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

發布時間: 2021-10-30 03:39:26

Ⅰ 大生化都做哪些檢查費用是多少

大生化檢查一般來說在300塊錢左右,每個醫院的收費標准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的時候一定要空腹的情況下進行。

檢查的結果才是比較精準的,大生化的檢查,包括腎功能肝功能還包括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做一個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1)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擴展閱讀

正確的進行血生化檢查

1、空腹檢查。血生化檢查多項測定值與飲食有一定關系。因此血生化檢查前一天晚餐應避免飲酒,不要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點後不要再進食,檢查當天不能吃早餐。血生化檢查應為空腹時抽血,空腹時間一般為8~12小時。

2、禁止劇烈活動。血生化檢查當天早上不能進行體育鍛煉或劇烈運動,應到醫院後安靜休息20分鍾後再抽血化驗。

3、盡量避免在靜脈輸液期間或在用葯4小時內做血生化檢查。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在做血生化檢查前3~5天停葯。通常用葯劑量越大,間隔時間越短,對血生化檢查結果的干擾越大。影響血生化檢查結果的葯物有異煙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楊酸制劑等。

4、不能食用含有豐富胡蘿卜素、葉黃索的食物。

Ⅱ 生化全項能查出什麼

全項腎功能檢查、全項肝功能檢查、全套脂類檢查、鈣、磷、尿酸、酸性磷酸酶、心肌酶譜及同工酶、肌紅蛋白、肌鈣蛋白、蛋白電泳、乳酸測定、血氨測定等。

Ⅲ 去醫院做全身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1、內科:血壓、心率、心律、心雜音、心界、肺、肝、脾、腎、腹部壓痛、腸鳴音、神經系統檢查 2、外科:身高、體重、脊柱、皮膚、淋巴結、四肢關節、乳腺、甲狀腺、肛門直腸、前列腺、泌尿生殖器、腹股溝 3、婦科:外陰、陰道、宮體、附件、陰道塗片、病理檢查 4、眼科:視力、砂眼、辨色力、角膜、結膜、眼底 5、耳鼻喉科:聽力、外耳道、鼻竇、鼻咽、咽、喉 6、口腔科:唇、齶、牙齒、牙齦、口腔粘膜、 7、心電圖 8、B超:肝、膽、脾、腎 9、胸部透視 10、化驗 (1)谷丙轉氨酶、澳抗 (2)血糖 (3)血脂:膽固醇 趕甘油三酯 (4)胎甲球 (5)肌酐、尿素氮 ■各項體檢項目的臨床意義 體檢項目 意義 常規體檢項目 內科 (視、觸、叩、聽) 胸廓:有無異常胸廓,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肺與胸膜:了解呼吸音、有無羅音與炎症等 心臟:及早發現心臟疾病 肝臟:通過觸及肝臟的質地,可以了解肝臟的性質,在正常情況下,肝臟質軟,慢性肝炎時質韌,肝硬化肝臟質硬,還通過有無壓痛,肝臟是否病變。 脾臟:是否腫大或腫大的程度,了解除無感染、充血、腫瘤等 腎臟:大小、硬度及移動度等,預防腎腫瘤 血壓:測定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判斷高血壓及低血壓 外科 淋巴結:各淺表淋巴結有否異常增大等 甲狀腺:可及早發現囊腫,腫瘤等 女性乳房:可及早發現小葉增生,乳房癌等 肛門:可及早發現痔,腫瘤等 皮膚:有無皮疹、蘚病等皮膚病 眼科 視力:了解眼睛的屈光度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無白斑,潰瘍等 鞏膜:注意有無黃疸,脂肪沉著 辯色力:了解有無色盲、色弱 五官科 耳:簡易聽力檢查鼻:有無腫瘤的產生 咽:診斷有無急慢性咽炎 鼻:判斷急慢性鼻炎有價值 舌:觀察舌質,舌苔 扁桃體:有無充血,腫大,潰瘍等 心電圖 對各種心律失常的診斷有價值 對心肌梗塞的診斷有較高的准確性 對心室肥大,心肌病等診斷有較大的幫助 幫助了解某些葯物和電解質紊亂對心臟的影響 B超 對肝、膽、胰、脾、腎的診斷有較高的價值 胸透 及早發現胸部腫瘤 血常規 紅細胞——貧血或異常增多 白細胞——有無感染、放射性損傷、過敏性疾病等 血小板——了解造血功能,出血時間的評估等 尿常規 顏色,透明度及比密等,早期發現腎病,糖尿病等 空腹血糖 可初步篩查糖尿病 血脂 (甘油三脂 +膽固醇) 測定了解體內總膽固醇、甘油三脂在體內水平,進一步指導日常 飲 食及治 療,降低冠心病血管硬化等的發生,減少高血壓進一步演變。 腎功能 (尿素氮 +肌酐) 反映腎功能情況 乙肝表面抗原 通過乙肝抗原的檢查,可可了解是否攜帶乙肝病毒 谷丙轉氨酶 檢查肝功能的主要指標,了解肝臟有無損傷 癌胚抗原 對消化道腫瘤的檢查有幫助 尿酸 痛風的早期可僅有血尿酸的偏高 血粘度 反映血液粘稠度,,對血栓形成等關系極大 高低密度脂蛋白 影響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 乙肝二對半 通過乙肝抗原、抗體的檢查,是否存在大三陽、小三陽的情況,反映乙肝 病毒處於復制傳染性強或處於低水平復制或病毒基本停止或傳染後恢復期 甲胎蛋白 通過 AFP值的多少,作為早期肝癌的篩查 幽門螺旋桿菌 對於胃潰瘍,胃竇炎有較高診斷價值 甲肝 用於鑒別診斷甲型肝炎 丙肝 用於鑒別診斷丙型肝炎 血型 鑒定血型 前列腺特異抗原 ( PSA) 了解前列腺有否腫瘤,及腫瘤的情況 大便隱血 對消化系統有無出血的診斷有幫助 特殊體檢項目 頸椎攝片(正側位) 及早排除頸椎病 胸片() 鑒別診斷兩肺有無病變,對診斷肺結核有重要意義 婦科常規(已婚) 用於鑒別婦科疾病 女性B超 了解女性內生殖器的情況、有無病變 女性陰超 更深入的了解女性內生殖器的情況 腦彩超TCD 了解腦血管的供血情況 心臟彩超 了解心臟有無器質性病變 骨密度 了解骨質疏鬆程度

