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種皮膚病 俗稱"蜘蛛丹",誰能給我一個科學的說法
家在湖南有種說法,人的皮膚被有毒的蜘蛛爬過以後會長「蜘蛛丹」,其實「蜘蛛丹」就是醫學上的「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後,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好發年齡 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
病程 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好發部位 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
皮疹特點 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
自覺症狀 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後,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
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診斷〗
1、簇集成群水皰,延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
2、在明顯的神經痛,伴局布淋巴結腫大。
3、中間皮膚正常。
4、很少復發。
帶狀皰疹的特點是,沿神經的走向分布,皮膚上的皰呈一長串,所以中醫稱之為「蛇丹」。由於它常發生於胸背部,沿著肋間神經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間也稱它為「纏腰龍」。這種病毒能長期潛伏於人體內,當人的抵抗力下降時即會發病。因此,外傷、手術、感染、腫瘤等都能誘發此病。
病變部位的皮膚,有灼熱、刺痛感,數天後,會出現密集的小水泡,周圍皮膚發紅、病變部位如火燒灼一般疼痛。病情較嚴重的可見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症狀。帶狀皰疹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偶爾也有兩側同時發生的。一般發生於胸部,也有發生於面部沿著三叉神經分布的。發生面部的,有時會連累到眼睛,影響視力。一般2~3周後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數病人仍常有神經痛。
帶狀皰疹多見於40 歲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劇烈。二者的皮疹形態及分布特點也不相同。然而這是同一種病毒感染人體後先後引起的兩種致病過程。帶狀皰疹的發生不是由體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復發所致。
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病毒初次感染人體後在體內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導致人體發生水痘。水痘愈後病毒可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至成年後由於機體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潛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於是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故稱帶狀皰疹。
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①大多數人在兒童時期會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現水痘的臨床表現,還有很多人感染後無症狀或症狀很輕微而被忽視;②初次感染後人體產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異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經節中潛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帶狀皰疹的發生;③帶狀皰疹的發生是由於機體免疫力下降,其誘因有很多,如感冒、過勞、某些傳染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放射治療、燒傷以及使用某些葯物(如免疫抑制劑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銻劑、砷劑等)。可見,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後患水痘或帶狀皰疹,也可只發生其中一種,或雖感染病毒而無任何錶現。
理論上講,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水皰液中有病毒,如果對本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接觸了皰液會被感染發生水痘,但這種機會比較少。成年人則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觸也不會發病。所以,帶狀皰疹不會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帶狀皰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離,但應避免與兒童密切接觸。
