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口三甲醫院有哪些
海口三甲醫院有:
1、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位於海南省省會海口市中心地帶,始建於1973年。是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於2016年10月由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正式更名為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1月1日,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獲得「2017年度全國優質服務示範醫院」稱號。
4、海口市中醫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總院位於金盤路45號,文明中分院位於文明中路113號,瓊山分院位於瓊州大道178號。
醫院設有內科、外科、肺病科、腦病科、婦產科、兒科、骨傷科、腫瘤科、肛腸科、針灸科、推拿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治未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臨床科室和醫學檢驗科、病理科、輸血科、放射科、超聲影像科、心電功能科、手術室等醫技科室。
5、海南省中醫院建院於1954年5月,綜合性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設有中西醫結合骨傷治療研究所、中風治療康復中心、乳腺科、結石診療中心、特診科、內科、肝膽科、婦產科、兒科;
骨傷科、外科、手術室、皮膚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肛腸科、針炙推拿按摩科、理療康復中心、體檢中心、預防保健科等臨床一級科室20餘個,有中西醫結合急救中心、ICU病區、海南省中醫男科治療研究中心、中西醫室8個和4個門診部。
網路-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
網路-海南省人民醫院
網路-海口市人民醫院
網路-海口市中醫院
網路-海南省中醫院
Ⅱ 在海口皮膚科最好的醫院在哪裡
海甸三東路的那家不錯
Ⅲ 海口哪家皮膚科醫院最好
去省皮膚科醫院吧 我從來不過敏的 但突然有次過敏去了好多醫院都搞不定
去那裡也沒花多少錢就搞定啦。。。
祝早日康復~
Ⅳ 海口有哪些醫院看皮膚科好
海`口`膚`康`皮`膚`病`醫`院0898灬3665灬2555
。
。
。
。
。
。
。
。
。
。
。
。
。
。
。
化差異視角下景區公示語翻譯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14 (2) .
[2]黃廣玲.中西文化差異與公示語的漢英翻譯[J].現代經濟信息, 2009 (7) .
[3]謝寒星.交際翻譯理論指導下的公示語翻譯策略[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4 (4) .
範文第三篇
題目: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摘要:經濟全球化與網路信息的全面發展慢慢將世界聯成一體, 該趨勢必然會導致世界文化的發展在彼此碰撞與融合下形成多元文化並存的局面。跨國界、跨文化交際, 已不僅是一些涉外部門人員的專屬。各國各族人民均陸續加入到和異域文化交流的行列中, 體會著其中的新奇和樂趣。不過, 在跨文化交際機會增加的同時, 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也日益增加, 跨文化交際的障礙也更突出, 這對跨文化交際有效性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對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分析與闡述, 並簡單論述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建議。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文化差異; 語言; 觀念; 思維;
引言
跨文化交際特指針對不同文化與語言背景, 依靠一種通用語言開展的交往行為, 其本質與內涵為強化整合語言與文化間的差異, 目的在於進一步增進交際雙方間深入交流和協作[1]。我國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協作日益深入, 跨文化交際變成社會大眾關注與討論的熱門話題。所以, 務必要對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里的具體表現給予探究, 站在科學合理的視角與立場, 吸納中西方社會文化中的獨特優勢, 摒棄和更正不足, 達到取長補短, 自我完善, 以更好的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下面就主要對此展開論述。
一、語言文化的差異
在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宏觀表現主要就是語言文化的差異。語言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 語言表述與交流方面的差異, 是引起跨文化交際障礙的關鍵因素。例如, 早期燕窩蜜煉枇杷膏的英語說明書里, 陳皮的譯文是Chen』s Skin, 乾薑的譯文是Fuck The Ginger[2]。俗語翻譯里也不時出現中國式英語, 較典型的有:「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翻譯成漢語則為要錢沒有, 要命一條。語言習慣方面, 中西方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在英語國家裡, 時常都直呼他人名字, 除了年齡相近的人士這樣, 即便是年齡差異大也照樣用名字來相互稱呼, 不過這要是在中國, 直呼長輩或老師或領導的名字, 則會被視為缺乏禮貌與修養的行為。語用含義方面也存在極大差異, 如狗在漢語中, 一般是被用以表達貶義的詞語, 如「狼心狗肺」、「走狗」等, 但西方國家則正好相反, 主要是用狗來表述善意的褒義詞, 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即你真是一個幸運的人。若依照中國式英語的方式來理解該句子, 則會鬧出不少笑話。所以, 在跨文化交際活動里, 語言是無法孤立存在的, 若脫離其文化內涵, 則變得面目全非。
