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大同皮膚病的中醫治療
擴展閱讀
蕁麻疹發作部位 2025-05-10 18:56:37
黃褐斑變成淺黃色 2025-05-10 18:51:26
張仲景葯膏治療蕁麻疹 2025-05-10 18:49:57

大同皮膚病的中醫治療

發布時間: 2023-10-05 11:46:13

⑴ 中醫可以治皮膚病

中醫是可以治療皮膚病的,因為人體的內外是統一的,外可以影響內,內也可以影響外,就像你可以從家裡走出來,也可以從外面回到家裡。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所以皮膚病初起的話,多從肺調治;但是久了的話,就還要根據五行理論考慮肺與其他臟腑的關系,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古代和現代的中醫文獻中,關於治療皮膚病的內容,其實是很多的,你可以去查。

⑵ 中葯的皮膚病治療方子

你好,對於皮膚病的來治療有很多自的方法。

牛皮癬
好發於頭、面、四肢伸側,尤以肘、膝關節伸側為多,常為對稱性分布,屬於一種慢性鱗屑性皮膚病,一般提倡中醫治療牛皮癬,療效安全可靠,以下就有兩種中葯治療牛皮癬的方子,以供參考:

桂杜牛膝薏米粥方
組成:桂枝、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
用法:將桂枝、杜仲、牛膝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薏米煮成稀粥,加適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連用10~20劑。
功效:健脾益腎,除濕止癢。
主治:牛皮癬膿泡型,脾腎俱虛、濕濁偏盛,皮損泛發,滲液較多,脘悶納呆,腰膝酸軟,身體困重等。

銀花二根露
組成:鮮金銀花50克,白茅根、鮮蘆根各100克
用法:以上三味水煎取汁,頻頻服用。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主治:牛皮癬濕熱毒盛,皮損瘙癢,搔之出血鮮紅。

知識有限,呵呵

⑶ 夏季六大常見皮膚病的中醫防治小妙招

夏季六大常見皮膚病的中醫防治小妙招

皮膚病別只看錶面,更要看實質 中醫治病強調整體觀念,主張辨證論治。在治療皮膚病上也不例外。中醫認為皮膚病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為什麼有些人容易得皮膚病,有些人不容易得呢?這就跟個人的體質有關,有些人本身就是敏感性的體質,精神上的波動或其他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他的身體處於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再加上外界的刺激因素,皮膚病就會被引發。皮膚是個“實誠人”,表裡統一,內在身體變化了,皮膚也會跟著起變化。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夏季六大常見皮膚病的中醫防治小妙招,歡迎閱讀。

NO1:痱子

解讀 :痱子是由於環境中的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孔被阻塞,汗液淤積或破裂所致,痱子的皮損形態比較單一,外觀表現就是密集的一個個的小丘疹,摸起來有礙手的感覺,但是痱子如果經過搔抓也有可能會濕疹化。痱子發生的部位一般是在容易出汗的地方。

防治妙招:乾爽 保持皮膚清潔乾爽,讓汗液排出順暢,出汗後要及時擦乾,尤其要擦乾頸部、腋下、後背以及皮膚褶皺處。保持室內通風,涼爽,衣著宜寬松,外撲爽身粉等都可以減少痱子的發生。

NO2:夏季皮炎

解讀:濕疹皮炎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疾病,濕疹皮炎形態比較多樣,比方說丘疹、紅斑等,還有可能會有滲出、起水皰的現象。濕疹皮炎的發生是內外作用的結果,與個人體質、生活環境、外界刺激等因素有一定關系。特別是在夏季,氣候炎熱潮濕,人體內濕熱加重,加之飲食不當,貪涼、飲冷或過食烤炙食物,容易誘發濕疹皮炎或加重濕疹皮炎症狀。

防治妙招:祛濕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小竅門減少濕氣的產生。夏季最簡單的食療方就是薏米赤豆粥或者薏米煮水喝,每天喝1-2碗即可。另外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過食辛辣、肥膩、生冷食物,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水濕運化不利,產生濕氣。

NO3:膿皰瘡

解讀:膿皰瘡俗稱黃水瘡,它是由金黃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多發生在氣溫高、濕度大的夏秋季節,尤其易在兒童中流行,可通過接觸相互傳染。小孩比較容易感染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皮膚比較嬌嫩,免疫力相對來說要差一些。膿皰瘡開始為粟粒至黃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皰,之後迅速變為膿皰,包壁薄,很容易破潰。

