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了麻疹就不會得皮膚病嗎
麻疹病毒改變細胞膜結構,細菌就無法入侵,所以應該是不會的皮膚病的
2. 麻疹是一種什麼病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皮膚過敏反應的一種。本病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略多,常在攝入某些食物、服用某類葯物或受特定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後發生。易引起蕁麻疹的食物有魚、蝦、蟹、貝類、果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某些食品添加劑也可成為誘發因素。解熱鎮痛葯、催眠葯等葯物,以及某些中成葯或疫苗也可引發該症。患者多在攝入或接觸過敏物質後數秒鍾至半小時內產生症狀,先有瘙癢,繼而迅速出現大小形態各異、界限清楚、輕微隆起的皮膚風團,可孤立存在,也可融合成片。一般數小時或一兩天內可自行消退,也可反復發作。當病程超過六個星期時稱為慢性蕁麻疹。
治療過敏性疾病通常有兩個原則:一是尋找過敏原,並避免再接觸;二是使用抗過敏葯及時改善症狀。治療蕁麻疹也是如此。但由於多數蕁麻疹難以查出過敏原,其病症發展得又極其迅速,且奇癢難忍,所以,立即給患者解除病痛症狀就顯得格外重要。目前,針對蕁麻疹,首要使用的就是抗組胺葯。臨床上常用的為新一代抗組胺葯,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氯雷他定等,它們起效快、無中樞抑制、每天只需口服一次。但前兩者在服用超量,或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紅黴素等 以及咪唑類抗真菌葯同用時,可能產生對心臟的毒副作用,而氯雷他定則不會,因此,臨床上最常選用的是氯雷他定 開瑞坦 ,現在還有專為小兒設計的水果味開瑞坦糖漿。
除了應用抗組胺類葯物外,還可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推注,用於緩解急性症狀。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在醫生處方下,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等治療。蕁麻疹患者在疾病發作期,應避免各種非特異性的刺激,若懷疑過敏是因服用某類葯物引起,則應立即停用,並及時就診以明確病因,避免日後復發。
3. 蕁麻疹皮膚病
不養估計問題不大。
油漆也確實有可能過敏。
中秋節那天你是不是還吃了很多熱性食物?
4. 得了麻疹怎麼辦
你去看醫生確認是麻疹了嗎???(還是尋麻疹?)再去醫院確認.
如果是尋麻疹,屬於過敏,孩子是很難受,即使點滴也不會這么快消除的,會有個過程的.
---------------------------
尋麻疹:
尋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粘膜的小血管擴張,血漿滲出形成的局部水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病因及發病機理】尋麻疹的病因復雜,尤其是慢性尋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種致敏原有關外,與個人的敏感性素質及遺傳等因素也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誘因有:
(一)食物 以魚、蝦、蟹、蛋、牛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最常見,尤其是在一次大量進食蛋白質飲食和酗酒後,發生的蛋白腖性尋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葯物 如青黴素、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另一些葯物如嗎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為組胺釋放劑,可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尋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某些氣體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感染,這些感染可能通過傳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變了機體的應激狀態,引起I型或III型變態反應。
(五)昆蟲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膚及黃蜂、蜜蜂、毛蟲的毒刺刺入皮膚,引起變態反應。
(六)物理及化學因素 如冷、熱、日光和機械性刺激、摩擦壓迫和某些化學物質的刺激,引起變態反應或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
(七)內分泌和代謝障礙及胃腸功能失調均可誘發本病,尤其是慢性尋麻疹。
(八)內臟疾病 如紅斑性狼瘡、淋巴瘤及某些腫瘤、風濕熱等可為尋麻疹的病因。
(九)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尋麻疹、遺傳性家族性尋麻疹綜合症和遺傳因素有關。
(十)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感情沖動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增強血管通透性而發生尋麻疹。
尋麻疹的發病機理可分為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種,前者主要是由於I型變態反應引起,少數是II型或III型反應,此型的抗體IgE和血管周圍肥大細胞、血中嗜鹼性粒細胞相結合。當抗原再次侵入後,在這些細胞表面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肥大細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學的變化,促使胞漿中的顆粒脫出,同時釋放出各種葯理性活性介質,如組胺、5-羥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醯膽鹼、溶酶體酶、纖維蛋白溶酶、補體、各種激肽和慢性反應物質等,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多,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種症狀。
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是由於某些物質如細菌酶素、蛇毒、蛋白腖、某些葯物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紅斑、風團。
【臨床表現】常突然發病,先感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形態不一、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風團可局限也可泛發全身,數分鍾或數小時後消退不留痕跡,但新風團又陸續出現,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喉頭及支氣管受累可發生喉頭水腫,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症狀在數日至2~3周內消退者稱為急性尋麻疹;若反復發作,病程達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頑固性難治者稱為慢性尋麻疹。
除以上兩型外,還有幾種特殊型尋麻疹:
(一) 皮膚劃痕症 又稱人工尋麻疹,手抓或鈍器劃其皮膚後,該處出現暫時性紅色條狀隆起。
(二) 血管性水腫 又稱巨大性尋麻疹。發生在眼瞼、口唇、包皮、外陰等組織鬆弛部位,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邊緣不清,持續1~2日自行消退,常反復發作。
http://www.jk027.com/doctor/2005/821.html
5. 麻疹是皮膚病嗎。很癢。
病情分析:
麻疹屬於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及皮膚版出現紅色斑權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
指導意見:
您好!麻疹主要是有麻疹丘疹和發熱的症狀,不會有瘙癢的,建議您到醫院明確您的病因,然後考慮治療的問題。
6. 出了麻疹就不會得皮膚病嗎
你好,出了麻疹不代表以後不得皮膚病的,只是以後不會再得麻疹了。
7. 麻疹後是否會引發其它皮膚病
臨床醫學表明,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常見的有如下病情:
1、病毒感專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乙型肝屬炎等;
2、真菌感染性疾病:如手足癬;
3、寄生蟲感染疾病:如腸蛔蟲、蟯蟲等;
4、細菌性感染疾病:如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
5、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8. 蕁麻疹皮膚病怎麼辦啊
首先要抄找出致病原是最主要的,慢性蕁麻診用葯比較難好,你可以在日常飲食、休息多注意點。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禁食:腥、辣、油炸、酒等發物。現在還有一個偏方:吃維生素C和鈣片。
9. 尋麻疹皮膚病
現在普遍治療蕁麻疹都採用的是脫敏療法,如果選用注射脫敏治療,整個療程需要2-3年,大約每種是4000左右,在正規醫院有嚴格的制度,不會存在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