二、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西方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所謂價值觀念, 即基於某種世界觀念之上, 對各種事物和行為以及可能的選擇等實施評價的標准, 包括以此為基礎採取的某種行為態度或是傾向。價值觀念包含很多內容, 本文僅以中西方家庭觀念的差異為例展開分析。中國人通常都有很強的家庭觀念, 親情倫理、血緣關系、尊重長輩等觀念在腦海里根深蒂固, 父母和子女始終都是一家人, 即便子女成家立業後仍然要承擔起侍奉父母和贍養父母的義務, 這也是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但在西方就不一樣, 如在美國子女成年後就會離巢而飛, 父母不會再撫養他們, 同樣的, 子女獨立後也不會再管父母家裡的事, 不存在贍養父母一說, 更難以看到如中國幾代同堂的畫面。又如, 中國人在購物過程中, 常常會出現一大家人一起購物的現象, 並且大人給小孩買東西是很正常的, 成年子女為父母代付錢也是理所應當的, 常常還會有成年子女和父母搶著付錢的。但在西方卻不同, 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經濟是獨立開來的, 購物時都是各自付賬, 甚至有的家庭里小孩子買東西也要自己付錢, 用自己幫父母做家務賺來的錢支付。由此就可看出, 中西方在對待家庭方面幾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 故在交際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對方的價值觀念。
三、思維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主要表現為:中國人比較委婉含蓄, 在思維過程中注重意會性;西方人思維則比較直接, 有什麼就直接說什麼。就以寫信來說, 在通信不發達的過去, 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寫信的方式傳達, 中國人在寫信的時候前半段內容基本上都是比較委婉含蓄的客套話, 通常在信的末尾才會道明真正意圖;而西方人表達意思就很直接, 通常在寫信的開端就直接闡明意圖, 之後再寒暄一些客套話。通過寫信的方式就能反襯出中西方人的思維差異。又如, 中國人通常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收入等情況, 以示對對方的關心。但在西方人看來, 這些問題都屬於個人隱私, 其他人是沒有權利過問的, 第一次見面就問顯得很不禮貌, 會讓被詢問者產生反感。若問西方女士「How old are you?」, 對方很可能會回答說「It is a secret!」西方人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永遠都是充滿朝氣的, 以此警示自己要時刻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 故不喜歡提到年齡。在中國人的日常交流中也常常會問對方「你在哪裡?」「你去哪裡?」「你在做什麼?」等, 但在西方人眼裡這就有刺探別人隱私的嫌疑, 是很不受歡迎的。可見,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應避免詢問上述問題, 以天氣、心情等為話題開端會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風俗習慣的差異
風俗習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悠長歷史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之一, 主要指該國家或是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 包括經濟、政治、文學、藝術、宗教等諸多方面, 因此風俗習慣是一個綜合了各個方面的較為全面的意識形態領域的集合體。中西方在風俗習慣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 在此以顏色為例加以分析。在中國人眼中, 紅色, 一種如同鮮血的顏色, 代表著喜慶、成功、平安、順利等, 傳達著一種吉祥。但在英語中, 「red」往往代表著憤怒、危險、犯罪、極端等, 如red alert表示紅色警報, red flag表示危險的信號燈等。曾經中方某品牌的榨菜在包裝上印製了「紅旗」, 其銷售就受到了阻礙。中國著名戲劇《紅燈記》如果直接翻譯成英文The Red Lantern, 那麼西方人就會很疑惑, 因為在西方上述翻譯則表示妓院。又如, 中國人乃龍的傳人, 很尊敬龍, 認為龍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古時候, 只有皇帝這種至高無上的人才能穿「龍袍」。但在西方則剛好相反, 西方有「打龍節」的習俗, 認為龍就是惡魔, 被傳說中的保護神殺掉, 藉此節日感謝保護神, 避免了惡魔侵害人間的災難。所以, 當要表示一個人生龍活虎的時候, 不能翻譯成「He/She is as lively as a dragon and tiger.」, 而應翻譯成「He/She is full of vim and vigor.」再如lion, 獅子。在中國人思想意識中對獅子沒有特別含義和好感, 相應的詞彙中也大多以貶義出現, 如獅子大開口;但在西方人眼裡獅子就是百獸之王, 代表著威嚴和勇敢, 其中英國就將獅子作為了國家的象徵[3]。