從醫學角度講,帶狀皰疹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膚病。本病常突然發生,表現為成群的密集性的小水皰、血皰或膿皰,常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所以稱為「帶狀皰疹」。當帶狀皰疹發生時或發生前,患者往往會覺得有不同程度的痛感。這里,我們需要強調,帶狀皰疹一般只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即使皮疹泛發至身體的另一側,只要及時治療,通常無須擔心會有生命危險。這種疾病大多數人一生只得一次,因此正確的認知與及時的發現是非常重要的。
【治療】
一、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二、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葯: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後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葯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葯。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B. 皮膚病。呈紅色。又疼又癢。疙瘩狀。有時候疙瘩上會起泡。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醫生說是血中有毒。但是就
病情分析:
考慮是皮膚過敏,飲食辛辣海鮮類的食物或其他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
指導意見:
建議葯物用氯雷他定口服,外用膚輕松塗抹,注意清淡飲食,多喝水就可以了,祝您健康。
醫生詢問:
C. 皮膚病的種類
皮膚病的種類
皮膚病的種類,我們的身體總是會出現一些小的疾病,而很多的人都會覺得只是一些小的問題而沒有引起重視,但這樣只會導致對我們的身體損傷的更加的嚴重,以下是關於皮膚病的種類。
皮膚病的種類1
皮膚病常見種類為:過敏性皮膚病、細菌感染性皮膚病、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1、過敏性皮膚病
過敏性皮膚病是由於接觸到花粉、動物皮毛等過敏性因素引起的一種特異性皮膚疾病。主要包括:過敏性皮炎、過敏性濕疹,接觸性皮炎,蕁麻疹
2、細菌感染性皮膚病
細菌感染性皮膚病是由於皮膚受到細菌侵襲引起的皮膚疾病,主要包括:毛囊炎、膿皰瘡、蜂窩織炎、丹毒等。
3、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主要為各種癬類,包括手足癬、黃斑癬、頭癬、馬拉色菌毛囊炎。
4、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病毒感染性皮膚病都具有傳染性,主要包括水痘、單純皰疹、風疹、帶狀皰疹手足口病。
皮膚病的種類很多,下面說幾種常見的種類。過敏、濕疹、掌指汗皰疹、掌指膿皰疹、手癬、足癬、股癬、體癬、牛皮癬、玫瑰糠疹、局限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過敏性皮炎、斑禿、帶狀皰疹、單純皰疹、足癬、蕁麻疹、跖疣、絲狀疣、皮膚瘙癢症、腳氣、白癜風、汗斑等,根據不同的類型選擇對症的葯物治療。
凡是發生在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的所有疾病,統稱為皮膚病。皮膚覆蓋人體表面。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成人皮膚的總面積約為1、5平方米。總重量約占人體的16%。皮膚又分為三層。
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表皮位於皮膚的最外層,由外胚層分化而來,真皮位於表皮下方,由中胚層分化而來,皮下組織位於真皮下方,又稱皮下脂肪層。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小葉構成。
皮膚病的范圍很廣,包括皮膚本身、皮下組織及皮膚附屬器相關的疾病都屬於皮膚病的范疇。皮膚病的種類大概有2000多種。可以分為:病毒性皮膚病、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
動物性皮膚病、皮炎和濕疹、蕁麻疹類皮膚病、葯物性皮膚病、物理性皮膚病、瘙癢性皮膚病、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結締組織病、血管炎與脂膜炎、皮膚附屬器疾病、遺傳性皮膚病、皮膚腫瘤等等。
皮膚病的種類2
皮膚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現在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不同症狀的皮膚病症狀,這樣的話我們在治療皮膚病方面就必須更加關心。皮膚病分為很多種類,而且不同種類之間有一些不一樣的特徵和表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治療皮膚病呢?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問題都很關心。
