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孕婦如何消除水腫
孕婦水腫: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腫表現各異,通常水腫多出現在人體最低部位的足踝部,休息後稍退,但可逐漸加重並向上蔓延。有的為可凹性水腫,有的皮膚腫脹透亮而按之並無凹陷,站立時水腫多明顯表現於身體的下半部分。孕婦水腫大多表現在下肢。 孕婦水腫後如何消除: 1、發現水腫後,建議首先去醫院就診,化驗尿常規,看下有沒有蛋白尿。因為妊娠造成的腎臟代謝負擔,可能加重水腫,有蛋白尿陽性的水腫,是需要腎內科和產科介入治療的。 同時也建議看看血壓,有蛋白尿多和高血壓的,可能是妊高症。 2、當孕婦出現下肢甚至全身浮腫,同時伴有心悸、氣短、四肢無力、尿少等不適症狀時,情況就不正常了。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症、貧血和妊娠中毒症都是孕婦水腫的常見原因。因此當出現較嚴重的水腫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和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調理。 3、 進食足夠量的蛋白質。每天一定要保證食入畜、禽、肉、魚、蝦、蛋、奶等動物類食物及豆類食物。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貧血的孕婦每周還要注意進食2~3次動物肝臟以補充鐵。 足夠的蛋白攝入很重要,但是推薦是優質蛋白為主。有蛋白尿的孕婦,建議少吃豆類。 4、進食足量的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新陳代謝,還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孕婦每天不應忘記進食蔬菜和水果。 5、低鹽飲食,低鹽飲食可以預防高血壓,也可以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 6、控制水分的攝入。水腫較嚴重的孕婦應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 7、少吃或不吃難消化和易脹氣的食物(如油炸的糯米糕、白薯、洋蔥、土豆等),以免引起腹脹,使血液迴流不暢,加重水腫。 8、孕婦需要足夠的休息。平躺狀態下,腳部適當抬高,有助血液迴流,促進尿液生成。 9、不要久站、坐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減輕水腫,坐位工作時間長的孕婦,可以在腳下墊個矮凳。工作間隙可要適當走動,以增加下肢血流。 在躺著休息時,盡量平躺或左側卧。平常坐著時,不要翹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動動腳跟、腳趾、旋轉腳踝關節,伸展小腿肌肉。 10、孕婦建議穿寬松的衣服,襪子不要勒住腳踝。建議穿平底鞋。 1 1、嚴重的水腫多數是因孕婦同時合並有妊娠並發症,或者是合並有內外科疾病,如心臟病、肝病、腎病、甲狀腺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營養不良等。 懷孕後,嚴重水腫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需進行治療才可能好轉。孕婦在家應經常對自己進行觀察,若水腫超過膝關節,應盡快到醫院檢查,以找出原因,進行處理。
B. 懷孕四個月了臉就有依賴性皮膚病天天紅腫會影響寶寶健康嗎
問題分析:懷孕期間如果有激素皮炎,而沒有用激素類的葯物治療,這樣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的,另外懷孕期間最好避免治療的。 意見建議:皮炎不論何種性質,只要不用葯物治療,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的,尤其是懷孕前3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刻,如果接觸到了不良刺激,容易造成胎兒畸形的情況出現的。
C. 懷孕38周手腳發癢 有點腫 腳上還有小水泡,是怎麼回事
1.妊娠皮膚症:15%以上的孕婦可能會碰到這種皮膚病。全身都可能發癢,一般是在懷孕六七個月時發作,皮膚上除了有癢感之外,沒有任何變化,不會出現疹子和水皰。致病的原因,一般認為和懷孕期間雌性激素的增加有關,對胎兒並無影響。 2.妊娠皮疹:大約2%的孕婦可能患該病,通常在懷孕4~9個月之間發生,皮膚上會出現小紅疹,常發於四肢,看起來像蟲咬。有些孕婦以為是寵物身上的虱子或跳蚤造成的,實際上是懷孕本身造成的,對胎兒並無影響。 3.妊娠中毒性皮膚疹:患病率大約1%,大都生在身材矮小肥胖的孕婦身上,最常在妊娠紋出現時發生。目前,認為可能和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有關,值得安慰的是,這種皮膚癢並不會傷害到胎兒。 4.妊娠期丘疹皮膚炎:發生率很低,全身各部位都可能發病。患病時,全身皮膚會出現疹子。該病發生的原因,現在仍不清楚,但可能會造成流產或胎死腹中,因此要特別小心。 如何預防或減輕孕期皮膚癢的症狀: 1.避免流汗,流汗後盡快擦乾。 2.衣著寬松舒適,盡量穿棉質吸汗的衣服。 3.有些人喜歡用熱水燙患部,這種做法,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加重病情,應該禁止。 4.盡量少用消毒葯水或肥皂等刺激皮膚或使皮膚乾燥的化學物質。 5.不要用指甲大力搔癢,以免刮傷皮膚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