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我有皮膚病我怎麼區分是真菌還是細菌
還是比較簡單的,真菌性的一般炎症不明顯,有紅色丘疹、脫屑、瘙癢,一般沒有滲出。而細菌性的則是炎症比較明顯,紅色丘疹、沒有脫屑、大部分都有疼痛感。
Ⅱ 怎樣可以識別各種皮膚病
學習醫學知識,細分到皮膚病科。
Ⅲ 皮膚又紅又癢,傻傻搞不清是何原因,蕁麻疹和濕疹到底有哪些明顯的區別
蕁麻疹和濕疹可以說都是很常見的皮膚病,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就醫的話自己是很難區分兩種皮膚病的,因為它們的症狀大多都是又紅又癢那麼下面我就來說一下兩者的區別,幫助大家去區分一下這兩種皮膚病。
首先蕁麻疹其實和濕疹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蕁麻疹一般就像是過敏反應一樣,它產生的瘙癢或者包塊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那種。
從上面我的介紹也可以看出來濕疹是有很多的外觀特徵的,當然除了這些外觀特徵可以判斷濕疹,還有一些小的細節也是可以的。
濕疹一般都是對稱分布的,所以說如果只有一邊有症狀的話,很有可能就不是濕疹。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Ⅳ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有哪些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很多人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患上皮膚病的,春季萬物復甦,身體的一些疾病也會隨之發生,比如春季常見皮膚病,光敏性皮炎、黃褐斑、雀斑等,到了春季後人們要對常見的皮膚病進行預防,以下看看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及相關資料。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1
常見的皮膚病有很多,按性質以及發病原因分,包括病毒性皮膚病、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具體如下:
1、病毒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皰疹、單純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還有由各類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疣,俗稱瘊子,例如尋常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等等。
2、細菌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毛囊炎、癤腫。
3、真菌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體癬、股癬、手足癬、甲癬。
除了病毒、細耐散搜菌和真菌感染的皮膚病之外,皮膚科另一類常見的皮膚病是過敏性皮膚病,或跟過敏有關的皮膚病,例如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葯疹、濕疹這一類,都為過敏性以及跟過敏相關的皮膚病。皮膚科很常見的是一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例如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也屬於紅斑鱗屑性的皮膚病。物理原因所導致的皮膚病,包括日光性皮炎、雞眼、痱子等等。有一組瘙癢性皮膚病,例如瘙癢症,只有瘙癢昌歷、沒有皮疹的這一類皮膚病叫做瘙癢症,再例如炎症,還有神經性皮炎。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2
一、光敏性皮炎
春季陽光逐漸增強,「捂」了一冬的皮膚對明顯增強的紫外線(日光的一部分)不能立刻適應,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就對紫外線過度敏感,發生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一般好發於曝光部位,如面、頸項、胸V區、手臂等,表現為這些部位的皮膚出現丘疹、
紅斑、水皰、脫屑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預防的方法是外出時一定要在曝光部位塗具有良好阻擋紫外線作用的防曬霜,或者戴寬邊帽、撐遮陽傘。一旦患了光敏性皮炎,就要到醫院去看皮膚科醫生,口服遮光和抗過敏葯物,並配合抗炎、
抗敏的外用葯。每年發作者,應找中醫皮膚科醫生調理,有一定的預防復發作用。春季還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具有增強光敏作用的蔬菜,如灰灰菜、油菜、紫雲英、小白菜、芥菜、莧菜、田螺、蒲公英、無花果等。
