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貓皮膚病有哪些
一、貓皮膚病種類有哪些
1.細菌性皮膚病:由貓咪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細菌感染是膿性皮膚病和毛囊炎。
2.真菌性皮膚病:由貓咪真菌感染引起的;比如最常見的白癬,大分類為真菌感染,典型症狀為局部脫毛、丘疹、混合斑點結疤。白癬感染力強,人畜共通,發現後應立即治療控制。
3.脂溢性皮膚病:貓咪皮膚油脂分泌異常,典型為黑下巴和黑尾巴。
4.體外寄生蟲皮膚病:由跳蚤、蠕形蟎、耳蟎、虱子等寄生蟲引起。咬傷的瘙癢導致貓抓傷,容易繼發感染。
5.蟎蟲感染或蟎蟲和真菌混合感染是一種高發、難治的皮膚病,所以如果貓有蟎症狀,不要猶豫,一定要盡早就醫。
6.過敏性皮膚病:由於寄生蟲、食物等過敏原引起的皮膚過敏。
7.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
8.免疫力異常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
二、貓皮膚病的預防方法
1.診斷病因
發現貓皮膚病症狀就要馬上送去醫院,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療效,不耽誤病情。
2.控制感染
像貓癬這樣發病率高、易復發的皮膚病,可以給貓咪進行局部或定期葯浴抗感染。
3.皮毛護理
平時要注意貓的皮膚健康,定期給貓梳毛,用寵物專用的沐浴露洗澡。
4.補充營養
如果貓的毛發質量差,容易脫毛,乾燥無光澤,平時可以給貓咪吃一些美毛粉。
5.環境清潔
貓的生活環境要保持干凈,定期給貓咪的玩具,貓窩清潔消毒。
『貳』 貓咪皮膚病類型
貓咪皮膚病類型
1、蟎蟲:其實大部分貓咪的皮膚都會感染蟎蟲,只是在一定數量范圍內不會引起皮膚問題。當貓咪的抵抗力下降時,蟎蟲就會在貓咪的眼部、耳部、鼻樑、胸部、四肢等部位大面積繁殖,進而引起嚴重的皮膚問題。貓咪感染蟎蟲主要表現為皮膚長小疙瘩、皮膚增厚,患處形成皺襞出血,並有液體分泌物,會產生奇癢、皮屑或結痂。
2、跳蚤:跳蚤會寄生在人和貓咪的身上,當貓咪出現抓撓、啃咬皮膚,甚至掉毛、被毛枯燥、脾氣暴躁等情況時,那就說明貓咪正受到跳蚤的折磨,必須盡快驅蟲。
3、真菌:真菌性皮膚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脫毛和圓形鱗斑,但也有的貓咪患有真菌性皮膚病時不會脫毛,也沒有皮屑,但是會出現局部丘疹、膿皰等症狀。
4、過敏:貓咪皮膚過敏也是比較常見的,通常表現為咳嗽、打噴嚏、哮喘、皮膚瘙癢、紅腫甚至潰爛等症狀。
『叄』 貓咪最常見的皮膚病及症狀
一、常見皮膚病類型:
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
最常見的貓癬-癬菌,大分類就屬於真菌感染,典型症狀為局部脫毛,丘疹,混合斑點結疤。貓癬感染力強,人畜共通,一旦發現,就要趕緊治療控制。
脂溢性皮膚病:油脂分泌異常,典型症狀黑尾巴、黑下巴。
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叮咬的瘙癢感導致貓咪抓撓很容易繼發感染。
蟎蟲感染,或者蟎蟲真菌混合感染是高發又難治的皮膚病類型,所以如果貓咪出現蟎蟲症狀,不要猶豫,請務必盡早就醫。
過敏性皮膚病:由寄生蟲、食物及其他過敏源引起的過敏。
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
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
二、貓皮膚病防治方法
1、確診病因
只有盡早去醫院確診病因,針對性治療才能發揮治療的最大功效,也不至於耽誤病情。
2,控制感染
尤其像貓癬這種高發、容易復發的皮膚病,進行局部或定期葯浴抗感染,對於治療很有幫助
3、皮毛護理
平時就要需注意貓咪的皮膚健康,定期幫愛貓梳毛,用天然溫和浴波洗澡。
4、補充營養
如果貓咪發質差、易脫毛、干澀無光澤,可以平時補充些皮毛營養,改善皮毛健康。
5、環境清潔
貓咪居住環境要保持清潔干凈,發生貓癬的皮膚病時卧具等都有消毒!