皮膚病常見分類和症狀:
1、真菌病:常見的有手腳癬、體股癬及甲癬(灰指甲);
2、細菌性皮膚病:常見的有丹毒及麻風;
3、病毒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
4、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
5、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銳濕疣;
6、過敏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及多型紅斑;葯物反應,如磺胺類、青黴素等過敏引起的皮膚病;
7、物理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曬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雞眼;
8、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
9、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銀屑病、牛皮癬、單純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結締組織疾病:常見的有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膚病:常見的有天皰疹、類天皰疹及掌跖膿皰病;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黃褐斑、白癜風、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膚病:常見的有痤瘡、酒渣鼻及臭汗症。
夏天炎熱而潮濕,以足癬為代表的各類皮膚病很容易發作,但夏季也恰恰是治療皮膚病的大好時機。康潔凈膚提醒您,夏天的溫度和濕度很適合細菌生長,因此正是各類皮膚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對付皮膚病,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治療時間,將治療對患者的影響減到最小、費用降到最低。
據介紹,夏季最多見的皮膚病包括足癬、甲癬等足部真菌病和蕁麻疹、皮炎濕疹等過敏性皮膚病。許多患者認為足癬等皮膚病遷延難愈,因此放棄了治療。
對此,席麗艷表示,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足癬等真菌性疾病有可能引發淋巴管炎、丹毒或蜂窩織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她指出,科學研究表明,皮膚病的最佳治療時間是每年的4~9月。
「因為秋冬季處於休眠狀態下的細菌自我保護力較強,會對葯物作用的發揮起到一定影響。相反,在萬物生長最旺盛的春夏季,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治療時間。」
以上是對一些常見皮膚病的介紹。很多皮膚病我們在生活中的接觸並不是很多,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防護意識,這樣的話在面臨以上皮膚病的時候就不會有太多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很多人面臨皮膚病就會有亂用葯的情況,事實上,不同的皮膚病症狀再用葯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皮膚病的種類3
皮膚病是什麼
一、抵抗能力差
體質差、抵抗力差的人更易患皮膚病。有些慢性病很容易引起皮膚病,如糖尿病、梅毒、肺結核等,這些病人由於自身抵抗力差,在生活中比普通人更容易得痤瘡、皰疹等皮膚疾病。
二、過敏源暴露
若生活在環境中易接觸過敏源,也易引起皮膚病。例如橡樹、有毒的青藤、漆樹和其他植物,都很容易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此外,過敏性皮膚人群在接觸花粉、清潔劑、化妝品等易過敏物時,也可引起皮膚病。
三、毒品引起
皮膚上出現了一些疹子,也有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服用某些葯物,比如抗生素、維生素、輕瀉劑、碘胺類葯物等。
四、基因因子
一些人容易患上皮膚病,是因為遺傳因素所致。很多皮膚病的出現都和遺傳有關,比如尋常性痤瘡、牛皮癬、異位性皮炎、白斑、毛周角化症等疾病都有遺傳性。
五、就業理由
由於職業原因,很多人也容易患皮膚病,這類職業一般與化學皮膚病接觸的機會較多,例如麥粉濕疹、氯化物痤瘡等,都屬於典型的職業性皮膚病。此外,屠宰業從業人員更易患馬鼻疽、炭疽等急性傳{染}病。一些人長期在戶外工作,經常暴露在嚴寒或酷熱的環境下,也很容易導致皮膚病。
六、環保因素
一些皮膚病僅發生在特定區域,如皮膚爬行疹多以熱帶表現。陰虱、頭虱常與病人接觸,如接觸過多,易受傳染,且生活環境過於擁擠、不幹凈,易感染衣虱。
D. 屬於病毒性的皮膚病有哪些
1、病毒性皮膚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當病毒侵入機體後,對神經組織和皮膚組織有較強的親合力,親神經者可引起帶狀皰疹等,親皮膚者則形成疣類。