以免發生蔬菜-日光性皮炎。也要避免因病吃四環素、氯丙嗪、克尿噻、異丙嗪等,以免發生光敏性葯疹。
二、黃褐斑、雀斑
黃褐斑又稱「蝴蝶斑」,好發於婦女面部,多數由內分泌失調或日光照射引起,表現為面部成片的`淡褐色至淺黑色斑,是影響婦女容貌的常見皮膚病。雀斑俗稱「蒙面紗」,由遺傳導致,表現為面部芝麻粒大小的淡褐色斑點,數量或多或少。
由於春季陽光增強,這二種病都會因紫外線的作用而加重,或使一些朋友面部出現黃褐斑,影響人們的容貌,進而影響社交及身心健康。患有這二種病的朋友在春季到來時應注意防曬,外出時搽防曬霜,戴寬邊帽、撐遮陽傘。
黃褐斑目前西醫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可以掘稿請求中醫皮膚科醫生給開些中葯治療,只要有信心和耐心,不少患者可以明顯減輕或完全治癒。雀斑患者可以到醫院作脈沖激光治療,療效比較確切,不會遺留疤痕,花錢不多。
三、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與免疫和遺傳有關的皮膚病,表現為全身大小不等的紅斑和脫屑,或伴有瘙癢,給病人造成很大的肉體痛苦和身心創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銀屑病常於春季復發或加重,目前各醫院皮膚科的銀屑病人已逐漸增多。
患有此病的朋友,春季可適當多享受日光「撫慰」,因紫外線對銀屑病有治療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輕松、愉悅的心境,少熬夜,勤洗澡或溫泉浴,洗浴後及時搽外用葯或潤膚劑。需要治療時,根據病情輕重選擇中醫、
西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通常病情不是很嚴重者,宜以中醫中葯治療為主,盡量不用西葯免疫抑制劑、激素或維甲酸類,以免日後病情進一步加重;若病情較重,可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較快控制病情。
副作用較小;如病情非常嚴重,應住院觀察治療,使用必要的免疫抑制劑、維甲酸類等。近年採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銀屑病取得較好療效,很少副作用,簡單方便,很受患者歡迎。
四、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大小不等的風團,劇癢難忍。隨著春天的到來,氣候轉暖,鮮花盛開,各種花粉、真菌等微生物、植物花絮、塵蟎等粉墨「登場」,對於一些體質特殊的人群就成為引起過敏的「禍首」。
所以,春季易過敏者因主動避免到有花草的地方去,更不要長期無人出入的倉庫,以減少過敏機會。一旦發生蕁麻疹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使用抗過敏葯物,嚴重者還要使用糖皮質激素等,使用抗過敏葯一定要達到一定的用葯天數。
我們常交待病人,抗過敏葯一定要在風團完全消退後再繼續使用2~3天,以徹底治癒,如停葯過早,風團往往易於反復,遷延日久,極易轉為「慢性蕁麻疹」,使治療限於困境。若已經是慢性蕁麻疹,就應盡快找中醫皮膚科治療。
即使有些已是多年不愈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只要堅持中醫中葯治療,仍然有不少病人可以治癒或明顯緩解。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3
皮膚病的並發症
膿包 :皮膚形成柔軟 , 如米粒至雞蛋般大的圓形隆起物 , 其中有膿汁 , 原因為毛包蟲症、膿皮症、膿瘍。
水泡:皮膚所形成表面柔軟 , 如針頭至豌豆般大的圓形隆起物 , 其內有透明液體般的水。原因為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或燙傷所引起的皮膚炎。
鱗屑:皮膚最表面剝落下來的皮屑 , 如粉狀 , 或形成乾燥的薄片 , 可能為疥癬蟲症、毛包蟲症或爪蹣所引起的皮膚炎。
痂皮:出現下皮膚的病巢部的表面 , 有滲出液、血液或皮屑等 , 乾燥、較硬的薄塊 , 一般稱之為 " 結痂 " 。原因為濕疹、膿皮症及膿痂疹。
結節 :在皮膚上 , 如米粒至豌豆般大 , 比丘疹更深入皮膚深層 , 有如瘤的隆起物 , 用手指觸摸時 , 感覺 " 硬硬的 " 。原因為腫瘤或肉瘤。
瘢痕:皮膚受傷的部位被新的纖維性組織所掩埋的痕跡 , 收縮時 , 皮膚會起皺 , 有收縮的感覺。一般在燙傷、燒傷等及膿皮症會出現 , 形成瘢痕狀傷疤。
糜爛:因表皮糜爛 , 造成皮膚較淺部份的潰瘍 , 不會留下瘢痕 , 能夠治癒 , 例如濕疹。
潰瘍 : 糜爛更進一步所出現的病變 , 表皮幾乎已遭到破壞 , 甚至波及真皮 , 造成皮膚破壞。病巢面被血液、滲出液、漿液或被膿汁等分泌液所覆蓋 , 表面潮濕、發紅 , 是屬於最惡劣的皮膚症狀 , 即使繼續治療 , 也會留下瘢痕。可能引起的為急性濕疹及膿皮症。
苔蘚化 : 皮膚變濃 , 變腫 , 形成大皺紋 , 顏色整體看起來有如鉛色或如象皮。原因為因內分泌異常所引起的皮膚病。