五、時間取向的差異
中國人認為「冬去春來、周而復始、晝夜更迭、季節交替」屬於環形運動狀態, 整體而言時間感充足, 做事也不用很著急, 故常常向後看, 回顧歷史, 以歷史為鑒。表現在語言方面就如慢用、慢走、慢慢品嘗、慢慢欣賞等習慣說法。並且中國人往往認為過去的老朋友是自己的歷史人脈, 故會傾向於長期與過去老朋友保持聯系。中國人奕相信輪回, 認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善事者逝後可入天堂、做惡事者逝後應下地獄」, 認為長輩行善可為後輩積福。但在西方, 認為時間會「吞噬」掉所有事物, 屬於線性單項持續運動, 就如猶太基督教的傳說:認為任何事件都是有始有終的, 並不是在做周而復始的運動。這種線性單項持續運動的觀念讓西方人認為時間流逝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故西方人緊缺意識很強。受緊缺意識的影響, 西方人對任何事情都是向前看, 放眼未來、展望未來, 並不一味執著於對過去所做或是現在所做的不斷爭執、爭論, 在他們看來, 這樣的人生就不會有未來了。綜合來看, 在時間取向上中方更注重過去, 做事情也注重以史為鑒、追溯根源, 強調過去的經驗教訓是當前的重要參考;西方人更注重「向前看」, 強調對未來的規劃, 用自己的努力去駕馭未來、改變命運, 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 沒必要用過去的事情束縛當下和未來。
六、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上文主要對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展開了論述, 在語言、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時間取向等方面均各有不同, 這些已然成為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參照指標, 同時這種融合正在以更廣泛更深入層面上得到進一步的實現。故必須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 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點, 縮小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有效提高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際水平與能力。
本文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不斷探索各種差異文化的契合點, 尤其應注重培養非語言交際能力。因為很多時候在交際過程中眼神、肢體語言、表情等非語言交流方式更能傳達意願, 也更需要藉助這些方式傳達意願。如在交流過程中西方人就比較注重用眼神傳遞信息, 有「眼神交流法」之稱[4];但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影響, 很少長時間直視對方, 自然也就無法用眼神傳遞信息了。若能培養中國人對眼神交流的重視和運用, 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交際效果了。二是強化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力度。語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差異是必然存在的, 不能說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就一味地去迎合對方的文化, 而應該在堅持自己國家文化的同時, 不斷學習、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 在語言方面就表現為基礎知識和口語能力的結合訓練。只有這樣, 才能在與對方交流的過程中尊重對方的國家文化和個人隱私, 而不是冒昧的用自己國家的文化去評價或衡量對方國家的文化。
七、結語
綜上所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 推動了世界各國的交往和融合日益頻繁和深化, 跨文化交際備受關注和重視, 各個領域的跨文化交際也越發頻繁。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是必然存在的, 要提高跨文化交際成效, 並不是去影響或同化對方, 而應該認清雙方國家的文化差異, 不斷學習和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 在交際過程中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這樣才能避免很多交際過程中的突兀和尷尬。本文從語言、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時間取向五個方面對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展開論述, 並在此基礎上, 提出了對中西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建議。由以上也看出, 對待交際過程中所涉及文化的兩種極端作風:源於外部的強加和主動從內部的叛離, 均對雙方正常交往和各自的文化傳承不利。跨文化交際雙方需共同維護
文化差異, 掌握公示語的意義, 確保語義清晰, 將公示語語言特點作為依據, 恰當的選擇詞語。只有這樣,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公示語英譯有效性的影響, 減少公示語英譯過程中的困難。
參考文獻
[1]鄭維.文化差異視角下景區公示語翻譯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14 (2) .
