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會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會

發布時間: 2021-11-08 12:27:54

1. 民間偏方大全治爛腳丫怎麼治能除根

腳氣治療,第一是需要用對葯,第二是塗抹的力度有足夠,第三是用葯時間的要足夠長,足以殺滅潛藏皮膚淺層的真菌。 目前來說,腳氣首選局部治療,外用各種抗真菌葯物,每天1-2次,療程4-6周。對角化過度型可聯合應用角質剝脫劑。

必要時可以口服抗真菌葯物治療,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合並細菌感染時要先控制細菌感染,再抗真菌治療。合並濕疹時抗過敏和抗真菌治療同時進行。需要強調的是,由於口服葯物的特殊性,肝功能不全、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如需口服抗真菌葯物,建議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

(1)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會擴展閱讀

要預防腳氣,需時常保持足部的清潔乾燥;穿戴透氣性好的鞋襪,同時要請更換鞋襪;盡量少打赤腳;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副主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席麗艷教授則特別提醒:在公關場所,如洗浴中心、酒店或者是海濱浴場都會提供拖鞋,這類拖鞋實際上很多人穿過。

如果未經嚴格消毒,極大可能會導致感染腳氣。席教授強調,腳氣頑固,很難徹底治癒,做好預防更關鍵,建議網友們盡量避免使用公關場所中未經消毒的公用拖鞋。

2. 傅傑英的人物簡介

中華中醫葯學會中醫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青年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葯學會中醫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常委,先後主編中醫美容學術著作3部:《中醫美容》、《實用經絡美容七講》、《皮膚病調養與護理》,撰寫《瘦素與胃經減肥的思考》、《足陽明胃經美容作用初探》、《針刺胃經穴位干預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實驗研究》、《人群體質與美容》等中醫美容學術論文近20餘篇。傅傑英在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出診,多次在國內外講授中醫美容、針灸美容,均受到熱烈歡迎。目前任職為:
中醫美容專業教授
針灸專業醫學博士
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中醫美容教研室主任
中華中醫葯學會中醫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青年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中醫葯學會中醫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
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常委

3. 王群的科研簡介

主要研究方向:
1、性傳播性疾病
2、感染與免疫
學術任職:美國實驗皮膚病學會(SID)委員、歐洲皮膚科學會(EADV)國際會員、中華醫學會全國性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全國性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廣東省皮膚科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協會委員、廣東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廣州市性病防治技術指導小組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循證醫學》和《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編委,《臨床皮膚科雜志》特約審稿人。
代表論文:
人乳頭瘤病毒6b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表達.中國麻風皮膚病雜2006 22(6)
代表學術專著:現代皮膚分枝桿菌病學,2010,待出版
在研課題: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性轉基因樹突狀細胞疫苗研製的前期基礎研究,2004~2010年,廣東省人民醫院,50萬。目前可支配總經費:2萬。

4. 李銀濤的介紹

李銀濤博士,男,漢族,1964年9月生,湖北蘄春縣人。中山大學博士後。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現任中華李時珍科技文化協進會會長、北京醫科大學博士、中華中醫葯學會李時珍學術研究會 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 理事、廣東省中醫葯學會疑難雜症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專業委員會 常委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專業分會 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及心血管專業分會 常委、廣東省醫學會醫史分會 委員、西北大學哲理數學研究會 特聘教授。

5. 想問一下有腳氣的話能用足膜嗎

不能。

1、香港腳(腳氣)或是肌膚有傷口,紅腫,瘙癢,炎症等異常情況,請停止使用。

2、過敏體質或者是敏感肌膚,哺乳期或孕婦請勿使用本品。

3、肌膚有不適應者,請暫停使用。

功效:

深層祛除腳部死皮特色;採用柔軟的無紡布材質防水設計,使用舒適,方便。使用時足膜精華液與足部肌膚緊密服貼作用均勻,可隨意走動,不影響工作;含腐蝕成分,易損傷皮膚。

(5)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會擴展閱讀:

去腳氣:

要預防腳氣,需時常保持足部的清潔乾燥;穿戴透氣性好的鞋襪,同時要請更換鞋襪;盡量少打赤腳;

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副主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席麗艷教授則特別提醒:在公關場所,如洗浴中心、酒店或者是海濱浴場都會提供拖鞋,這類拖鞋實際上很多人穿過,如果未經嚴格消毒,極大可能會導致感染腳氣。

席教授強調,腳氣頑固,很難徹底治癒,做好預防更關鍵,建議網友們盡量避免使用公關場所中未經消毒的公用拖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足膜

人民網-腳氣反復難根治?專家支招助你巧妙去腳氣

6. 有誰知道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不是核心!

