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易患哪些皮膚病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衰退的傾向.免疫監視作用減弱,所以不僅易發生皮膚癌,而且在患其他一些皮膚病時症狀往往不同於年輕人,甚至嚴重危害健康。老年人發生帶狀瘡疹病情往往較嚴重.某些皮損可壞死,愈後留有疤痕.稱為壞疽性帶狀疤疹。有的發生於眼部,疼痛劇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以後可因疤痕而失明。有的瘡疹繼發全身,伴有高熱,可並發肺、腦損害,甚至造成死亡。老年人發生銀屑病、濕疹、扁平苔癬時,轉變為泛發的傾向性較強.甚至可變為一種繼發型的紅皮病。紅皮病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除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腫脹、脫屑外,機體各系統各臟器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體溫調節、滲透性、血液動力學、水和電解質平衡、蛋白質代謝、基礎代謝、內分泌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可並發感染、心力衰竭、中毒性肝病,甚至有因低溫而直接引起死亡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天皰瘡和大皰性類天皰瘡是危害人健康的皮膚病。天皰瘡的病因尚不清楚,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這是一種嚴重慢性皮膚症,全身皮膚和黏膜上出現較多鬆弛性大瘡。瘡液中可查到天皰瘡細胞。病程中可繼發細菌感染,有時有高熱等全身症狀,病變時輕時重,可持續,多數病人終因全身衰竭或並發症而死亡。大皰性類天皰瘡是另一種大皰瘡皮膚病,好發於老年人及小孩。臨床表現類似皰瘡,但水皰發生於表皮下,預後較好。小腿潰瘍在老年人中也常見,特別是靜脈性潰瘍為最多。延伸閱讀:人體為什麼會得皮膚病皮膚病患者飲食禁忌皮膚瘙癢或起泡,易抓破」是糖尿病皮膚病變嗎
2. 冬季皮膚瘙癢太難熬,小心6類皮膚病來「敲門」,老年人需警惕
冬季由於氣候乾冷,冷空氣直下,除了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高發以外,皮膚病也成了人們應該警惕的皮膚隱患,尤其是中老年人,皮膚病往往跟氣候的溫度、濕度以及人們的精神飲食有關系,老年朋友皮脂腺油脂分泌減弱,很容易被"皮膚病"纏上,所以在冬季應該注意預防以下幾種季節性皮膚病。
1、皮膚瘙癢症
冬天,天氣乾燥時,皮膚也會乾燥,而且容易瘙癢。頻繁的抓撓很容易導致皮膚發炎、劃傷、濕疹、脫皮、皮膚變薄,甚至細菌感染,多發生在大腿內側、腿部伸展部和關節周圍。老年人比較常見,皮膚乾燥也容易出現,而且經常在洗澡後出現。
對於皮膚瘙癢的情況,不希望瘙癢一出現就抓撓;平時不要用熱水燙傷,洗澡時水溫不超過32 ;洗澡時不宜用肥皂等去油效果強的沐浴乳,以免刺激性太強;室內空氣應盡量濕潤;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時可使用葯物止癢;生活中應盡量減少情緒激動。
2. 冬季皮炎
冬季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此外,空氣乾燥,皮膚失去水分。當皮下周圍神經受到刺激時,就會發生皮炎。對於皮炎,可通過使用加濕器、緩解空氣乾燥的問題。此外,在生活中洗澡也不要太頻繁,更不要把水弄得太燙,否則由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組成的天然保護膜就會丟失,皮膚會失去更多水分。並且還日常飲食中也要多多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發物,比如海鮮,魚蝦等食物。
3、手腳皸裂
