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皮膚病癢用什麼葯好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病癢用什麼葯好

發布時間: 2021-01-04 12:06:48

⑴ 皮膚瘙癢塗什麼葯好

皮膚瘙癢是很多皮膚病的臨床症狀

⑵ 治療皮膚騷癢用什麼葯最好

還有在生活中有皮膚瘙癢的情況發生,而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十分復雜,回疥蟲寄生皮膚、蚊蟲叮咬、答皮炎、葯物過敏、濕疹、真菌感染等一些皮膚病以及機體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消化不良、腎病、糖尿病、貧血、肝膽疾病、癌症等等,都可以成為皮膚瘙癢的因素,特別是一些慢性皮膚病如慢性濕疹、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等,大都通過經年累月的治療未獲痊癒,患者常常失去信心,給治療帶來困難。其實,瘙癢不是不治之症,患者應該與醫生合作,建立治癒的信心。在治療皮膚瘙癢

⑶ 皮膚瘙癢用什麼葯膏最有效

,,,,,,,,,,,皮膚瘙癢為臨床常見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本篇所述為瘙癢症回,是一種答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損的皮膚病。
1.外用葯物:使用刺激性小的制劑,以保濕、滋潤、止癢為主。臨床可使用低pH的清潔劑和潤滑劑、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維生素E霜、硅霜、魚肝油或含薄荷、樟腦的乙醇制劑等)及表面麻醉劑(如利多卡因乳膏等),也可外用免疫抑制劑(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或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症狀。
2.系統葯物:可使用抗組胺葯、維生素C、鈣劑、鎮靜安眠葯、硫代硫酸鈉等葯物,嚴重者可口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
此外,也可採用光療、澱粉浴、礦泉浴等物理療法來治療瘙癢症。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避免局部刺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⑷ 皮膚瘙癢用葯治療,吃什麼葯好

你這是過敏了。
抗過敏葯代表葯物有撲爾敏、非那根、息斯敏、開瑞內坦等。雖說抗過敏容葯所致過敏現象較少見到,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各種抗過敏葯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尤其以撲爾敏、苯海拉明最為常見,嚴重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若對葯物過敏原因判斷失誤或置之不理,而照樣服葯乃至長時間連續服葯,很有可能發生嚴重後果。

一旦發生抗過敏葯導致的過敏反應,須立即停止用葯,並及時去醫院治療。一般情況,過敏症狀在停葯幾天後可消失,症狀較重者應由醫生採用其他抗過敏葯治療。此外任何一種抗過敏葯都存在耐葯性,有些患者僅僅服葯3~4個月,就出現了極強的耐葯性。因此,抗過敏葯最好換著吃。如果發現某種葯物服用後效果不如以前好,必須馬上停服。

⑸ 治療皮膚瘙癢用什麼葯最好

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也可外塗潤安舒潔霜。
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脘腹脹滿、惡心欲吐、食慾不振、皮膚起疹、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專家提醒,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濕邪的侵襲。因此,在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居室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涉水及淋雨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更衣;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裡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濕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此外,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適量煮粥食用,可護脾胃,祛濕氣。

⑹ 皮膚搔癢用什麼葯好

指導意見:
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皮膚瘙癢症屬於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症疾患。目前可以口服撲爾敏 ,維生素C,甲氰咪呱,外用尤卓爾治療一下。平常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

⑺ 皮膚瘙癢吃什麼葯好

皮膚瘙癢症是指無原發性皮損而自覺瘙癢之皮膚病,中醫稱「癢風」、「風瘙癢」。 皮膚瘙癢症的發病原因是隨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含水量減少,彈性減退,皮下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膚乾燥、萎縮、外受風、濕、熱、蟲侵孫或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衣被過暖、機械刺激,服食辛辣、魚蝦、酒類、咖啡、濃茶等發物,攝入含錳食物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全身瘙癢。多發於老年人和秋冬季,瘙癢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 民間應用散風清熱,養血潤膚,除濕殺蟲法治料本病,療效顯著。 1:處方:生地15克,全蠍、僵蠶、苦參各6克,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 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服葯3劑,治癒率達100% 2:葯酒療法 處方:了刁竹、麝香草(又名蘭花草)、甘草各50克,50%酒精500毫升。甘油15毫升,冰片0.5克,香精2滴。 用法:葯放酒精內浸泡15天後,加甘油、冷開水各15毫升,在加冰片、香精混勻。外擦患處,日3次。 療效:擦葯3-5天,治冬季皮膚瘙癢症,有效率達96%

⑻ 皮膚反復癢擦什麼葯好

請問你的皮膚是否乾燥?感覺瘙癢?冬季皮膚病一般主要是因為乾燥所專引起的,如皮膚瘙癢屬症就是由於皮膚乾燥導致的,此症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發病,但中老年者更為多見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處瘙癢,白天由於外界干擾,尚可分心而無暇顧及,一到晚間,瘙癢難忍,全身似有螞蟻在爬,無法忍受。

