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皮膚性病學專業的請問!有些什麼論文刊物可以購買
- 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
- 中國性科學
-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 皮膚病與版性病
- 中國艾滋病性病
- 中國中西醫權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
- 中華皮膚科雜志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 臨床皮膚科雜志
❷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的圖書信息
精裝: 20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4568428, 7534568420
條形碼: 9787534568428
產品尺寸版及權重量: 30.4 x 22.6 x 10 cm ; 6 Kg
❸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的序言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是在《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基礎上作了較大的補充、修改而成。因此,它實質上也可以認為是《臨床皮膚病學》第四版。《臨床皮膚病學》自1981年第一版發行以來,經過1991年第二版,2001年第三版,至今已近30年。正如第三版前言所說,《臨床皮膚病學》為全國皮膚科專業醫師提供了一本比較系統和完善的臨床參考書,為我國皮膚科人才培養和皮膚科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全國皮膚科同道給予本書很高的評價,使我們深受感動,也激勵我們繼續去完善和提高。我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不斷地推動我國一代又一代皮膚科醫師的成長,為我國皮膚科事業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本書根據「全、新、精」的編寫原則,結構及內容較《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有了較大的刪節、修改和補充。
一、隨著基礎科學的快速發展,皮膚科學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也隨之不斷深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亞專業。皮膚科的服務范圍也有了很大的擴展。全書分為六篇,將「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性傳播感染」「皮膚外科學」「美容皮膚科學」各作為獨立一篇,以體現皮膚科學的進展和發展方向。
第一篇皮膚科學基礎,概述皮膚科的基礎理論,密切與臨床的聯系,盡量反映當前的研究進展,比《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增加了「皮膚遺傳學」「皮膚光生物學」「皮膚葯理學」三個新的章節。
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是我國所特有。發揚中醫精華,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皮膚科學,為世界皮膚科學作貢獻,這也是我國皮膚科學者努力的方向,故將此作為獨立一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有助於「中西醫並重」方針的實現。
性傳播疾病是皮膚性病學專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變化,世界各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關於「性傳播疾病」的認識,已遠遠超出過去傳統「性病」的狹義范圍。因此對這類疾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診斷、治療預防應從宏觀上加以認識和研究。故本書將「性傳播疾病」作為一篇,名為「性傳播感染」。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其中仍保留「性傳播疾病」一章,但未應用「非淋菌性尿道炎」這一病名。因這一病名作為診斷已不準確,且目前應用較濫。從參考書的科學性要求出發,我們僅局限於「沙眼衣原體尿道炎/宮頸炎」,而對支原體的性傳播感染問題,由於目前尚存在許多不同的看法,故將「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在此篇中作為一章介紹。另外增加「性傳播相關疾病」一章,以區別於傳統「性病」的概念。我們這樣編排,希望能更新傳統的「性病」概念,拓寬對性傳播感染的認識,有助於深化對性傳播感染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皮膚外科學」和「美容皮膚科學」是近年來我國皮膚科中發展起來的兩個亞專業,特別是美容皮膚科學的發展更是迅速,已是當今皮膚科醫師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本書將「皮膚外科學」和「美容皮膚科學」各自作為一篇,對其發展方向、基本理論、臨床應用、技術操作均作了扼要而簡明的介紹。
二、第三篇「皮膚病臨床」是本書的核心部分。這次修改中除在內容上要體現近年來的一些新知識、新經驗外,還增補了一些遺漏的病種或新病種、新病症。在章節的分類上,我們繼續採取病因及病症相結合的分類方法,即原則上根據病因歸類分章,對許多病因還不明確的疾病,我們又根據皮膚科學重視形態學的特點,採取了按皮膚病特殊病症或疾病發生的特殊部位及組織結構(如黏膜、皮膚附屬器等)歸類。有些疾病雖可歸入某一病因的章節,但因其主要病症突出而歸入相應的章節中。
❹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怎麼樣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以下簡稱「院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致力於皮膚病、性病、麻風病的醫療、研究、防控和人才培養,1984年遷南京現址。
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承擔國家性病、麻風病防治任務。現有在職職工446人,其中高級職稱78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人。
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為教育部重點學科,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皮膚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現有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各1個。
專科特色顯著,擁有國內齊全的皮膚病性病學亞學科。少見深部真菌病、性傳播疾病、大皰病、血管炎、皮膚腫瘤診療,重症葯疹搶救,皮膚血管瘤放射治療和皮膚病理診斷等技術國內領先,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中國皮膚病學發展大會擴展閱讀:
學科介紹
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為教育部重點學科,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皮膚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現有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各1個。設有28個臨床、科研科室,現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
❺ 「國際皮膚科醫學大會」有這個大會嗎
貌似有
❻ 皮膚病醫院十大排名
1、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創建於1907年,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和中國紅十字會冠名的醫院,1992年首批通過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評審,為全國文明單位,是國內最著名、最具國際化特徵的醫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國首家通過JCI認證的部屬公立醫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2、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
江蘇省南京市蔣王廟街12號
未定級專科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病研究所)(以下簡稱「院所」)1954年創建於北京,始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84年遷南京現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從事皮膚病、性病、麻風病,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唯一國家級專業機構,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承擔國家性病、麻風病防治任務。
