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說說關於黃山的資料
【簡介】
黃山(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地質地貌】
黃山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禮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黃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米,與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區中心,周圍還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疊翠,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有節奏旋律的、波瀾壯闊、氣勢磅橫的立體畫面。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全山有嶺3O處、岩22處、 7處、關2處。前山岩體節理稀疏,岩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岩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黃山有豐富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遙溪為冰川移動創蝕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鯽魚背等處是兩條「V」形谷和刨蝕蝕殘留的刀脊;天都峰頂是三面冰斗刨蝕遺留下來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為冰川穀和冰川支谷相匯成的冰川懸谷;逍遙溪到湯口、烏泥關、黃獅壋等河床階地中,分布著冰川搬運堆積的冰磧石;傳為軒轅黃帝煉丹用的「丹井」、「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黃山風景】
黃山千峰競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氣候溫和,四季都有奇麗的景色。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之譽。黃山景觀集中在東到黃獅黨、西至小嶺腳、北起二龍橋、南及湯口鎮的面積154平方千米的范圍內。著名勝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遊區有溫泉、玉屏樓、北海、雲谷寺、松谷庵、釣橋庵六個風景區。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黃山是一處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觀。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凇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真可謂人間仙境。
春(3-5月)觀百花競開,松枝吐翠,山鳥飛歌;
夏(6-8月)觀松、雲霧及避暑休閑;
秋(9-11月)觀青松、蒼石、紅楓、黃菊等自然景色;
冬(12-2月)觀冰雪之花及霧松。在黃山晴賞奇松怪石,陰觀雲海變換,雨覓流泉飛瀑,雪看玉樹瓊枝,風聽空谷松濤。
尤以冬季景觀更為奇特。冬日黃山玉砌冰雕、銀妝素裹,不僅有冰掛、霧凇等奇景,更有雲海、佛光等幻像。據資料記載,冬季是黃山雲海生成最多的季節,有時茫茫雲海,一連數日竟不消散。正因如此,國內外旅遊者對黃山冬遊的興趣頗濃,東南亞各國以及我國南方粵港澳同胞元旦、春節多有舉家來黃山過節的喜好。大年之夜瑞雪飄,整個風景區成了晶瑩世界,登高望去,銀崖冰峰脈脈,玉龍瑞鱗瀟瀟,真是其樂無窮。
【黃山四絕】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1、奇松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於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乾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於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位於玉屏樓的石獅前面),送客松(位於玉屏樓的右邊),蒲團松(位於蓮花溪谷),鳳凰松(位於天海),棋盤松(位於平田石橋),接引松(位於始信峰),麒麟松(位於北海賓館和清涼台之間),黑虎松(位於北海賓館和始信峰之間),探海松或叫舞松(位於天都峰的鯽魚背旁邊)——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過去還曾有人編了《名松譜》,收錄了許多黃山松,您可以數出名字的松樹成百上千,每顆都獨具美麗、優雅的風格。
2、怪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
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彷彿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像,從人的心理移情於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3、雲海
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於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大梵谷山,可以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邊,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遼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彷彿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盪盪,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捲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時為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如大河奔騰,又似白色的壺口瀑布,輕柔與靜謐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樓觀南海,清涼台望北海,排雲亭看西海,白鵝嶺賞東海,螯魚峰眺天海。由於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時西海雲遮霧罩,白鵝嶺上卻青煙飄渺,道道金光染出層層彩葉,北海竟晴空萬里,人們為雲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4、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 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初,與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黃山三瀑】
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後,到處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響似奔雷,泉水鳴如琴弦,一派鼓樂之聲。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瀉,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是黃山最為壯麗的瀑布。百丈瀑在黃山青潭、紫雲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觀瀑亭。
黃山市
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千米。總人口147萬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駐屯溪區,郵編:245000。行政區劃代碼:341000。區號:0559。拼音:Huangshan Shi。
行政區劃
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屯溪市、黃山市,設立黃山市(地級);撤銷徽州地區,所屬的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劃歸黃山市;石台縣劃歸安慶地區;旌德縣、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設立黃山市屯溪區,以原屯溪市為其行政區域;設立黃山市黃山區,以原黃山市為其行政區域;設立黃山市徽州區,以歙縣、休寧縣各一部分為其行政區域。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黃山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
黃山市 面積9807平方千米,人口147萬人(2003年)。
屯溪區 面積 249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245000。
黃山區 面積1669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242700。區人民政府駐甘棠鎮。
徽州區 面積 424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245061。區人民政府駐岩寺鎮。
歙 縣 面積2236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245200。縣人民政府駐徽城鎮。
休寧縣 面積2125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245400。縣人民政府駐海陽鎮。
黟 縣 面積 847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245500。縣人民政府駐碧陽鎮。
祁門縣 面積2257平方千米,人口19萬。郵政編碼245600。縣人民政府駐祁山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Ⅱ 從晉江青陽到泉州皮膚病防治院的公交路線怎麼走啊,晉江青陽差不多就陽光時代廣場那邊.或者從晉江sm 出發
你好,泉州市皮膚宏閉病防治院在
你從晉江陽光時代廣場出發的話搭801路或者石獅到泉州中心站的班車;
從SM出發蔽手裂的話可以搭801路或者802路以及可以到中心站的班車
到泉州客運中心站下車後
在客運中心站南門或者客運中心站東門公交站搭2路或4路到千億山莊站下車
下車後往回走五十米即到
魅力泉州團隊很高興為你薯世解答!
