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口唇性皮炎怎麼治
口唇性皮炎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局部長期使用含氟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有專關,其他因素有日光敏感屬、皮脂溢出、感染等。皮損及症狀可在日光、飲酒、進熱食、寒冷刺激後加重。針對此病需要積極祛除誘因,包括停止使用含氟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可可等。保持大便通暢。據病情可以採用中醫中葯、中西醫結合葯物。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採取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建議您可以及時接受正規化、合理化治療。
⑵ 口唇炎怎麼治療
造成口唇炎的原因,以下列幾種情況最為常見:單純性口唇炎:經常處於乾燥的氣候,在冷風吹襲下,造成嘴唇黏膜保濕性變差,而容易脫皮、剝落、裂開。落屑性口唇炎:常因體質過敏所引起,好發在異位性皮膚炎或脂漏性皮膚炎的患者,可能與陽光照射或接觸到刺激性物質有關,多見於下嘴唇。濕疹性口唇炎:最常見的例子是擦口紅引起的唇膏性口唇炎,此乃因對口紅內的顏料或染料,或護唇膏內的羊毛脂或葯物引起的過敏,這類患者通常上下嘴唇都會有症狀,另外一型是日光性口唇炎,即長期在烈日下活動或工作者,在紫外線的慢性刺激下,造成下嘴唇變得較蒼白,表皮萎縮、龜裂,甚至有可能發展成惡性病變。口唇炎患者,經常會因嘴唇持續性的乾裂,而不時用舌頭舔雙唇來減輕不適感,可是這樣一來,嘴唇在一陣乾燥後,又將它舔濕,吹了風或冷氣之後,嘴唇會變得更乾燥,就會想要用舌頭再去舔它,這樣地周而復始,便成了惡性循環,結局當然可想而知。口唇炎的治療,通常以外用葯為主,除了局部類固醇的擦拭外,也可以加上一些症狀治療的葯物,對於體質過敏的患者,也盡量照顧到其內心情緒的需要,對於口紅過敏的患者,必要時使用貼布試驗(Patchtest)將其可能的過敏原找出,並加以去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至於日光性口唇炎,當然加強防曬是當務之急,如少到戶外或擦一些含防曬功能的護唇膏。有些病例也可能是因缺乏維生素B2所造成,此時補充一些乳製品,如牛奶、乳酪、優酪乳或酵母粉、動物內臟及蔬果類也有助益,預防上,對於那些經常發作的患者,可以在平時擦護唇膏來保養,一旦有口唇炎出現時,就得積極治療,切勿症狀稍有改善就中斷治療,如此一來,越慢性化就越不易根治。
⑶ 關於唇炎治療方法
中葯是能夠用於治療唇炎的,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唇炎中醫稱之為唇風、驢嘴風,多由於風熱犯胃、脾經血燥而致。風熱犯胃者症見唇部紅腫灼熱,發病迅速,有小水泡,很快破潰、糜爛、流水,有膿血痂,唇周皮膚有黑褐斑,兼見口渴喜飲,口臭便秘,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治以疏風清熱、解毒利濕。方用雙解通聖散加減。葯物組成:防風12g,薄荷(後入)9g,連翹15g,梔子12g,黃芩9g,生石膏(先煎)24g,川芎12 g,當歸15g,白術9g,滑石12g,澤瀉15g,甘草6g。脾經血燥者症見口唇腫脹明顯,反復發作,經久不愈,乾燥、時有灰白色鱗屑脫落,唇周皮膚粗糙或脫色,兼見口甜粘濁,面色萎黃,小便短少,舌干無津,脈細數。治以養血熄風、健脾潤燥。方用四物消風飲加減。葯物組成:川芎12g,赤芍12g,生地黃12g,薄荷(後入)9g,柴胡12g,蟬蛻9g,白術12g,山葯15g,丹皮12g,玄參12g,麥冬12g,石斛12g,炙甘草6g。
耐心查找慢性唇炎致病因
老李是位農民,平時喜好煙酒,吃辛辣食物。近來老李覺得唇部乾燥,即用舌去舔唇部,越舔唇部越發癢、灼痛,繼而乾燥脫屑,滲出粘液,結淡黃色痂皮,反復發作經久未愈,於是前來就診。根據診斷老李患的是比較典型的慢性唇炎。
比較常見的慢性唇炎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為慢性非特異性唇炎,老李患的就是這種。
