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德市皮膚科
英德市慢性病醫院
這里皮膚科比較專業
❷ 平望潘永年真那麼好嗎
好。
1、經驗上。潘永年,男,皮膚科科主任,主任醫師,科室學術帶頭人,有20餘年臨床皮膚病診療經驗。
2、效果上。經過他治療的病人,身上的皮膚病都得到了康復,為中醫皮外科。效果很好
❸ 皮膚病醫院十大排名
1、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創建於1907年,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和中國紅十字會冠名的醫院,1992年首批通過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評審,為全國文明單位,是國內最著名、最具國際化特徵的醫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國首家通過JCI認證的部屬公立醫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2、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
江蘇省南京市蔣王廟街12號
未定級專科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以下簡稱「院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84年遷南京現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從事皮膚病、性病、麻風病,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唯一國家級專業機構,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承擔國家性病、麻風病防治任務。
3、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西京醫院前身是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醫院,1954年原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合並,其附屬醫院也相應合並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稱「西京醫院」,地處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保障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整體實力位居全國第五。
4、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位於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北大醫院創建於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
5、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中路139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位於歷史名城,湖南省會長沙,脫胎於1906年美國雅禮協會在中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雅禮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教育部重點高校——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學科最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醫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譽。
6、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北街155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醫院。 中國醫大一院誕生於二十世紀初,醫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時創建於1908年10月的福建長汀福音醫院(原亞盛頓醫館)和沈陽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奉天醫院。醫院早期成長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進程緊密相連,1933年福音醫院被改編為中央紅色醫院,繼而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後在延安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7、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693張(實際開放2100餘張),全院職工3776人,其中醫師996餘人(正副教授及各類高級科技人員396人)。
8、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北大街53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也是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以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享譽海內外。在2009-2015年度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連續七年名列榜首。 醫院建成於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
9、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省合肥市績溪路21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為國家衛生應急醫療移動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連續六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百強排行榜。
10、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
❹ 皮膚病掛什麼科室
通常情況下,皮膚病,掛皮膚科應該沒毛病。
但是,這個病是不是皮膚病,你未必有準確的判斷,舉個例子,過敏性紫癜,光看名字,你不知道是不是皮膚病,但是這有可能需要掛號到血液科,血液科一般收治療比較重的過敏性紫癜,輕的一般都在皮膚科門診解決。
所以,不管是什麼病,只要是皮膚上的病,先去皮膚科問問是不是掛皮膚科,還是應該掛什麼科,問明白了再去掛,就不會有問題了。
