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金匱皮膚病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金匱皮膚病

發布時間: 2023-08-24 04:04:47

『壹』 皮膚病血毒丸有用嗎

皮膚病血毒丸是純天然中葯針對皮膚病病因,以當歸、赤芍,活血、涼血、消瘀之力;配以連翹、內雙容花,清熱解毒;配以蟬蛻、紫草散風、除熱、解毒透疹,共奏清血解毒、消腫止癢之功。而達到清除皮膚病患者體內血毒之目的。
皮膚病血毒丸治療青年人痤瘡粉刺,通過通泄三焦實火,盪滌臟腑之熱,泄火通便,調整機體的功能,消除痤瘡、粉刺,恢復顏麵皮膚健康。 用於治療神經性皮炎,皮膚病血毒丸從止癢入手,減少了人為的搔抓,減少對瘢痕的刺激,使瘢痕逐漸復原,可取得極好的效果。
另外,還可治療風疹、濕疹、皮膚刺癢及大便燥結等症。 皮膚病血毒丸經過多年的臨床檢驗,對於治療皮膚病有一定的療效。
皮膚病血毒丸 根據《中國葯典》 、《金匱要略》和《傷寒論》中的葯典。由常見的中葯精製而成。 為了健康與安全著想,建議想要購買皮膚病血毒丸,需到正規專業的大葯房咨詢、購買。

『貳』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日常一些皮膚病困擾著我們,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下面我准備了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希望對您有幫助!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一、 病毒性皮膚病(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扁平疣)

發於頭面部:病期較短,或痛或癢,皮疹色紅以丘疹、丘皰疹為主,可兼少數水皰,體質不弱者,可分選芎菊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一清膠囊、板藍根顆粒等。

發於胸脅部:皮疹色紅,疼痛,以丘疹為主或見膿皰者,可分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復方青黛膠囊、開胸順氣丸、連翹敗毒丸、平肝舒絡丸;病期長伴刺痛,體質無明顯虛弱者,選血府逐瘀膠囊。

發於下半身:體質不虛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等;陰虛體弱者可用六味地黃丸;陰虛內熱者可用知柏地黃丸。

外用:選山寶皮寧酊、如意金黃散等。

扁平疣:常膚色皮損兼有少氣乏力,脾胃虛弱者,可選貞芪扶正膠囊、參苓白術丸;色淡紅或紅兼有熱象的,可選板藍根沖劑、梔子金花丸、芎菊上清丸、復方青黛膠囊等;色偏深兼有氣滯血瘀徵象者,可選血府逐瘀膠囊、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等。

二、 細菌性皮膚病(膿皰瘡)

發於頭面部或泛發者:可分選連翹敗毒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雙黃連口服液、金銀花露、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等。

三、 真菌類皮膚病(體癬、足癬、股癬、頭癬等)

發於上半身:體質強,皮疹癢,疹色紅者,分選黃連上清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等。 發於下半身:體質強,皮疹濕癢,疹色偏紅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外用:鈹寶消炎癬濕葯膏、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

四、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皮炎、濕疹、蕁麻疹等)

(一) 皮炎濕疹類

急性期:病期短,皮損色紅腫脹,瘙癢,兼心煩,口乾,便秘等,可選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羚羊角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梔子金花丸等。 亞急性期:皮損顏色轉淡或深,可有少量滲出,瘙癢,體質強者可選當歸苦參丸、膚癢顆粒、防風通聖丸;脾胃弱,食少便溏者選參苓白術丸。

慢性期;皮損肥厚,粗糙乾燥,瘙癢明顯可分選四物合劑、膚癢顆粒、天麻鉤藤顆粒、參苓白術散等。

外用:急性期馬齒莧濕敷;亞急性期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慢性期冰黃膚樂軟膏、鈹寶消炎癬濕葯膏等。

(二) 蕁麻疹

急性期: 體質較強者可分選防風通聖丸、芎菊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膚癢顆粒等;伴疹色不紅、惡寒時可選銀翹解毒顆粒,疹色偏紅、不惡寒時可選桑菊感冒片。

慢性期:體質較強者可選用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川芎茶調顆粒等;脾胃虛寒,喜溫喜按,面色淡白,四末不溫者可選附子理中丸;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可選參苓白術丸;氣虛自汗惡風或陽虛(寒冷性蕁麻疹)可選玉屏風口服液、貞芪扶正膠囊、陽和丸等;血虛生風,肌膚乾燥無光澤可選四物合劑、烏雞白鳳丸。

