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病毒性皮膚病
病毒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性傳播疾病回,如梅毒.淋病及尖答銳濕疣。過敏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尋麻疹及多型紅斑,葯物反應,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黴素過敏。
2. 、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會傳染的皮膚病包括細菌類皮膚病,如膿皰瘡,丹毒等;病毒性皮膚病回,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膚病,如答手足癬等。
(1)病毒性皮膚病:如尋常疣、扁平疣、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病)、水痘、風疹、麻疹、傳染性軟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呼吸道傳播。
(2)細菌性皮膚病:某些細菌性皮膚病也有傳染性,如膠瘡瘡、麻風、皮膚結核等均可通過接觸而傳染。
(3)真菌性皮膚病:由各種癬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病幾乎都可通過接觸傳播,如頭癬可通過理發用具相互傳染、手足癬可通過鞋襪傳播。此外,還有甲癬、體癬、汗斑(即花斑癬)和念珠菌感染(如鵝目瘡)等。
(4)性傳播病:各種性傳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過性行為而傳播。
(5)其他:由疥蟎引起的疥瘡、虱子引起的各種虱病(頭虱、陰虱和體虱等)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上述皮膚病患者應注意隔離,以免傳染他人。
3. 病毒性皮膚病是什麼症狀
病毒性皮膚病發病的針頭至扁豆大的炎性扁平丘疹,逐漸增大的硬幣或更多的紅色浸潤性斑塊,邊界清楚,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輕輕颳去鱗片的表面,從一層淡淡的紅色光澤的半透明膜,該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為點狀出血。
2。發展過程中,病變可以多種形式。用點滴狀,皮膚病變的急性期,鮮艷的紅色,瘙癢明顯。靜止期皮損常斑片狀或地圖樣等。退化性病變常為圓形,半圓形。一系列的厚厚的鱗片,有時堆積如殼牡蠣。
3。皮損可在身體任何部位對稱性發生。好發於肘,膝伸肌和頭。少數病人指(趾)甲和粘膜可。
4。病毒性皮膚病臨床表現是什麼?病毒性皮膚病患者繼發紅皮病患者病毒性皮膚病紅皮病型病毒性皮膚病;皮疹有少量滲液,用濕的鱗片。或初起為小膿皰,伴有發熱等症狀被稱為膿皰型病毒性皮膚病;合並關節病變者稱為病毒性皮膚病性關節炎。
5。病毒性皮膚病容易急性,慢性,復發性傾向。疾病常與季節夏、秋、冬,相關的加劇,自愈;也有冬天的復發,減少夏季。
6。必須區分病毒性皮膚病、脂溢性皮炎之間,玫瑰糠疹。病變脂溢性皮膚擴展定義淡黃紅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膩鱗屑。為玫瑰糠疹橢圓形黃紅色斑點的典型病變,周圍的玫瑰堤隆起,有白色環形糠狀鱗屑,在軀乾和四肢近端發生。
4. 皮膚病主要有哪些種類
會傳染的皮膚病包括細菌類皮膚病,如膿皰瘡,丹毒等;病毒性皮膚病,內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膚病,如容手足癬等。(1)病毒性皮膚病:如尋常疣、扁平疣、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病)、水痘、風疹、麻疹、傳染性軟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呼吸道傳播。
(2)細菌性皮膚病:某些細菌性皮膚病也有傳染性,如膠瘡瘡、麻風、皮膚結核等均可通過接觸而傳染。
(3)真菌性皮膚病:由各種癬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病幾乎都可通過接觸傳播,如頭癬可通過理發用具相互傳染、手足癬可通過鞋襪傳播。此外,還有甲癬、體癬、汗斑(即花斑癬)和念珠菌感染(如鵝目瘡)等。
(4)性傳播病:各種性傳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過性行為而傳播。
(5)其他:由疥蟎引起的疥瘡、虱子引起的各種虱病(頭虱、陰虱和體虱等)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5. 病毒性皮膚病的疣類
疣是病毒引起的良性贅生物。尋常疣、扁平疣、尖銳濕疣為類人乳頭樣多空泡病毒所致;傳染性軟疣為痘瘡病毒所致。疣類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潛伏期為1-3個月,有自身接種擴散、自愈性特點。組織病理特點,棘層細胞發生空泡樣變,並含有大量病毒顆粒,表皮過度角化。 臨床表現:俗稱刺瘊。典型的尋常疣呈綠豆、黃豆大,為半圓形或多角形隆起,質略硬,表面乾燥粗糙,頂端分裂呈刺狀或開花狀。好發於手足及頭面部。皮損呈絲狀排列的稱絲狀疣,多發於眼瞼、頸及前臂;發生在足底的叫跖疣。
激光治療:
常規消毒後,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麻醉。在疣的一旁進針推葯,形成以皮損為中心的皮丘為宜。採用CO2激光治療。對疣體較大者,可先用中能量激光束,將突出皮膚的部分掃描切割,然後再改用小能量激光燒灼基底部分。若疣體較小,可直接燒灼汽化。治療時從皮損邊緣向內環形燒灼,由淺入深逐層進行,邊燒灼邊用生理鹽水棉球擦去炭化組織,確認無疣組織殘留後,再用小能量激光凝固創面,使其形成簿層焦痂。術後塗以1%龍膽紫溶液即可。創面暴露為宜,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預防感染。一般2周左右脫痂痊癒。治療范圍和深度要恰到好處,過深損傷正常組織,愈後易形成疤痕;過淺則易導致復發。如有復發,可在愈後一周重復治療。 臨床表現:又叫青年,中醫稱扁瘊。為米粒至綠豆大隆起的扁平丘疹,多呈圓形、橢圓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多為正常膚色或淺褐色。皮損常為多個,散在或密集。多發生在面部、手背和前臂。病程較慢,有自愈性,亦可多年存在。
激光治療:
患者多為美容而治療。使用激光治療方法簡便,治癒快。常規消毒,局部麻醉,或不用麻醉。採用小能量CO2激光束,對准疣體由周圍向中心間斷式燒灼,因為皮損位於表皮層,燒灼深度與皮膚相平或稍低於皮膚表面即可。不須擦去疣體炭化層,以保護創面,並可減少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術後處理與尋常疣相同。 臨床表現:皮損多為綠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有蠟樣光澤,質地較軟,中央有臍窩狀凹陷,呈微紅、灰白或正常膚色,內含乳酪樣白色物,為軟疣小體。常因瘙癢搔抓後感染。常為多發,數量不等。好發於軀干、四肢,兒童和青少年多見。
激光治療:本病可以自然消失,但對病程長久不愈者,可考慮激光治療。局麻或不麻醉,用中能量CO2激光束,自疣體頂部燒灼汽化,疣體破裂冒出白色疣小體,擦凈後,塗上龍膽紫溶液即可。 又稱性病疣或生殖器疣,屬性病范疇。2001年全國31個省份累計報告性病病例近80萬,其中尖銳濕疣發病率居第三位。
臨床表現:初為淡紅色小丘疹,逐漸長大增多,相互重疊擁擠。典型的呈乳頭狀或爛菜花狀,表面濕潤,有臭味。好發於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多見於男女外生殖器以及肛門周圍。嬰幼兒和老年人均有發生,但青壯年最多見。
激光治療:
常規消毒,局部麻醉。採用CO2激光治療。對豆粒狀或菜花樣的疣體,用激光束從基底部切割,然後再炭化疣的殘留部分。對小的疣體可直接汽化燒灼,燒灼范圍要大於疣體1-2毫米,但不宜過深。尖銳濕疣有一定潛伏期,有此伏彼起的可能,故要定期復查。又是性接觸傳染病,因此,應對其配偶進行檢查治療。
6. 病毒性皮膚病的皰疹類
中醫稱「纏腰火丹」,谷稱「半腰龍」。本病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幼兒時發病的是水痘,之後病毒潛伏於神經細胞中,當免疫功能低下時(尤其是中老年),病毒再次活躍,發生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發疹前數日,可有低熱、乏力等前驅症狀。局部先有灼熱感,皮膚潮紅,繼而出現粟粒到黃豆大的丘疹、水皰,皰壁緊張發亮,個個獨立,可簇集成片,但不融合,常有明顯的燒灼或針刺樣疼痛,常因水皰破潰形成糜爛或繼發感染。皮損沿皮膚神經走行分布,胸腰部、面部及四肢是好發部位。發病急劇,一般2-4周自愈。 單純皰疹分為1型和2型兩種。1型病毒主要侵犯生殖器以外的皮膚和粘膜;2型主要侵犯外生殖器,又稱生殖器皰疹,屬性傳播疾病。
臨床表現:發病初期局部灼癢發紅,繼而出現簇集的小水皰群,擦破後糜爛或繼發感染。1型皰疹好發於口角、唇緣和鼻孔周圍的皮膚粘膜相交處;2型皰疹好發於男性龜頭、冠狀溝、尿道口及陰莖體,可伴有尿道炎等;女性多見於陰唇、陰蒂、陰道和宮頸。
7. 病毒性皰疹是什麼意思皰疹還分為不同的種類嗎
是的,但是每種類型的皰疹都是有很大威脅的,成都市成港皮膚性病研究院附屬醫院建議患者還是盡快治療,就不用忍受皰疹帶來的痛苦了
8. 屬於病毒性的皮膚病有哪些
1、病毒性皮膚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當病毒侵入機體後,對神經組織和皮膚組織有較強的親合力,親神經者可引起帶狀皰疹等,親皮膚者則形成疣類。
2、陽春三月,正是風疹、水痘等病毒性皮膚病高發時期,中小學生、幼兒成為重點感染人群。與手足口病不同,風疹、水痘多發生在中小學生身上,都可通過呼吸道、接觸等途徑傳染。風疹特徵是發熱、眼結膜充血、咽部疼痛、全身出現小紅疹。
3、水痘特徵是發熱、出現小水泡,先在胸腹等軀幹部出現,再向四肢、頭、面部發展。手足口病屬於病毒性皮膚病,可通過接觸傳染,特徵是在手掌、足底出現小水泡,口腔出現小水泡或破爛,主要發生在幼兒身上。
4、尋常疣。臨床表現:俗稱刺瘊。典型的尋常疣呈綠豆、黃豆大,為半圓形或多角形隆起,質略硬,表面乾燥粗糙,頂端分裂呈刺狀或開花狀。好發於手足及頭面部。皮損呈絲狀排列的稱絲狀疣,多發於眼瞼、頸及前臂;發生在足底的叫跖疣。
9. 皮膚病一般都有哪些
皮膚病是所有皮膚疾病的總稱,常見的有帶狀皰疹、毛囊炎、手足癬、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
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而且多種內臟疾病也可以體現在皮膚上。按照不同的病因、表現分類,常見的皮膚病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疣、風疹、手足口病等。
2.細菌性感染:如膿皰病、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丹毒、麻風等。