屬於省級期刊!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是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內的雙月科技期刊(容CN 44—1671/R,ISSN 1674-8468),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原名《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1994年創刊,由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主辦、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協辦,主管單位為廣東省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200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16開漢文科技類皮膚性病科專業期刊,改為季刊;2006年,為適應皮膚性病科研究成果的日益繁榮的現狀,改為雙月期刊,逢雙月28日出版;2010年,為進一步明確雜志的定位,擴大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經國家新聞出版署及廣東省新聞局批准雜志更為現名。

7. 嚴軍的介紹

嚴軍,現任皮膚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委員,長期從事皮膚病、性病防治工作,曾先後到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進修學習,主要擅長各種頑固性皮炎、濕疹、銀屑病、結締組織病、遺傳性皮膚病、大皰性皮膚病、復發性尖銳濕疣、在省級、國家級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8. 楊慧蘭的介紹

楊慧蘭,女,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激光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會青年委員、性病學組委員;廣州軍區皮膚病專業主任委員;全軍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常委;中國中西醫化妝品科學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學美容雜志常務編委。南方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教授、激光美容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導師。

9. 《魚醫》閱讀答案

海洋中的醫生海洋生物學家近來發現,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也有自己的醫生--一種普普通通的小魚。在廣闊的海域里,至今已發現有近50種這種小魚,它們在日夜地進行著醫療工作。而它們的「醫療站」一般都設立在珊瑚礁、水中突兀的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殘骸邊。它們每天要治療400條左右患皮膚病的魚兒。「魚醫」的體態小巧,行動輕盈,它給魚治病,不是通過用葯,而是用它尖尖的嘴巴為病魚清除細菌和壞死的細胞。生病的魚「就診」時,必須頭朝下,尾巴朝上,筆直地懸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嚨生病,病魚就得乖乖地張大嘴巴,讓「魚醫」鑽進嘴裡去。
也許有人會問,病魚會不會把「魚醫」吃掉呢?根據海洋生物學家的觀察分析,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否則,疾病就會蔓延起來,大批魚類將會因此而死亡。因此患病的魚類和魚醫生的關系相當融洽。凡是接受治療的病魚必須老老實實地「站」在魚醫生面前,張開嘴巴,讓小魚進入嘴裡。即使是遇上敵害,病魚也不會匆匆將「魚醫」吞入腹中,而後再將「魚醫」吐出來,再逃之夭夭。也許在治療中有兇猛的動物游過來,這時被治療的魚先急忙把魚醫生帶到安全地方,然後回來再與兇猛動物決一死戰,決不讓小醫生遭到殘害。
救死扶傷的「魚醫生」有時魚醫生的「生意」相當興隆,甚至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著魚醫生的治療。不過有的時候秩序相當混亂,都想早點讓醫生看病,不免就要發生擁擠和爭執。盡管「患者」著急,魚醫生可從不性急,總是不慌不忙地、精心地工作著。這時往往會出現爭先恐後、吵吵嚷嚷的場面。遇到這種情況,素來喜歡安安靜靜為病魚看病的「魚醫」也會勃然大怒,撒手不幹,躲到清靜的地方去。而此時,病魚們也常常前呼後擁地把「魚醫」攔住,無奈之際,「魚醫」不得不重新開始治病工作。令人奇怪的是來看病的大多為雄性魚。這可能是因為一則雄魚好鬥,身體經常負傷,再則雄魚比雌魚更愛清潔,愛打扮的緣故。至今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魚類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會改變身體的顏色,它會由淺色變為紅色,或由銀色變成古銅色,這是不是在告訴魚醫生自己哪兒不舒服呢?「魚醫」治病的速度很快。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曾連續6個小時在水中觀察「魚醫」治病。據統計,一條「魚醫」在這6個小時內竟醫治了300多條病魚!
