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上海皮膚科醫院周靜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上海皮膚科醫院周靜

發布時間: 2023-08-28 16:42:17

Ⅰ 良醫 | 癢到無法自拔,這種皮膚病還有治嗎

AD不僅僅是皮膚病,患者常常合並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其他特應性疾病。

文 | 舍文


在杭州一家跨國企業工作的吳女士,平常非常注意個人形象,但無奈,一個「難言之隱」一直困擾著她——後背皮膚劇烈的瘙癢!

癢!癢!癢!誰癢誰知道這有多難受。

四處沒人的時候,吳女士會去撓,多年下來撓破的皮膚形成了色素沉著,一次和閨蜜外出 旅遊 ,閨蜜關切地問:你是不是被家暴了?

吳女士之前一直覺得這個毛病不需要去醫院,但閨蜜的這聲關切促使她去看了醫生。經過診斷,吳女士患上的皮膚疾病叫做特應性皮炎(AD)。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皮膚科顧軍教授說,吳女士這樣的經歷在他的門診很常見。近年來特應性皮炎(AD)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增加的原因一個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另一個是更多的患者走進醫院得到了診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皮膚科顧軍教授

2021年5月是中國第一個「AD關愛月」,專家提醒, 網路上有關皮膚瘙癢的知識魚龍混雜,大家不要根據網上的信息擅作判斷,特應性皮炎需要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斷和治療。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戴爾紅教授則提醒,嬰幼兒中間特應性皮炎(AD)的患者也不少,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有一部分孩子因為皮膚瘙癢而產生自卑感,甚至有抑鬱的傾向。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皮膚情況,及時到醫院咨詢和診斷。

小孩容易「中招」,同時伴有其他過敏

戴爾紅教授的門診,小患者不少。據介紹,特應性皮炎(AD)的確「偏愛」嬰幼兒和青少年。 每3個嬰兒就有1個患有AD,兒童發病率正持續上升,成人AD的患病率為4.6%。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戴爾紅教授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以反復發作的慢性濕疹樣皮疹為主要表現,伴有明顯的瘙癢和皮膚乾燥。因劇烈瘙癢而抓撓更容易使病情惡化,表現為皮膚皸裂、鱗屑、滲出等。

AD不僅僅是皮膚病,患者常常合並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其他特應性疾病。

兒童患者中,大約有70%屬於輕度患者,多數情況下,兒童AD症狀會隨著進入成年而緩解,但部分患兒可持續緩慢進展,到成年仍可以反復發作,不能治癒,需要進行長期有效的全程管理。

問題是,家長缺少專業知識,很難判斷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治療。戴爾紅教授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皮膚異常,最好是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請醫生做專業的診斷。「醫生診斷後,可能有些孩子並不需要葯物治療,只要平常做好保濕就行了。但有一些孩子就要接受治療,如果不及早治療,病情會變得更加嚴重,而且會反復發作。」

AD為什麼越來越多?

AD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機制也極為復雜。研究認為免疫異常是AD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

「特應性皮炎(AD)」這個名稱大家非常陌生,倒是「濕疹」大家都聽到過。顧軍教授說,上世紀80年代的教科書里,AD被歸為濕疹里的一個特殊類型,此前病人比較少。「到2005年我們做臨床研究時,要找到成人AD患者都不太容易。」

但現在按照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推算,中國AD患者有8000萬人,其中大多數是輕中度患者。他認為,患者增加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上升,AD的發病率會上升,另外一個就是醫療界對AD認識提高。

顧軍教授介紹了AD臨床診斷中的幾個關鍵詞。

第一個是患者的濕疹性皮炎病史超過6個月;

第二是患者的家族病史,家族成員里有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

第三是實驗室檢查結論。

顧教授說,AD的診斷技術並不算難,但皮膚科醫生里有一些醫生對AD的認識還比較少,因此容易忽略。「我們一直在對皮膚科醫生做關於AD的培訓,希望更多的醫生掌握相關的知識。」

另外,AD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顧軍教授把銀屑病和AD做了比較。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銀屑病,子女患病的概率大約是14%,如果雙方都患有銀屑病,子女患病的概率是42%。

而AD,父母一方如果患有AD,子女患病的概率是5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AD,文獻數據顯示子女患病的概率是79.8%。