3.真菌性感染:如頭癬、體股癬、手足癬、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馬拉色菌毛囊炎。
4.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蟎皮炎、隱翅蟲皮炎、虱病、蟲螯傷或咬傷等。
5.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葯物性皮炎等。
6.物理性皮膚病:如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7.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如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8.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如銀屑病、單純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紅皮病等。
9.結締組織疾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皮肌炎等。
10.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
11.大皰性皮膚病:如天皰疹、大皰性類天皰疹等。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如黃褐斑、白癜風、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等。
13.皮膚附屬器疾病:如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禿、禿發、多汗症等。
14.遺傳性皮膚病:如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毛發苔蘚、遺傳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
15.營養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如維生素缺乏症、黃瘤病、腸病性肢端皮炎。
16.皮膚腫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皮膚原位癌、惡性黑素瘤等。
皮膚病是所有皮膚疾病的總稱,常見的有帶狀皰疹、毛囊炎、手足癬、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
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而且多種內臟疾病也可以體現在皮膚上。按照不同的病因、表現分類,常見的皮膚病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疣、風疹、手足口病等。
2.細菌性感染:如膿皰病、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丹毒、麻風等。
3.真菌性感染:如頭癬、體股癬、手足癬、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馬拉色菌毛囊炎。
4.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蟎皮炎、隱翅蟲皮炎、虱病、蟲螯傷或咬傷等。
5.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葯物性皮炎等。
6.物理性皮膚病:如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7.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如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8.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如銀屑病、單純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紅皮病等。
9.結締組織疾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皮肌炎等。
10.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
11.大皰性皮膚病:如天皰疹、大皰性類天皰疹等。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如黃褐斑、白癜風、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等。
13.皮膚附屬器疾病:如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禿、禿發、多汗症等。
14.遺傳性皮膚病:如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毛發苔蘚、遺傳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
15.營養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如維生素缺乏症、黃瘤病、腸病性肢端皮炎。
16.皮膚腫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皮膚原位癌、惡性黑素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