第二種為光化性唇炎,又稱脫屑性唇炎。表現為唇粘膜增厚、乾燥,有秕糠樣白色鱗屑,唇紅部乾燥皺裂,充血腫脹,反復發作,口角皮膚脫色變淺,伴灰白色角化條紋。由於舔唇形成口周1~2厘米寬的帶狀皮炎,病程遷延未愈,有明顯日光曝曬史,瘙癢不明顯。
第三種為肉芽腫性唇炎,又稱肥大性唇炎。表現為以唇部腫脹肥厚為主,反復腫脹不能恢復正常,似墊褥感覺,這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慢性唇炎。此外,還有少見的變態反應性唇炎,可能與某些食物、食物添加劑、腸道寄生蟲、外傷、月經期、某類唇膏、化妝品有關,以上唇多見,腫脹彌漫、邊界不清、唇突翹起、緊綳光亮、捫之柔韌。
患了慢性唇炎莫心急,應耐心查找致病的因素,看是否與某種葯物、化妝品、唇膏有關,如有可疑即要避免接觸;是否與氣候因素或曝曬有關,如天氣太冷太干可戴口罩;如在夏日野外作業,應戴草帽或打傘避免陽光直射;如與某些食物、海鮮、肉類有關,應忌口;戒除煙酒、忌食辛辣食物。
經以上處理若仍未痊癒,那就要使用一些葯物。乾燥脫屑為主要表現時,可用抗生素軟膏或激素軟膏如金黴素眼膏、膚輕松軟膏或用魚肝油塗於患處。有滲出時應先行濕敷,待痂皮脫落,滲出消除,裂口基本癒合後才塗布軟膏類葯物,療效更佳。也可用3%硼酸液濕敷,口服維生素 A 2.5萬單位/丸,每日 3次,每次1丸。施爾康每日1片;還可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強的松或氯喹等葯物,也可請專科醫生在患唇部注射去炎舒松液,有助於加速癒合。
從理論上講,慢性唇炎可劃歸為慢性皮炎的一種,其病因復雜,此類患者最好去正規醫院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⑷ 我兒子9周歲,嘴唇四周發紅有小丘疹,去醫院醫生說是口周皮炎,請問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一)內治法抄:湯葯:調理脾胃,清熱除濕法。葯用:黃芩10g,黃連6g,厚朴10g,蒼術10g,陳皮10g,六一散12g(包煎),連翹12g。水煎服,每日1劑。
(二)外治法:①外搽5%硫磺霜,早晚各一次;②外用硅霜,早晚各一次。
⑸ 孩子口周繭唇是不是口周皮炎,應該怎麼辦,急急急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皮炎通常和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回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答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從而誘發皮炎,建議你採用一些涼血通脈,清熱解毒消炎的草本炎立康.堅持使用一周以上即可達到初步康復的目的,溫和不刺激,適應各種皮膚。
⑹ 請問小孩唇炎該如何治療-唇炎
症型有: 1.胃火上蒸型:證見患處色紅腫脹,疼癢,口渴,口臭,尿赤便秘,舌質紅,苔黃厚,脈洪數。 2.陰虛內熱型;證見病變遷延,唇腫燥裂,結痂,脫屑,小便赤澀,大便乾燥,舌干少津,脈數而實。 一、可選用的西葯 1.局部治療: (1)5%二氧化鈦霜:塗擦患處,每日3次。 ...(2)喹寧霜:塗擦患處,每日3次。 (3)醋酸可的松軟膏:塗撩患處,每日3次。 2.全身治療: 氯喹,每次口服125mg,一日2次,飯後服用。 二、可選用的中成葯 1.胃火上蒸型: 黃連清胃丸:每次10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陰虛內熱型: 口炎清沖劑:每次1袋,一日2—3次,開水沖服。 改正不良習慣,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其次要減少煙酒刺激,少食辛辣厚膩之品,避免烈日暴曬。平素口唇常以油脂或護唇膏潤之]
⑺ 請問哪位知道《口唇皮炎》吃什麼葯能治好啊
本病主要發生在20~60歲的婦女,多由化妝品或葯物刺激引起,患者口角發癢、糜爛、裂痕、流血版。
最好先找權出及消除誘發原因(牙膏?唇膏?),再補充維生素B2,並以甘草末調蜜糖外搽,次數不拘,還可食些苦瓜及綠豆沙等,看看有否改善。
⑻ 小孩周口炎怎麼治療