防治妙招: 膿皰瘡是由細菌感染所致,保持皮膚清潔非常關鍵。夏季應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發現患者,及時治療,以免引起流行。發現皮損避免搔抓,有膿汁要立刻清除,以防流至他處引發新的皮損。

NO4:日光性皮炎

解讀: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或曬斑,是一種光毒性皮膚病,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紫外線為其主要誘導因素。日光性皮炎的強度與光線強弱、照射時間、個體膚色、體質、種族等因素均有關。

防治妙招:防曬 盡量減少在陽光下曝曬時間,夏季外出要選擇相應防曬系數的防曬霜,而且防霜要抹到一定厚度才能起到效果;戴遮陽帽,穿長袖衣、長腿褲。對於一些光敏感人群,食物和葯物也會加重光敏感的問題,比如說芹菜、莧菜等、磺胺類葯物,還有治痤瘡的維甲酸之類的葯物、含利尿劑的降壓葯等。

NO5:蟲咬性皮炎

解讀:這種皮炎主要與蚊蟲叮咬有關,也是夏季高發的皮膚病,而且不分年齡。於叮咬部位出現水腫性紅斑,伴瘙癢,紅斑上可有水皰,皮疹可自行消退,遺留色素沉著,但可反復出現新的皮疹,自覺明顯瘙癢。

防治妙招:長衣褲 夏季外出被蚊子、昆蟲叮咬很常見,而且是防不勝防,所以最好的武器就是長袖衣褲,只要去樹叢草地,就要穿著長袖衣褲,減少暴露皮膚,降低被叮咬的幾率。 用葯治療要看嚴重程度、皮損表現進行治療。

NO6:手足癬

解讀 手足癬是由致病性絲狀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癬較手癬更為常見。有傳染傾向,與密切接觸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擦腳布等有很大關系。

防治妙招:防交叉感染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潔乾燥。腳容易出汗的人宜穿棉線襪,不宜穿不透氣的尼龍襪和膠鞋;盡量不要在過於濕熱的環境下工作;腳盆、腳布、拖鞋等用品要和別人分開使用;足癬患者穿過的鞋襪,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後再用。 中醫認為,有的人容易得腳氣,還是體內有濕氣導致的,治療過程可以配合中醫除濕的療法,還可以用中葯泡腳,

因為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的疾病,治療腳氣要應用抗真菌的葯物,而真菌會有抗葯性,有的真菌對這種葯物有耐葯性,有的真菌則對那個葯物有耐葯性。所以,臨床經常要聯合使用2種以上抗真菌葯物。

總的來說就是,防治皮膚病,生活習慣最重要,此外,要避免深陷兩大誤區,否則皮膚病將越來越難治。

治療誤區1

皮膚病並沒有去病根的說法 徹底根治皮膚病是很多患者的訴求。

這是很多皮膚病患者的最大誤區。皮膚病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部因素就是跟患者體質有關系,也就是中醫中講的“先天稟賦”,患者的易感體質我們很難改變,我們能做的是讓患者注重自身的氣血調理,盡量避免外部因素的刺激,減少皮膚病的發生、加重、復發的機會。 因此並沒有去病根一說。這種去病根的心理反而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導致患者亂用葯,結果皮膚病越來越難治。

治療誤區2

不建議皮膚病患者自行診斷 因為皮膚疾病往往很復雜,皮損的形態往往呈現多樣化。就算是醫生,也可能要根據其病史、病情發展的過程或者輔助檢查才能有診斷結果,而且皮膚疾病的不同的分期、分型用葯不一樣,外用葯也是,不同的分期或不同的部位,用葯的劑型不一樣,成分也有所差別。有些皮膚病的症狀很相似,比方說皮炎一類的疾病都會有相似的癢的症狀,而皮膚淋巴瘤初發的時候跟濕疹皮炎相似,病患很難自行判斷疾病類型,如果因為自行診斷而耽誤治療就不好了。 所以在此建議,出現病症及時就診,而在家遵醫囑做好護理才是患者最需要做好的。

;

