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鹿肉皮膚病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鹿肉皮膚病

發布時間: 2023-08-29 15:41:08

❶ 生凍瘡了,怎麼辦啊

根據不同的傷情,我們可以做如下的簡單處理:
1、首先使病人迅速脫離寒冷處,送到溫暖的室內,脫去潮濕的衣服鞋襪,並保持室溫在20—25℃左右,凍傷部位切忌用火烤,治療以外治為主。
2、初起輕者用軟布時常揉搓患部,或用25℃溫水浸之;或用雞蛋皮適量煎湯,降到適宜溫度後,反復洗,至凍傷處有濕感或僵木消失為止。
3、有硬塊者用紅靈酒或薑汁、辣椒頻擦,使氣血暢通。皮膚上有小疤時,可用蜂蜜70%、豬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4、潰爛後用馬勃1塊或馬勃膏(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紅膏外敷,每日1次。
5、有感染者還可用九一丹、紅油膏蓋貼。腐脫新生,則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6、氣血虛弱者,宜加用調補氣血、溫通血脈之湯劑治療:桂枝加當湯:桂枝9克,當歸30克,乾薑6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大棗9克,加制川草烏各3克。適用於凍瘡嚴重者。
7、偏方治療
a.獨頭蒜法:對每年易發凍瘡的部位,在冬季來臨前可採用此法。取獨頭蒜一個,搗爛後放在太陽下面曬熱,在易發凍瘡部位反復輕輕磨擦至局部出現一個小泡,然後用消毒針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氣血暢通,以減少凍瘡的發生。
b.生蘿卜法;取蘿卜或青蘿卜切成大塊(片),放在火上烤熱後輕擦易患凍瘡部位,冷後再烤熱再擦至蘿卜水分完為止。此法可預防凍瘡也可治療凍瘡。
c.生薑(片)法:用生薑片輕擦凍瘡處,待有發熱時止,或用鮮生薑一塊,在爐旁煨熱後切成片,塗擦患處。或將生薑50克搗爛後,放入白酒一兩浸泡,攪勻後外塗患處,一日三次。
d.食醋療法:取適量食醋在火上加熱,然後取消毒紗布一塊蘸醋外敷患處。

❷ 發物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從中醫學角度說,「發物」就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異,盡管都有其可食性和營養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葯時期,如果不了解「發物」和不重視「忌口」,飲食不當,則可能引起病變,產生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和引起嚴重後果。

到底什麼是「發物」?

有關學者進行研究,將「發物」歸納如下:
1.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
比如,酒類、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作用於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症擴散、感染。

2.某些含有的異性蛋白過敏源的食物
有些人會對特定的食物過敏,比如,豆腐乳有時會引起哮喘病復發。海魚蝦蟹往往會令皮膚過敏者出現蕁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這些食物別說是病後不能吃了,平常也應該避而遠之。

3.含有某些激素的食物
有些食物含有某些激素,這些激素很容易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比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的時候,會引起舊病復發,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病症。所以,這類食物也不宜實用!

發物有沒有科學依據?
如果「發物」的定義是以上3種食物的話,那它就有科學依據。但是,網上常說的發物是什麼呢?

所謂「發物」,主要是指一些腥、膻、辛辣食物,比如一些魚類,蝦蟹干貝類等海產品,比如,羊肉、狗肉等,比如蔥姜蒜、辣椒、煙、酒等,比如鵝肉、雞頭鴨頭豬頭肉等。我們看到這些食物幾乎囊括了我們日常所有的食物,如果按照這個吃法,估計你就只能喝水了。所以,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吃這些食物會對身體有害,相對,它們都是人體必須的營養來源,如果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勢必會帶來營養不良的問題,免疫力也會受到影響。胡亂忌口,有害無益。

因此,病後一定要均衡多樣化飲食,適量,在做法上做得易消化些,吃新鮮的,每次不要吃得太多,適量均衡,在具體的食物品種上不要過多限制,當然,盡量清淡些,不是易過敏食物(這個是根據個體情況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