『肆』 貓咪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1、耳蟎
發病部位:內耳道、外耳道
瘙癢程度:
症狀:外耳道有棕褐色分泌物,還伴隨著臭味,貓咪會經常抓耳、搖頭、流眼淚。
處理:(輕度耳蟎)使用耳道清洗液+滴耳液
(嚴重耳蟎)使用耳道清洗液+滴耳液+口服葯
並給貓咪戴上頭套,以免撓傷耳朵
預防:定期驅蟲、定期清潔耳道
2、脂溢性皮炎
發病部位:頭部、腿部、尾巴
瘙癢程度:
症狀:毛發上附著大量黃色油脂,皮膚表面有大量油性分泌物,並伴隨著異味。
處理:使用清潔噴霧+葯浴+口服葯
預防:身體保持清爽干凈、補充營養、維生素
3、濕疹
發病部位:大腿內側、腹部
瘙癢程度:
症狀:皮膚上出現血疹、紅斑、糜爛、水泡等現象,還可能會伴隨著瘙癢、發熱、疼痛等症狀。
處理:使用清潔噴劑+葯浴+軟膏
並給貓咪戴上頭套,以免貓咪舔咬患處
預防:定期洗澡、保持環境衛生
4、貓蘚
發病部位:頭部、四肢、全身
瘙癢程度:
症狀:典型為被毛脫落(呈橢圓形、圓形),皮膚有明顯界限,還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皮膚損傷。
處理:(患處少)使用噴劑+軟膏
(患處多)使用噴劑+軟膏+葯浴+口服葯
病且給貓咪戴頭套,以免抓撓造成繼發感染
預防:補充維生素b,提高免疫力、注意衛生
5、體外寄生蟲
發病部位:背部
瘙癢程度:
症狀:皮膚上出現結痂、瘙癢、紅疹,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紅斑、掉毛、脂溢性皮炎、皮膚潰爛等皮膚病。
處理:體外驅蟲葯+軟膏
若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就醫
預防: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
給貓咪驅蟲後,寵主還可以給貓咪餵食一些益生菌來緩解腸胃不適的症狀。比如「饞不膩益生菌」這種,含枯草芽孢桿菌和果寡糖成分,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緩解腸胃不適症狀。
6、毛囊炎(黑下巴)
發病部位:尾巴、下巴
瘙癢程度:
症狀:貓咪的尾巴和下巴部位的皮膚變黑、紅、腫,毛發稀少,根部還有很多小黑點。
處理:噴劑+軟膏、凡士林+軟膏
嚴重的話需要先剃掉患處毛發
預防:定期擦拭、使用不銹鋼或陶瓷材質的貓碗、注意飲食清淡
最好給貓咪挑選一款油脂含量在13%~16%左右的貓糧。
就好像這款「妙修凍干貓糧」,動物性原料只有雞肉,蛋白質在45%以上,營養豐富,能滿足貓咪的需求,還通過脫脂工藝,把油脂含量控制在15%左右,清淡不油膩,還添加了車前子成分,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可以在飲食中管理和預防貓咪黑下巴的問題,更有利於貓咪健康成長。
『伍』 怎麼判斷貓咪過敏性皮炎的症狀表現
一、貓咪過敏性皮膚病的症狀
貓咪過敏的皮膚表現通常有皮膚瘙癢、自我損傷引起的掉毛以及嗜酸性斑塊、嗜酸性肉芽腫和粟粒狀皮炎。
1、嗜酸性肉芽腫類型的貓咪皮膚過敏表現主要是由跳蚤蚊蟲等寄生蟲叮咬、食物過敏、異位性皮炎、免疫缺陷、細菌和杯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嗜酸性肉芽腫看起來是清晰、堅硬、黃色中帶點粉色的隆起,通常發生在貓咪的大腿後側。一般不會有引起其他不適,但有時會引起潰瘍,出現小白點一樣的病灶感染,然後開始出現瘙癢。嗜酸性肉芽腫也可能位於貓咪的下巴、爪子以及口腔等部位。
2、嗜酸性斑塊非常癢,界限清楚,整體是圓形到橢圓形,會發紅,有滲出性潰瘍斑塊,多在腹部和大腿內側。這種症狀通常和貓咪跳蚤過敏、特應性皮炎以及食物過敏等原因有關,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和品種的貓咪。偶爾與貓肉芽腫一起發生。嗜酸性斑塊可能是由貓用舌頭舔發癢區域引起的慢性創傷引起的,繼發性細菌感染經常發生。
3.粟粒性皮炎的特點是會有大量淺褐色痂皮,彌漫性分布於貓咪軀干各處。貓通常只有輕微的瘙癢。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粟粒性皮炎是由過敏引起的,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它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包括真菌細菌感染引起的皮癬、葯物過敏、落葉天皰瘡和體外寄生蟲叮咬等。
