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的發展概況
該所在著名皮膚性病學家胡傳揆、馬海德、李洪迥、曹松年、趙炳南、葉干運等教授的指導下,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40年的發展壯大,現已成為一座集科研、防治、醫療、教學、信息、開發於一體的國家級皮膚性病專業機構。40年來,該所在大力開展性病、麻風、頭癬、職業性皮膚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在提高常見及疑難皮膚病診療水平方面;在開拓皮膚學科的新領域、研製開發新葯物新技術方面;在培訓皮膚病、性病、麻風病、真菌病、病理學、免疫學的研究生及專業技術骨幹方面。
該所現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北麓玄武湖東畔櫻駝村蔣王廟街12號,佔地面積36271平方米,建築面積26342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14117平方米。主要建築設有門診樓3層、病房樓4層、科研樓8層。2個病區編制皮膚病專科床位96張。固定資產總值1 800餘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20多台(件),價值480餘萬元。研究科室設真菌病研究室、麻風病研究室、性病研究室、葯物研究室。臨床及醫技科室設皮膚病研究室(下分皮1科、皮2科、病理研究室、皮膚外科、放射理療科、葯劑科、檢驗科、免疫科、理科、性病科、中西醫結合科)。
該所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皮膚病教學基地、中國醫學真菌菌種保藏中心、衛生部皮膚病葯物臨床葯理基地。同時承擔《中華皮膚科雜志》、《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等雜志的編輯工作。「全國性病麻風病控制中心」已在全國建立起性病麻風病疫情監測網路,並設立現場防治研究基地。該所圖書館所藏皮膚病學科圖書刊物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該所在編工作人員350餘名,其中醫療、科技人員280餘名,正副研究員、正副主任醫師40餘名,(其中博士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1名),助理研究員、主治醫師等中級職稱人員90餘名。
該所的主要工作是堅持以應用研究為主,面向經濟建設、面向防病治病。指導全國開展皮膚病、性病、麻風病、真菌病等的診斷、治療、發病機理、流行病學、預防措施及治療葯物的研究。廣泛吸收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加強臨床研究和中西醫結合研究,有計劃地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和進修生、實習生,承擔衛生部、醫科院委派舉辦的各種專業進修班、講習班、研討班及皮膚病、性病、麻風病領域的國際性專題討論會,並積極搞好情報資料和圖書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
中國醫科院皮研所皮膚科人員科室主要由皮膚科內科臨床從事臨床骨幹力量組成。其中:認識主任醫師收錄6人,著名研究員1人,從事副主任導師醫師2人,知識主治醫師天津3人,出生住院醫師現為3人,助理研究員影像1人,主管技師1人,共17人。
皮膚科是本醫院每日門診和病房日常診療工作獲得的自然主要承擔者。某些診治診斷和經過治療水平在國內導師居領先地位,開設和參加此外專病門診進行工作:銀屑病、白癜風、痤瘡。負責重點臨床碩士主要、博士國內研究生成為、新入所的實習住院高尚師、進修醫師科室、揚州醫大學經過生的現任臨床教學知名和實習帶教科學工作。同時廣州開展多種內科皮膚病的緊密臨床治療進行應用中華研究和結合完成皮膚病臨床長期的實驗研究,研究生獲得過各級成果建立獎。本室是集醫、教、研於一體的培養臨床研究科室社會。是皮研所的基本、主要師從科室至今。
Ⅱ 醫學考研專業: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研究方向與培養目標
每所院校的具體培養目標、專業研究方向和考試科目,都是可以自擬定的,需要到自己報考的目標院校官網,詳細查看。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為例:研究方向01 分子皮膚病與性病學02 皮膚病理與性病學03 皮膚性病免疫病理學04 皮膚真菌病與性病學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多方面發展,在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能夠從事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並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Ⅲ 動物皮膚病研究的意義
方便以後為該疾病突發狀況進行處理。
皮膚病(dermatosis)是發生在皮膚和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的總稱。
皮膚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多種內臟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膚上有表現。引起皮膚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膚病,如麻風、疥瘡、真菌病、皮膚細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傳染性。
Ⅳ 皮膚病的研究背景
皮膚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尤其統計發現,約2-3%的人群會患上牛皮癬這種由免疫反應介導的炎症性皮膚病,給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有研究證明,牛皮癬與抗原特異性的T淋巴細胞有關,但是參與其中的抗原並不為人所知。
Ⅳ 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怎麼樣呢
非常不錯,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以下簡稱「院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致力於皮膚病、性病、麻風病的醫療、研究、防控和人才培養,1984年遷南京現址。
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和麻風病控制中心。現有職工446人,其中高級職稱78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5人。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皮膚病與性病學是教育部重點學科,江蘇省「135」重點學科。皮膚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現有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個,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
在中國擁有完整的皮膚科和性病學分支學科。罕見深部真菌病、性傳播疾病、大皰病、血管炎、皮膚腫瘤診療、重症葯疹搶救、皮膚血管瘤放療及皮膚病理診斷等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學科介紹:
皮膚學與性病學是教育部重點學科,江蘇省「135」重點學科。皮膚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現有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個,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擁有28個臨床和科研科室,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
Ⅵ 犬貓皮膚病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犬貓皮膚病的研究目的和意義是明確犬貓的皮膚病的疾病類型是皮膚病診斷和治療的基礎。與國外犬貓真菌病的研究和國內人醫真菌皮膚病前螞的研究相比,國內犬貓皮膚真菌病銷悔念的研究相對較少,治療的針對性不強,加強對犬貓皮膚真菌病及葯敏試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虧困義。
Ⅶ 皮膚病與性病學的研究方向
「皮膚病與性抄病學」學科屬於臨床醫學醫學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是一門以形態學教學為主的臨床學科。「皮膚病與性病學」學科在銀屑病、遺傳性皮膚病、性傳播性疾病、皮膚激光醫學、麻風病等的診治和發病機理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
Ⅷ 南京的皮膚研究所是干什麼的
研究各種皮膚病的治療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皮研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84年遷南京現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從事皮膚病、性病、麻風病,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國家級 專業機構,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承擔國家性病、麻風病防治任務。
拓展資料:
南京皮膚研究所簡介
醫院設有南京市心肺血管病研究中心、南京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南京市骨傷骨病醫學中心、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南京市眼、耳、鼻、喉醫院。2016年,醫院獲批設立博士後研究站,引進國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軍學者韓德民院士。擁有腎透析治療實驗室、臨床試驗質量控制實驗室、南京市唯一結核病基因診斷中心實驗室。康復醫學是市級醫學的一個特殊專業。按照多學科協同診療模式,醫院設有心臟中心、骨科中心、呼吸中心三個診療中心。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三個中心實行「醫生圍繞病人」的服務新模式。中心內科專家、外科專家、輔助部專家圍繞疾病合作,對疾病做出綜合判斷,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醫院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組、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市學術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醫院發展了一批專業的臨床技術,占據了學科發展的前沿,引領了技術發展的潮流:微創引導血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全胸腔鏡心臟手術,心血管雜交,微創心血管切口,全胸腔鏡手術消融,全胸腔鏡肺或食管癌根治術,鼻內鏡球囊擴張術,內鏡下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橈動脈PCI術、惡性心律失常ICD植入術、左心耳閉合術、後鞏膜擴大術、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聯合內臟切除術,除手術外,三種內鏡聯合治療膽胰疾病,經皮球囊椎體後凸成形術,肩、肘、髖、膝、踝關節置換術及術後翻修、動力鎖定鋼板內固定、反向牽引微創內固定及術後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