五、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玫瑰糠疹、銀屑病)

(一) 玫瑰糠疹

疾病早期:風熱偏盛,疹色紅,癢,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等;偏風濕的,疹不甚紅可選當歸苦參丸,熱象明顯的可選三妙丸。

疾病時間較長的:可分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貞芪扶正膠囊、膚癢顆粒等。

(二) 銀屑病

進行期: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消銀片、一清膠囊、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羚羊角膠囊等。 消退期:可分選消銀片、當歸苦參丸、三妙丸、參苓白術丸等。

靜止期:可分選血府逐瘀膠囊、四物合劑、大黃蟄蟲丸、貞芪扶正膠囊等。

關節病型銀屑病伴關節灼熱紅腫沉重,或發熱、口渴不欲飲可用濕熱痹顆粒、新癀片;伴發熱的急性期銀屑病可選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滲出性銀屑病兼體質較強者,可分選一清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

外用:選冰黃膚樂軟膏、5~20%黑豆餾油軟膏。

六、瘙癢性皮膚病(癢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

病期短或較短:皮損偏上半身,風熱徵象明顯可分選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兼有濕熱徵象的可選用一清膠囊、當歸苦參丸;兼肝陽上亢,熱擾心神,失眠不安者,可選天麻鉤藤顆粒。

病期較長:出現血虛徵象者選四物合劑;脾胃虛弱、氣虛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玉屏風口服液;體質較強兼氣血瘀滯可選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肝氣郁結無明顯熱象的可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兼有熱象的,心煩易怒,兩脅脹痛選加味逍遙丸;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乾燥選天王補心丹。

外用:冰黃膚樂軟膏、鈹寶、苦豆子油搽劑、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

七、色素性皮膚病(黃褐斑、白癜風)

(一) 黃褐斑

色淡褐,伴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肝氣郁結,斑色黃褐者,可分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血虛兼血瘀的褐色斑,可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肝腎不足,疹色深褐加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二至丸等。 外用:絲白祛斑軟膏

(二) 白癜風

病程短:風熱徵象,疹色有光澤,顏色為淺色素斑可選川芎茶調顆粒、防風通聖丸;濕熱徵象可選梔子金花丸、三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病期較長:疹色白,周圍正常膚色加深,可分選白癜風丸、二至丸、首烏丸、血府逐瘀膠囊等。

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

八、斑禿

病程短:風熱徵象者,可選芎菊上清丸、防風通聖丸等;肝風內動,心神不寧者選天麻鉤藤顆粒;肝氣郁結者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等。

病程較長:血虛,氣虛,肝腎不足者分選養血生發膠囊、斑禿丸、首烏丸、貞芪扶正膠囊、烏雞白鳳丸等。


『叄』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皮膚病種類很多,既包括因為細菌病毒的導致的傳染病。也包括像白癜風等不傳染的皮膚病。不管是哪一種,患者的病因都會有相同的一個:免疫力低下。下面分享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1

合理膳食。

食物是我們獲取營養的主要方式。但是很多的時候,反而使病從口入。尤其是現在有毒造假的食品不斷涌現,如何吃得安全健康就成為擺在大家面前一件需要解決的大事。

均衡的飲食結構可以幫助大家全面的補充營養,通過粗糧、蔬菜、水果以及肉蛋的有機組合,既可以增進食慾,也可以更好的維持身體的運行。

適量運動。

運動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一環。皮膚病專家講,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是第一步,通過興趣引導自己更好的投入到持之以恆的鍛煉中來,不斷增強體質,遠離誘發皮膚病出現的誘因。

戒煙限酒。

煙酒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很容易刺激它們發作。很多的煙民皮膚發黃粗糙,喝酒的人身上有紅色的血絲,這就是煙酒對皮膚的傷害。除此之外,還會傷害到內部的臟器,對於皮膚病患者的傷害也就會更大。

心態平和。

學會心善的感受生活賦予你的磨練,很多的人把壓力、困難當做是生活對自己的'壓迫欺辱,皮膚病專家建議大家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學會積極的面對生活,正確的舒緩壓力,因為皮膚受情緒的影響十分明顯。健康的心態對皮膚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十分有效。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2

如果是輕度症狀僅僅是脫屑伴有瘙癢可以採取以下幾種常用方法改善!

