/20。 阿司匹林——酒、果汁 酒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體內乙醛蓄積,不僅加重發熱和全身疼痛症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而果汁則會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誘發胃出血。 黃連素——茶 茶水中含有約10%鞣質,鞣質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鞣酸會沉澱黃連素中的生物鹼,大大降低其葯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後2小時內不能飲茶。 布洛芬——咖啡、可樂 布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樂中含有的古柯鹼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會加劇布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抗生素——牛奶、果汁 服用抗生素前後2小時內不要飲用牛奶或果汁。因為牛奶會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葯效無法充分發揮;而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則加速抗生素溶解,不僅降低葯效,還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間產物,增加毒副作用。 鈣片——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鉀,進入人體後電解出的草酸根離子會沉澱鈣離子,不僅妨礙人體吸收鈣,還容易生成草酸鈣結石。專家建議服用鈣片前後2小時內不要進食菠菜,或先將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鉀溶解於水,將水倒掉後再食用。 抗過敏葯——乳酪、肉製品 服用抗過敏葯物期間忌食乳酪、肉製品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因為組氨酸在人體內會轉化為組織胺,而抗過敏葯抑制組織胺分解,因此造成人體內組織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症狀。 止瀉葯——牛奶 服用止瀉葯物,不能飲用牛奶。因為牛奶不僅降低止瀉葯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還容易加重腹瀉症狀。 苦味健胃葯——甜食 苦味健胃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慾、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蓋苦味、降低葯效,另一方面還與健胃葯中的很多成分發生絡合反應,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利尿劑——香蕉、橘子 服用利尿劑期間,鉀會在血液中滯留。若同時再吃富含鉀的香蕉、橘子,體內鉀蓄積更加嚴重,易誘發心臟、血壓方面的並發症。 維生素c——蝦 服用維生素c前後2小時內不能吃蝦。因為蝦中含量豐富的銅會氧化維生素c,令其失效;同時,蝦中的五價砷成分還會與維生素c反應生成具有毒性的「三價砷」。 滋補類中葯——蘿卜 滋補類中葯通過補氣,進而滋補全身氣血陰陽,而蘿卜有破氣作用,會大大減弱滋補功效,因此服用滋補類中葯期間忌食蘿卜。 降壓葯——西柚汁 服用降壓葯期間不能飲用西柚汁。因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會影響肝臟中某種酶的功能,而這種酶與降壓葯的代謝有關,將造成血液中葯物濃度過高,副作用大大增加。 多酶片——熱水 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類葯物的有效成分,酶這種活性蛋白質遇熱水後即凝固變性,失去應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時最好用低溫水送服。
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葯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葯效打折甚至出現不良反應.願你健康呀!
『陸』 膏方的服用禁忌
說明
在使用膏方時,為了注意安全,保證療效,必須重視禁忌問題。用葯禁忌,除了葯物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還有補膏用葯禁忌、妊娠用葯禁忌和服葯禁忌三個方面。
補膏禁忌
老年病虛證為多,故補膏較為常用,在具體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防止「閉門留寇」
在外邪未盡的情況下,不要過早使用補膏,以免留邪為患。必要時可在祛邪葯中加入補益之品,以達到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目的。另外,補益莫與氣血為難,應避免一味呆補,不注意氣血流通的傾向。
防止「虛不受補」
對於一般慢性虛證患者,只能緩緩調養,不宜驟補。可於補益膏方中,酌加助運之品,以免滋膩呆胃之弊。
防止「損陽耗津」
陽虛有寒忌清補,以免助陰損陽;陰津虧損忌用溫補,以免助火傷陰。
妊娠禁忌
妊娠期間,因為某些葯物具有滑胎、墮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產的後果,所以在臨證時要注意葯物的選用,注意妊娠禁忌。
忌口
為了達到治療目的,服葯期間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近年來通過大量的臨床和科學實驗,忌口的范圍已日漸縮小,而且日趨合理。如服人參膏時忌服蘿卜,服首烏膏時,忌豬、羊血及鐵劑;服滋補性膏方時,不宜飲茶。一般服葯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服用人參時,常習慣稱蘿卜、綠豆(包括綠豆製品,如粉絲等)是「解葯」,意思是含破壞人參中的有效成分。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蘿卜的消食導滯作用和綠豆的寒涼解毒功能造成人參的作用不能發揮,人參的甘味補氣生津的療效將大大減弱。應該說,兩者同時服用是不適宜的。從葯理上講,蘿卜會加快人參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參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其營養成分未被人體吸收時,已經被排泄出體外了。由於膏方中有不少補益壅滯之品,對於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為上,否則容易阻礙消化、吸收,從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補益作用。