❺ 樂清東洋皮膚科具體位置在哪裡
在樂清後所那邊,樂成鎮東陽路5號
1公交車路線
A:3路公交車--樂清車站下車,出大門口左面至版長虹路,乘往東山南方向的公交車,在加油站下車,往前100左右(下車對面綠化帶處有醫院指示牌)。
B:8路公交車--樂清車站下車,出大門口右面至清遠路,在農業銀行前的公交車站點等候,乘往新樂清中學方向的公交車,在東洋皮膚醫院(或煤氣公司)下車,穿過馬路即可(下車對面綠化帶處有醫院指示牌)。
C:9路公交車--樂清車站下車,出大門口在左面公交車站點等候,乘往雲嶺方向的公交車,在東洋皮膚醫院(或煤氣公司)下車,穿過馬路即可(下車對面綠化帶處有醫院指示牌)。
D:樂清車站下車,也可在車站內乘坐到虹橋的汽車,在東洋皮膚醫院(或煤氣公司)下車,穿過馬路即可。
2計程車路線:權樂清車站下車,往虹橋方向大概5公里左右路程。
❻ 清遠市慢性病防治醫院招聘啟事
為貫徹落實清遠市委市政府關於市直醫療衛生資源整合的決定,清遠市慢性病防治醫院搬遷到新城連江路新院區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工作。
清遠市慢性病防治醫院是清遠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公立醫院,是集醫療科研、伏空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專科疾病防治醫院。主要職責和任務是負責全市八個縣(市、區)結核病、麻風病、皮膚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計劃組織和業務指導、流行病學調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職能。重點發展專科有結核病、皮膚性病、醫療美容、體檢中心、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科室。
因醫院搬遷擴大業務發展需要,誠聘以下醫療專業技術人才:
一、招聘崗位:臨床內科、兒科、婦科醫生各春廳遲1名,病理(皮膚)醫生1名,醫學影像(放射、超聲)、醫療美容(皮膚)各2名。
二、招聘條件:
(一)臨床內科、兒科、婦科醫生:本科學歷、執業醫師資格,在縣級(或二甲)以上醫院臨床工作滿3年,35歲以下,身體健康。
(二)病理(皮膚)、醫學影像(放射、超聲)醫生:本科學歷(或大專學歷取得中級以上職稱),在縣級(或二甲)以上醫院臨床工作滿3年,35歲以下,身體健康。
(三)醫療美容(皮膚):取得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執業資格,35歲以下,身體健康。
三、待遇:享受在編同類人員待遇。
有意者請將個人身份證、簡歷、學歷證書、執業證、任職資格證、等資料復印件寄至清遠市扒李新城連江路清遠市慢性病防治醫院人事科,或將相關資料發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經面試、筆試、臨床試用、體檢等合格者,確定錄聘。
郵政編碼:511515聯系電話:0763-3862437
聯系人:陳主任
❼ 暨南大學附屬醫院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1996年,經國務院僑辦批准,成為暨南大學醫學院附第二醫院。2005年,經暨南大學批准,醫院與深圳眼科醫院及華僑城醫院聯合升格成為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伴隨著經濟特區的成長,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深圳市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佔地面積10.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090張。2007年出院病人達4.11萬人次,門診量231萬人次。全院職工1948人,其中,主任醫(葯、技)師150人,副主任醫(葯、技、護)師372人,主治(管)醫(葯、技、護)師618人,護理人員676人。又先後從國內外引進了博士後7人,博士92人,碩士267人。醫院設有41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 醫院教學工作進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設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16個教研室。目前有碩士生導師87名,博士生導師17名。現已招收碩士生352名(已畢業180名),博士生25名(已畢業7名)。每年招收臨床實習生250到300名,進修生100到120名。
醫院從1992年至2008年10月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0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研課題6項,其中科技部「863」計劃項目1項,科技部「973」前期研究專項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至2008年10月,醫院在SCI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著34篇,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67項,其中深圳市科技創新獎3項,省級以上獎9項。2004年獲得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為深圳市衛生系統獲得的最高獎項。醫院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使用新型專利16項。 學科建設: 市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骨科
市診療中心:肝病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
重點發展學科:急重症醫學、腫瘤、心胸外科
市重點實驗室:臨床性分子生物實驗室
當前開設有老年病科、呼吸內科、神經內外科、脊柱骨病科、創傷燒傷科、婦科、產科、兒科、 ICU 、麻醉科、內分泌代謝科、血液腫瘤科、腎內科、消化內科、中醫科、五官科、皮膚科、口腔科、理療康復科、急診科等 40 個臨床專科,建立有檢驗科、影像科、功能科、核醫學科、護理科、葯劑科、高壓氧等輔助診療科室,同時提供預防保健、健康體檢、預防接種、特需服務、家庭病房等健康服務項目。 創建於1904年,現已建設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廣州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廣州市愛嬰醫院,是衛生部指定的國家葯物臨床實驗基地。