1. 盡量飲食清淡,剋制海鮮、羊肉等發性食物攝入,不要喝酒熬夜,撓癢皮膚。

2. 多穿棉質舒適的衣服,根據氣溫合理增減衣物,防止汗漬滲透或不皮膚透氣。

3. 避免和動物皮毛接觸,家裡保持干凈,預防蟎蟲。

4. 不要用過度熱水和鹼性肥皂沐浴,破壞皮脂平衡。

5. 堅持潤膚,用一些無色素香精無防腐劑的保濕潤膚乳塗抹。

6. 多運動,提高免疫力預防濕疹大爆發。

一、皮膚免疫力低下的調理方法

1、清潔

要想皮膚好,皮膚的清潔十分重要。平常要注意皮膚的的清潔,早晚洗臉,保持肌膚的乾爽透氣,這樣就不會因為堵塞毛孔而冒痘痘。

2、補水

防止痘痘產生就要給皮膚補充水分,平常可以選擇補水的護膚品,選擇面膜也要使用補水型的,這樣才能讓肌膚水油平衡,水油平衡的皮膚不易長痘。

3、防曬

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會吸走皮膚中的水分,所以平常要給面部塗上隔離霜,防止紫外線的同時還能避免細菌與面部肌膚接觸,這樣可以給皮膚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二、增強皮膚免疫力的食物

1、大豆製品

大豆中含有的異黃酮素是可以帶女性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能幫助肌膚的老化。也具有抗氧化性,能夠調節我們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增強皮膚免疫力,把痘痘都趕跑。

2、多吃粗糧

很多人為什麼會長痘痘呢,其中有一點原因就是體內的毒素沒辦法及時的排出去,這個時候多吃粗糧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粗糧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促進腸胃的蠕動,提高腸胃排毒的效果,從而把毒素從我們的身體內排出去。

3、牛奶

很多人都知道牛奶能補鈣,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但是你聽過么?常喝牛奶對皮膚也是有好處的。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是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肌膚的活性,增強皮膚的免疫力。

4、堅果

大部分的堅果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跟能抗氧化物質的自由基,而堅果裡面所含有的維生素B更是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肌膚免疫力。

5、紅薯

維生素A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增強皮膚免疫力的營養物質,在皮膚組織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紅薯裡面蘊含著非常豐富的β胡蘿卜素,而β胡蘿卜素是一種能夠快速補充維生素A的一種營養物質。屬於說想要補充體內的維生素A的話吃紅薯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

免疫力低下的皮膚病怎麼治3

如果是單純的免疫低下引起的皮膚病,可以來針對於如何提升免疫力,治療這種疾病。如果非必要情況下,不建議去使用葯物,單純的在營養以及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上進行調整即可。

第一點、在平時的時候應該多喝涼開水,這樣能夠保持黏膜濕潤,並且能夠加速身體代謝,使機體代謝良好。

第二點、應該保持足夠的睡眠,睡眠質量提高了,身體免疫力也會隨之提高。

第三點、多參加室外的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這樣能夠增強身體鈣的形成,並且能夠增強體質。

第四點、在是飲食方面,飲食不要過於單一,應該多種多樣,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的果蔬等。並且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可以去長時間鍛煉跑步以及跳繩等這樣的有氧運動。如果葯物方面,可以吃胸腺肽腸溶片,或者是口服轉移因子,這兩種葯物都能提升一定的免疫力。

皮膚免疫力低下者可服用免疫調節類葯物、中成葯等,具體如下:

1、免疫調節類葯物:

包括胸腺肽腸溶膠囊、脾氨肽凍乾粉、匹多莫德口服液、轉移因子膠囊等;

2、中成葯:

肝腎陰虛的免疫力低下者可用六味地黃丸,腎陽不足的免疫力低下者可用金匱腎氣丸,脾胃不和的免疫力低下者可用健脾丸。

幾乎所有的皮膚科疾病,都是與免疫力低下有關系的,或者稱之為免疫的紊亂。當人群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皮膚的免疫狀態也會跟著有所下降,這個時候對於外界的各種刺激,就會出現相應的反應,從而表現出多種皮膚疾病的表現。