2、陽春三月,正是風疹、水痘等病毒性皮膚病高發時期,中小學生、幼兒成為重點感染人群。與手足口病不同,風疹、水痘多發生在中小學生身上,都可通過呼吸道、接觸等途徑傳染。風疹特徵是發熱、眼結膜充血、咽部疼痛、全身出現小紅疹。
3、水痘特徵是發熱、出現小水泡,先在胸腹等軀幹部出現,再向四肢、頭、面部發展。手足口病屬於病毒性皮膚病,可通過接觸傳染,特徵是在手掌、足底出現小水泡,口腔出現小水泡或破爛,主要發生在幼兒身上。
4、尋常疣。臨床表現:俗稱刺瘊。典型的尋常疣呈綠豆、黃豆大,為半圓形或多角形隆起,質略硬,表面乾燥粗糙,頂端分裂呈刺狀或開花狀。好發於手足及頭面部。皮損呈絲狀排列的稱絲狀疣,多發於眼瞼、頸及前臂;發生在足底的叫跖疣。
E. 「血毒」皮膚病
血毒 中醫理論:血毒積淤血液,不能溫養四肢,而至周身疾病。人人血里有毒。從嬰兒一出生,血液里就開始有毒。隨年齡增長,血毒越積越多。四十多歲時,血毒已有1500克。血毒有10000多種,其中以飽和脂肪、壞膽固醇、自由基三中血毒,對人體傷害最大。 血毒在血管堆積,並逐漸堵塞血管。 當動脈血管堵塞50%,氧量減少7成。於是出現頭痛、頭暈、心慌、胸痛、胸悶、失眠、乏力、眼圈發黑、智力低下等症狀。 當動脈血管堵塞70%時發作心臟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中風、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化學殘留物、重金屬粒子、血銹等毒素和脂肪顆粒等廢物,這些毒素、廢物和雜質、內源性垃圾等總稱為血毒。據統計,血液中毒素種類達1000多種,它們是:過量的總膽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自由基、尿素、尿酸、血肌酐,大量產生的酸性物質(碳酸、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胍類多胺,以及鉛、砷、汞、硫、鋁、亞硝酸鹽等危險化學成分。 像硫酸,腐蝕人體器官 眾所周知,人體的內臟、骨骼、肌肉、皮膚、毛發都是靠流動不息的血液來提供營養的。充滿血毒的血液,像淤泥、像苔蘚、像雜草、像油垢……,淤積在血管中,附著在血管壁上。血毒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的細胞、組織器官內,會直接破壞心、腦、肝、腎、皮膚等器官的正常功能,還會嚴重擾亂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功能,損害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等,出現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心悸、煩躁、易怒、憂郁等表現。而且,研究表明:男性功能減退、慢性病難以治癒、人體器官的衰老,都是血毒過多、血流滯緩,機體器官缺血等原因所造成。 血毒導致人體疾病發生 30歲以上的人,近20%正在經受血毒的侵犯。精神焦慮、嚴重失眠、胃腸道疾病、皮膚病、前列腺疾病在這個時期發病率突增。更為嚴重的是,血毒直接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等「四高症」,使人時刻受到心腦血管病的威脅!尿毒症、癌症的危險也在逐年增加,死亡率越來越高!據統計,人類有70多種疾病與血毒有直接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指出:21世紀人類健康長壽的敵人已由戰爭、自然災害、惡性傳染病轉為非傳染性慢性疾病。清除血毒,軟化粥樣硬化的動脈,防止「第一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發生,是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無疾而終的關鍵。 血毒讓皮膚發黃、長斑、起皺 血毒使人們青春歲月轉眼即逝,容顏變得憔悴,皺紋開始爬上眼角,斑點開始寫在臉上……。當血毒隨血液循環到達皮膚的毛細血管時,一部分會沉澱在表皮細胞上,使皮膚變黃、發銹,形成黃褐斑、老年斑等,還使肌膚變得油膩;另一部分會阻礙皮膚的營養供給,並對皮膚細胞進行攻擊,使皮膚粗糙、晦暗、無光……,此外,血毒還會使人出現粉刺、毛孔變粗、口腔潰瘍、口臭、上火、便秘等表現。 血毒加劇人體衰老 俗話說:「歲月催人老」。但是,為什麼同樣年齡的人有的顯得年輕,有的就蒼老憔悴呢?這是由於每個人血液中血毒濃度不同和排毒能力的差異,而造成了外表上的明顯差異。有的人身體的排毒能力較強,通過自身的排毒系統減少了血毒對機體的傷害;而自身排毒能力較弱的人,體內毒素越積越多,機體受到不斷的侵蝕,血毒像害蟲一樣,一口一口「吃掉」人的青春和容顏,「吃掉」你的健康和壽命!讓人容顏憔悴,百病纏身,而且在某個時期突然老得特別快,讓身邊的人大吃一驚! 中醫理論:血毒積淤血液,不能溫養四肢,而至周身疾病。 人人血里有毒。從嬰兒一出生,血液里就開始有毒。隨年齡增長,血毒越積越多。四十多歲時,血毒已有1500克。血毒有10000多種,其中以飽和脂肪、壞膽固醇、自由基三中血毒,對人體傷害最大。血毒在血管堆積,並逐漸堵塞血管。 當動脈血管堵塞50% 氧量減少7成。於是出現頭痛、頭暈、心慌、胸痛、胸悶、失眠、乏力、眼圈發黑、智力低下等症狀。 當動脈血管堵塞70% 發作心臟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中風、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化學殘留物、重金屬粒子、血銹等毒素和脂肪顆粒等廢物,這些毒素、廢物和雜質、內源性垃圾等總稱為血毒。 