海洋生物學家還發現,拜訪「魚醫」的雄魚一天竟幾次找不同的「魚醫」看病。開始,研究人員以為雄魚較易患病,後來才發現,原來雄魚間為了爭奪雌魚,常常發生激烈的「情戰」,因而負傷的機會較多,而一旦負傷,就得去「治療」,從而出現了一條魚一天之內多次找「魚醫」治病的情況。
新興的職業--魚醫給人做手術司空見慣,給狗、老虎做手術也時有耳聞,可是你聽說過給魚做手術的嗎?目前,這一行業正在美國興起,業內人士認為,魚手術既有前途,又有錢途。美國的羅伯茨和助手邦妮成功地為一條金魚做了絕育手術。當然,這條魚並不是人們不惜數千美元,養在魚缸里的那種(雖然他們也給那類魚做手術),而是一條野生的金魚,羅伯茨稱她為"金魚1號"。這條魚是被它的主人帶到羅伯茨在布法羅(美國紐約州西部城市)郊外的門診部,這種魚很普通,任何人都養過,但"金魚1號"是一條病魚。羅伯茨的手術台上工具齊備:一根橡膠管里流著水和麻醉劑,一根透明的塑料管連在水下的一個水泵。"金魚1號"躺在浴盆里,黃色泡沫板使它保持直立,管子通過魚嘴輸入麻醉水,從鰓里排出來,形成一個循環系統。
據羅伯茨介紹,給魚做手術,基本上都需要這套東西,一些魚醫已經掌握了相當高的技術,甚至連一些疑難病也能治癒。羅伯茨的診所里收養了不少病魚:露西雖然體重只有1.5磅,卻長了一個2.5磅重的腫瘤;"陽光"在近乎瘋狂的交配過程中撞破了肚子;比蒂患了腹部積水;還有一些金魚患了浮力失調症,"鮑勃"患的就是這種病,在水裡游動時總是腹部朝上,還有"拉文",游動時鼻子朝下,尾巴向上。這些魚都在羅伯茨的魚診所做了手術,恢復了健康。
被漠視的治療權可是10年前,即使是醫療水平非常發達的美國,要找到一個魚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已經成為歷史。上個世紀70年代,狗和貓終於開始享受到和人一樣的治療待遇,但是給鳥看病呢?除非你神經不正常。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出現了鳥葯,至少出現了一種專門介紹防治鳥病的月刊,吸引了不少寵物愛好者。今天,醫生可以為小鸚鵡做手術,甚至能為狗和貓做器官移月刊,吸引了不少寵物愛好者。今天,醫生可以為小鸚鵡做手術,甚至能為狗和貓做器官移植手術,還可以給沙鼠做化療。但如果有誰帶著魚去看獸醫,人們還是會認為這個人是個瘋子。美國獸醫醫學會科學行為部副主任大衛·斯卡夫博士說:"我毫不懷疑,魚葯將會和上世紀80年代的鳥葯一樣會越來越普遍。事實上,魚葯和魚類手術的發展比我想像的快得多。"據美國獸醫醫學會公開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2000位獸醫正在嘗試開發魚葯和魚類手術,魚醫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而且魚醫的人數增加很快,市場前景看好。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大約有1390萬個家庭養著不同種類的魚,每年光投在觀賞魚上的費用就高達10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在建魚池、安裝水調節器和食物上,還不包括給它們治病所需的費用。有的魚看一次病可以花費10萬美元,甚至更多。給魚看病的價格目前正在走向平穩:基本檢查40美元,化驗血樣60美元,X光透視55美元。更高級的檢查有:超聲波175美元,CAT掃描250美元。醫生還可以給魚做"鼻飼",給魚灌腸,治療骨折,切除變形卵,還能治療脊柱側凸,甚至可以為魚做整形手術。但魚類最常見也最令魚醫頭痛的是那些患了浮力失調症的魚。魚鰾是在消化道里的一個器官,很容易感染、阻塞或畸形,使魚喪失了調節空氣的能力,不能正確地上浮或下沉。得了這種病的魚在水中的姿勢一般是腹朝上,背朝下。給這種病魚做手術需要在魚的腹部塞入一塊小石頭,使魚體恢復平衡。這類手術的費用從150美元到1500美元不等。許多醫生會首先建議採用綠豆療法:給生病的魚喂一顆綠豆,綠豆要煮熟,還要輕輕碾碎,每天一次,效果較好。但醫生們到現在也不明白,綠豆療法的治病機理。
救魚一命美國高級魚醫格里格·萊巴特表示:"當我告訴一些人,病魚需要吃葯或需要做手術時,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將病魚從下水道里沖走,再買一條不就得了嗎!其實,給魚治病有好幾個理由。而最重要的理由是,有些魚種非常珍貴。我給幾條價值3萬美元至5萬美元的魚做過手術,如果這類魚病了就將它們拋棄,既不人道,也很浪費。"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與自己的寵物魚建立了濃厚的感情,這是不養魚的人所體會不到也難以理解的。人們常說,狗通人性,其實,很多養魚人都表示,他們家的魚也通人性。他們是決不會因為魚病了就隨手將魚扔掉的,一定會想盡辦法救魚一命。大衛·斯莫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自家的魚塘里養了一條北梭魚。去年夏天,閃電擊中了他家魚塘附近的一棵樹,殃及北梭魚,它的背部斷了。斯莫斯帶著它去做了X光檢查,CAT掃描,採用脊椎指壓法和脊骨手術,使北梭魚康復。在接受物理療法期間,斯莫斯請了假,在魚塘里待了幾周,用手扶著魚的尾巴,惟恐魚尾巴搖擺使傷口難以癒合。談起給魚治病的這段經歷,斯莫斯仍忍不住流淚。
在最近舉行的新加坡國際魚展上,組織者宣布了一項魚類收養提議,宣布"魚有生命,也有情感"。所以,給魚治病是一種人道之舉,不能簡單地將它們倒入下水道。