前面提到,AD這種疾病嬰幼兒容易「中招」, 這種疾病的另一個好發高峰是老年人,老人也需要注意。

顧軍教授說,AD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因此需要對公眾進行更多的科普。

怕激素?規范治療聽醫生的


這些年經過不斷的科普宣傳,很多人對激素有了一些了解,但也有人對激素產生了過分的擔心。

皮膚疾病的外用葯中,有的葯物的確含有激素。到底用什麼樣的葯更好?專家強調,必須根據病情由醫生做判斷。現在,特應性皮炎(AD)有了創新的葯物,醫生會根據治療需要給出方案。

顧軍教授指出,外用糖皮質激素是AD的一線療法,短期內能夠有效控制炎症,減輕症狀,但長期大面積使用可能導致皮膚和系統不良反應,如局部的多毛現象、血管的擴張等。

過去由於葯物種類有限,一些害怕使用激素的患者乾脆就不用葯,這給AD的長期治療帶來了困難。

隨著創新機制的PDE-4抑制劑的上市,現在治療的葯物有了更多選擇。據顧軍教授介紹,創新PDE-4抑制劑屬於小分子、非激素抗炎葯,可以通過降解環磷酸腺苷及提高其細胞內水平,參與調控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減少促炎症遞質的產生,從而達到控制AD炎症反應的效果。

PDE-4抑制劑分子量低,容易經皮膚滲透吸收,可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也為AD患兒及成人患者的長期維持治療帶來可能,進而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修復肌膚屏障、減少復發。

談及AD的治療,顧軍教授強調,目前臨床倡導長期管理,目的是達到緩解或消除瘙癢、皮疹、誘發或加重炎症的因素,從而減少和預防復發,減少或減輕合並症。

具體而言,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先有效地控制皮損,急性期之後進行主動維持治療。特應性皮炎雖然難以根治,但通過正規和良好的治療及疾病管理,AD症狀能夠完全消退或顯著改善。

戴爾紅教授常常遇到不能好好堅持給孩子用葯的家長。「這里要糾正一個概念,看上去孩子皮疹好了,其實並沒有好,它和正常的皮膚相比還是有點問題的,下面還有微小的炎症,保濕功能缺失了,所以我們要有一個緩慢的減量的過程。」

這樣看,特應性皮炎(AD)還是能治的,但需要長期的治療和維持,患者得對自己耐心一點。




· 清華畢業生就能做好「保姆」嗎?· 深挖 | 甜瓜院士吳明珠:擇一業,終一生,成一事· 熊孩子打壞影院銀幕之後,家長的回應更氣人!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Ⅱ 請教皮膚科專家,請您告訴我這是牛皮癬嗎

你最好是去醫院請醫生給你診斷一下,看起來像是牛皮癬,牛皮癬分好多類型呢
秋季是牛皮癬的高發季節,牛皮癬患者要做好預防。
專家提示如下:
一、鞏固治療牛皮癬,提前預防秋季牛皮癬復發,牛皮癬的發病根源是肝陰虛,所以牛皮癬患者應採用中醫消銀激活療法進行治療,調節肝臟的陰陽平衡,改善人體內環境,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最終有效的預防牛皮癬復發。
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患者體質,來預防牛皮癬秋季復發。但秋季鍛煉一開始強度不宜太大,應視身體狀況逐漸增強,切不可過度運動,否則將會增加身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
三、保證充足的睡眠是預防牛皮癬秋季復發的有力保證。睡眠不僅能恢復體力,保證健康,還是提高身體免疫機能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要遵照人體生物鍾的運行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做到起居有常。
四、患者注意營養。一是保持飲食清淡,不吃重油膩味的食物,這類食物不僅會加重腸胃負擔,還會使體溫、血糖上升,會使人萎靡不振,產生疲憊感;二是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因維生素能促使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盡快排除;三是多吃含鉀食物,如乾果、豆類、海產品等,它能維持細胞水分,增強其活性,有助於機體恢復生機。
秋季與冬季是牛皮癬的高發季節,牛皮癬患者一定要注意鞏固治療,不可草草了事,以免病情復發或加重。