手腳皸裂與遺傳有關,這也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同時一些維生素缺乏的人群也容易患這種病。對於皸裂的手腳,要注意保暖,保護手腳,衣服、鞋襪要寬松乾燥。如果你有皸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因為角質層很厚。你可以在皮膚上塗抹抗裂劑或抗裂霜。
4. 寒冷蕁麻疹
冬天氣候寒冷。當身體寒冷時,全身會出現瘙癢、紅斑和喘息。有的患者僅在身體接觸寒冷的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等)出現上述反應,稱為寒冷性蕁麻疹。一般來說,反應發生在冷後幾分鍾內,熱後20分鍾左右會自然消退,不留痕跡。感冒後會反復發作,有些病人受不了癢。平時應注意身體外露部位(如面部、頸部和手部等)保暖,盡量避免吃魚、蝦、蟹、羊肉等高蛋白和辛辣、葡萄酒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要加強 體育 鍛煉,以適應冷熱變化。
5. 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是由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免疫功能改變引起的。在寒冷乾燥的冬季,由於人們多使用保濕劑、外用清潔劑和護膚品,且常吃辛辣食物禦寒,更多的患者患濕疹。預防方面,要避免使用熱水和鹼性浴,不要過度劃傷患處,少吃辛辣食物,保持皮膚清潔等。
6. 剝脫性角化松解症
剝脫性角化松解症也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有的患者冬季手腳會出現片狀脫皮、劇痛、皮膚潮紅,可輔以復方維生素B或外用尿素軟膏治療。
為了預防冬季凍傷,在冬天我們可以為身體做一些保護措施
冬季運動有"三搓"
1. 搓手
冬天很冷,經常搓手很有好處。經常搓手可以防止凍傷,像是一些女性入冬以後血液循環就會變差,此外又缺乏鍛煉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手上很容易出現凍傷。經常搓手一方面可以藉助摩擦產生的熱量提高局部溫度,另一方面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預防凍瘡。
2. 搓臉
搓臉不僅能夠緩解疲勞,並且還能夠治療鼻炎和面神經炎。面神經非常豐富,但比較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患神經炎、口角、下眼瞼外翻,甚至吃湯漏飯。因此,面神經一定要精心呵護,除了加強體質外,不要讓寒邪在虛侵襲的同時,經常揉臉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保養措施。因為搓臉可以加速面部血液循環,面部肌肉和面部神經活躍而富有營養。
同時,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也會加快,這不僅可以緩解視覺疲勞,還能增強視神經的活力,從而延緩眼睛的退行性疾病。此外,在揉臉時,我們也可以按摩鼻腔,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預防和治療鼻炎的作用。
3. 搓足
每天晚上在泡腳後,可以搓搓腳,腳上有許多的穴位,能夠幫助我們調理五臟,消除疲勞,預防感冒。搓腳的方法有:
(1)干搓:用左手將左腳前部向後托,用右手上下搓100次,達到足熱;再用右手托住右腳,用左手上下搓100次,搓力要舒適。
(2) 濕搓:把腳放在溫水盆里,浸泡至腳發紅,然後按第一種方法搓。
(3) 搓酒:將半兩白酒倒入杯中,用手搓腳蘸少許白酒,晾乾後再蘸一次。按第一種方法操作,雙腳搓100次。
3. 老年人經常患有的皮膚病有哪些
病情分析:
您好!老年人經常患有的皮膚病有皮膚癌、帶狀皰疹、壞疽性帶狀皰疹、銀屑版病、濕疹、扁平權苔癬、紅皮病。
指導意見: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天皰瘡和大皰性類天皰瘡是危害人健康的皮膚病。天皰瘡的病因尚不清楚,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還有癢疹、瘙癢症等。最好不要用太燙的水洗澡以免破壞皮膚角質層及皮膚保護屏障等。祝您健康快樂!