[2]黃廣玲.中西文化差異與公示語的漢英翻譯[J].現代經濟信息, 2009 (7) .
[3]謝寒星.交際翻譯理論指導下的公示語翻譯策略[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4 (4) .
範文第三篇
題目: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摘要:經濟全球化與網路信息的全面發展慢慢將世界聯成一體, 該趨勢必然會導致世界文化的發展在彼此碰撞與融合下形成多元文化並存的局面。跨國界、跨文化交際, 已不僅是一些涉外部門人員的專屬。各國各族人民均陸續加入到和異域文化交流的行列中, 體會著其中的新奇和樂趣。不過, 在跨文化交際機會增加的同時, 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也日益增加, 跨文化交際的障礙也更突出, 這對跨文化交際有效性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對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分析與闡述, 並簡單論述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建議。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文化差異; 語言; 觀念; 思維;
引言
跨文化交際特指針對不同文化與語言背景, 依靠一種通用語言開展的交往行為, 其本質與內涵為強化整合語言與文化間的差異, 目的在於進一步增進交際雙方間深入交流和協作[1]。我國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協作日益深入, 跨文化交際變成社會大眾關注與討論的熱門話題。所以, 務必要對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里的具體表現給予探究, 站在科學合理的視角與立場, 吸納中西方社會文化中的獨特優勢, 摒棄和更正不足, 達到取長補短, 自我完善, 以更好的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下面就主要對此展開論述。
一、語言文化的差異
在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宏觀表現主要就是語言文化的差異。語言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 語言表述與交流方面的差異, 是引起跨文化交際障礙的關鍵因素。例如, 早期燕窩蜜煉枇杷膏的英語說明書里, 陳皮的譯文是Chen』s Skin, 乾薑的譯文是Fuck The Ginger[2]。俗語翻譯里也不時出現中國式英語, 較典型的有:「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翻譯成漢語則為要錢沒有, 要命一條。語言習慣方面, 中西方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在英語國家裡, 時常都直呼他人名字, 除了年齡相近的人士這樣, 即便是年齡差異大也照樣用名字來相互稱呼, 不過這要是在中國, 直呼長輩或老師或領導的名字, 則會被視為缺乏禮貌與修養的行為。語用含義方面也存在極大差異, 如狗在漢語中, 一般是被用以表達貶義的詞語, 如「狼心狗肺」、「走狗」等, 但西方國家則正好相反, 主要是用狗來表述善意的褒義詞, 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即你真是一個幸運的人。若依照中國式英語的方式來理解該句子, 則會鬧出不少笑話。所以, 在跨文化交際活動里, 語言是無法孤立存在的, 若脫離其文化內涵, 則變得面目全非。
二、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西方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所謂價值觀念, 即基於某種世界觀念之上, 對各種事物和行為以及可能的選擇等實施評價的標准, 包括以此為基礎採取的某種行為態度或是傾向。價值觀念包含很多內容, 本文僅以中西方家庭觀念的差異為例展開分析。中國人通常都有很強的家庭觀念, 親情倫理、血緣關系、尊重長輩等觀念在腦海里根深蒂固, 父母和子女始終都是一家人, 即便子女成家立業後仍然要承擔起侍奉父母和贍養父母的義務, 這也是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但在西方就不一樣, 如在美國子女成年後就會離巢而飛, 父母不會再撫養他們, 同樣的, 子女獨立後也不會再管父母家裡的事, 不存在贍養父母一說, 更難以看到如中國幾代同堂的畫面。又如, 中國人在購物過程中, 常常會出現一大家人一起購物的現象, 並且大人給小孩買東西是很正常的, 成年子女為父母代付錢也是理所應當的, 常常還會有成年子女和父母搶著付錢的。但在西方卻不同, 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經濟是獨立開來的, 購物時都是各自付賬, 甚至有的家庭里小孩子買東西也要自己付錢, 用自己幫父母做家務賺來的錢支付。由此就可看出, 中西方在對待家庭方面幾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 故在交際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對方的價值觀念。
