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哪位醫生看皮膚最好
上海地區最有名的華山教授是李長恆教授,很多華山的專家都是他的學生,現在也在平塘路的專家門診看診,還有其他的華山專家如黃桂琴、余碧娥、王月華、方栩等等都在惠慈那邊坐診。
B. 奉賢南橋的地段醫院是哪家 哪家看皮膚比較好聽說有家是看皮膚的老中醫
我猜樓主是在問【奉賢區皮膚病防治所】吧。
奉賢區皮膚版病防治所,俗稱:塘權外皮膚病醫院。
前身是奉賢縣塘外鄉衛生院,現名:奉賢區奉城鎮塘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因其在治療皮膚病方面的專長,同時掛牌:奉賢區皮膚病防治所。
地址未變,仍然是:奉賢區塘外奉柘公路941號
特別提請注意的是:
因上述歷史淵源,奉賢區皮膚病防治所本部不在原奉賢縣城南橋鎮,而是在奉賢區的塘外(現已並入奉城鎮)。
不過,奉賢區皮膚病防治所在南橋鎮開設了分部,地址是解放東路840號2樓。
C. 華山自製網紅葯膏為什麼那麼火
在國內,華山醫院的皮膚科是中國最好的皮膚科之一,至少在江南是無庸質疑的老大。至於其他醫院,雖然也可能有好專家,但是綜合實力肯定不如華山。所以每天全國慕名而來太多了,高峰時日平均門診量多人,而且都擠著看一些專家。話說回來,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技術好,經驗豐富,這點華山皮膚科的專家都不成問題,二是重視,這點就比較成問題了。所以一說到要去看皮膚問題大家一定會說那就去上海華山醫院看唄,華山醫院除了醫生比較牛之外,那些華山醫院的特色自製制劑歷經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和臨床使用,得到了不少患者的肯定和喜歡。由於價格不貴,效果不錯,常常一不留心就成了「網紅」。
下面咱們討論一下華山那些"網紅"們
華山網紅葯膏
華山醫院乳膏基質一號又稱小白,主要適合兒童和敏感性肌膚,無激素和副作用,平時可用來當面霜使用。醫生通常會為皮膚過敏、以及敏感的人開此葯膏保濕護膚用。它的成分是所有化妝品面霜類的基本成分,保濕、滋潤不起皮,對於敏感型痘痘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索咪新尿素乳膏(也叫復索霜)是華山醫院自製研發治療牛皮癬、銀屑病的,屬於類似激素的葯物,在華山治療牛皮癬銀屑病中屬於排名第一的,索咪對於上述皮膚病症,短期治療功效明顯,治療效果良好。但是牛皮癬以及銀屑病治療最好的方法還是通過提高免疫力,同時,索咪對於一些頑固性濕疹也有很好的療效。
尿囊素維e(復硅霜)用於皮膚乾燥、手足皸裂保濕淡化痘印、瘙癢濕疹等,相當於面霜的尿囊素維e乳膏(華山換了新包裝)可以當護膚品用。淡化痘印、濕疹,手足皸裂!
