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風暴雨後會常見什麼皮膚病
由於暴雨產生的漬水很臟,水裡有許多病菌,很容易引發多種皮膚病。
1.濕疹。雙腿長期泡在污濁的水中,雙下肢皮膚上容易出現紅斑、丘疹,特別是小孩子的皮膚比較嫩,接觸污水容易引發濕疹。建議您:雨天和雨後要盡量避免孩子長時間在水中玩耍,如果一定要下水,可提前外塗防水油膏,事後再用清潔水洗凈晾乾。
2.腳癬。夏季暴雨後的積水中真菌較多,赤腳踩在污水中容易引發腳癬。建議您:在雨水中行走和工作應穿上雨靴防護。
3.蟲咬皮炎。積水易導致蚊蟲的孳生,加之之前氣候悶熱,蚊蟲活動明顯增加,導致蚊蟲叮咬常見,很多人被蚊蟲叮咬後身上刺癢,皮膚上還會起小疙瘩,出現蟲咬皮炎。建議您:在家可以使用蚊帳,適當塗抹「花露水」「蚊不叮」等外用防護劑可以較好地避免蚊蟲叮咬。外出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束緊袖領及褲腳口,並在袖口、領口、皮膚外露部位塗擦驅蟲葯水等,在皮膚暴露部位塗抹驅避劑。對於蜱蟲,我們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1-2小時),檢查身上是否有蜱蟲附著。
4、腳氣。人的皮膚浸泡在漬水裡容易引起腳氣。建議您:一定不要光腳涉水,以免被水裡的異物弄破皮膚造成感染。回家後要及時用流水和肥皂清洗被漬水浸泡過的身體部位,再換上干凈的鞋、褲,以免病菌滋生。
5、過敏性皮膚病。暴雨過後空氣潮濕,若家中衣物一直沒有晾曬,那麼病菌便會不斷滋生,長時間穿著會增大皮膚過敏的幾率。建議您:日常及時更換衣物鞋、襪,內衣、襪子分開泡洗,並可以用開水燙洗殺菌,從而防止真菌的滋生;若皮膚出現瘙癢,應避免過度搔抓燙洗皮膚,及時就醫。另外,下雨天穿過的涼鞋,第二天不可以繼續穿,必須先拿去吹乾、曬干,不然很容易真菌感染。另外因為空氣潮濕,家中要勤更換被單和枕套,晴天時一定要晾曬枕頭和被子,保持乾爽。
『貳』 水污染對人的危害有哪些啊
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體受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俁病、痛痛病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
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苯胺、苯並(a)芘和其他多環芳烴、鹵代烴污染水體後,可被懸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體內積累,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如魚類)就可能誘發癌症。
3、發生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人畜糞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體,可能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痢疾、腸炎、霍亂等;腸道內常見病毒如脊髓灰質類病毒、柯薩奇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過水體污染引起相應的傳染病。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
(2)水污染皮膚病擴展閱讀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
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