Ⅲ 上海濱凱美之源整形外科醫院的醫院專家介紹

陳乃理
資深整形外科醫師、著名整形修復專業人士
原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資深專家、國際美容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上海整形外科學會會員、國際整形再造及美容外科學會會員、亞太顱頜面外科學會會員、德國STB醫學相關技術協會會員、開普頓大學譜魯芳頓醫學院和金山大學整形外科訪問學者。
曾赴韓國、德國等海外多國深造研修,師從五官整形界的權威,接觸世界各地大量愛美者,學得世界最頂尖的整形美容技術,憑借獨到、精深的韓式整形手法,成為亞太地區「五官整形和整形修復」口碑最佳的醫師之一,並頻受高端時尚雜志如《CHINA SPA》等專訪,深得國內外專家贊賞和同行認可。
任專職整形外科美容醫師達20餘年。是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創始人張滌生院士門下為數不多的優秀女弟子之一,在醫學整形方面具有獨到的悟性和獨特的手術風格。多年來先後在《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中國美容醫學雜志》等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學術論文。
朱莉
美容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上海整形外科學會會員,從事整形美容外科專業近20年,在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學習期間曾受到整形泰斗張滌生教授的親臨指導。參加歷年的國際、國內整形美容外科學術交流,不斷汲取國際上新的技術,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在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10餘篇,在整形美容特別是面部個性化美容整形及先天性和外傷性畸形的矯形等方面的整形美容外科手術具有個性化獨到的見解,手術方法新穎,技術全面。
鄭銳
副院長醫療美容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委員、美容醫療技術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從事皮膚美容專業近20年,曾發表論文10餘篇,對皮膚美容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將傳統皮膚科學治療與現代激光、光子治療技術有機地結合,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繆勇
院長 中華醫學會上海整形外科學會會員,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曾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從事整形美容20餘年,先後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及多家整形醫院擔任主任醫師、業務院長,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獨到的整形美容審美構思。繆醫生深具創新意識,並擅長於各種整形美容術,尤其在乳房整形,雙眼皮、祛眼袋、面部輪廓整形,吸脂減肥塑形,面部除皺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手術設計准確體貼,手法細膩,以扎實嫻熟的手術功底深受廣大愛美女性好評,並被譽為整形美容「金手指」。主診:面部輪廓整形(下頜角、顴弓整形修復)、乳房整形(微創隆胸、乳頭縮小、巨乳縮小)、吸脂減肥塑形、重瞼術(雙眼皮整形、內眥贅皮整形、眼袋整形)
擅長:面部輪廓整形(下頜角、顴弓整形修復)、乳房整形(微創隆胸、乳頭縮小、巨乳縮小)、眼部整形(雙眼皮整形、內眥贅皮整形、眼袋整形)、吸脂減肥塑形
滕可穎
任職整形外科專業醫師20餘年,擁有數萬例成功手術經驗,精通美式微創整形。畢業於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著名專家、資深帶教,師從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級整形權威黃碩麟、侯明鍾教授。多次應邀赴歐美參加國際級整形美容學術交流。赴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整形外科博士後站作學術訪問及研究,與美國著名整形大師Vincent R.Hentz教授與JamesChang教授(為多位頂級好萊塢明星御用美容顧問)長期學術交流並同台手術,深悟美式微創整形外科真諦,尤對人體精細解剖、組織癒合及疤痕預防機理有精深研究。先後在海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10餘篇,如美國著名整形雜志《BioinfoBank Library》、全球高端整形學術期刊《Elsevier Science》、《中國實用整形美容外科雜志》等。曾接受瑞士時尚雜志及國內著名媒體《新聞晨報》等專訪。個人愛好:素描,運動。
[技術特色]手術精緻細膩,尤擅將美式「微創」精髓發揮盡致,讓整形真正實現「美麗無痕」,並有效縮短恢復期,給整形者極大的安全感。在術前設計方面,擅長塑造廣受西方人士青睞的東方韻味美,是深受海內外眾多成功人士信任和青睞的私人美容專家顧問;[旗艦項目]美式微創立體豐胸/美式微創鼻型雕塑/美式除皺抗衰老整形;[擅長項目]360度分層水動力溶脂、美式埋線雙眼皮、微創長效祛眼袋、面部輪廓綜合塑形、女性私密整形、顯微自體毛發移植、疤痕預防及修復等等。
[附]論文發表於:1、美國整形雜志《BioinfoBank Library》2004年3月29日 外科手術論文編號:230-5 15043894(P、S、G、E、B);2、全球整形學術期刊《Elsevier Science》(整形外科,第2期,29卷,第230----235頁);4、《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5、《中華修復與重建外科雜志》;6、《中華手外科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