三、思維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主要表現為:中國人比較委婉含蓄, 在思維過程中注重意會性;西方人思維則比較直接, 有什麼就直接說什麼。就以寫信來說, 在通信不發達的過去, 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寫信的方式傳達, 中國人在寫信的時候前半段內容基本上都是比較委婉含蓄的客套話, 通常在信的末尾才會道明真正意圖;而西方人表達意思就很直接, 通常在寫信的開端就直接闡明意圖, 之後再寒暄一些客套話。通過寫信的方式就能反襯出中西方人的思維差異。又如, 中國人通常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收入等情況, 以示對對方的關心。但在西方人看來, 這些問題都屬於個人隱私, 其他人是沒有權利過問的, 第一次見面就問顯得很不禮貌, 會讓被詢問者產生反感。若問西方女士「How old are you?」, 對方很可能會回答說「It is a secret!」西方人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永遠都是充滿朝氣的, 以此警示自己要時刻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 故不喜歡提到年齡。在中國人的日常交流中也常常會問對方「你在哪裡?」「你去哪裡?」「你在做什麼?」等, 但在西方人眼裡這就有刺探別人隱私的嫌疑, 是很不受歡迎的。可見,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應避免詢問上述問題, 以天氣、心情等為話題開端會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風俗習慣的差異
風俗習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悠長歷史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之一, 主要指該國家或是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 包括經濟、政治、文學、藝術、宗教等諸多方面, 因此風俗習慣是一個綜合了各個方面的較為全面的意識形態領域的集合體。中西方在風俗習慣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 在此以顏色為例加以分析。在中國人眼中, 紅色, 一種如同鮮血的顏色, 代表著喜慶、成功、平安、順利等, 傳達著一種吉祥。但在英語中, 「red」往往代表著憤怒、危險、犯罪、極端等, 如red alert表示紅色警報, red flag表示危險的信號燈等。曾經中方某品牌的榨菜在包裝上印製了「紅旗」, 其銷售就受到了阻礙。中國著名戲劇《紅燈記》如果直接翻譯成英文The Red Lantern, 那麼西方人就會很疑惑, 因為在西方上述翻譯則表示妓院。又如, 中國人乃龍的傳人, 很尊敬龍, 認為龍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古時候, 只有皇帝這種至高無上的人才能穿「龍袍」。但在西方則剛好相反, 西方有「打龍節」的習俗, 認為龍就是惡魔, 被傳說中的保護神殺掉, 藉此節日感謝保護神, 避免了惡魔侵害人間的災難。所以, 當要表示一個人生龍活虎的時候, 不能翻譯成「He/She is as lively as a dragon and tiger.」, 而應翻譯成「He/She is full of vim and vigor.」再如lion, 獅子。在中國人思想意識中對獅子沒有特別含義和好感, 相應的詞彙中也大多以貶義出現, 如獅子大開口;但在西方人眼裡獅子就是百獸之王, 代表著威嚴和勇敢, 其中英國就將獅子作為了國家的象徵[3]。
五、時間取向的差異