皮炎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學齡兒童,常有口角、口唇四面紅、干、癢,並愛用舌頭去舔的現象。很多家長並不把這種現象當一回事,實在這是一種口角部位的皮膚及其鄰近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叫做小兒口周皮炎或口角唇炎。這種病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只是嘴四面的皮膚顏色有一圈發紅,而且紅里透黑,約1厘米寬。看上去似乎有個黑褐色圈套在嘴上,與四面膚色很不協調。
兒童為什麼會容易得口周皮炎?口周皮炎的症狀有哪些呢?很多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口周皮炎症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口周皮炎顧名思義,它的發病就在嘴的周圍。一般的來說,口周皮炎的發病率兒童比較的高,主要是由於營養不良喂養不當等的因素所引起的,所以治療口周皮炎一定要從食物上入手。
口周皮炎的發生多是在乾燥多風的季節,小兒用舌頭舔口唇和口唇周圍。
舌頭的刺激,加上唾液的作用,破壞了皮膚的天然保護腸——皮脂膜。皮脂膜的破壞和皮膚表面油脂的減少,使皮膚更加乾燥,有時會出現微細的皮膚裂紋,皮膚漸漸產生了炎症反應。反復發炎,色素也隨之增加,於是常被舌頭舔的皮膚逐漸由紅色變為黑褐色,形成了小兒口周的典型症狀。
以上便是向大家介紹的兒童周口皮炎的病因和治療方法。不少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會造成口角皮膚部膜的損傷。如果不注意周口皮炎,該病很容易惡化。希望有所幫助。
⑼ 孩子口周炎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口周皮炎俗名「嘴邊瘡」,常在口周和下頦部發生紅色丘疹性皮疹,其初起表現為口周皮膚發紅作癢,患處生有米粒大小丘疹,或稀疏散在,或集簇成片。日久可能丘疹上會有水皰、膿皰,其色黃白,周邊繞以紅暈,自覺灼熱。如有暫時痊癒,症狀減輕,則迭起細碎鱗屑,形如糠秕,撫之即落。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有遺傳傾向。它表面上很像痤瘡和酒渣鼻,在皮損和口唇紅緣間有一正常皮膚帶。口周皮炎最早認為是與光敏有關聯,並且是周期性的發作,但是最近發現化妝品可引起刺激性,易造成口周炎,可伴隨輕度搔癢,此時應避免反復使用皮質炎固醇的葯物或軟膏。 意見建議:聯苯苄唑是抗真菌葯,真菌塗片或培養未見芽孢和菌絲,如可靠排除真菌感染,就不必使用。治療過去一般用抗生素有效(如系真菌感染就不宜使用),輕度口周皮炎患者如不願口服抗生素可以外用0.75%滅滴靈凝膠或霜劑,每日2次,頑固病例也可口服維甲酸治療。外用硫磺、雷瑣辛制劑;內服維生素B2、B6或復方維生素B;忌用含氟的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外塗。中葯內治湯葯以調理脾胃、清熱除濕為主,外治用5%硫磺霜外搽,早晚各一次 病情分析:口周皮炎俗名「嘴邊瘡」,常在口周和下頦部發生紅色丘疹性皮疹,其初起表現為口周皮膚發紅作癢,患處生有米粒大小丘疹,或稀疏散在,或集簇成片。日久可能丘疹上會有水皰、膿皰,其色黃白,周邊繞以紅暈,自覺灼熱。如有暫時痊癒,症狀減輕,則迭起細碎鱗屑,形如糠秕,撫之即落。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有遺傳傾向。它表面上很像痤瘡和酒渣鼻,在皮損和口唇紅緣間有一正常皮膚帶。口周皮炎最早認為是與光敏有關聯,並且是周期性的發作,但是最近發現化妝品可引起刺激性,易造成口周炎,可伴隨輕度搔癢,此時應避免反復使用皮質炎固醇的葯物或軟膏。 意見建議:聯苯苄唑是抗真菌葯,真菌塗片或培養未見芽孢和菌絲,如可靠排除真菌感染,就不必使用。治療過去一般用抗生素有效(如系真菌感染就不宜使用),輕度口周皮炎患者如不願口服抗生素可以外用0.75%滅滴靈凝膠或霜劑,每日2次,頑固病例也可口服維甲酸治療。外用硫磺、雷瑣辛制劑;內服維生素B2、B6或復方維生素B;忌用含氟的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外塗。中葯內治湯葯以調理脾胃、清熱除濕為主,外治用5%硫磺霜外搽,早晚各一次 來自 威縣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