華山自製研發祛痘葯膏第一名——復方克林黴素凝膠(小橙)用於溢脂性皮炎、痤瘡、紅腫痘痘等,有消炎祛痘的作用。
復方氯倍他索乳膏:上海華山醫院自製的,用於銀屑病、皮膚角質皮膚澱粉樣變。
復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復松霜),也適用於濕疹、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亦用於手足皸裂
D. 上海華山醫院的傅文文醫生和項蕾紅醫生看白癲風哪個好一點
這兩位都是國內有名的皮膚科專家,治療手段也差不多,傅雯雯經驗稍足一些
E. 傳染性軟疣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疾病名稱
- 5 英文名稱
- 6 傳染性軟疣洞配的別名
- 7 分類
- 8 ICD號
- 9 流行病學
- 10 病因
- 11 發病機制
- 12 病理改變
- 13 傳染性軟疣的臨床表現
- 14 實驗室檢查
- 15 輔助檢查
- 16 診斷
- 17 中醫病因病機
- 18 鑒別診斷
- 18.1 汗管瘤
- 18.2 丘疹性蕁麻疹
- 19 傳染性軟疣的治療
- 20 預後
- 21 傳染性軟疣的預防
- 22 相關葯品
- 附:
- 1 治療傳染性軟疣的穴位
1 拼音
chuán rǎn xìng ruǎn yóu
2 英文參考
molluscum contagiosum
3 概述
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種性病毒性皮膚病。其特點為散在多發的半球狀,蠟樣光澤丘疹,中央呈臍窩狀,可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好發於兒童和青年人。俗稱「水瘊子」。一般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也可自體接種。
4 疾病名稱
傳染性軟疣
5 英文名稱
molluscum contagiosum
6 傳染性軟疣的別名
貝特曼病;貝特曼氏病;觸染性軟疣;傳染性上皮瘤;皮脂性軟疣;上皮軟疣;鼠乳;水瘊子
7 分類
皮膚科 > 病毒性皮膚病 > 痘病毒性皮膚病
8 ICD號
B08.1
9 流行病學
傳染性軟疣分布廣泛。全世界均有發病,本病在巴鎮顫激布亞、新幾內亞、斐濟等兒童中發病率最高,可發生於任何人,但常見於兒童,1歲內嬰兒發病少見。異位性濕疹患者中也較常見。據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的統計,此病占疣的13.65%,主要是兒童。通過直接接觸、性接觸或污染物傳染,人是惟一的天然宿主。由痘病毒中的傳染性軟疣病毒所致,是DNA病毒中較大的病毒。嗜表皮性,無包膜,外觀呈磚形,直徑350nm,光鏡下可見到。目前組織培養尚未成功。本病通過直接接觸和自體接種而傳播,可也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過性接觸傳染,以年輕人多見。
本病可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過性接觸傳染,性接觸傳染主要見於性活躍的青年人,常與 *** 有關,故認為是一種性病,其依據有:①軟疣皮損多發生於生殖器或鄰近部位,同性戀者其皮損好發於肛周;②性伴之間軟疣發病率較高;③上述性活躍人群中常伴發其他性病。本病很少發生於老人,最近報道有見於AIDS患者。如存在易感因素,對此病毒比較敏感者,損害易泛發,有報道在結節病、白血病、使用皮質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者,可發生廣泛的皮損。黑猩猩、袋鼠及馬可自然感染。
10 病因
傳染性軟疣系由傳染性軟疣病毒(CMV)所致。系痘病毒科的一種DNA病毒,是人體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約為300×200×100μm。,呈磚形,其直徑為350 nm,在光鏡下有時亦可見到。據電鏡研究,病毒本身的形成與胞質有密切關系。胞質基質先濃縮,並出現嗜酸性顆粒,這些顆粒逐漸團聚,形成與周圍有明顯界限的「大顆粒」——顆粒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繼而發展成細顆粒膜型病毒(中期型病毒);最後變成磚形、橢圓或圓形,往往在其中心有啞鈴狀結構之成熟型病毒,整個胞質基質最後變成病毒包涵體(又稱軟疣小體)。此小體最初為一個卵圓形嗜伊紅結構,對Brachet反應呈陽性,示RNA較多,不久Feulgen染色示DNA開始出現陽性反應。隨著體積迅速擴大,Feulgen反應也逐漸加強,而Brachet反應則逐漸減弱,這表明在早期RNA的量較多,而在晚御襪期則DNA較多。
