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夏天皮膚病有哪些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夏天皮膚病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0-30 20:11:40

⑴ 夏季皮膚病通常有那些

夏季的皮膚病主要有夏季皮炎及日光性皮炎。
1.夏季皮炎症狀
四肢和胸背部皮膚發紅,並有大量紅色小疹子出現,奇癢難忍。
這是一種汗液障礙類皮膚病。高溫悶熱的天氣,人體的汗液增多,汗液里含有大量人體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乳酸等,這些代謝廢物都是酸性物質,會刺激皮膚引起皮膚內毛細血管擴張和炎症細胞聚集,導致皮膚發紅,出現紅色小疹子和皮膚瘙癢。
汗液里代謝物的濃度大小直接關繫到對皮膚的刺激程度。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高,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症反應就強,反之則弱。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大小還與出汗量的多少有關。當人體大量出汗時,汗液里的水分多,其中代謝廢物的含量就低。有人從實驗室的研究中發現,人體在中等量出汗時,汗液中的代謝廢物含量最高,此時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患者在過了夏季後症狀會緩解,來年夏季又發作。預防夏季皮炎,患者衣著要注意通風、吸汗,並經常用溫水清洗汗液。平時要多喝水,以利稀釋汗液里的有害成分。患了夏季皮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外用葯塗擦止癢。
不要用熱水燙洗患處以止癢。熱水燙後,會使皮下血管更加擴張,紅腫加重,滲液增多,對康復不利。

2.日光皮炎症狀
在顏面、頸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尤以額部、面頰等處出現皮膚紅斑,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輕度脫屑,日曬後加重,甚至出現腫脹、水皰,常感痛癢難忍,夜間症狀加重,抓破後會引起感染。
這是一種光敏類皮膚病。夏季,陽光中紫外線的含量驟增,人體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也隨之增高。在陽光中紫外線的作用下,表皮細胞受到破壞,蛋白質發生變性、分解,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從而導致皮炎的發生。
預防日光皮炎的關鍵是,要盡量避免日光暴曬。特別是有這種皮炎病的患者,要採用塗防曬劑等措施,保護皮膚免受日光強烈刺激。每天上午10時以後至下午2時前陽光中紫外線最多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外出。室外活動時應著淡色、寬松的長袖衣褲,並戴太陽帽做好防護。一旦出現日光性皮炎症狀,不可立即用熱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狀,也不要用手抓搔,因為一旦抓破容易出現感染。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止癢、止痛的軟膏塗抹。
對光敏感的人,攝入光敏感物質如某種食物和葯物後,或者被陽光較長時間照射,在皮膚的暴露部位也會發生日光皮炎的症狀。此外,紅斑狼瘡、雀斑等雖不屬光感性皮膚病,但陽光照射也能使病情加重。

⑵ 夏季常見皮膚病圖片有哪些

1、蟲咬皮炎:由昆蟲、蚊、毒蛾、毛蟲、蟎蟲等叮咬而引起,皮膚出現瘙癢性的丘疹回、風團、紅斑、答水皰等。
2、日光性皮炎:皮膚暴露部位因日光過度照射後引起的皮膚急性光毒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紅、發燙、灼痛、脫皮等。
2、日光性皮炎:皮膚暴露部位因日光過度照射後引起的皮膚急性光毒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紅、發燙、灼痛、脫皮等。

⑶ 預防夏季4種皮膚病有哪些

光感類皮膚病這是人體對陽光發生強烈反應所致,多見於皮膚白皙的人。版陽光較長時間地權照射在皮膚暴露處,會引起手背、面部發紅、腫脹,甚至發生水皰,稱為光感性皮炎。此外,紅斑狼瘡、雀斑等雖然不屬於光感性皮膚病,但因陽光照射也可能使病情加重。預防光感性皮膚病主要是注意避免光敏物質和日光直接照射。
汗液障礙類皮膚病在高溫天氣下,皮膚「呼吸」困難,汗液排泄不暢,於是皮膚病積於皮內形成,如痱子、汗瘡疹、汗腺囊瘤等。預防方法是及時擦去身上汗水,並通風降溫,衣著要寬敞透氣。
微生物感染皮膚病汗液浸漬皮膚,塵埃粘附,容易招致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真菌的感染,容易引起毛囊炎、膿皰瘡、汗斑等。預防方法是勤洗澡、換衣,避免汗漬和細菌感染,保持皮膚清潔。
接觸性皮膚炎這是因亂用皮膚葯物所致,其症狀是接觸部位皮膚發生紅斑、腫脹、水皰等,自覺灼熱、癢或痛。預防方法是發生皮膚炎症後,不能盲目地購買一些葯物塗抹,而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各類治療皮膚病的葯物。