中國人認為「冬去春來、周而復始、晝夜更迭、季節交替」屬於環形運動狀態, 整體而言時間感充足, 做事也不用很著急, 故常常向後看, 回顧歷史, 以歷史為鑒。表現在語言方面就如慢用、慢走、慢慢品嘗、慢慢欣賞等習慣說法。並且中國人往往認為過去的老朋友是自己的歷史人脈, 故會傾向於長期與過去老朋友保持聯系。中國人奕相信輪回, 認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善事者逝後可入天堂、做惡事者逝後應下地獄」, 認為長輩行善可為後輩積福。但在西方, 認為時間會「吞噬」掉所有事物, 屬於線性單項持續運動, 就如猶太基督教的傳說:認為任何事件都是有始有終的, 並不是在做周而復始的運動。這種線性單項持續運動的觀念讓西方人認為時間流逝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故西方人緊缺意識很強。受緊缺意識的影響, 西方人對任何事情都是向前看, 放眼未來、展望未來, 並不一味執著於對過去所做或是現在所做的不斷爭執、爭論, 在他們看來, 這樣的人生就不會有未來了。綜合來看, 在時間取向上中方更注重過去, 做事情也注重以史為鑒、追溯根源, 強調過去的經驗教訓是當前的重要參考;西方人更注重「向前看」, 強調對未來的規劃, 用自己的努力去駕馭未來、改變命運, 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 沒必要用過去的事情束縛當下和未來。
六、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上文主要對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展開了論述, 在語言、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時間取向等方面均各有不同, 這些已然成為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參照指標, 同時這種融合正在以更廣泛更深入層面上得到進一步的實現。故必須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 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點, 縮小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有效提高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際水平與能力。
本文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不斷探索各種差異文化的契合點, 尤其應注重培養非語言交際能力。因為很多時候在交際過程中眼神、肢體語言、表情等非語言交流方式更能傳達意願, 也更需要藉助這些方式傳達意願。如在交流過程中西方人就比較注重用眼神傳遞信息, 有「眼神交流法」之稱[4];但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影響, 很少長時間直視對方, 自然也就無法用眼神傳遞信息了。若能培養中國人對眼神交流的重視和運用, 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交際效果了。二是強化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力度。語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差異是必然存在的, 不能說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就一味地去迎合對方的文化, 而應該在堅持自己國家文化的同時, 不斷學習、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 在語言方面就表現為基礎知識和口語能力的結合訓練。只有這樣, 才能在與對方交流的過程中尊重對方的國家文化和個人隱私, 而不是冒昧的用自己國家的文化去評價或衡量對方國家的文化。
七、結語
綜上所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 推動了世界各國的交往和融合日益頻繁和深化, 跨文化交際備受關注和重視, 各個領域的跨文化交際也越發頻繁。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是必然存在的, 要提高跨文化交際成效, 並不是去影響或同化對方, 而應該認清雙方國家的文化差異, 不斷學習和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 在交際過程中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這樣才能避免很多交際過程中的突兀和尷尬。本文從語言、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思維方
Ⅳ 海口最好的皮膚醫院在哪裡
海口最好的皮膚醫院在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路97號,因為它是一家以嶺南流派中醫見長的皮膚病專科醫院。醫院承擔著海口市乃至華南地區皮膚病臨床、科研、教學、預防、等重要醫療任務。
Ⅵ 在海口有哪些醫院治療皮膚病效果最好
海南性病皮膚病治療醫院
在和平路上!
10中附近!