Ⅲ 石獅市哪裡的皮膚科醫院比較好
在群英南路金井車站有一家皮膚專科.
還有就是晉江愛國樓也有一家.
Ⅳ 石獅泰和醫院治療皮膚病效果
找正規的,肯定沒錯。那種小的、不正規的,可能會讓您遺憾終生。石獅泰和這是不錯的,放心就是了。歡迎你採納我的回答,求給大大的贊。
Ⅳ 石獅去哪裡看皮膚病
石獅泰和挺厲害的啊,在這塊挺有研究的,技術什麼的也好如果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幫助的話,求給大大的贊。
Ⅵ 石獅泰和醫院治療皮膚病怎麼樣
這類的話,當然是石獅泰和啦,可以先面診醫生,到實地觀察一下。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求給大大的贊。
Ⅶ 杭錦旗的旅遊景點
七星湖沙漠生態旅遊區 AAAA
景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腹地,黃河南岸,東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北與草原鋼城包頭市隔河相望,西接烏海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南鄰晉、陝兩省,北達110國道及京蘭鐵路,南接109國道和東准鐵路,交通便利,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七星湖沙漠生態旅遊區規劃面積88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14.6公頃,蘆葦濕地面積40.7公頃,草原面積380公頃,沙漠面積383.7公頃。是以沙漠生態建設為主題、以沙漠資源為依託、以沙漠生態旅遊為亮點的生態型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鄂爾多斯草原景區 AAA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錫尼鎮西9公里處,交通便利,全程油路。東距世珍園旅遊區70公里,北距夜鳴沙旅遊區80公里,自然形成黃金旅遊一條線。該處被銀川市、烏海市、臨河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所擁抱。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核心區由一個蒙古大營和豪華型、傳統型等300多個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日接待遊客能力達1000人以上,住宿接待能力達500人,還可接待大中型會議。
夜鳴沙旅遊區
夜鳴沙景區位於世界上最大的響沙帶之一——庫布齊沙漠腹地,夜鳴沙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沿著馳名中外的「穿沙公路」(215省道)就可到達夜鳴沙旅遊區。
黃河三盛公國家水利風景區 AAA
三盛公2005年被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08年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黃河三盛公水利風景區位於黃河幹流的上中游,著名的「幾」字彎頭;地處內蒙古西南部,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邊緣,鄂爾多斯高原與河套平原之間,總面積129平方公里。
鄂爾多斯庫布齊神光響沙旅遊區 AA
鄂爾多斯庫布齊神光響沙旅遊區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庫布齊沙漠腹地,穿沙公路27公里處。坐標為北緯47°27′,東經108°38′,總面積35平方公里。它是一處以特大響沙帶和觀看沙漠神光為中心,集沙漠探險、祭拜敖包、機動車越野賽、參觀沙生植物、穿沙公路、體驗民族風情於一體,充滿迷離色彩的大型沙漠綜合旅遊區。
景區內特大響沙帶面積10平方公里,高大沙丘比肩而立,浩海茫茫、一望無際,撥動沙粒嗡嗡作響,踩踏或滑溜則會聽到猶如飛機掠頂而過的轟鳴聲,並且四季晝夜皆響。
伊和溫泉公館
位於鄂爾多斯市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境內,鄂爾多斯大草原西北部,摩林河畔,地處東勝、包頭、烏海、臨河四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距錫尼鎮僅80公里,距磴口僅70公里,京藏高速工程正在施工中,全線貫通後,伊和烏素鎮到鄂爾多斯市內的車程約需2小時。
為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溫泉眼所在,溫泉水溫適中(43℃),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適合洗浴,保健作用明顯,被當地崇為「聖水」,伊和溫泉水質經國家權威部門認證[認證號:(GB11615-89)內地字(1996)55]按醫療礦泉水分類可定為偏硅酸醫療礦泉水。對心臟病、風濕病、動脈硬化、蕁麻疹、白癜風、皮膚病等有較好的醫療防治作用。
菩提濟度寺
菩提濟度寺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最大的寺廟,建於明朝以前,重修於2006年。相傳,運石獅的汽車行駛至杭錦旗哈勞柴登木草場附近時,突然兩個大石獅從車上跳下來,安然無恙,相距1.5米,面部朝東,車未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