色素沈澱 :黑色素增加 , 沈澱於皮膚所引起。原因可能為內分泌異常導致皮膚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 而皮膚病治癒後 , 也會出現這種情形。
角質化:表皮的角質層異常增濃 , 因這部份的細胞繁殖 , 而引起角質化。健康犬的鼻端或四肢的足跖部 ( 肢內側 ) 常會出現這種症狀 , 濃濃的皮膚非常乾燥 , 感覺像破裂。
Ⅳ 皮膚病區別
你所問的這個問題的確很專業化,石棉狀糠疹與頭部銀屑病是比較不好回區分的兩種病狀。石棉狀答糠疹與頭部銀屑病兩種病症之間存在著不少的相似性,一定要仔細辨別。
石棉狀糠疹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的慢性疾病,其病因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是一種可繼發於銀屑病脂溢性皮炎或鏈球菌感染者的疾病。常見為彌漫全部頭皮,甚至延及頸部,也可局限於部分頭皮。主要表現為頭皮上產生類似石棉狀厚積的鱗屑性損害,頭發因厚積鱗屑束攏而呈束狀。
銀屑病的症狀則為銀白色鱗屑、薄膜現象、點狀出血。銀屑病皮膚損害病起一般為炎性紅色丘疹,粟粒至綠豆大,繼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之後大多會出現典型的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現象。
區分它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頭皮上是類似石棉狀厚積的鱗屑還是銀白色鱗屑、棕紅色斑塊,如是前者則是石棉狀糠疹,後者便是銀屑病。
Ⅵ 怎麼區分濕疹和牛皮癬
濕疹和牛皮癬怎麼區分?這對於皮膚科醫生可能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對於患者可能會很難。但是我讓你讀了這篇文章後,就會做到心中有數,簡簡單單就能區分開來,從此成為高手。
1、先看瘙癢程度
濕疹一般是比較癢得,有滲水的濕疹,瘙癢難忍,因為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只要過敏,一般都會癢(葯物過敏除外)。
銀屑病指甲上一般有凹坑,或是指甲變形,增厚,乍一看像是灰指甲,但是和灰指甲比較,銀屑病一般十個指甲都變形,有的呈「頂針甲」,也就是指甲表面有凹坑。灰指甲一般是少數指甲發病,後來又傳染給其它指甲。
7、最後看一看這兩個病得分型
濕疹可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
銀屑病分為尋常型銀屑病、紅皮病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關節型銀屑病。
急性濕疹有滲出容易鑒別。紅皮病型銀屑病和膿皰型銀屑病都會發熱,關節型銀屑病有關節疼或是指趾甲變形,也容易區分。最不好區分的是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和銀屑病。這時候就需要拿出重要工具了,根據前面的方法,很容易就區分出來了。
Ⅶ 怎樣區別濕疹和癬
癬由致病性絲狀真菌感染引起,足癬較手癬更為常見,臨床可分為角化型,回水皰型,丘疹鱗答型,等數種,也可混合出現,本病有傳染傾向但由於真菌感染在皮膚深部,外用葯物難以根治
濕疹的主要特點是,部位的對稱性,皮損的多形性,范圍的彌漫性,性質的滲出性,病程容易成慢性,主要症狀是癢
Ⅷ 如何區分濕疹、皮炎、過敏性皮炎
皮炎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一般是接觸到了過敏原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在患病的時候身體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癢,風團,脫發等病症的現象。
而對於濕疹也就是一種皮膚炎症的反應。這種病症是由內外因素相結合而引發的劇烈瘙癢的病症。
建議:
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較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容易使濕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
五、忌盲目用葯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復。
六、要搞好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同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0攝氏度至40攝氏度為宜。
七、為了更好去除皮炎、濕疹的話建議你可外塗純中草葯的蘊磯霜來改善,每天兩次,長期如此就會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