⑷ 夏季皮膚病

過敏需要內治,盡量少接觸刺激物

⑸ 有關夏季皮膚病

何治療痱子

如何治療痱子酷暑盛夏,許多人的皮膚就會變得像荔枝皮一樣,麻麻點點的,這就是「痱子」悄悄地「爬到」人們的身上了,其中以小孩最為多見。痱子雖然不是什麼險惡病症,但由於刺癢難忍,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少煩惱,尤其是小孩生痱子,更是吵鬧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寧,如果抓破了,還會感染細菌,變成膿皰瘡和小癤子。少數患者還會並發急性腎炎,偶爾還會引起敗血症。

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

也有專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分型

(一)紅痱(紅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於高溫,並有大量出汗、長期卧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症狀,輕擦之後易破,干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三)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容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預防發生癢子,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乾,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家長們注意不要讓小兒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預防

要防止熱痱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居室環境要通風涼爽,盡量減少出汗;烈日當頭時應避免外出活動,更不能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或進行過激的行為;保持環境及皮膚清潔衛生,經常洗澡和換洗內衣,衣著要柔軟寬松,避免穿戴尼龍化纖製品;少吃大魚大肉等過熱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鮮蔬菜、瓜果;出汗較多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多喝一些綠豆湯、菊花茶、清涼飲料等,但切記不要過甜,必要時可適當地補充些淡鹽水。

一旦生了熱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頸處、前胸後背及胯下塗擦一些熱痱粉或熱痱水。用熱毛巾治熱痱子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汗腺一通,痱子就消了。操作方法是:用熱水浸濕毛巾,毛巾盡量熱一些,以皮膚能耐受為度,敷於起痱子處,毛巾涼了再換熱的,隔2-3小時敷一次,一般敷2~3次就見效。介紹一種方法,見效快,操作簡單,小兒易於接受:取食鹽適量放鍋內炒至焦黃取出,放涼備用;取適量焦食鹽(鹽與水的比例1:100)置於盆內,加適量溫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凈毛巾放入盆中蘸濕,然後略擰,敷於患處(溫熱程度以小兒接受為宜),1日數次,2-3日即愈。

一、夏日裡盛產西瓜,西瓜不僅有清熱解暑、涼血止渴的作用,還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吃西瓜時,如果在冰箱內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西瓜皮是中葯,叫「西瓜翠衣」。將西瓜皮洗凈切片熬湯,或製作菜餚,長期食用,對預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選擇。苦瓜能增進食慾,清熱解暑,多吃苦瓜還能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發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顯身手。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苦瓜搗爛取汁,擦塗患處,痱子翌日即散。老中醫則選用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後會流出水來,用這種水塗擦患處,療效極佳。

三、有三種豆子,即綠豆、赤豆、黑豆,這三種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將它們煮熬成湯,中醫稱為「三豆湯」。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被譽為夏季小兒保健佳品。如果從入夏開始服用,小兒很少有發生痱子的。具體製法:用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四、夏日,當你走到公園里,走到田埂上,就會發現一叢叢、清清幽幽的綠色植物,散發著一股特殊的香味,恰似片片綠雲,令人賞心悅目,那就是薄荷。薄荷能綠化環境、供人觀賞,因其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薄荷腦、薄荷酮及乙酸薄荷脂等,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臨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鮮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五、夏季,河塘邊、山坡上隨處可見一種長得非常茂盛的艾葉,將葉片上的塵垢沖洗干凈,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後,用熬出來的葯水給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膚病的發生,並起到潤膚美容的作用。

六、用桃葉來防治痱子是一種古老的偏方,至今在日本和我國台灣都還很流行。方法是,將桃葉陰干後盛於袋中,使用時取50克泡在熱水裡給孩子洗澡,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長痱子的情況嚴重,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來擦抹患處,效果更佳。熬桃葉汁時,其比例是:桃葉100克,水1000毫升。將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由於桃葉中含有丹寧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並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治療

痱子雖然很常見,但常使小兒因不適、癢、痛而煩躁不安。痱子若進一步發展可成為膿腫,化膿性細菌的毒素進入血液,可造成膿毒血症或敗血症。有了痱子,可採取以下措施:

