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錦鯉魚得了赤皮病病怎麼治
赤皮病
觀賞魚及多種淡水魚類均可患此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在捕撈、運輸後,北方在越冬後,細菌性赤皮病最易暴發流行。
症狀識別
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充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明顯。背鰭、尾鰭等鰭條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或感染水霉。有時病魚的上下頜及鰓蓋也充血發炎。
發病原因
由熒光假單胞菌引起。傳染源是被熒光假單胞菌污染的水體、工具或帶菌魚。當魚體表完整無損時病原菌無法侵入,一旦魚體因機械損傷或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寄生而受損時,就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發病。
流行及危害
錦鯉的赤皮病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但是以水溫25—30C時為流行盛期。通常魚體受傷後易患此病,影響錦鯉的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
(1) 在飼養管理中,一定要注意謹慎操作,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2) 防治該病時,室外大池可用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遍灑。
(3) 使用10毫克/升呋喃類葯物浸洗魚體。
⑵ 我家一條錦鯉得了皮膚病,怎麼辦
這是皮膚發炎充血病
(1)病因:患病的多為個體大的當年魚和一齡以上的錦鯉,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節,可引起魚類大量死亡。水溫20~30度時最易流行,20度以下時,仍會出現少數病魚,並不斷死亡,這個溫度范圍也是魚類生長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當溫度降至10度左右時此魚病不再發生,可利用這個規律對病魚進行溫控治療。
(2)症狀:皮膚發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鰓蓋、腹部、尾柄等處較常見,有時鰭條基部也有充血現象,嚴重時鰭條破裂。病魚鱗片通常完整,沒有脫落。病魚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動緩慢,反應遲鈍,食慾較差。
(3)治療: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濃度浸洗魚體。當水溫20度以下時,浸洗20~30分鍾;21~32度時,浸洗10~15分鍾,用作預防和早期的治療。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濃度全池遍灑,病情嚴重可提高濃度為0.5~1.2MG/KG,用作預防和早期的治療。
#用紅黴素2~2.5MG/KG濃度浸洗魚體,水溫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鍾,每天1次,連續3~5天,直到病情好轉。
#注射鏈黴素或卡那黴素,每千克魚重注射12萬~15萬國際單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嚴重時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用氟哌酸(諾氟沙星)內服,每10KG魚體重每天用葯粉0.8~1.0G,每天一次,連續服用六天。
#用利凡諾20MG/KG濃度浸洗,當水溫5~20度時,浸洗15~30分鍾;21~32度時浸洗10~15分鍾。用作早期治療效果顯著。
#用利凡諾0.8~1.5MG/KG濃度遍灑有特效。
#使用上述處理方法的同時進行鹽水浴,效果顯著。
(4)預防:
#合理密養,維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左右。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水質清新。
#定期遍灑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預防疾病發生。
參考資料: http://nc.mofcom.gov.cn/news/P1P632126I1247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