據統計,血液中毒素種類達1000多種,它們是:過量的總膽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自由基、尿素、尿酸、血肌酐,大量產生的酸性物質(碳酸、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胍類多胺,以及鉛、砷、汞、硫、鋁、亞硝酸鹽等危險化學成分. 症狀:出現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心悸、煩躁、易怒、憂郁等表現 以往人們認為,細菌或病毒侵襲、營養不足、生活方式不當、心理不健康等是人們生病的一些主要原因。但近年來醫學研究揭示,體內毒素積存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病因。因此,專家們認為若能像打掃衛生那樣經常對體內進行「大掃除」,及時清除體內毒素,人們便會安康少病。 主動咳嗽清除肺毒 肺是人體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自然界中的粉塵、有害氣體與金屬微粒以及工業廢氣中的毒性物質,通過呼吸侵入肺泡與支氣管,既損害肺臟本身,又可從這里潛入血液而「株連全身」。此時,可以藉助主動咳嗽法予以清除。 具體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選擇一處空氣清新之地,做深呼吸運動。深吸氣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後突然咳嗽,同時迅速垂下雙臂,使氣流從口、鼻噴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復做十遍,每做完一遍後進行幾次正常呼吸,防止過度換氣,只要每天堅持這樣做,肺部即可保持清潔。 飲水沖洗清除腸毒 腸道特別是大腸為糞便形成並積存的場所,清除毒素的辦法是每天定時排便,盡量縮短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另外,定時飲水沖洗不失為明智之策,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被腸道吸收的毒素盡快隨尿液排出體外。 運動發汗清潔體膚 皮膚也是體內排泄毒物的一條渠道,平時要定期做有氧運動,以利於出汗,以減少體內毒物的積存。一般每星期至少要有一次達到出汗程度的運動,運動前應多喝點淡鹽開水,以增加出汗量,收到清潔皮膚之目的。 巧用食物清潔血液 不少食物具有清除毒素、凈化血液的功能。下面幾種食物要多吃: 蔬菜:各種新鮮蔬菜含大量鹼性成分、可溶解沉積在細胞中的毒素,使之隨尿排出,是血液的最佳「凈化劑」。 海帶:含有豐富的海帶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排出。 綠豆:有解百毒之功,煮湯飲用或做米粥時放入綠豆,效果甚佳。 蘑菇:排泄毒物的能力強,是凈化血液的高手。 酵母:酵母含有豐富的鉻,可加強胰島素的功能,對糖尿病有治療作用。早餐喝一杯果汁加上半茶匙酵母,還可清除多餘的脂肪和膽固醇。 木瓜:含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可分解體內的廢物和積累的脂肪,然後清除之。 燕麥糠:含豐富的纖維素,與蔬菜、果汁混合具有清除膽固醇的功效,又能調節血糖。 蘋果:蘋果富含果膠,可清除體內多餘的脂肪,還有清胃腸治便秘的功效。 豬血:血漿蛋白豐富,經胃酸與消化酶分解後產生解毒物質,對多種毒物有效,為清毒食品中之佼佼者。 黑木耳與茶葉:均含凈化血液的成分,經常食用有助於血液純凈。 [推薦] 具有清熱敗火作用的食物,一般針對上火時不同癥候可分下列幾類: 清熱解毒類: 如菊花、黃瓜、板藍根、番茄、竹筍、綠豆、豆腐、芹菜、荸薺、菱角、馬齒莧、金針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適用於各種實火癥候。 苦寒制火類: 如苦瓜、苦菜、厥菜、絲瓜、田螺、茄子、小米、蕎麥、兔肉、田雞等,可以寒涼之性化熱降火,多用於實火症。 利濕瀉火類 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麥、莧菜、甜瓜、赤小豆、黑魚、鴨肉、鯉魚、鯽魚、泥鰍、萵筍、綠豆芽、雞內金等,適用於各種實火癥候。 攻下實火類 如大黃、知母、黃連、黃芩、香蕉、芹菜、馬鈴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蘿卜等,適用於小便短黃、大便干結、口乾口苦、腹脹納差等癥候。 涼血斂血類 如蓮藕、梨、荸薺、生地、木耳、黃鱔、糯米、藕粉、薺菜、玉米須、芒果、鰻魚、竹葉、白茅根、馬齒莧等,可用於鼻衄、便血、尿血、牙齦出血等血熱妄行的情況。 甘溫除熱類 如黨參、白術、白菜、荔枝、栗子、大棗、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窩、蜂乳、高粱、茴香、刀豆、芥菜、櫻桃、石榴、烏梅等,適用於氣虛火旺的病況。 滋陰降火類 如甲魚、海帶、紫菜、海參、菠菜、豬血、豬肝、紅糖、烏雞、南瓜、蛤蜊、銀耳等,多用於陰虛火旺、五心煩熱、潮紅盜汗、夜不能寐等症。 補臟熄火類 如黑豆、山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鴿蛋、鵪鶉、雀肉、鱔魚、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適用於因臟腑虛弱、陽氣不舉所致的各種虛火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