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皮膚病,要想選擇提高免疫力的治療肯定是沒問題的。要想提高皮膚的免疫力,首先就需要有良好飲食和作息習慣,規律進餐,不偏食,不挑食,多吃五穀雜糧,多吃香菇木耳,不熬夜。

可以接受肌肉注射干擾素或者胸腺肽等注射液用於提高機體的免疫狀態,配合使用醫學護膚品以修復肌膚屏障,避免化彩妝,比如使用透明質酸、醫用生物膜等。

『肆』 皮膚病中葯外洗九法

導讀:夏季是皮膚病的高發季,對於皮膚病患者,外洗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者服葯痛苦;另一方面,皮膚病局部用葯能更好的吸收。(編輯/閆奇峰)

皮膚病中葯外洗九法

作者/龔景林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葯外洗在皮膚病的治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葯物煎湯乘熱在患處淋洗、浸泡、濕敷或坐浴的一種治療方法,古稱「溻洗」。

早在公元前770年《禮記•曲禮》篇即載有「頭有瘡則沐,身有瘡則浴」,《外科精義》曰:「夫溻法者,宣通行表發散邪氣使瘡內消也,蓋湯火有葯滌之功……此謂疏導腠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也,如葯二兩用水二升,為則煎取一升半,以凈帛或新棉蘸葯水稍熱溻其患處,漸漸洗溻沐浴之」張山雷氏說:「外瘍既潰,膿水浸淫,以洗滌潔凈為第一要義,庶幾病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則惡腐不除,必多滋蔓」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曾用苦參湯治療狐惑病,狼牙湯治療陰䘌。

洗劑在民間也常為人們所慣用,如用白礬水洗濕瘡,花椒水洗癢瘡,蔥椒水洗凍瘡,桂花葉水洗漆瘡等。這些方法簡便,而且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實踐中,筆者歸納了九法,茲不揣淺陋,介紹如下。

一、祛風止癢法

由於人體腠理不密,衛氣不固,風邪客於肌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導致營衛不和,氣血運行失常,肌膚失去潤養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如發病迅速,消退亦快,遊走不定,瘙癢無度,多發於上半身或泛發全身,皮疹多為紅色丘疹、風團、鱗屑或苔蘚樣變、疣目,損害為乾性,不滲出,以及抓後起鱗屑及出血等,常見於急性瘙癢性皮膚疾患,如急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治擬祛風止癢為主。

葯用艾葉30克,搖竹消30克(我註:徐長卿),路路通30克,蠶砂60克,煎水1500毫升,待水溫熱後外洗患處,每天2次,每次洗10-15分鍾。

臨床上如尋常疣、扁平疣等,均屬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皮損表現為扁平丘疹,或高出皮膚,粟米至黃豆大小,色為淡褐色、褐色、正常皮膚色。表面平滑或粗糙。

治療以祛風解毒為主。

葯用木賊15克,蒼耳子15克,敗醬草30克,露蜂房10克,馬齒莧30克,煎水1000毫升,先乘熱濕敷患處,然後用水擦洗皮損,皮損以擦紅發熱為宜,每天一次。

二、清熱消腫法

不論外感邪熱或臟腑實熱,蘊阻肌膚,不得外泄,熏蒸為患。皮損多見紅斑、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癢痛。常見於急性濕疹及皮炎類疾患,如帶狀皰疹、丹毒、膿皰瘡、過敏性紫癜、葯疹、接觸性皮炎及大皰性皮膚病、剝脫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治宜清熱、消腫、解毒。

葯用馬齒莧30克,黃柏30克,千里光30克,大黃30克,煎水1500毫升,待溫熱後外洗或濕敷患處,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鍾。

三、燥濕收斂法

濕有內濕與外濕之分,但以外濕為主,因濕邪侵入腠理,郁結不散,與氣血相搏而浸淫肌膚發疹。證見水皰,瘙癢糜爛滲液,水腫,浸淫四竄,汁水淋漓。常見的皮膚病,如皮炎、濕疹、脂溢性皮炎、天皰瘡等。

治宜燥濕收斂。

葯用馬齒莧60克,蒼術30克,側柏葉60克,苦參30克,五倍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濕敷患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鍾。

四、涼血解毒法

由各種「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常見的有葯物毒、食物毒、蟲毒、漆毒等。邪毒侵入皮膚,郁而化熱,毒熱與氣血相搏而發病。證見紅腫、丘疹、風團、糜爛等多種形態。常見的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葯疹、中毒性紅斑、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