4. 老年性皮膚瘙癢咋治
老年皮膚瘙癢症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瘙癢,尤以夜間為重,難以忍受,強烈地搔抓,直至皮破流血有疼痛感覺時為止。由於劇烈搔抓,往往引起條狀表皮剝脫和血痂,亦可有濕疹樣變、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等繼發皮損。筆者多年來運用中葯加減四物湯結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症40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40例病人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51~76歲;病程最短者1年,最長者6年。全部病例瘙癢呈陣發性,以夜間為重,軀干、四肢見程度不等的抓痕、血痂,少數伴有濕疹樣變及色素沉著。
2
治療方法
2.1
中葯治療
加減四物湯:制首烏12g,熟地12g,當歸10g,白芍12g,雞血藤10g,赤芍10g,五味子10g,菟絲子15g,生龍牡各15g,水煎20min,龍牡先煎20min,1日1劑,早晚2次分服,療程10天。
2.2
西葯治療
口服阿司匹林0.3g,1日3次,療程7天。
3
療效分析
3.1
療效標准
痊癒:皮損消退,局部皮膚恢復如常,瘙癢症狀消失,隨訪1年未復發。有效:瘙癢基本消失,皮損消失,1年內酗酒,過食辛辣有復發;無效:治療前後無明顯變化。
3.2
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中,痊癒27例,佔67.5%,有效11例佔27.5%,無效2例,總有效率95%。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73歲,退休幹部,全身瘙癢2年,以冬季為重,曾內服、外用西葯,療效甚微,2000年11月初診,症見四肢伸側面、腰、背、腹部表皮抓痕,間有血痂,以四肢、背、腰部明顯。雙小腿外側有少許濕疹樣變。採用加減四物湯服用10劑,阿司匹林治療7天,所有症狀消失,皮損處恢復如常。囑其忌食牛肉、辛辣等發物,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洗滌,隨訪4年,未再復發。
5
討論
皮膚瘙癢症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包括內因或外因或兼而有之。老年性瘙癢症病因多由於皮脂腺機能減退、皮膚乾燥和退行性萎縮因素而引起。中醫認為血虛肝旺以致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治療上《外科大成·諸癢》中:「……若風熱內淫,血虛作癢者,又當涼血潤燥」。
制首烏、當歸、白芍、熟地養血滋陰,赤芍、雞血藤涼血補血,五味子、菟絲子、生龍牡滋養安神。阿司匹林中等劑量,老葯新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其止癢機制尚待進一步探討。
取中葯涼血潤燥,養血安神止癢,西葯活血祛瘀治療本病,中西葯結合,共同起到止癢之功能。總有效率達95%,不失是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症的良好方法。
5. 為什麼老年人易患上皮膚病跟年齡有關這5種皮膚病要著重預防
老年人是皮膚病高危人群,如皮膚真菌感染或濕疹和酒渣鼻等,若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會降低老年人生活質量,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老年人患皮膚病的原因跟年齡有關,隨著年齡增長體液減少,皮膚細胞缺水,從而引起皮膚乾燥瘙癢。上了年紀後,皮膚汗腺也逐漸萎縮和功能降低,導致出汗量減少,從而降低皮膚濕度。另外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少,不能更好地鎖住皮膚中水分,結果導致皮膚乾裂和脫皮。還有皮膚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供給、免疫功能減弱以及皮膚色素細胞代謝減退等都是導致老年人皮膚病發病率高的原因。
1、皮膚瘙癢
上了年紀後皮膚補水和鎖水能力差,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引起皮膚瘙癢。另外對某種葯物過敏、貧血以及慢性腎功能衰竭也會導致頑固性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時應去醫院查明原因,不能自行用止癢葯物。冬季避免長期待在暖氣房中,室內濕度保持在60%~65%,必要時需用加濕器或放一盆清水。冬季一周洗1~2次澡即可,不能用強鹼性的沐浴露,盡量穿舒適且透氣性好的衣服。
2、老年性濕疹
老年性濕疹跟皮脂腺和汗腺退化有關,使得汗液和皮脂分泌減少,加快皮膚中水分流失速度,從而引起皮膚乾燥。為能預防老年性濕疹需維持皮膚濕潤,每次洗澡後需及時塗抹潤膚乳。若急性皮炎或持續性瘙癢已經影響到生活,需在醫生指導下用含類固醇的葯膏。
3、皮膚癬
皮膚癬屬於癬類皮膚病,真菌感染入侵指甲或毛發,還有表皮角質層。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和免疫力差的老年人易患皮膚癬,如股癬、足癬和灰指甲等。患者可按時按量口服抗真菌葯物且塗抹葯膏,同時做好日常護理,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和襪子,不能穿緊身內衣褲。
4、足患