3、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西京醫院前身是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醫院,1954年原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合並,其附屬醫院也相應合並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稱「西京醫院」,地處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保障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整體實力位居全國第五。
4、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位於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北大醫院創建於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
5、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中路139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位於歷史名城,湖南省會長沙,脫胎於1906年美國雅禮協會在中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雅禮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教育部重點高校——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學科最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醫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譽。
6、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北街155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醫院。 中國醫大一院誕生於二十世紀初,醫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時創建於1908年10月的福建長汀福音醫院(原亞盛頓醫館)和沈陽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奉天醫院。醫院早期成長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進程緊密相連,1933年福音醫院被改編為中央紅色醫院,繼而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後在延安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7、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693張(實際開放2100餘張),全院職工3776人,其中醫師996餘人(正副教授及各類高級科技人員396人)。
8、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北大街53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也是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以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享譽海內外。在2009-2015年度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連續七年名列榜首。 醫院建成於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
9、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省合肥市績溪路218號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為國家衛生應急醫療移動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連續六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百強排行榜。
10、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
❼ 中國十大皮膚病醫院
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皮膚醫院有: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皮膚病醫院之間沒辦法比較,因為每家醫院都有自己擅長的病種,患者治療皮膚病建議先檢查清楚病情,醫生會根據病情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治療效果都是很好的。
(7)中國皮膚病學發展大會擴展閱讀:
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機體的異常情況也可以在皮膚表面反映出來。
皮膚具備著近乎完美的生理保護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覺作用、調節體溫、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維護機體的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皮膚的生理功能受到損害,引起皮膚病。
皮膚病中最常見到的致病因素是感染病與過敏性皮膚炎,不過隨著老化的退行性變化,老年性皮膚病,皮膚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膚病,另外需注意因葯物治療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種皮膚障礙。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類:
1.理化因素:壓力與摩擦、局部溫度變化過快、放射、光照、熱輻射、化學試劑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膚病發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膚病。如過度搔抓繼發感染;熱水燙、肥皂水洗、用葯不當加重濕疹病變;曝曬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2.生物因素:昆蟲叮咬、接觸某些植物、寄生蟲與微生物感染均為常見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種病毒性皮膚病。
3.食物與其他疾病:有些食物如蝦等易致過敏性疾病發生。內臟病變、局部感染、血液與淋巴循環障礙等可引起相關皮膚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癢症,局部感染引起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循環障礙可致紫紺、橡皮腫等。
4.遺傳:有些疾病有明顯的家族史,如魚鱗病、白化病等。
5.神經精神因素:神經損傷可引起營養性潰瘍;壓力與緊張和斑禿、慢性單純性苔蘚等發病密切相關。
6.代謝與內分泌因素:代謝障礙可引起皮膚澱粉樣變、黃色瘤等,Cushing′s綜合征則易發生痤瘡、多毛等。
網路-皮膚病
網路-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
網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網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網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❽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雙休日專家上班嗎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❾ 皮膚性病學的雜志有哪些本人想投稿不知偷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
曾用刊名: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內會容;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
ISSN:1673-4173
CN:32-1763/R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主辦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ISSN:1001-7089
CN:61-1197/R
===============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主辦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病研究所
ISSN:1672-0709
CN:12-1380/R
==============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曾用刊名: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
主辦單位: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
ISSN:1674-8468
CN:44-1671/R
===============
皮膚病與性病
曾用刊名:皮膚病防治;皮防戰線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昆明分會
ISSN:1002-1310
CN:53-108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