⑷ 中醫治療皮膚病有哪些方法

皮膚病的范圍很廣,種類繁多。但是在臨床治療中,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歸納起來,其治療方法有十五種: 1、養血祛風法:適用於體內血虛生風、同時伴有陰血不足表現的皮膚病,如乾燥的、鱗屑較多的皮膚病(魚鱗病、靜止期和消退期銀屑病等)。可用桂枝當歸湯加減(玉竹、黑芝麻各15克,首烏、當歸、白芍、秦艽、大棗各10克,炙甘草、桂枝各5克)煎服。 2、固表祛風法:適用於表虛感受風邪所致的皮膚病,如慢性過敏性皮膚病(慢性蕁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風症狀,多數有慢性反復發作的病史。可用玉屏風散加味(北芪、當歸、甘草各30克,白術、防風各15克)煎服。 3、解表祛風法:適用於感受風邪的表實症的急性過敏性皮膚病(如急性蕁麻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風散加減(荊芥後下、防風、當歸、苦參、蒼術、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蟬脫3克)煎服。 4、溫經散寒法:適用於感受外界寒邪、經絡血脈凝滯不通所致的皮膚病,如有急性皮膚血液迴圈障礙的皮膚病(凍瘡等)。可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桂枝、白芍、木通、大棗各10克,細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5、助陽散寒法:適用於機體陽氣不足、臟腑機能減退、經絡血脈凝滯不通所致的皮膚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陽和湯加減(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黃、炙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膠熔化9克)煎服。 6、利濕清暑法:適用於感受暑邪而挾濕所致的皮膚病,如夏令性皮膚病(夏令皮炎等)。可用青蒿苡仁湯加減(青蒿、藿香、佩蘭、地骨皮、黃柏各10克,大青葉、公英、苦參、銀花各15克,生苡仁30克)煎服。 7、解毒清暑法:適用於夏令化膿性皮膚病(如癤腫、膿皰瘡等)。可用如清暑湯加減(連翹、花粉、滑石,銀花各12克,赤芍、車前子、澤瀉各9克,甘草3克)煎服。 8、清熱利濕法:適用於感受濕邪、郁濕化熱所致的皮膚病,常表現滲液較多者(如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可用萆薢滲濕湯加減(生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茯苓各12克,黃柏、丹皮、澤瀉各9克,通草6克)煎服。 9、健脾利濕法:適用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滯所致的皮膚病,病人常有脾虛症狀(如嬰兒濕疹的體虛者、兒童慢性蕁麻疹等)。可用健脾滲濕湯加減(黨參、茯苓、澤瀉各12克,白術、大棗各9克,扁豆,苡仁各15克,淮山葯24克、陳皮、桔梗各5克)煎服。 10、養血潤燥法:適用於由血虛生風化燥的皮膚病,如乾燥性瘙癢性皮膚病(皮膚瘙癢症等),病人常有陰虛症狀。可用如地黃飲加減(熟地30克,生地、首烏各15克,當歸、丹皮、玄參、蒺藜各10克,僵蠶、甘草各5克,紅花3克)煎服。 11、生津潤燥法:適用於津液不足所致的皮膚病,如慢性瘙癢性皮膚病(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等)。可用潤膚湯加減(玄參、麥冬、鉤藤、赤芍、丹皮、白蘚皮各10克)煎服。 12、解毒瀉火法:適用於感受火熱毒邪所致的皮膚病,如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全身症狀較重的膿皰瘡、癤腫等)。可用如五味消毒飲(銀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克,青天葵10克)煎服。 13、涼血瀉火法:適用於內臟之火太過所致的皮膚病,常有血熱症狀,如急性有紅腫熱痛的皮膚病(漆性皮炎等),多表現為紅斑比較廣泛,全身症狀比較嚴重。可用生地銀花湯加減(生地30克,銀花25克,玄參、地丁、大青葉各15克,當歸、竹葉,赤芍各10克,蟬蛻3克)煎服。 14、祛瘀法:涼血祛瘀法適用於血熱壅滯、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膚病,多表現有紅斑、結節等,如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性、組織肥厚的皮膚病(酒渣鼻、進行期銀屑病等)。可用涼血四物湯加減(生地25克,當歸、赤芍,黃芩,茯苓、紅花各10克,川[芎、陳皮、甘草、生薑各5克]煎服。 15、活血祛瘀法:適用於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膚病,如結節性、疼痛性皮膚病(結節性紅斑、脂膜炎等)。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15克,赤芍12克,桃仁、紅花各9克,當歸、川芎各6克)煎服。

