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貓咪得了皮膚病怎麼治啊
貓咪得了皮膚病怎麼處理呢?
貓咪
貓皮膚病主要包括:
1)細菌性皮膚病:以細菌感染為主;
2)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
3)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
4)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
5)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
其中真菌性皮膚病就佔了80%以上的病例螞槐,而病原貓咪的真菌性皮膚病98%左右以上是者物侍由於犬小孢子菌所引起,這是一種犬、貓、人類三者都可能感染的疾病,俗稱黴菌感染,或者"錢癬"。人醫的皮膚科常誤診為貓毛所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使得許多畜主因而放棄所飼養的貓咪。
真菌性皮膚病
皮膚真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性傳染,可通過貓的卧息地污染物及污染的梳子、刷子、鋪墊物等媒介傳染。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一般氣候炎熱、潮濕季節發病率高。患真菌病後治癒的貓,對同種真菌再感染有抵抗力,但抵抗力會在幾個月至1年後消失。該真菌是一種人獸共患的皮膚病,兒童及婦女更易感染。
症狀
患貓皮膚感染真菌後,多發於頭部耳朵、四肢趾爪和軀乾等部位。患處的皮膚脫毛,出現環形的鱗屑斑,殘留有被破壞的毛根,有時患部完全脫毛。嚴重時會形成紅斑或痂皮。當癬斑中間開始生毛時,其周圍的脫毛現象仍在繼續。患部搔癢,個別貓如抓撓繼發細菌感染時,滲出嚴重,可見皮膚患處紅腫糜爛,重者可化膿。皮膚真菌病的發展,一般由中間向四周環行擴散,若不及時治療,轉為慢性病程較長。
出現如上症狀之後,要帶貓咪去獸醫院進行檢查。
治療
1.局部治療:外用葯物治療
長毛貓建議將全身毛剃除,短毛貓應將病灶直徑六公分內的毛發剃光,剃毛時應特別小心不要剃傷皮膚,以避免病灶的擴散。
外用葯物推薦使用癬蟎凈、癬凈,如果是酵母菌,則應當選擇酮康唑。
在上葯之前要最好用硫磺香皂洗一下局部皮膚,然後再上葯比較好。用棉簽沾酒精擦拭,將病區的皮屑及硬痂去掉,再塗外用殺菌葯物,每日塗抹2至3次,塗抹的范圍往病區外延伸6公分直徑,包括周圍看似健康的皮膚,以使葯物能直接滲透患處的皮膚。
另外,按照葯物的說明用葯,尤其是用葯的次數要符合葯品的說明。
TIPS:不可以給咪咪使用達克寧霜(葯效不明顯拖慢治療造成擴大),克霉唑(貓咪舔食後容易造成葯物中毒性失明)。
2.全身治療:局部治療2~4周後,如果仍不見顯著改善,建議改采口服葯物治療。
給貓咪喂葯的時候基本按照嬰兒喂葯的原則,一定要控制好體重比,一般就不會出問題。
1)灰黃黴素
灰黃黴素片30毫克/千克體重,1次/日,連服3-4周,能抑制深部毛根真菌的發育。但對於貓咪可能會產生毒性,特別是波斯貓、喜瑪拉雅貓、暹邏貓及阿比西尼亞貓,而感染後免疫不全症的貓咪(HIV,貓的AIDS)服用灰黃黴素的副作用則更為嚴重,應避免投入;灰黃黴素具致畸胎性,應避免投與懷孕的母貓。另外,服用灰黃黴素的貓咪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可能會引起感光過敏症。
小貓在四周齡後才可以喂服灰黃黴素,但必須以最低劑量投與(5~10/天),並注意可能發生的毒性。
服用灰黃黴素治療期間每天在貓食中添加4毫升植物油,促進灰黃黴素的吸收。
2)中葯:土茯苓一錢;防風一錢;雙花-錢;漏蘆一錢;甘草-錢半。
3.護理:
1)陽光