治宜涼血解毒。

葯用千里光30克,大黃30克,朴硝30克,山楂60克,扁蓄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五、溫經散寒法

由於陽氣不達,皮肉受寒,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所致。皮損為紫暗或淡紅斑,局部皮損紅腫發硬,嚴重時可發生水皰、潰瘍。常見的皮膚病有凍瘡、血管炎。

治宜溫經散寒。

葯用透骨草30克,芫花10克,川椒15克,吳茱萸15克,煎水1000毫升,浸泡患處,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鍾。

六、活血散瘀法

肝氣郁結或外邪入侵,以致氣機不暢,氣滯血瘀,阻塞經絡而致。證見皮損色暗紅、青紫、瘀點、瘀斑、毛細血管擴張等。常見的皮膚病如結節性紅斑、硬紅斑、過敏性紫癜、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

治宜活血散瘀。

葯用鬼箭羽30克,紅花15克,丹參30克,桃仁30克,香附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0-15分鍾。

七、養血潤膚法

由於血虛不能營養肌膚,膚失濡養,血虛生風生燥,逗留肌膚所致。其皮損表現為乾燥、脫屑、肥厚、粗糙皸裂、苔蘚樣變。常見的皮膚病有神經性皮炎、銀屑病、魚鱗病、手足癬鱗屑角化型、掌跖角化過度症。

治宜養血潤膚。

葯用白芨60克,黃精30克,紫草30克,五靈脂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後再外洗患處,每天一次,每次浸泡30分鍾。

八、殺蟲除䘌法

由於對蟲體的過敏或蟲的毒素侵入機體,日久蘊毒,發於肌膚所致。皮損為丘疹、風團、水皰、血痂、抓痕、糜爛等。常見的皮膚病有疥瘡、丘疹性蕁麻疹、桑毛蟲皮炎。

治宜殺蟲除䘌。

葯用蛇床子30克,川椒15克,大楓子30克,硫磺60克,藜蘆15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鍾。

在臨床上還有由黴菌所引起的手足癬皮損為丘疹、水皰糜爛滲液。

治宜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葯用丁香10克,黃精30克,黃柏30克,川椒10克,枯礬15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與外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九、脫脂除垢法

多因內蘊濕熱,外感風邪,蘊阻肌膚,濕熱上蒸,或因濕熱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皮損為潮紅、滲出、糜爛、結黃厚痂、鱗屑(乾燥或油膩的鱗屑)。常見的皮膚病有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

治宜清熱利濕,脫脂除垢。

葯用透骨草60克,側柏葉60克,黃柏30克,皂刺30克,硼砂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鍾,洗後頭部不要另用溫水沖洗,待頭發自干。

總之以上九法初步概括了皮膚病中葯外洗的法則,在使用這九個法則時,一定要根據皮損的部位、范圍、性質以及患者皮膚的耐受情況辨證施治,合理的選擇有針對性的葯物和外洗方法,採取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法則進行洗浴治療,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伍』 身上一碰就有紅印

是蕁麻疹!!

