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遺傳性接觸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遺傳性接觸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1-01-20 09:03:06

⑴ 接觸性皮炎傳染嗎

脂溢性皮炎有兩種形態,一種為鱗屑型,多見於成年人,頭皮較乾燥,有多量糠版秕樣脫屑和癢感,權多發生在頭頂部,如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脫發,稱為脂溢性脫發。另一種形態為痂皮型,多見於肥胖的嬰兒,患兒的頭皮上有片狀油膩性粘著性黃色結痂,痂下有炎症,並有糜爛和滲出,患處瘙癢劇烈泰善堂膚炎清以純天然中草葯為主,無任何副作用,沒有療程,且使用方便,塗抹在患處,一天三次,無需清理。

蕁麻疹和接觸性皮炎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說:蕁麻疹發來病部位不固源定,症狀反復出現,接觸性皮炎:只有接觸部位才有症狀,一般症狀持續存在,或者接觸到刺激物再引發,這兩種病本質是一樣的,都是過敏性疾病,你這症狀應該是化妝品皮炎,屬於接觸性皮炎一種,化妝品過敏很常見,對皮膚傷害大,要及早治療

⑶ 化妝品皮炎怎麼辦如何預防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對女性朋友來說,化妝品引起接觸性皮炎最為常見:若極少數遺傳性敏感皮膚的人在高敏狀態下(如食用海鮮導致過敏基礎上)使用化妝品則極易發生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和加重原有疾病。如何判斷1、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有明確的化妝品接觸史,且接觸後較快出現皮炎改變;皮損局限於接觸部位,界限清楚;在同樣的條件下,一般較多接觸者發病;有不同程度的丘疹、水腫、水疤、破潰後可有糜爛、滲液、結痂。自覺局部皮損瘙癢、灼熱或疼痛。2、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有明確使用或多次使用化妝品的歷史,並有一定的潛伏期;在使用同一種化妝品的人群中,一般僅有少數人發病;原發部位局限於接觸部位,但可向周圍或遠隔部位擴散;皮損形態多樣,自覺瘙癢,可表現為皮炎,紅斑鱗屑、頭面部紅腫、眼周發炎伴發結合膜炎、手掌及手指汗疤疹樣以及接觸性蕁麻疹樣表現;皮損常遷延不愈;斑貼試驗常獲陽性結果;排除其它非化妝品的接觸因素所致病變(如接觸油漆、橡膠等所致)。 注意事項使用化妝品亦會引起化妝品痤瘡、化妝品光感性皮炎及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使用質量良好的化妝品而形成化妝品痤瘡主要與選用化妝品不當有關,如油性皮膚的人選用油包水制劑(粉劑及凡士林成分較多)的化妝品可導致皮脂排泄障礙而形成黑頭粉刺及炎症性丘疹,或繼發感染形成膿疤。停用可疑化妝品及進行消炎、殺菌處理。

⑷ 接觸性皮炎該用哪些葯和注意些什麼

過敏抄性接觸性皮炎患者中有家襲族遺傳特點家族中有蕁麻疹、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的比例較高。如雙親均有遺傳過敏史,其子女發生過敏性皮炎的概率更高。所以,發現孩子有皮炎時,應查一查家族中的過敏病史。有反復發作特點多數是在接觸致敏原後復發,但有時致敏原並不明顯,要仔細追查。
1、去除病因遠離過敏源
2、飲食療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平時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酒海鮮等,多吃新鮮蔬菜或水果。
3、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過度勞累
4、適當鍛煉,選擇適合自己的一些活動,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5、及時的塗抹 炎 達 寧,通過外用到皮膚表面,有效被皮膚進行吸收,可以達到恢復的作用。
過敏性皮炎是由許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反應。常見的過敏性皮炎主要有二類: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過敏反應不同。要避免再次刺激局部,盡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熱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在局部塗抹,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隨便應用激素類葯物在局部塗抹,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惡化或重新發生的常見因素。