10. 楊慧蘭的科研簡介

1、激光美容與色素性皮膚病
2、病毒性皮膚病
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激光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常委;廣州軍區皮膚病專業主任委員,全軍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化妝品科學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學美容雜志常務編委。 楊慧蘭,劉仲榮,李雪梅等.308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臨床研究. 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1):35-37.
楊慧蘭,韓雙艷,王捷,等.基因槍介導單純皰疹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中國免疫學雜志,2004,20:748-750.
代表學術專著:
病毒性皮膚病學 2008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要獲獎情況:
1、單純皰疹病毒gD2基因的克隆、表達及臨床應用研究;2001年;總後勤部、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2、單純皰疹病毒Ⅱ型gD基因的克隆、表達及保護性免疫研究;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1、HSV-2 LAT ORF 的抗凋亡作用及在蛋白水平上的調控機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7萬元
2、單純皰疹病毒潛伏感染及復發機制的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全軍十一五傑出人才基金、50萬元。 曾先後到復旦大學遺傳所、美國UCLA病毒實驗室研修,具有扎實的分子生物學理論基礎、豐富的實驗操作經驗,以及較強的科研素質及指導教學能力。熟練掌握本學科國內外發展趨勢及相關學科的知識,能將最新科研成果和技術運用於實際工作中,熟練地閱讀英文皮膚專業文獻。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多次進行大會演講及發言,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從事皮膚性病學、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20餘年,在生殖器皰疹gD基因的克隆、表達及臨床應用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發表與該課題有關的論著30餘篇,其中5篇被BA、CA、SCI收錄。主持國家級、軍級、以及廣東省重點攻關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自1999年開始先後同貴陽醫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合作,先後培養碩士生11名、博士生1名,均已順利通過答辯畢業。指導博士後出站1名。在讀碩士生8名,博士生1名,博士後2名。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軍傑出人才基金、廣東省名醫工程研究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重大科技課題的資助約200餘萬元,進行病毒分子生物學、皰疹病毒疫苗的研究並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研究內容豐富,應用前景可觀。因科研方面表現突出,先後於2001年,2003年榮立三等功二次,獲標兵個人、廣州軍區1383重點人材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嘉獎及學雷鋒先進個人及廣東省名醫稱號,在廣東省乃至全國皮膚性病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