Ⅶ 皮膚病醫院十大排名
1、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創建於1907年,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和中國紅十字會冠名的醫院,1992年首批通過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評審,為全國文明單位,是國內最著名、最具國際化特徵的醫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國首家通過JCI認證的部屬公立醫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2、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
江蘇省南京市蔣王廟街12號
未定級專科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以下簡稱「院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84年遷南京現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從事皮膚病、性病、麻風病,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唯一國家級專業機構,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承擔國家性病、麻風病防治任務。
3、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西京醫院前身是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醫院,1954年原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合並,其附屬醫院也相應合並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稱「西京醫院」,地處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保障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整體實力位居全國第五。
4、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位於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北大醫院創建於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
5、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中路139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位於歷史名城,湖南省會長沙,脫胎於1906年美國雅禮協會在中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雅禮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教育部重點高校——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學科最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醫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譽。
6、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北街155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醫院。 中國醫大一院誕生於二十世紀初,醫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時創建於1908年10月的福建長汀福音醫院(原亞盛頓醫館)和沈陽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奉天醫院。醫院早期成長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進程緊密相連,1933年福音醫院被改編為中央紅色醫院,繼而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後在延安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7、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693張(實際開放2100餘張),全院職工3776人,其中醫師996餘人(正副教授及各類高級科技人員396人)。
8、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北大街53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也是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以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享譽海內外。在2009-2015年度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連續七年名列榜首。 醫院建成於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
9、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省合肥市績溪路21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為國家衛生應急醫療移動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連續六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百強排行榜。
10、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
Ⅷ 海南省海口市的皮膚科醫院有幾個
專科醫院的有一個海南省皮膚病醫院,位於龍昆南路,昌茂花園對面,公交車坐車到回昌茂花園站就可以了,你可答以在網路地圖上搜索海南省皮膚病醫院,就可以帶您去了,無論打車坐車還是自駕都可以了的,不過旁邊停車位比較緊張。另外其他醫院一般都設有皮膚科的,專科醫院就這一家。
Ⅸ 海南有哪些三甲醫院
1、海南省人民醫院
海南省人民醫院是省直屬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其前身是海口福音醫院,由美國牧師創建於1881年。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醫院設有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普通外科、醫學影像和臨床護理專業;神經外科、普通外科、心血管病學、兒科、重症醫學、神經內科學、急診醫學和血液病學。
2、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社區服務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成立於1973年。
目前有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2個(急診醫學、腫瘤學),海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海南省人類生殖和遺傳重點實驗室、海口市創傷重點實驗室),海南省教育廳重點扶持學科2個(婦產科學和內科學);省衛生廳醫學重點學科4個(婦產科學、神經內科學、醫學影像學和病理科學);省衛生廳重點扶持/特色專科3個(生殖醫學、呼吸內科和乳腺科);是國家葯物臨床試驗機構,有7個臨床專業獲批葯物臨床試驗資格。
3、海口市人民醫院
海口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01年,前身為法國天主教會設立的中法診所,1910年擴建為中法醫院,1953年11月更名為海口市人民醫院,現是一家三甲綜合醫院。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醫院設臨床專科41個,醫技科室12個、綜合門診部8個,醫學中心2個。
2019海南最好的三甲醫院排名
2019海南最好的三甲醫院排名(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4、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是一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設有臨床科室27個,醫技科室13個,有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特診VIP室、涉外醫療服務部,門診部設26個專科診室。
5、海南省中醫院
海南省中醫院建院於1954年5月,綜合性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
醫院設有中西醫結合骨傷治療研究所、中風治療康復中心、乳腺科、結石診療中心、特診科、內科、肝膽科、婦產科、兒科、骨傷科、外科、手術室、皮膚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肛腸科、針炙推拿按摩科、理療康復中心、體檢中心、預防保健科等臨床一級科室20餘個,有中西醫結合急救中心、ICU病區、海南省中醫男科治療研究中心、中西醫室8個和4個門診部。
6、海南農墾總局醫院
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位於海口市白水塘路48號,始建於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醫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醫院先後被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路醫院」;中華慈善總會指定該院為「國際微笑列車」唇齶裂矯治項目定點醫院;該院還是廣西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海南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7、三亞市人民醫院
三亞市人民醫院是三亞市政府屬下唯一的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創建於1948年秋,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人民醫院,2012年10月省內第一家通過國家新標三甲初審,2012年12月,被省衛生廳批准設立「海南省南部區域醫療中心」。
8、三亞市中醫院
三亞市中醫院始建於1991年,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設職能科室19個,臨床科室及醫技科室35個,包括急診、ICU、內、外、婦、兒、老年、骨傷、皮膚、男科、肛腸、針灸、推拿、康復、治未病、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醫學美容、影像、功能、檢驗、輸血、中西葯房等。
Ⅹ 海口最好的皮膚醫院在哪裡
海口仁術皮膚科門診部。
1、它是一家皮膚科專家辭職創業。
2、以白癜風治療、植發和疤痕治療以及皮膚管理為特色的專科門診部,收費透明,無隱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