波奇網提醒大家,很多人認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死黴菌,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用在貓咪身上則必須加以考慮,因為靠紫外線殺死徽菌必須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而貓咪本身並不首吵具有汗腺,完全靠口舌黏膜及腳底來散熱,長期曝曬可能會引起中暑及曬傷;如果家裡有窗檯每天可以接受一段時間的日照,就在那裡給貓咪安排一個休息的地方吧,貓咪可以看著屋外的風景曬會太陽,保持乾爽很重要。
2)沐浴
感染貓咪最好長期使用專用洗毛精,或者用硫磺皂,建議每1~3日一次。專用洗毛精及硫磺對於小貓都相當安全。
2. 貓癬怎麼治好得快
一、貓癬的表現症狀
貓癬主要通過真菌感染傳播,當貓咪長期待在受潮不衛生的毛織物後得貓蘚的幾率會提高很多。此外,當貓咪抵抗力低下,或者少出門曬太陽,又或是貓主人個人不注意衛生,都有可能使貓咪感染貓蘚。
貓咪在患上貓癬後會有什麼表現呢?小編現在告訴你:被傳染貓癬的貓皮膚會異常瘙癢,所以貓咪會在不同物體上蹭癢。如果你發現你的貓咪表現異常,在家裡的茶幾,凳腳處抓癢時,請警覺起來,送去合規的寵物醫院進行檢查。
二、貓癬的治療方式
貓癬的治療通常需要把皮膚病區及其周邊的貓剃干凈,然後用干凈毛巾浸泡在熱肥皂水後擰干,搽洗貓咪患病的皮膚來軟化硬皮。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先用先棉簽沾酒精輕輕塗抹,將病區的皮屑和疙瘩去掉,然後再塗上夫安特軟膏,可噴灑小量直到皮膚濕潤即可。這樣有利於皮膚直接吸收葯物。推薦給患貓服用吃一些復合維生素片,幫助貓咪補充肌膚修復過程中所需要的的營養,協助治療。當然,具體情況還需要到寵物醫院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貓癬治療的偏方:
外用葯是復方水楊酸酊劑、復方苯甲酸軟膏、復方間苯二酚塗劑、1%益康唑霜或克霉唑霜、2% 咪康唑霜乳膏、聯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要想恢復得快一些,可以口服抗真菌葯物,內外兼顧。
還有就是補充抵抗力,貓咪抵抗力上來了,自然就好了。可以吃一些維生素b,吃一些幼貓營養膏。
環境一定要做好殺菌,有地毯的主子,可以買這種紫外線燈,殺菌效果比噴劑啊,都好很多。因為很多地區總有陰雨天氣不適合曬被子,紫外線燈照完真的有曬過太陽的感覺。照燈時候,不要進屋,貓咪和人都是。
對於所有的皮膚病都需要加強營養,補充維生素,比如平時可以喂些營養膏,多曬太陽。最後一點就是多通風,盡量控制貓居住環境的濕度。
三、貓癬的預防方式
1、預防貓蘚需要讓小貓咪減少接觸久未清洗的毛巾毛毯,同時保持貓咪生活環境的干凈舒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癬就是真菌,可通過孢子傳播。所以建議各位寵主勤清洗貓咪睡覺的毛毯,並多帶帶小貓出門曬太陽。太陽光可以有殺毒消菌的作用。
2、增強貓兒的體質,提高抵抗力。貓本身是攜帶著很多癬的孢子的,但是在其抵抗力高的情況一般不會使貓癬發作。建議寵主平時給貓咪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提高貓咪的皮膚抵抗力。這些在一般食物中含量比較少,建議尋找專業的貓糧購買。
3、請勿過度頻繁給貓咪洗澡。貓咪的皮膚本身就有角質層抵禦病菌,但是貓咪的角質層相對於人類薄很多。洗澡過多容易破壞貓咪的角質層從而使病菌有機會感染貓咪的皮膚。
爪爪溫馨提示:各位寵主們需要給貓咪們一個溫馨舒適的家,貓咪經常接觸的毛巾,毯子,地板,傢具都要勤消毒。同時主人也需要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和給自己補充一些維生素,因為貓癬可傳染給人,請注意在雙手抱過貓咪後要記得洗手。
3. 貓咪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貓跳蚤引起痕癢