皮膚癢買什麼葯治療

皮膚過敏其實是機體的一種變態反應,是人體對正常物質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體質的人群接觸到過敏原時,才可能會導致過敏發生,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等。

皮膚過敏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人體的皮膚受到了各種刺激,如不良反應的化妝品、化學製品、花粉、食物等,這些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發癢、脫皮以及過敏性皮炎等皮膚過敏症狀。在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過敏原是導致過敏發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人體的機體免疫力較差,大量的自由基會對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氧化造成破壞,也有可能會導致過敏的發生。

由於過敏反應的發生是由於機體接觸到了過敏原所導致的,因此一旦出現了過敏反應的時候,要及時找出過敏原,並且避免再次接觸到該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再次發生。

除了要找出過敏源之外,患者也可以通過抗過敏葯物來進行治療。常用的抗過敏葯物主要是抗組胺葯物,當人體服用抗組胺類葯物後,身上的過敏症狀就會得到有效的緩解,能夠起到鎮靜、止癢的效果。常見的抗組胺類葯物有撲爾敏、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葯物。雖然抗過敏葯能夠有效地緩解身上的過敏,但是患者也不應該長期大劑量的服用某一種抗過敏葯,否則很容易出現耐葯現象,降低葯效。

除了口服抗過敏葯之外,靜脈注射抗過敏葯物也是常見的治療方式。靜脈注射的葯物主要有鈣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葯物,這種治療方式主要用於嚴重的急性全身過敏性過敏,不適用於輕微的過敏患者。

⑽ 皮膚病用什麼葯

皮膚病的主要症狀是奇癢難受,到醫院里去診病,醫生除了開處方給病人打針、吃葯外,多數醫生會再配些外用葯給病人,要病人通過外搽葯物減輕或治癒皮膚病;這種治療往往要病人自己進行,所以病人不懂得正確使用外用葯,非但疾病不易治好,有時候反而會使皮膚病惡化。
常用的皮膚病外用葯有以下幾種:
一、溶液: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0.1%利凡諾凡溶液等。使用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為濕敷。皮膚病的濕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過冷敷使有滲出液的創面,滲液減輕,創面清潔。正確的濕敷方法是:使用比創面略大的消毒紗布4~6層(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這一濕敷溶液,略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放在創面上,根據創面滲液情況,平均每隔15分鍾到30分鍾更換紗布一次,要保持紗布清潔和潮濕,濕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紗布的虹吸作用,使創面上的滲液,全部被紗布吸收,再加上不斷冷敷,使皮下擴張的毛細管收縮,新的滲液減少,達到創面清潔的目的。這種情況主要適用於急性濕疹、皮炎、二度燙傷後皰潰破的滲液面,但大面積濕敷要考慮到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二、洗劑:所謂洗劑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劑,平時水在上層,粉劑沉澱在瓶底。皮膚科常用的洗劑是爐甘石洗劑、硫磺洗劑等。使用時必須注意先搖均勻,後用毛筆或棉簽塗用,它的葯理作用,除了洗劑中所加的消炎、殺菌、止癢葯作用外,主要是通過洗劑外用後,蒸發水分,降低皮膚溫度,以達到治療作用。所以塗用洗劑的次數,每天必須十次以上,這樣才能使局部溫度不斷降低。在毛發部位,由於可能和毛發粘在一起,所以不宜應用。
三、醑劑:是一種葯物溶解於酒精中的制劑,常用的有止癢醑劑、癬葯水等。這類葯物塗用後,由於酒精蒸發較快,再加上酒精製劑中含有止癢、脫皮的葯物,便可達到治療作用。由於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嬰幼兒不宜應用,特別是癬葯水,由於有強烈的刺激、脫皮作用,所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四、冷霜制劑:是皮膚科最常用的一種制劑,由於它外觀細膩、潔白,像化妝品,所以很受病員歡迎。常用的冷霜制劑,除了加有止癢葯物的止癢霜劑(如必舒膏)、防止皮膚水分蒸發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皮質類固醇類激素霜劑(如膚輕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膚樂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激素冷霜制劑的廣泛應用,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果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也可由此而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興氏征(如肥胖、滿月臉、血壓增高、糖尿等),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般情況下,每日使用兩次即可。醫這教育網搜集整理
五、軟膏:它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於軟膏比較油膩,已逐步為冷霜制劑所取代,但它塗用後,能使皮膚軟化,葯物易於深入吸收,對某些角化、慢性皮膚病(如斑塊型銀屑並重度皸裂等)其效果要優於冷霜制劑,常用的軟膏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軟膏、芥子氣軟膏等。
六、硬膏、塗膜制劑:這是近年來改良的外用葯制劑,它是把葯物加入膠布或薄膜制劑中,塗用後薄膜與外界空氣隔絕,便於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葯物損失的弊玻常用的制劑如膚疾寧、紫桂治裂膏、氫可塗膜、療膚膜等。但硬膏制劑,對部分患者可以發生膠布過敏,當然含有皮質類固醇的制劑比其它制劑更易於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過量而引起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