蕁麻疹。現代醫學稱之為蕁麻疹。而中醫稱為「赤白游風」、「風疹」,因皮疹時隱時現又稱「癮疹」;
本病是一種以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為主要特徵的皮膚病。因其小則如麻如豆,大則成塊成片,每因遇風而發,故名又稱「風疹塊」。
有關本病,早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已有記述,曰:「少陰有餘,病皮痹隱疹」。此後歷代文獻中多有記載,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可見古人早已有對此病的認識。
其病因病機總由風邪引起,如《諸病源候論》說:「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隱疹。」然風為百病之長,其它病邪常依附風邪而致病。臨床常見的有風與寒或與熱相合,郁於肌膚而發生本病,但有外感和內生之異。
1.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客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如《諸病源候論》指出:「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搔癮疹。」、「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蓓(bei)癗。」明確指出了風寒、風熱客於皮膚,或表虛不固,風邪乘虛侵襲而致病。
2.內生:過食油膩厚味,葷腥等助火動風之物,如魚、蝦、蟹等,或因腸道蟲淫,均可導致腸胃不和,風火濕熱內生,郁於皮膚腠理而發。病久者氣血被耗,以致血虛生風,(婦女會沖任不調),風邪阻於肌膚亦可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一、急性發作,常有進食,葷腥之物,如魚、蝦、蟹等某種海鮮,或服用某種葯物,或受風寒刺激,或有腸道寄生蟲病史等。
二、皮疹大小不等、形狀不一、鮮紅或蒼白色風團,邊界清楚,瘙癢劇烈。
三、皮疼常突然發生,數分鍾至數小時後又遜速消退,以後不斷成批發生,時隱時現,發無定處,退後不留痕跡,每天發一批或數批,約一周左右停止發生。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四、部分病例可伴有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腸道症狀。波及咽喉時,可有喉部不適感、聲嘶,甚則喉頭水腫而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的可出現皮膚劃痕症陽性。
五、皮疹見於口唇和眼瞼,則出現膚色淡紅色局限性宣腫邊界不清。此皮疹在唇周、面部遊走者為面游風(西醫稱血管性水腫)。若正常皮膚上受到機械性觸抓則此部位有抓痕樣水腫隆起者,則稱人工蕁麻疹或叫皮膚劃痕。
臨床分證∶一、風熱型:風團色紅,遇熱則發,得冷則減,夏發冬愈或夏重冬輕。舌苔薄黃,脈浮數。
二、風寒證:風團色白,遇冷或冷風外吹而發,得暖而減,冬發夏愈或冬重夏輕,舌苔薄白,脈浮緊。
三、腸胃濕熱證:發病過程中,可伴有脘腹疼痛或繞臍竄痛,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泄瀉,或伴有惡心嘔吐。舌苔黃膩,脈滑數。
四、氣血兩虛證:風團反復發作,內熱外寒性,秋冬多發,丘疹色紅降,全身性發作等,遷延數月或數年,勞累後則發作或加劇,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細或沉細。(若婦女沖任不調時常在月經來潮前數天開始出現風團,經後消失,程周期性發作,可伴月經痛或月經不調。其舌苔薄質淡,脈細弱或弦細。
鑒別∶一、多型性紅斑、多在手足的背側等暴露部位,為圓形丘疹或環狀斑丘疹,中央呈虹膜樣,皮疹持久。
二、丘疹性蕁麻疹∶損害為紡錘形水腫性丘疹,頂端有針頭大的水皰,皮疹持續較久,退後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好發於下肢及軀干,常於春秋之季發病。以兒童為多見。三.中醫臨床病名..等。
治療∶分內治與外治兩種。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

『陸』 經常用這個方子治療皮膚病

臨床經常用經方,因為經方法度嚴謹,比較規矩,對症效果不錯。

之前看過一本書是經方名醫田八味的後人寫的叫曾榮修

記載了甘草瀉心湯治療各種皮膚病。

甘草瀉心湯

主要是治療誤下後,中焦脾胃虧虛,心下痞,客氣上逆。

甘草瀉心湯, 傷寒、金匱均有。

傷寒論158條: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很多難治的皮膚病和這個方子的病機有相同的一面。

這個方子,甘草、大棗補中

法半夏降逆止嘔

乾薑溫中

黃連、黃芩瀉心下之熱

很多臨床難治得皮膚病,很多都是吃了很多苦寒葯把脾胃吃壞了,導致病情寒熱錯雜。

而經方家曾榮修認為只要皮膚病表現「心煩不安」的都可以用這個方子。

不管其他兼證。

也就是抓主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兼有濕毒的加土茯苓、黃柏、蒼術、金銀花、玄參

加強清熱利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的效果。

臨床應用於各種皮膚病,比如濕疹扁平疣、過敏皮膚病、蕁麻疹效果都不錯。

『柒』 什麼是皮膚病

什麼是皮膚病

什麼是皮膚病,生活中造成皮膚病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朋友甚至沒有聽說過,也有很多朋友被皮膚病所困擾,皮膚病疾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嚴重的話會造成皮膚癌。那麼什麼是皮膚病呢?