⑸ fgh老公有接觸性皮炎是遺傳的嗎

這是一種基因病,佳學基因致病基因鑒定基因解碼可以幫助你,找到發病原因,分析發病機制,從而找到有效緩解或治療方法,還可以幫助後代不再患有這種疾病。

⑹ 接觸性皮炎是怎麼得的

你好!以下答案供你參考
(一)發病原因
分為兩大類:
1.原發性刺激該類物質無個體選擇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且無潛伏期,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當去除刺激物後炎症反應能很快消失。如強酸強鹼,任何人接觸一定濃度、一定時間,於接觸部位均會出現急性皮炎。另一種為長期接觸的刺激弱的物質,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機油等,多為較長時間內反復接觸所致。這和原發性刺激物的性質和物理狀態、個體因素如皮膚多汗、皮脂多、年齡、性別、遺傳背景等及環境因素有關。
2.變態反應主要為Ⅳ型變態反應,是細胞介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當初次接觸變應原後不立即發病,經過4~20天(平均7~8天)潛伏期,使機體先致敏,再次接觸變應原後在12~48h左右即發生皮炎。
(二)發病機制
1.具有原發刺激引發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
2.發生的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
(1)致敏階段:是從最初接觸抗原到淋巴細胞識別並與之發生反應的過程。大多數變應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簡單化學物質,稱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活性。當與皮膚中的大分子物質即載體蛋白結合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後成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這些載體蛋白是表皮細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遞呈細胞(目前確定的有朗漢斯細胞、巨噬細胞,皮膚內待定細胞、淋巴結、胸腺、脾內的樹枝狀細胞等)上的免疫反應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遞呈細胞主要是朗漢斯細胞和巨噬細胞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呈現在細胞膜表面,然後向真皮及淋巴結移動,經淋巴管到達皮膚淋巴結副皮質T細胞區,攜帶抗原信息的LC必須把抗原信息遞呈給CD4細胞即Th細胞(T輔助細胞),這類細胞具有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接觸性抗原及MHCⅡ類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體。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細胞增大,胞質豐富,核增大,免疫母細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達IL-2受體,當Th與IL-2結合就達到充分活化。Th開始迅速增殖,產生T效應細胞及記憶細胞,前者通過輸出淋巴系統至血循環及皮膚內,後者在淋巴結內或其他器官內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結的這種輸出功能在產生接觸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動物實驗證實,於接觸二硝基苯胺48h後,切除其淋巴結就能抑制致敏,於5天後切除則無抑製作用。T效應細胞循環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狀態。實驗證實接觸致敏傳出途徑包括血管,而傳入途徑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迴流。此期約需5~7天。
(2)效應階段:亦稱激發階段或反應期、傳出期。
在機體已被致敏後,如皮膚上有抗原持續存在或有同樣抗原再次接觸經過上述感應、致敏的相同過程,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被表皮的朗漢斯細胞經過識別抗原,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遞呈給T效應細胞,並與之結合發生反應。與抗原發生反應的T淋巴細胞產生許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活化,並通過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斷吸引血循環中的T效應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移動至局部,在IFNr、TNF等細胞因子的參與下發生以海綿形成、單核細胞侵入為特徵的炎症反應。此期只需7~8h,18~24h內達高峰。朗漢斯細胞在發生變態反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其作用為半抗原進入皮膚即與朗漢斯細胞結合並被遞呈,負荷有抗原的朗漢斯細胞進入皮膚開始T細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遞呈稱為細胞介導免疫的傳入期,其發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結還是在外周即皮膚目前尚不清楚,仍有爭議。淋巴因子在誘導和激發階段都起著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細胞產生,在本病中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和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由抗原活化T細胞過程中TH細胞局限性,接觸物如為氣體、粉塵則可呈彌漫性發生。輕者局部呈紅斑,境界清楚,重者腫脹,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皰或大皰、糜爛、滲出等損害。若為強酸、強鹼或其他強烈化學物質等原發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壞死或潰瘍。皮炎發生於眼瞼、包皮、陰囊等皮膚組織疏鬆部位,則皮膚水腫異常顯著。
3.皮損一般僅局限於接觸部位,以露出部位為多,境界邊緣清楚,形態與接觸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將接觸物帶至身體其他部位而發病者,甚至因機體處在高度敏感狀態而泛發全身。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少數患者尤其是皮疹泛發全身者有時可引起全身反應,如畏寒、發熱、惡心、頭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當處理後,通常數天或十餘天後即可痊癒。但由於搔抓或處理不當、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時除去,致使病程遷延變為慢性皮炎,類似慢性濕疹

⑺ 名詞解釋: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皮炎大體可分為兩種: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接觸物本身具有強烈刺激性,該類物質無個內體選擇容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且無潛伏期,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當去除刺激物後炎症反應能很快消失。如強酸強鹼,任何人接觸一定濃度、一定時間,於接觸部位均會出現急性皮炎。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典型的IV型超敏反應。接觸物為致敏因子,本身並無刺激性,多數人接觸後不發病,僅有少數人接觸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在接觸部位的皮膚、黏膜發生超敏反應性炎症。長期接觸的刺激弱的物質,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機油等,多為較長時間內反復接觸所致。這和原發性刺激物的性質和物理狀態、個體因素如皮膚多汗、皮脂多、年齡、性別、遺傳背景等及環境因素有關。有些物質在低濃度時有致敏性,在高濃度時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質可分為3類,