像許多溫血動物一樣,貓也很容易被跳蚤叮咬。跳蚤不僅是貓和人討厭的東西,也是絛蟲等寄生蟲的傳播媒介。雖然大多數貓對跳蚤叮咬的反應是瘙癢和抓撓,但有些貓對跳蚤唾液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只要咬上一口就會感到極度瘙癢。
貓耳蟎
貓耳蟎是貓科動物中最常見皮膚爬行性的寄生蟲之一,耳蟎可以發現在任何年齡的貓。一旦貓咪感染了耳蟎,就應該帶它去看獸醫。感染了耳蟎的貓可能只表現出輕微的耳道刺激症狀,盡管許多貓表現出極度瘙癢,抓撓耳朵,搖頭,直到血管破裂並在耳廓形成血腫。
貓癬
癬,又稱皮癬,是貓常見的真菌感染。犬小孢子蟲是最常見的一種癬菌,是人畜共患病的,這意味著它可以在貓、狗和人之間傳播。貓咪感染後,病變最常見的部位是頭部、胸部、背部和前腿,這種病變通常不癢。
環境過敏
貓和我們一樣,貓也會對任何環境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比如灰塵、黴菌、草、花粉甚至其他動物。受感染的貓會在臉上蹭來蹭去,搔耳朵和腋窩,還可能會過度梳理毛發,導致它們在啃毛時出現斑痕。
貓細菌感染
膿皮病,或皮膚細菌感染,是貓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繼發性疾病。貓因寄生蟲、真菌或過敏而搔癢和梳理毛發,會對皮膚造成創傷,從而讓環境中的細菌接管並造成繼發性感染。
除引起瘙癢外,膿皮病還可表現為脫發、皮膚層脫皮、小膿皰或廣泛的紅色病變。這種情況必須要去獸醫那裡處理。
貓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可以在任何年齡發展,也可以發生在對任何食品的反應,但最常見的牛肉,乳製品和海鮮。雖然瘙癢的臨床症狀類似於其他類型的過敏,但對食物過敏的貓的頭部和頸部最癢。少數,10%到15%,也可能有胃腸道症狀,如嘔吐或腹瀉。許多貓也有繼發性細菌感染,必須用抗生素治療。
貓痤瘡
貓的下巴也會出現黑頭,這些黑頭,也叫黑頭粉刺,積聚在受影響的貓的下巴上,原因我們還不完全清楚。它發生在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貓,並影響男性和女性在平等的比例。這些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也可能在受影響的區域引起瘙癢和脫發。
4. 貓咪最常見的皮膚病及症狀
一、常見皮膚病類型:
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
最常見的貓癬-癬菌,大分類就屬於真菌感染,典型症狀為局部脫毛,丘疹,混合斑點結疤。貓癬感染力強,人畜共通,一旦發現,就要趕緊治療控制。
脂溢性皮膚病:油脂分泌異常,典型症狀黑尾巴、黑下巴。
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叮咬的瘙癢感導致貓咪抓撓很容易繼發感染。
蟎蟲感染,或者蟎蟲真菌混合感染是高發又難治的皮膚病類型,所以如果貓咪出現蟎蟲症狀,不要猶豫,請務必盡早就醫。
過敏性皮膚病:由寄生蟲、食物及其他過敏源引起的過敏。
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
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
二、貓皮膚病防治方法
1、確診病因
只有盡早去醫院確診病因,針對性治療才能發揮治療的最大功效,也不至於耽誤病情。
2,控制感染
尤其像貓癬這種高發、容易復發的皮膚病,進行局部或定期葯浴抗感染,對於治療很有幫助
3、皮毛護理
平時就要需注意貓咪的皮膚健康,定期幫愛貓梳毛,用天然溫和浴波洗澡。
4、補充營養
如果貓咪發質差、易脫毛、干澀無光澤,可以平時補充些皮毛營養,改善皮毛健康。
5、環境清潔
貓咪居住環境要保持清潔干凈,發生貓癬的皮膚病時卧具等都有消毒!