傳染性軟疣病毒因不能在組織培養細胞中繁殖而妨礙了對其DNA的分析,有限的報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於痘苗病毒,它至少有兩個亞型。自生殖器分離的病毒定名為Ⅱ型,自身體其他部位分離的定名為Ⅰ型。但兩個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於某個部位。臨床標本中的傳染性軟疣病毒顆粒形態與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顆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狀結構,有別於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軟疣病毒無囊膜,有別於塔那痘病毒。傳染性軟疣病毒產生特徵性皮損在臨床上容易診斷,但出現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潰瘍處,則常與生殖器皰疹病毒混淆,此時只有通過電鏡才能作出診斷。
表 痘病毒與人類疾病
痘病毒 所致疾病 正痘病毒 天花、猴痘、痘苗、牛痘 副痘病毒 羊痘、擠奶人結節、牛丘疹口炎、海豹痘 雅塔痘病毒 塔那痘、雅巴痘 軟疣病毒 傳染性軟疣11 發病機制
通過對所分離病毒基因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分析,MCV有兩種類型,即MCV1和MCV2,大多數患者(76%~97%)為MCV1感染,但是病毒類型與皮損形態及皮損分布無關。
12 病理改變
特徵性的是表皮細胞內出現多數細胞質內包涵體,稱為軟疣小體。其小體擠壓每個受損細胞的細胞核,使胞核呈彎月狀,位於細胞的邊緣;軟疣小體由嗜伊紅變成嗜堿性,在角質層可見多數35μm直徑大小的嗜堿性軟疣小體,若中心的角質層破裂,排出軟疣小體,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樣。毛囊性傳染性軟疣,真皮內有多數擴大的毛囊,其中充滿了軟疣小體。
電鏡觀察:細胞質內可見到病毒顆粒。
13 傳染性軟疣的臨床表現
多見於兒童及青年人,潛伏期為14天~6個月。初起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後逐漸增至豌豆大,中心微凹或呈臍窩,表面有蠟樣光澤,早期質地堅韌,後逐漸變軟,呈灰白色或珍珠色。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稱為軟疣小體。損害數目不等,由數個至數十個,陸續出現,或少數散在,或數個簇集,互不融合。體表各部位皆可發生,好發於軀干、四肢、肩胛、陰囊和 *** 等處,也可發生於唇、舌、頰黏膜及結膜。皮疹部位因接觸方式不同而異。一般無自覺症狀。極少數病人其損害異常巨大稱為巨型軟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稱為角化性軟疣。皮損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後不留瘢痕。
臨床可分兩個類型:
①兒童型:通過皮膚直接接觸或經傳染媒介受感染,軟疣見於面部、軀干及四肢。
②成人型:可為性傳播,軟疣多見於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恥骨部及大腿內側區, *** 者發生於 *** 。Lynch報道55例這樣的病例,是從越南和朝鮮回美國的軍人,他們在該國曾有嫖娼史。
皮損可發生於除掌跖外的任何接觸部位,也可出現於唇、舌及頰粘膜、結膜等,結膜損害可伴有反應性結膜炎或角膜炎。少數損害異常巨大,稱為巨型軟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稱為角化性軟疣。一般無自覺症狀。
感染HIV的病例,傳染性軟疣的發病率增加,而且軟疣廣泛播散和出現大的損害,有報道AIDS病人面部有巨大的軟疣,易與基底細胞上皮瘤混淆。此外,曾報道兩例廣泛的、急性的、數百個軟疣的病人,有接受免疫抑制劑、強的松龍和氨甲喋呤台療史,認為發病與其免疫抑制有關。
本病屬自限性,一般持續數月至數年。
14 實驗室檢查
病毒培養,分離病毒基因,可以分清病毒類型。
有關傳染性軟疣病毒實驗室檢測見表。
表 傳染性軟疣病毒的感染性病毒顆粒與抗原檢測法
目的 方法 結果 1、直接檢查病毒顆粒 塗片染色:擠出乳酪樣物,瑞特染色 軟疣小體(+) 電鏡觀察:活檢標本 軟疣病毒(+) 組織病理: 具有診斷特徵性 2、直接檢測病毒抗原 瓊脂凝膠沉澱試驗(AGP) (+) 補體結合試驗(CF) (+)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IF) (+) 中和試驗(Nt) (+)15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病變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伸入真皮,其周圍真皮結締組織受壓而形成假包膜,並被分為多個梨狀小葉,真皮 *** 受壓。而成為小葉間的異常狹窄的間隔,基底細胞大致正常,自棘層細胞起逐漸變性。在早期。感染細胞開始有卵圓形小體形成,以後細胞體積逐漸增大,胞核固縮,最後整個胞質均為嗜酸性包涵體(軟疣小體)所佔據。在表皮中部,軟疣小體已超過受累細胞原有的體積,細胞核被擠於一側,固縮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層水平處,軟疣小體自嗜酸性變成嗜堿性,角質層內可有很多嗜堿性軟疣小體。因並非所有棘細胞都有上述變性,故在細胞中間仍可見少數角化不良的細胞。在病變中央,變性細胞可脫落而形成中央腔隙並與各梨狀小葉相通。真皮無變化。
