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過敏性皮膚可不可以去角質
敏感肌不建議去角質。皮膚會敏感就是因為皮膚角質層薄,抵擋不住外界刺激。可以選擇一些溫和保濕的清潔面膜使用就好了。
㈡ 很想知道這種草葯叫什麼別人說可以治「過腰蛇」這種皮膚病的,是路邊可以摘的,就是沒人知道叫什麼!上
鬼針草
別名:一包針、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內針、盲腸草、容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脫力草,蝦尾草,方骨苦楝。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肝經、肺經、大腸經。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消腫。
主治:咽喉;腫痛;泄瀉;痢疾;黃疸;腸癰;疔瘡腫毒;蛇早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倍量;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塗;或煎水熏洗。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
資源分布:全國廣布。
葯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
採收儲藏: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干[2]。
鬼針草 - 用葯禁忌
《泉州本草》:孕婦忌服。
鬼針草有著重要的葯用價值,性稍寒、味微苦,歸肝、肺、大腸經,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礙疾病,如黃疸、疔瘡腫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腫痛等疾病;由大腸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礙疾病,如泄瀉、痢疾等;它還可以治療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