⑻ 一個月前得過接觸性皮炎。就一直反復過敏、怎麼辦、

你的症狀好像由接觸性皮炎變成了慢性過敏性皮炎,除了不要再用易引版起過敏症狀的化權妝品外,還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品,到正規的醫院去診治。建議你多吃些蔬菜和水果,特別是梨和蘋果,晚上把臉用溫水洗凈後,用爐甘石洗劑刷在臉上,第二天早上洗凈後,再用中性化妝品霜或膏擦臉,以軟化臉上的過敏而引起的皮屑,適當的補鈣。

⑼ 遺傳性手脫皮怎麼辦

手脫皮不一定意味著體內缺少什麼營養素,也沒有缺少哪一種營養素就會引起手指脫皮,所以要另找原因。
引起手指脫皮的原因很多,而最常見的是觸摸刺激性的化學品引起的過敏,化學用品會刺激手部,引起脫皮,甚至皮膚炎。如果你經常做家務,尤其是接觸各種洗滌用品時不戴手套就可能遇到這個問題。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些人只要一碰化學品,立刻發生過敏、脫皮,而有些人即使用了很多年也沒有發生明顯的過敏。如果是這種情況,只要盡量不接觸此類用品就可以,接觸時戴上橡膠手套。
有些皮膚病也會出現手指脫皮,如真菌引起的手癬,以及牛皮癬等。這時就要去醫院檢查,治療時採用什麼葯物要根據病情來定,不要自己隨便吃葯。
類型一:剝落脫皮
症狀:雙手錶面脫白皮, 沒有瘙癢、炎症。
治療:1.醫生指出,這是在初秋最常見、最易發生的手角質層剝脫症狀。雖有礙外觀,但一般不需要治療,只要避免接觸肥皂、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學用品,2-3周後可自愈。
2.可配合口服葯治療:用中葯蒼參、黃柏、蒼術各30克浸泡,塗抹於手掌,同時服用維生素C。
類型二:乾燥性皮炎
症狀:雙手脫白皮,手指有裂口。
治療:1.秋初乾燥性脫皮最常見於中青年女性,與經常用香皂洗手有關。應減少洗手次數,避免用鹼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服時盡量戴手套。
2.到醫院或葯店買膚康潔等殺菌性洗液外擦。
類型三:手癬
症狀:先一隻手出現脫皮現象,隨後發展到雙手。手掌出現紅斑、炎症,瘙癢明顯,而且患手癬的患者大多同時患腳癬。
治療:因為手癬可傳染,所以需要到醫院早診早治,堅持塗抹醫生開具的專用葯膏。
類型四:汗皰疹
症狀:雙手同時長紅色水皰,有劇烈瘙癢的感覺。
治療:和手愛出汗、敏感體質有關,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外塗、口服葯物。
其發病主要是由血虛血燥、皮膚失養、燥熱生風所致,治宜養血潤燥、疏風止癢。雙手脫皮的常見原因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癬;化學損傷引起的接觸性皮炎;先天遺傳因素引起的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治療方法
手掌脫皮有季節性,可有自愈傾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對比較嚴重或反復發作者,西醫葯多採用鎮靜劑、抗組織胺類葯物以及抗膽鹼類葯物治療。
1、 水皰階段應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用中葯膚康潔塗液外搽,也可用10%明礬溶液浸泡。
2、脫皮階段以外用葯保護新生長的表皮,可以膚康潔軟膏外塗。
3、皮膚乾燥角質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採用保濕防裂的「膚康美軟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脫尚未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較嚴重或反復發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20克、山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防風15克、蒺藜30克,將上方加水後煎煮服用。一般情況下3-5劑即可見效。
5、維生素C注射液搽塗患處,每日2次,3天一個療程。對皮損的恢復有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將手洗干凈,待稍干後,用維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內,然後雙掌將葯液擦勻,待葯液干後發白時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療效:有報告用維生素C治療手脫皮患者,輕者1次顯效,重者3次顯效,數日可愈。
6、患者還應保持樂觀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激動,盡量少接觸鹼性洗滌劑。可防止該症的發生。
7、生薑切碎放白酒內泡24小時後塗在患處,每天1—2次,療效十分顯著。
8.鮮韭菜汁加紅白糖適量每日服一次連服4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