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醫科大學省皮膚科醫院用葯清單在公眾號上怎麼查
1、手機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2、點擊「預約掛號」即可按科室或專家進行掛號。
3、點擊用葯清單即可查詢。
2. 微信掃一掃識別皮膚病收費嗎
不收費。微信掃一掃識別皮膚病小程序是不收費的,但後續問診是收費的。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3. 漢中哪裡有看皮膚病的好大夫
皇後酒店旁邊的呂東紅診所李大夫皮膚病看真好。
4. 如何備注醫生微信
我們使用微信過程中會加各種各樣的好友,久了有些人不加備注就不知道他是誰,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給微信好友加備注,防止久了不知道好友是誰。
工具/原料
智能手機
微信
方法/步驟
1
第一步我們打開微信,點擊底部「通訊錄」。
2
在通訊錄中找到需要添加備注的好友。點擊進入他的主頁面。
3
在他的主頁面中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的標志。
4
在下方的工具欄中點擊第一個「設置備注和標簽」。
5
最後添加備注、手機號、圖片再點擊完成即可。
擴展知識:
很多人至今沒有學會如何正確使用微信,甚至打電話、寫郵件也同樣做不對。如果醫生不小心將自己的微信號告訴太多不熟識的人,這些「不識相」的消息,會讓本就少得可憐的時間變得更加緊張。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說一下「如何在微信上和醫生交流」這件小事兒。這件事兒,不僅僅是想告訴每一個患者,在醫生自己偶爾需要請同行幫助時,也應該銘記於心。
醫生最討厭的微信消息
醫生最討厭什麼微信消息?在丁香園論壇上,一些醫生同行是這樣說的:
@菜酌鹽:
最煩的是,給我一兩句主訴,問我是什麼病:
XX肚子痛,怎麼回事?
XX小便有點渾,怎麼回事?
XX最近老是頭痛,怎麼回事?
鬼知道怎麼回事!我是神仙么!
@windyard:
你好我是誰誰誰我有個親戚的孩子的鄰居的大姨想去你那兒看病能給找個主任或者安排個病床不?
醫生很忙。醫生最討厭的微信聊天,往往和「浪費時間」有關。無論是沒頭沒尾的問診,還是花費時間和人情為素不相識的人「找關系」。
這些人意識不到的是:聯系一位不太熟的醫生,其實和聯繫上司或客戶是同樣的。那些在商業和「成功學」中被傳授了無數次的溝通技巧,在和醫生發微信時同樣適用。
對醫生而言,最大的尊重很可能是「節約醫生的時間」,或者「讓醫生的時間有價值」。
能用回微信的時間看一個門診患者,或者下個病房醫囑,誰會用這個時間來做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的義務勞動呢?
不是每個醫生都姓雷,這個姓挺少見的。
如何和醫生微信溝通?
如何和醫生在微信上高效溝通?關鍵在於用最容易閱讀的方式,為醫生提供最需要的信息。
1. 加好友時註明身份、來意、聯系方式從何處獲取
這是最基本的微信禮儀,無論是對誰。
提供有效的身份信息也能讓醫生有心理准備,同時也能讓自己從「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變成「可能有交集的人」。
2. 不用問「在嗎」,有事直接問
發一條「在嗎」就再無迴音是浪費時間的最佳案例。微信消息本身就是一條「留言」,不在的話,等看見以後同樣會回復。
3. 發文字,不要發語音
即使普通話像播音員一樣標准,即使醫生沒有在開會、門診、做手術等不方便接聽語音的場合,同樣一段話聽語音用的時間還是會比看文字多幾倍。文字到現在依然是效率最高的交流形式。
如果實在不方便打字的話(比如剛剛接受了斷指再植手術),為什麼不去下載一個訊飛輸入法呢?(這不是廣告,真的)
4. 確定自己的問題是「合適」的
現在的醫生往往有很精細的專業劃分,向神經科大夫問育兒問題顯然不合適。所以,在問醫生之前,最好打聽一下,看看這位醫生是否能搞定。如果拿不準,就別問。
同樣的,不要麻煩不熟悉的醫生託人情、找專家、掛號、插隊。
5. 提供明確的資料
完整的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葯史、檢查結果等等,都是醫生做出判斷的依據,當然是越詳細越好,最好讓醫生看到消息可以直接回復,而不用再次提問補充。
6. 佔用了醫生的時間,記得感謝
知識是有價值的。當醫生用自己儲備了十年的知識技能抽出五分鍾解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時,是理應得到回報的——對於醫生的「熟人」,這個回報是人情;但如果是陌生人的話,微信上發一個紅包也不算什麼麻煩事,對吧?
7. 別發廣告、代購、外賣紅包
發了就別怪自己被刪。
8. 別在朋友圈挑撥醫患關系
醫生在朋友圈看到「做完手術發現右腎沒了」、「醫生沒一個***」、「醫生都該**」之類的文字時,下一步會怎麼做,你猜?
5. 微信上還有抖音,美拍,里有個皮膚科醫生,魯醫生修復中心,治療激素臉,請問大家真的還是假的
幾年前去治療過,至今未反彈,效果很好,就是有點小貴
6. 百度上搜索然後加微信的專門治療皮膚病的清毒化癬李老團隊是真的嗎
我加李老團隊微信,剛開始很熱情,買了1760元葯。後留言就不在搭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