醫院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396號,毗鄰海珠區委、區政府,佔地面積2.4萬多平方米,業務用房5萬多平方米。醫院環境整潔、病房舒適。現開放病床720張,設有38個專科,3個科研所(室);除醫院本部外,還設有同福西門診部及昌崗分院,年門診量約11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約12000人次。現有職工1244人,專業技術人員965人,高級職稱161人,碩士生導師22人。醫院擁有總價值約1.2億元的先進設備。其中有最新一代的「多功能數學減影心血管造影機」(DSA)、華南地區唯一的「骨關節成像儀」、可多維成像的G型臂X線機及大型X光機、螺旋CT、磁共振系統(MRI)、伽瑪相機斷層(ECT)、乳腺機、自動生化分析儀、流式細胞儀等10萬元以上的先進設備226台。
醫院設有廣州市創傷外科研究所、臨床葯理研究室、中心實驗室等臨床研究實驗室,基礎研究力量雄厚。燒傷整形科是廣東省「五個一」重點建設專科,骨外科是廣東省醫學特色專科,創傷外科(骨科、燒傷整形科、康復醫學科和廣州市創傷外科研究所)是廣州市醫療機構重點建設專科。燒傷整形科對大面積和特重燒傷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居國內外領先行列;骨科對四肢骨折固定和各種矯形手術等的治療居國內先進水平。 1997年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1999年成為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清遠醫院。該院創立的「優質高效低耗」管理模式經清遠市《關於在全市開展向市人民醫院學習活動的決定》(清發[1995]17號)和廣東省衛生廳《關於在全省衛生系統進一步推廣應用清遠市人民醫院優質高效低耗管理模式的決定》(粵衛[1997]307號)先後在全市、全省推廣,繼而在全國推廣應用,並獲199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年來,清遠市人民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綜合性醫院,同時也是清遠市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擔負著清遠地區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的主要任務。
醫院現有在崗員工1275人,衛技人員占總數的比例為87%,其中高級職稱100多人,中級職稱200多人;醫院開設一級專業科室21個,二級專業科室25個;醫技科室22個;職能科室9個。醫院共設住院病區30個,實際開放病床1104張,年門急診量90多萬人次,年出院人數逾30000人次。醫院現有固定資產總值2.55億元,擁有運動測試系統、數字化乳腺X射線機、數字化X射線攝像系統、 多功能遙控X射線診斷、 帶PET功能ECT、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 全數字血管造影成像系統、直線加速器、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鈷60治療機、ECT、全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近3000台套,總價值1.3億元。 醫院的婦產科、呼吸內科為醫院重點專科,其中婦產科被選定為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的重點專科及廣東省「十一五醫學特色專科」;心內科、心外科、骨外科、耳鼻喉科、急診科為重點建設學科,開設專家門診60多個,每周有上百種(次)專科,24小時開放急救中心並擔負全市120急救的指揮工作。醫院自籌資金近4000萬元建設的清遠市腫瘤防治中心,是由清遠市委市政府和省衛生廳批準的清遠市唯一的腫瘤防治機構,具有各種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功能,擁有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鈷60機治療機等各類當前最先進的治療設備,能滿足各種腫瘤的診斷和放射治療,填補了清遠市腫瘤放射治療的空白。醫院精神病科是我市唯一收治各類精神疾病的政府醫療機構,專科學術水平居全市領先地位。
醫院加大科教興醫的力度,成立了臨床醫學研究所、呼吸病研究室、圍產期遺傳研究室、血液實驗室和外科動物實驗室。醫院作為廣東省高等醫院校校外A級臨床教學醫院,是清遠市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醫院已成功開展了心臟手術、外科微創手術、介入診療技術、腫瘤放射治療、斷肢斷指再植、全喉切除、自身骨髓移植、宮內疾病診斷及生長監測等新多項技術600多項。放射介入科成立一年多來,開展介入手術400多例,無一例發生意外,成功率100%。醫院重視開展科研工作,自籌投入科研教學經費逐年增長。截止2007年已獲省部、市廳級科技進步獎86項 暨南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又名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其前身為江門市中醫院,成立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院,是三級甲等中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院、廣東省中醫名院、暨南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
醫院建築風格典雅,環境優美,佔地面積7.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開放病床550張。醫療服務功能完善,學科設置齊備,現設有5個省中醫重點專科(骨科、婦科、肛腸科、呼吸科、神經內科)和6個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神經內科、針灸理療科、中醫婦科、腎內科、心血管病科、腫瘤科)。另設有恩平分院和2所外設門診部。
醫院重視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截止2008年上半年,已擁有高級技術職稱150人。 醫院十分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擁有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副教授約40人。1997年通過了「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基地」評審,每年接收暨南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等10餘所國內、港澳地區高等醫學院校的醫、護、葯、技各專業實習生360多人。共有100多項科研課題立項,其中40多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進步獎。
醫院把加強醫德醫風、行業作風建設,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核心;把誠信服務、竭盡所能為患者解除痛苦,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質量作為信條,來先後榮獲廣東省百佳文明醫院、廣東省文明窗口單位、江門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