1.注意室內涼爽通風。

2.多給孩子喂水,勤翻身。

3.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不要用鹼性肥皂。

4.穿布料衣服,衣服應寬大。

5.撲痱子粉。痱子粉以滑石粉、氧化鋅為主或加適當清涼止癢劑。

6.輕的痱子可用35%-70%酒精輕輕塗擦,油膏可以障礙汗液蒸發,不能應用;重的痱毒(膿腫)應該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防發展成敗血症。
夏季,小孩容易生痱子,家長不要著急,一方面要保持孩子皮膚清潔,浴後用點痱子粉,另一方面可採用飲食療法防治。

冬瓜60克,加水煎湯飲用,每天一劑,連服7~8天。
綠豆適量,鮮荷葉一張,加水煎服。
冬瓜、海帶、綠豆適量共煎湯,加白糖少許,連服7~10天。
馬齒莧、絲瓜各20克,煎水服。
烏梅5~6枚洗凈,煎煮30分鍾後投入金銀花6克同煎20分鍾,取汁去渣加白糖涼後飲用。

⑹ 夏天的皮膚病

可能是日光性蕁麻疹

許多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良生活習慣,可導致一些皮膚病越來越重,或久治不愈。現列舉如下:

過度搔抓:瘙癢是皮膚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皮膚癢了就會產生搔抓的慾望,一點兒不搔抓是不現實的,但是過度搔抓會加重皮膚病。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瘙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為止:結果是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其實,過度搔抓可導致許多皮膚病加重,比如可使神經性皮炎的病變皮膚逐漸粗糙、肥厚;可使急性濕疹進一步擴散,加重滲出。所以,皮膚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盡可能避免搔抓,瘙癢劇烈時可及時服葯或塗葯止癢。

熱水燙洗:許多患者為圖一時之快而用熱水燙洗皮疹,雖然這樣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後會加劇瘙癢,尤其是急性濕疹等皮炎,熱水燙洗能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促進過敏物質大量釋放,導致滲出和糜爛加重,使病情惡化。所以即使是中葯熏洗和目前流行的桑拿浴,對於急性濕疹和急性皮炎患者也是不適宜的。

使用鹼性洗滌劑:許多皮膚病患者,如手部皸裂性濕疹患者有反復使用鹼性肥皂、洗衣粉或洗滌靈洗手的習慣。其實,這些洗滌用品容易導致皮膚更加乾燥,使皸裂、瘙癢加重。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膚更乾燥,從而加重瘙癢。因此,這類患者可試用含油脂豐富的香皂。

飲食不節:一些人可因食海鮮、狗肉、牛羊肉、魚、蝦、蟹、蠶蛹及各種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誘發濕疹、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或使其加重。因此,對過敏體質者來說,應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吃些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

濫用葯物:可以說,因濫用葯物而導致皮膚病加重的現象比比皆是。例如,外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手癬,結果導致皮疹范圍越來越廣泛。面部長了扁平疣,濫用激素葯物治療後越治越多,越治越大。面部脂溢性皮炎長期外用激素,引發了頑固難治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急性糜爛滲出性濕疹,濫用軟膏類制劑,導致皮疹擴散、滲出加重。所以,治療皮膚病首先要明確診斷,針對病因,根據皮疹的形態,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

⑺ 夏天 皮膚病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成為皮膚病。建議試試西藏紅花露。名貴藏葯浸泡而成.用了這么多葯,就這個還差不多。

⑻ 夏季最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夏天天氣炎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需要注意的事項有許多,例如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熱量攝入、防止中暑等等。還有一項事項是需要我們格外注意的,那就是皮膚護護理。受到夏季高溫的影響,各類皮膚病的發病率會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夏季易發的皮膚病有哪些?這幾類最為常見。夏季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季節,了解了這些皮膚病的種類,要做好預防工作,以免造成肌膚不適,擾了享受夏日的美好心境。