⑸ 大同市哪裡看皮膚病最好啦

礦務局中醫院對面有個小門診,看的挺好的,我牛皮癬喝了三個療程葯基本全退了。

⑹ 中醫治療濕疹處方

中醫 能治療 濕疹 ,效果不錯, 中葯 是中醫治療的一種有效途徑。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中醫治療濕疹處方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治療濕疹處方
1、中葯配方:蒼術15g,白術15g,豬苓15g,茯苓20g,山葯15g,生苡仁30g,車前草1Og,澤瀉15g,徐長卿30g,陳皮10g,茵陳10g,生甘草6g。胃納不香者加藿香、佩蘭;滲出多時加萆薢、苦參;有熱象苔黃者去蒼術加黃柏、滑石。能健脾除濕,養血潤膚。

2、中葯配方:生地30g,白芍15g,當歸10g,丹參20g,雞血藤15g,白鮮皮10g,地膚子10g,萆蘚10g,茯苓皮30g,蛇床子10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能養血疏風,除濕潤燥。

中醫治療濕疹需要循序漸進,因為濕疹的病情需要長時間治療。如果選擇西葯,可在醫師指導下選擇普特彼他克莫司軟膏,以及復方醋酸氟輕松酊,或 皮膚病 血毒丸。
治療濕疹的中葯葯方
【濕疹症狀】初起丘疹色紅,灰白色鱗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錢,日久蔓延,擴大成片。毛發乾枯,容易折斷,易於剝落,而不疼痛, 瘙癢 ,稍數患者有輕微的紅腫,皮疹,膿瘡,結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纏綿。

【濕疹治法】養血熄風,殺蟲 清熱

【濕疹方葯】荊芥10g,白蘚皮15g,當歸10g,大黃10g,防風10g,百部10g,連翹10g

【用法】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g,飯後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外洗法】用艾葉一把,加鴿糞一把熬水,溫洗禿瘡後,再用溫水淋洗一次,拭乾。

【濕疹按語】該病由於胃經積熱,化風生蟲所致。故方中以荊芥、防風透散風熱於外;大黃盪滌胃熱於下;連翹、百部、白蘚皮泄熱殺蟲;當歸養血祛風。

【濕疹方葯】全蟲方全蟲(打)6g,皂刺12g,豬牙皂角6g,苦參6g,刺蒺藜15g,炒槐花15g,威靈仙12g,黃柏15g,白蘚皮15g,川軍(大黃)15g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
1、手部濕疹可用紫草20g、桃仁20g、當歸20g、苦參30g、威靈仙20g,水煎,泡洗,然後外搽天麻膏,每日2次。

2、陰部肛周濕疹治療以清肝瀉火,除濕止癢為法,龍膽瀉肝湯主之。外用苦參30g、蛇床子30g、艾葉30g、川椒10g、地膚子30g,水煎外洗。

3、內治法中醫根據發病部位和形態的不同,分別稱為“浸淫瘡”、“濕瘡”、“四彎風”、“旋耳瘡”、“萵瘡”、“綉球風”等。常分三種證型論治。① 濕熱 並盛證:皮損泛發,潮紅,瘙癢劇烈,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熱除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②脾虛濕盛證:皮損色淡紅,滲出結痂,四肢多發,舌胖苔膩,脈滑。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③血虛風燥證:皮損反復不愈,肥厚脫屑,瘙癢。治宜養血熄風,方用四物湯加白鮮皮、地膚子、白蒺藜、苦參、鉤藤。

4、外治法急性濕疹可用馬齒莧60g、黃柏30g、苦參30g,煎湯放涼後濕敷患處,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無滲液者外用三黃洗劑。亞急性濕疹用青黛散與甘草油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或外塗青黛膏、黃連膏。慢性濕疹可外塗天麻膏、黃連膏。

5、錢幣狀濕疹皮損以丘皰疹、滲出結痂為主,治宜清熱除濕,方用萆解滲濕湯合二妙散加減;病程日久,皮損肥厚,結痂脫屑,治宜健脾除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⑺ 有誰知道山西大同哪家醫院或醫生治療皮膚病好呢

千萬別去南郊張大夫哪裡,想和我一樣反反復復好不了,就去吧,用她那裡酒精葯水和葯膏,保證你皮膚會脆弱,喝她那的中葯,包你會排毒,都排臉上,我看了1年,同事看了2年,都留下了後遺症,熬夜復發的滿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