Ⅳ 生化1號檢測是什麼

「生化1號檢測」又叫「大生化檢查」,是對身體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對身體情況的一種了解,有時也可以檢查出來潛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攜帶者就需要定期的檢查,如肝功能檢查,防止病情突然發作,及時進行治療。

大生化檢查項目可以因為各個醫院開展新項目的能力和臨床使用能力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肝功能(9——15項)、腎功能(2——6項)、血糖(1項)、血脂(4——6項)、電解質 (5——7項)、心肌酶譜分析(4——5項)和各種特種蛋白定量等等。

(4)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擴展閱讀

「生化檢查」中不同類別的臨床意義: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葯物性肝損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2、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或GO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心肌梗塞發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高度脫水症(如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及多發性骨髓瘤。

4、血清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嚴重失水導致血漿濃縮,使白蛋白濃度上升。

Ⅳ 生化全套檢查的檢查項目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
2.血清天門冬氨醯基轉移酶測定
3.血清γ--谷氨醯基轉移酶測定
4.血清鹼性磷酸酶
5.血清總蛋白測定
6.血清白蛋白測定
7.球蛋白
8.A/G
9.血清總膽紅素測定
10.血清直接膽紅素測定
11.血清間接膽紅素測定
12.血清前白蛋白測定
13.ALT/AST
14.血清總膽固醇測定
15.血清甘油三酯測定
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
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
18.血清載脂蛋白A1測定
19.血清載脂蛋白B測定
20.血清載脂蛋白a測定
21.尿素測定
22.肌酐測定
23.尿酸測定
24.血清碳酸氫鹽測定
25.乳酸脫氫酶測定
26.血清肌酸激酶
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測定
28.血清a羥基丁酸脫氫酶測定
29.鉀測定
30.鈉測定
31.氯測定
32.鈣測定
33.葡萄糖測定