什麼是皮膚病1

皮膚病(dermatosis)是發生在皮膚和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的總稱。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多種內臟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膚上有表現。

引起皮膚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膚病,如麻風、疥瘡、真菌病、皮膚細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傳染性,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引起恐慌與社會歧視,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進步,麻風等傳染病在全世界已經得到明顯控制。其他引起皮膚病的內外在因素,如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內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皮膚病是指發於人體皮膚、黏膜及皮膚附屬器的疾病。皮膚病是中醫外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代中醫文獻中雖沒有系統的關於皮膚病的專著,但在《五十二病方》、《內經》、《金匱要略》、《劉滑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科正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等文獻中都有較詳盡的有關皮膚病的論述。

現代中醫對皮膚科的一些疑難疾病如變態反應性疾病、皮炎、濕疹、白癜風、銀屑病等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因此,中醫皮膚病學開益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什麼是皮膚病2

皮膚病的治療,有以下幾種主要的治療手段:

1、物理治療,通過物理的方式治療皮膚病。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尋常疣、尖銳濕疣等,可以通過液氮冷凍來治療,低溫將疣體破壞掉,然後讓它脫落,低溫順帶著把病毒凍死。再有激光,激光通過光和熱,將疣體氣化達到治療的目的。比如白癜風,可以照308準分子激光,特定波長的激光,有促進黑色素產生的作用。

2、化學療法,化學療法就是葯物,有口服葯物,還有注射的、靜滴的葯物,還有外用的葯物。比如過敏類的疾病,濕疹、蕁麻疹,可以口服抗組胺、抗過敏的葯物,同時皮疹的表面也可以塗抹抗過敏葯物。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比如水痘、病毒疹,口服抗病毒的葯物,或者是靜點、肌肉注射抗病毒的葯物,同時結合外用葯物治療。

3、物理、化學結合在一起,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光動力療法,先在皮膚病灶的表面塗光敏劑,吸收一段時間,等光敏劑吸收到病變組織細胞中,再照特定波長的光。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照射到有光敏劑作用的病變組織部位,達到促進病變組織凋亡的作用,常見的就是治療尖銳濕疣、皮膚腫瘤,比如鱗癌,療效都是不錯的。

4、手術治療,皮膚腫物、腫瘤,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治療。

有些病可能是幾種方案綜合在一起,既有物理方法,又有葯物方法。有的時候手術切完之後,也要用葯物或者物理療法治療一段時間,協同治療的療效才能更好。

什麼是皮膚病3

病因選擇種類,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如果是感染性的皮膚病變,像細菌感染,可以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這種抗細菌的葯物。

二、如果是真菌感染,可以外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舍他康唑乳膏這種抗真菌的葯物。

三、如果皮損的性質是糜爛、滲出,可以用溶液濕敷,有拔乾和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同時要用抗過敏的葯物或者是激素類的葯物,使它的病因去除或抑制。

四、如果皮損很厚,可以選擇激素類的葯膏或者是去角化的葯物,使用的方法可以選擇封包治療。

口服的葯物主要根據病因選擇,感染性的要口服抗感染的葯物,比如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的。過敏性的可以口服抗組胺葯物,嚴重的可以口服激素。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比如大皰病,或者是一些其他的自身免疫相關疾病,可以口服激素或者是抑制免疫反應的葯物。腫瘤性的疾病,可能以手術切除為主。總之,皮膚病的種類很多,病因不一樣、皮損性質不一樣,選擇的方法也是不一樣。

一、皮膚病怎麼治能除根?

1、接觸性皮炎、葯物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可用抗組胺葯(如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治療,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嚴重者短期口服或肌肉注射糖皮質激素。

2、遺傳性疾病和結締組織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目前結締組織疾病需要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3、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需要外用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等。),並且口服抗生素。

4、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需要抗病毒葯物。也可以用液氮冷凍激光治療,低溫去除疣使其脫落,還可以口服、注射靜脈、外用。

5、感染性疾病需要外用抗真菌制劑(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舍他康唑乳膏等)。

二、如何預防皮膚病?

1、皮炎和濕疹類。濕疹類皮膚病主要是過敏引起的,所以預防主要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同時避免吃辛辣的發物,防止復發。

2、真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主要是接觸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平時的預防主要是避免接觸真菌,比如別人的拖鞋、毛巾、面巾等物品,同時要多洗多曬,注意衛生。

3、病毒性疣皮膚病。預防措施包括注意衛生,勤洗手,少去公共浴池和游泳池,不在公共浴池搓澡。

綜上所述:皮膚病有很多種,各種皮膚病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臨床上對皮膚的治療可分為局部治療和內科全身治療。如果皮膚損傷較小,一般用葯膏局部治療。如果症狀較重,皮膚病范圍較廣,通常需要選擇口服葯物進行全身治療。如果是傳染性皮膚病,通常需要針對致病菌的抗病毒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