16 診斷
傳染性軟疣臨床及組織學均非常特殊,一般診斷不難。
17 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系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復感外邪,凝集肌膚所致。傳染性軟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膚疾病。皮疹直徑為2~4mm的有蠟樣光澤的珠狀丘疹,頂端凹陷,能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
俗稱水瘊子,中醫的「鼠乳」與本病相類似。《諸病源候論》鼠乳候記述「鼠乳者,身而忽生肉,如鼠乳之狀,謂之鼠乳也」。中醫認為此系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復感外邪,凝聚肌膚而致。
18 鑒別診斷
18.1 汗管瘤
好發於女性眼瞼周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小結節,密集,正常膚色或淡褐色,質堅硬,中心無軟疣小體,不傳染。
18.2 丘疹性蕁麻疹
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初為紡錘狀水腫性紅色斑丘疹,漸為堅硬小皰,頂端突起,無凹陷,無小體排出,劇癢。
19 傳染性軟疣的治療
傳染性軟疣以外用治療為主。皮疹多者可選用抗病毒葯。
1.外用治療主要去除軟疣小體,可在無菌下用睫毛鑷子將軟疣小體擠出,用3%~5%碘酊滴入,或外用0.5%酞丁安搽劑。數目多者可分次分批剔除。
2.將損害中的軟疣小體用小鑷子夾住,將之擠出或挑除,然後點入濃苯酚或33%三氯醋酸液,並壓迫止血。如果疣體較小,且泛發者,可外塗10%碘酊或聚維酮碘,每天2~3次。
避免搔抓,以免擴散傳染,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浴巾,內衣開水消毒。
20 預後
傳染性軟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膚疾病。皮損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後不留瘢痕。
21 傳染性軟疣的預防
為防止接觸感染,患者應避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直至皮損消退。
22 相關葯品
碘酊、酞丁安、苯酚、三氯醋酸、醋酸、聚維酮、聚維酮碘
治療傳染性軟疣的穴位
- 面頰
頰穴位於耳垂,當五、六區交界線的周圍。主治病症:面頰穴主治周圍性面癱、三叉神經痛、痤瘡、扁平疣等。...
- 支正
,頜腫,指痛,麥粒腫,四肢無力,項強肘攣,疥瘡生疣,十二指腸潰瘍等。出處:《黃帝內經靈樞·根結》:...
- 陽谷
項急不可以左右顧及仰俯,肩弛肘廢,目痛,痂疥,生疣,瘛瘲,頭眩目痛,陽谷主之。胸滿不得息,頭頷腫,...
- 陽交
項急不可以左右顧及仰俯,肩弛肘廢,目痛,痂疥,生疣,瘛瘲,頭眩目痛,陽谷主之。胸滿不得息,頭頷腫,...
- 肺
F. 上海華山醫院看慢性蕁麻疹怎麼樣
旦患上蕁麻疹的時復候,一定要找制到使皮膚產生過敏的原因,並且平時不要吃蛋白類和海鮮類,更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同時不飲酒,此外,平時還要規律生活,多鍛煉。患者還要保持日常飲食清淡,盡量選擇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或是服用維他命C葯片,或是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這有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高免疫系統的預防能力,同時更要保持勞逸結合,放鬆心情,愉快生活。
G. 項蕾紅和張成峰哪個厲害
項蕾紅。項蕾紅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所以項蕾紅厲害。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創建於1907年,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和中國紅十字會冠名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