針對患者的體質,在膏方服用時,忌口更為重要。如:
① 陰虛體質在臨床上可見頭暈眼花、口乾咽燥、心煩、易於激動、失眠心悸、舌紅少苔、脈象細數,在服膏方進行滋陰的同時,在飲食上有這樣幾點忌口:
⑴忌食辛熱的食品,如狗肉、牛肉等;在烹調作料中不放或少放姜、蒜、蔥等~類調味品;至於甜味食品如巧克力及其製品更應少吃,甚至不吃。否則,輕則引起口乾咽燥嚴重,大便燥結,重則可見出血症狀。
⑵忌食海鮮一類發物,如黃魚、帶魚等。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不少表現為陰虛火旺的症狀,在應用滋陰降火葯物治療時,食用海鮮則猶為火上澆油。這些病人以食淡水魚為好。
⑶忌食不易消化的葯食。因為患者消化功能虛弱,不易吸收,又因為陰虛之人常出現大便燥結,此時若在幫助消化的葯食中加入潤腸之品,可以使膏方中滋陰葯發揮更好作用。
②陽虛體質 在臨床上可見全身怕冷、面色眺白或者淡白無華、少氣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胖、苔潤滑、脈象微細遲無力,對這類病人常用補陽、溫陽、壯陽等葯食進行調補,應該在飲食上注意以下忌口:
⑴切忌濫用溫補腎陽的食品。如果在服鹿鞭、牛鞭、羊肉等葯食時,應注意觀察有無虛火的病理現象。否則容易助火動血,產生變症。另外,還應注意不少陽虛體質的人,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故飲食上尚要忌用黏膩
⑵忌用寒性食品,如柿子、黃瓜等。陽虛體質者易生內寒,可見脘腹時感冷痛,大便稀溏,四肢欠溫等。若用寒性食品,則寒象更甚,在炎熱夏天,尤其應慎冷飲瓜果之品,不能圖一時之快,而使陽虛體質曰見虛弱,變症叢生。
⑶陽虛體質的人氣血流行不暢,切忌服用或過多服用厚味膩滯之品,如食肉類製品,也盡可能除去油脂部分。
合理服葯
「一葯一性,百病百方」。各種膏方,它們的功用各有不同,但無論哪種膏方,只可治療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補膏不能亂用,用錯了,有害無益。對於一些陰陽俱虛、氣血不足、數病同發的情況,治療時必須仔細觀察分析,謹慎選方,合理用葯,以獲佳效,切忌孟浪投葯。
『柒』 吃完膏方可以馬上吃早飯嗎
一般的膏滋可以在飯前食用,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較弱,也可以放在飯後服用,一天服用二次即可。滋膩類和補益類膏滋應該空腹服;治療腸道疾病的宜在飯前1小時左右服;養心安神的最好在睡前服才能達到。
膏方服用方法一般有兩種:
1、沖服,用白開水調開量好的葯膏,攪拌均勻後服用。
2、含化,把葯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這種方法常用於治療慢性咽炎。
最好的效果。初次服用膏方的人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始用量減半,服用幾天後,身體感覺良好,再逐步恢復到正常劑量,這樣可以讓身體逐漸適應膏方。
服用膏方期間要忌食生冷辛辣,不要暴飲暴食。如果近期飲食過於肥甘厚膩,可以先暫停服用,避免積食上火。感冒期間和女性月經期都應停止服用。
極個別人可以出現急性過敏性反應,如皮疹、蕁麻疹等。這是膏滋葯中阿膠、龜板、天花粉等部分中葯
所含的蛋白質成分有關。這些過敏反應的出現與患者的體質有關,應立即停葯,服用一些清瀉中葯湯劑,以助皮疹消退。隨後,以原服用量的四分之一量開始,再逐漸加量。
膏方在我國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起於漢唐,在《皇帝內經》中就有關於膏劑的記載,如馬膏,主要供外用,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的大烏頭膏、豬膏發煎是內服膏劑的最早記載。唐代孫思邈《備急千
金要方》中個別「煎」已與現代膏方大體一致,如「蘇子煎」等共40多部,王燾《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漸代替煎,基本沿襲唐代風格,用途日趨廣泛,如南宋《洪氏集驗方》收載的瓊玉膏,沿用至今,
同時膏方中含有動物類葯的習慣也流傳下來,如《聖濟總錄》栝萎根膏,此時膏方兼有治病和滋養的作用。
『捌』 服用膏方時要注意什麼
膏方具有補虛扶弱、補中寓治、治中寓補、隨症加減、量體裁方的特點,對多種慢性病及體質虛弱者有較好的調理和治療作用。但在冬季進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對於胃腸功能差、舌苔厚膩、消化不良、經常腹脹者,在進補膏方前,要先給予「開路葯」,如用陳皮、半夏、厚朴、枳殼、神曲、山楂等葯煎湯服用,以理氣化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另外,感冒、咳嗽、咯痰者,應徹底治癒後再進補。
服用含有人參、黃芪等具有補氣作用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卜;屬陽虛體質者,服用膏方時應忌食生冷飲食;屬陰虛火旺體質者,服用膏方時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服膏方時不宜用茶水沖飲。
服用膏方最好從冬至起連續服用約50天左右,或服至立春前結束。每日清晨取1湯匙(約10~15克),溫開水沖服,服後最好馬上喝點粳米粥。服膏方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1湯匙,若消化功能正常,1周後可改為1天服2次,即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前1小時各服1次。
膏方有成品膏方和定製膏方之分,成品膏方是葯廠選用流傳時間長、應用范圍廣的傳統膏方加工、配製而成,如雪梨膏等;而定製膏方則是在中醫師辨證論治後所開的方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如氣虛質的人,可選用由人參、黃芪、茯苓、白術等製成的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