老年人皮膚乾燥又脆弱,極易受傷或受到感染。老年人感官敏感度下降,有傷口後也不易察覺,從而引起細菌感染和糜爛。另外沒有注意腳部衛生也會引起嵌甲、雞眼或水泡。所以老年人需注意腳部衛生,腳趾甲勤修剪,不能自行用手把水泡擠破,不然導致傷口感染。冬季謹慎用電熱毯或電爐等,以免燙傷皮膚。優先選擇圓頭且寬松的鞋子,老年女性盡量少穿高跟鞋。
5、皮膚癌
紫外線是引起皮膚癌的高危因素,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人需做好防曬工作。經常檢查前臂、手背和臉上有沒有異常腫塊,一旦發現黑痣短時間內增大或形狀不規則、傷口長期不癒合需及時就醫。
溫馨提示
老年人需做好皮膚護理工作,每天晚上睡覺前仔細檢查身體每一個部位,看看是否有損傷。皮膚瘙癢並不是小問題,若沒有皮疹,但有頑固性瘙癢,需去醫院做全面檢查,排除惡性疾病的可能性。
#家庭醫生超能團##學問分享官#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6. 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病 皮膚保養護理有妙招
3、老年疣
這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叫老年疣,又叫作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的大小一般在0.5-3厘米左右,顏色呈褐色或是黑色,略微高出皮膚。這種病常有家族史,但是對身體沒有影響。
4、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一般在睡覺前,脫衣服時瘙癢最厲害,使人難以忍受。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的病因很多,多數是由於內在疾病引起的。但也有的是由於人到老年內分泌的關系,皮膚的油脂逐漸減少,皮膚乾燥。加上有的季節氣候乾燥,易引起皮膚瘙癢症。
7. 如何應對老年人常見皮膚問題
你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皮膚會逐漸出現老化的特徵,而其中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病有:老年性雀斑、老年性皮膚萎縮、結節性血管炎、老年皮脂腺痣、老年性白斑、皮膚鬆弛症等等。建議及時就診,不可拖延治療時間,避免晚年還要承受疾病的危害。
8. 幾種常見的老年人皮膚病
祛斑肯定要選擇科學的祛斑方式才可以。科學的祛斑方式是內外結合,雙向祛斑。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 避免皮膚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選擇有防曬和美白功效的防護保養品。合理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 避免食用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者飲料:如:醬油炒飯、可樂、巧克力、可可等。常年與電腦打交道的人最好塗些隔離霜,用完電腦後應立即洗臉。妊娠期前後做適當保養和護理,能夠減少妊娠斑的出現。
- 充足的睡眠:熬夜是皮膚的一大殺手,經常熬夜的人特別容易出現肌膚問題,不僅臉部暗淡無光,就連黑眼圈眼袋也會找上門,肌膚不能及時排毒,積累的色素也會沉著,久而久之就容易長斑。每天我們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讓你的肌膚在夜間深呼吸吧.
- 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因為後天因素出現的色斑,維護水嫩肌膚。臉蛋需要呵護,注意一些很簡單的細節,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張光潔嫩白的臉。
9. 老年人易得哪些皮膚病老年人常見皮膚病
北京名仕醫院皮膚科王乃熙主任講:很多皮膚病的發病與年齡有一定關系,隨著老年專人年齡的增長,皮膚的屬生理結構逐漸發生退行性改變,屏障抵禦等各種生理功能也逐漸減退,所以有不少皮膚病好發於老年人,常見的有: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絲狀疣、慢性復發性丹毒、臁瘡、角化過度型手足癬、光線性角化病、手足皸裂、裂紋性濕疹、瘙癢病、腹外側皮神經炎、經絕期角皮病、疣狀角化不良瘤、持久性豆狀角化過度症、硬化性萎縮性苔癬、天皰瘡、皰疹樣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疤痕性類天皰瘡、皰疹樣皮炎、獲得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暫時性棘層松解性皮病、角質層下膿皰性皮病、皮膚鬆弛症、眼瞼鬆弛、結節性類彈力纖維病、老年性皮膚萎縮、結節性血管炎、淋巴瘤樣肉芽腫病、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紅斑性肢痛病、外傷性脂肪壞死、皮脂缺乏症、臉黃瘤、漸進壞死性黃色肉芽腫、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糖尿病性皮膚病、老年性白斑、老年性女陰萎縮、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皮脂腺痣、皮脂腺癌、軟纖維瘤、卡波氏肉瘤、淋巴管肉瘤、脂肪瘤、梭形細胞脂肪瘤、脂肪肉瘤、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等。北京名仕醫院皮膚科王乃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