⑼ 夏天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其症狀是什麼

答案 皮膚病的症狀分為自覺症狀和他覺症狀兩種。自覺症狀是指患者的主觀感覺如瘙癢等;他覺症狀是指醫生檢查所見的各種皮膚損害如皮膚丘疹、糜爛等,是診斷皮膚病的重要依據。 一、自覺症狀 (一) 瘙癢:是最常見的自覺症狀,癢的程度輕重不一,有陣發性和持續性,局限性和廣泛性。癢的發生機制一般認為: 1.由表皮內真皮淺層的游離感覺神經末稍,接受刺激通過側脊丘束傳至視丘和感覺中樞引起癢感。 2.與機體釋放某些化學物質如組織胺、激肽和蛋白酶等有關,尤其是蛋白酶起著重要的化學介質作用。它在表皮、血液、細菌及真菌中都有存在,創傷或某些原因可在組織中釋放活化,產生皮膚瘙癢。 瘙癢常見於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扁平苔蘚、外陰肛門部瘙癢等。 (二) 疼痛:有學者認為,痛覺和癢覺可能是同種神經傳導。當刺激程度小於痛閾時表現為癢感,大於痛閾時表現為疼痛。疼痛常見於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如癤、丹毒,病毒性皮膚病,如帶狀皰疹等。 二、他覺症狀 在皮膚表面所程現的各種症狀,稱為皮膚損害或皮損。原發性皮損是指首先出現的原始性損害;繼發性皮損是由原發性皮損經過搔抓、感染和治療等進一步產生損害或好轉的結果。認清主要皮損對皮膚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頗有幫助。 (一) 原發性皮損 1.斑疹:僅指皮膚的顏色變異,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理改變多在表皮和真皮淺層。色素增多的有黃褐斑、雀斑等;皮下出血形成的斑疹稱紫癜;紋身稱人工色斑;色素減少的有白癜風、白化病。 2.丘疹:是高出皮膚表面的堅實隆起,一般直徑不超過1厘米。可由炎症浸潤、代謝異常或皮膚變性所致。病理改變多在表皮或真皮上層。有的丘疹呈扁平圓狀如疣類、色素痣;有的為多角形如扁平苔蘚等。 3.水皰:為局限性高出皮膚表面、表皮內含有液體的損害,直徑在1厘米內的為小皰,大於1厘米的稱為大皰。水皰一般發生在表皮內。水皰常有細菌、病毒、疥蟲及變態反應引起,如接觸性皮炎、帶狀皰疹等,愈後不留瘢痕。 4.膿皰:大小、深淺與水皰類似,是含有膿液的皰,周圍帶有炎性紅暈。膿皰大多由於化膿性細菌感染所致,如膿皰瘡,毛囊炎和痤瘡等。 5.結節:是圓形或類圓形較硬的局限性突起,其位置較丘疹深,位於真皮或皮下組織,常為炎性浸潤或代謝產物聚積所致,其大小不一。如皮膚結核、結節性黃色瘤及腫瘤等。 6.囊腫:是真皮內或皮下組織的囊腔樣結節,可高出皮膚表面,呈圓形或橢圓形,觸之有彈性感。內容物可為液體,也可為半固體如腱鞘囊腫、皮脂腺囊腫等。 (二) 繼發性皮損 1.鱗屑:主要為角化脫落的上皮細胞。當皮膚炎症或其他損害時,可形成明顯的易察覺的鱗屑。鱗屑的大小、厚薄和多少因不同的皮膚病而異。花斑癬的鱗屑象糠秕狀;剝脫性皮炎的鱗屑宛如乾裂翹起的地皮;銀屑病的鱗屑白如雲母狀等。 2.痂皮:是水皰、膿皰以及糜爛面等,皮膚損害的漿液、膿液及血液和脫落壞死組織所致,它們乾涸後形成漿液痂、膿痂及血痂等。 3.糜爛:是水皰和淺在性膿皰破潰失去上皮所形成,表面潮紅、濕潤並有滲液,愈後不留瘢痕。 4.潰瘍:是深達真皮和皮下組織的局限性組織缺損。潰瘍的大小、形狀及深淺,隨病因和病情發展而異。表面可有漿液、膿液和壞死組織,或有痂皮覆蓋,邊緣常不規則。燒燙傷、皮膚結核、三期梅毒、化膿性皮膚病、小腿靜脈嚴重曲張及皮膚癌均可導致潰瘍發生。 5.瘢痕:深層組織缺損後,在組織修復中,由新生結締組織代替原有失去的皮膚組織,稱為瘢痕。分增生性(肥厚性)瘢痕和凹陷性(萎縮性)瘢痕,前者較硬而高出皮面,後者較正常皮膚稍凹下,表皮薄而柔軟。瘢痕表面無正常皮紋,也無附屬器。 6.苔蘚樣變:有些慢性瘙癢性皮膚病,由於長期刺激、磨擦、搔抓等,可使皮膚增厚、粗糙,皮膚紋理加深增寬,形成多角形片狀扁平丘疹,稱為苔蘚樣病變,如神經性皮炎。 上述皮膚損害,不是孤立的,經常是先後或同時存在,有時由一種皮損演變為另一種損害。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