二、貓咪過敏性皮炎的治療
1、貓咪過敏性皮炎主要是因為皮膚過敏瘙癢,引起貓咪的自我損傷導致的繼發性細菌和酵母菌感染所致。所以在發現有貓咪皮膚炎症時,應當首先使用可針對金色葡萄菌、酵母菌等致病菌的葯物治療。如膚諾恩皮膚噴劑和氧化鋅軟膏,聯合使用能有效抗菌殺菌,孕貓借用巴諾夫皮膚凝膠,適用性更強,也更加安全。
2、使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來快速阻斷貓咪的神經瘙癢症狀,佩戴伊麗莎白圈阻止貓咪繼續自我損傷。區分和食物過敏和環境過敏的不良反應,找打過敏原,阻斷貓咪與過敏原的接觸。
3、如果在進行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後,還發現貓咪有過敏性皮炎或者繼續自我損傷的症狀。那麼就需要使用多效型的驅蟲葯進行驅蟲,如非潑羅尼滴劑(普安特)既可以驅殺跳蚤也能滅殺蟎蟲,可從源頭上解決寄生蟲引起的貓咪過敏性皮炎。
關於貓咪過敏性皮炎的症狀表現及治療方法就暫時說到這里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症狀疑問或用葯問題,可隨時向在線寵物醫生進一步咨詢。
『陸』 貓咪患上過敏性皮炎會有什麼症狀
過敏性皮炎,顧名思義,過敏——貓咪體內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產生的過度反應。
主要會有幾點表現:①皮膚瘙癢;②呼吸系統過敏,像是打噴嚏、咳嗽、眼鼻異常分泌物等。③消化系統問題,如嘔吐、腹瀉。
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細心檢查,像是用具、味道、寄生蟲、食物等等。
『柒』 貓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貓咪常見的皮膚病一般有以下幾種:
貓癬
是貓咪最常見的真菌性感染皮膚病,多發部位在臉部、軀干,四肢和尾部等處,出現圓形或者橢圓形的的癬斑,上面覆有灰色的鱗屑,毛色會變得粗糙,癬斑部分的被毛一撮一撮脫落折斷或者脫落。被傳染貓癬的貓有巨癢,所以經常會在各種物體上蹭癢。
貓膿皮病
皮膚化膿性細菌感染,表現為:丘疹,結痂,唇部潰瘍,嗜酸性肉芽腫,深部瘺道——蜂窩織炎和膿腫。也是貓咪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姬螯蟎皮膚炎
又稱「行走的皮屑」是由姬螯蟎寄生在皮膚表面,引起輕度非化膿性皮炎。表現差異很大,從完全不癢到嚴重瘙癢都有可能。感染初期表現為背部過多的乾性皮屑,不癢或輕度瘙癢。貓的自我梳理導致早期症狀很難被發現,隨著病情發展,皮屑會遍布全身,脫毛和瘙癢逐漸加重。
貓咪黑下巴
貓咪的黑下巴十分常見於貓咪身上,不止是下巴有些貓咪的尾巴,尾根也會出現。在毛囊發毛之間有著像煤渣又類似於跳蚤糞便的一些黑色的分泌物。它們其實是貓咪的粉刺,由於毛囊過度分泌的油脂造成貓咪的下巴變得黑褐色和油乎乎的。
跳蚤過敏性皮炎
是由跳蚤叮咬後,傷口出現的紅色小丘疹,貓咪因癢而抓撓後出現的傷口,有時傷口還會合並細菌真菌感染,使病灶區越擴越大。
接觸性皮炎
貓咪因為接觸到清潔劑、葯物、肥皂、除蚤項圈等化學葯品、刺激物所致,接觸的部分發紅、發癢、濕疹。不慎抓傷、咬傷造成二次感染,就會潰爛難以癒合。
貓耳蟎
屬於真菌引起的貓皮膚病,患有貓耳蟎的貓咪耳朵里通常會有黑色或黃色的臟東西,並且貓咪會經常有抓耳朵的行為,當您發現貓咪頻繁有這種行為就要仔細檢查貓耳朵了。
預防大於治療:多觀察貓咪的皮膚、毛發與耳道的狀態
保持營養均衡:保持貓咪的飲食多樣和均衡,適當補充微量元素,提高貓咪的身體免疫力,避免或減少貓咪吃生肉、喝生水的幾率。
做好體內外驅蟲:及時做好貓咪體內外驅蟲,防止寄生蟲對貓咪的皮膚叮咬與耳道侵害。
保持環境清潔通風:貓咪的籠舍、墊子、玩具定期清潔、消毒,定期清理房間內的衛生死角,保持環境的清潔、乾燥與通風。
保持貓咪心理健康:增加貓咪的互動陪伴時間,避免貓咪產生過多應激反應。
定期去醫院體檢:定期帶貓咪去醫院進行皮膚與耳道檢查,提早發現與解決皮膚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