5. 我家小貓得了皮膚病,該怎麼辦
貓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皮膚病有兩種,一種是真菌性皮膚病,另一種是細菌專性皮膚病 。真菌性屬皮膚病一般出現在貓咪的毛發,也稱為貓蘚,有著傳染性,需要將患處的毛發剪掉,塗以葯膏,保持室內通風,患病期間多補充營養;細菌性皮膚病基本因為細菌感染,比較好治療,吃葯噴到葯物都可以。
6. 貓咪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1、耳蟎
發病部位:內耳道、外耳道
瘙癢程度:
症狀:外耳道有棕褐色分泌物,還伴隨著臭味,貓咪會經常抓耳、搖頭、流眼淚。
處理:(輕度耳蟎)使用耳道清洗液+滴耳液
(嚴重耳蟎)使用耳道清洗液+滴耳液+口服葯
並給貓咪戴上頭套,以免撓傷耳朵
預防:定期驅蟲、定期清潔耳道
2、脂溢性皮炎
發病部位:頭部、腿部、尾巴
瘙癢程度:
症狀:毛發上附著大量黃色油脂,皮膚表面有大量油性分泌物,並伴隨著異味。
處理:使用清潔噴霧+葯浴+口服葯
預防:身體保持清爽干凈、補充營養、維生素
3、濕疹
發病部位:大腿內側、腹部
瘙癢程度:
症狀:皮膚上出現血疹、紅斑、糜爛、水泡等現象,還可能會伴隨著瘙癢、發熱、疼痛等症狀。
處理:使用清潔噴劑+葯浴+軟膏
並給貓咪戴上頭套,以免貓咪舔咬患處
預防:定期洗澡、保持環境衛生
4、貓蘚
發病部位:頭部、四肢、全身
瘙癢程度:
症狀:典型為被毛脫落(呈橢圓形、圓形),皮膚有明顯界限,還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皮膚損傷。
處理:(患處少)使用噴劑+軟膏
(患處多)使用噴劑+軟膏+葯浴+口服葯
病且給貓咪戴頭套,以免抓撓造成繼發感染
預防:補充維生素b,提高免疫力、注意衛生
5、體外寄生蟲
發病部位:背部
瘙癢程度:
症狀:皮膚上出現結痂、瘙癢、紅疹,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紅斑、掉毛、脂溢性皮炎、皮膚潰爛等皮膚病。
處理:體外驅蟲葯+軟膏
若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就醫
預防: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
給貓咪驅蟲後,寵主還可以給貓咪餵食一些益生菌來緩解腸胃不適的症狀。比如「饞不膩益生菌」這種,含枯草芽孢桿菌和果寡糖成分,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緩解腸胃不適症狀。
6、毛囊炎(黑下巴)
發病部位:尾巴、下巴
瘙癢程度:
症狀:貓咪的尾巴和下巴部位的皮膚變黑、紅、腫,毛發稀少,根部還有很多小黑點。
處理:噴劑+軟膏、凡士林+軟膏
嚴重的話需要先剃掉患處毛發
預防:定期擦拭、使用不銹鋼或陶瓷材質的貓碗、注意飲食清淡
最好給貓咪挑選一款油脂含量在13%~16%左右的貓糧。
就好像這款「妙修凍干貓糧」,動物性原料只有雞肉,蛋白質在45%以上,營養豐富,能滿足貓咪的需求,還通過脫脂工藝,把油脂含量控制在15%左右,清淡不油膩,還添加了車前子成分,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可以在飲食中管理和預防貓咪黑下巴的問題,更有利於貓咪健康成長。
7. 貓咪皮膚病
豹貓
流浪貓最容易患皮膚病,所以我們在接觸流浪貓時要格外注意,如果要收養流浪貓,也要先對流浪貓做全身檢查,以免將皮膚病傳染給人類,自家寵物貓不要經常與流浪貓接觸,避免疾病。
一、貓咪常見的皮膚病
1.細菌性皮膚病:以細菌感染為主,相對較容易治療
2.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真菌性皮膚病最難治癒,而且極易傳染給人類。
3.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單一性的寄生蟲很容易被清除,但如果較嚴重,並伴隨其他症狀,治療難度就較大。
4.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該情況發生較少
5.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缺乏營養也容易使貓咪掉毛。
二、治療方法
不同類型的皮膚病,治療方法也不同,對於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引發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無非葯浴、噴劑、消毒、帶項圈、曬太陽等等;但對於營養性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就是加強營養,比如補充B族維生素。
無論哪一種皮膚病,症狀都較相似,而且貓咪的皮膚防禦系統出問題後,很容易發生混合感染,我們能看見的症狀也許不是一種皮膚病引起的症狀,同時感染了2~3種真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貓咪發生皮膚病時,我們要第一時間帶貓咪去正規的寵物醫院,鑒定貓咪患的是哪一種皮膚病,以便迅速做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