Ⅵ 生化全套都有哪些項目

1、肝功能(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總膽紅素、直接、間接膽紅素,轉氨酶)。

肝功能檢查的目的在於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後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

2、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

3、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採的血,所檢定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應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4、腎功能(肌酐、尿素氮)。

腎功能(renal function)是指腎臟排泄體內代謝廢物,維持機體鈉、鉀、鈣等電解質的穩定及酸鹼平衡的功能。

5、尿酸。

正常人體尿液中產物主要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

6、乳酸脫氫酶。

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幾乎存在於所有組織中,以心、骨骼肌和腎臟最豐富,其次為肝、脾、胰腺、腦、肺臟等。

7、肌酸肌酶等。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也稱為肌酸磷酸激酶。肌酸激酶以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含量為多,其次是腦組織,胃腸道、肺和腎內含量較少。

(6)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擴展閱讀:

臨床意義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葯物性肝損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2、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或GO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心肌梗塞發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高度脫水症(如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及多發性骨髓瘤。

降低:常見於惡性腫瘤,重症結核,營養及吸收障礙,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燒傷,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嚴重失水導致血漿濃縮,使白蛋白濃度上升。

降低:基本與總蛋白相同,特別是肝臟病,腎臟疾病更為明顯。

5、血清鹼性磷酸酶(ALP)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急慢性黃疸型肝炎、骨細胞瘤、骨轉移癌、骨折恢復期。另外,少年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骨胳系統活躍,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緩沖液,結果可出現明顯差異。

6、血清r-谷氨醯基轉移酶(GGT或r-G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總膽紅質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肝臟疾病,肝外疾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溶血性黃疸 急性黃疸性肝炎 新生兒黃疸 慢性活動期肝炎 閉塞性黃疸 病毒性肝炎 膽石症 阻塞性黃疸胰頭癌 肝硬化 輸血錯誤

8、血清直接膽紅素測定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可以由遺傳、飲食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為增多;5.65mmol/L以上為嚴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見於甲亢、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肝實質性病變、原發 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總膽固醇測定的臨床意義:

(1)高脂蛋白血症與異常脂蛋白血症的診斷及分類;

(2)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的判斷;

(3)CHO增高或過低可以是原發的(包括遺傳性),營養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甲狀腺病、腎病等。當CHO值在5.17-6.47mmol/L時,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邊緣;6.47-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水平;>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高度危險水平;<3.1mmol/L或<2.59mmol/L為低膽固醇血症。

1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原發性高HDL血症、胰島素、雌激素、運動、飲酒等。

降低:常見於高脂蛋白血症、腦梗塞、冠狀動脈硬化症、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1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

血清載脂蛋白AI測定的臨床意義:載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它是反應HDL水平的最好指標。

降低: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實質性病變。

13、血清載脂蛋白B測定的臨床意義:

載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結構蛋白,主要代表LDL的水平,病理狀態下APOB的變化往往比LDL明顯。

增高: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銀屑病。

降低:常見於肝實質性病變。

14、血清肌酸激酶(CK)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心肌梗塞4-6小時開始升高,18-36小時可達正常值的20-30倍,為最高峰,2-4天恢復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損傷、肌營養不良、心包炎、腦血管意外及心臟手術等都可以使CK增高。

1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測定的臨床意義:

CK-MB主要存在於心肌中,約為心肌總CK的14%,血清CK-MB上升先於總活力的升高,24小時達峰值,36小時內其波動曲線與總活力相平行,至48小時消失。

16、血清a-羥丁酸脫氫酶(HBDH)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與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此酶在血液中維持高值可達到2倍左右。

17、血清葡萄糖(GLU)測定的臨床意義: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緒緊張,飯後1-2小時)及靜注射腎上腺素後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見於各種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腺瘤、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機能亢進症、腎上腺機能亢進症等。顱內出血,顱外傷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謝異常、胰島細胞瘤、胰腺瘤、嚴重肝病、新生兒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18、血清尿素(U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濃度在8.2-17.9mmol/L時,常見於UREA產生過剩(如高蛋白飲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熱等),或UREA排瀉障礙(如輕度腎功能低下、高血壓、痛風、多發性骨髓瘤、尿路閉塞、術後乏尿等)。

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於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度在35.7mmol/L以上,常見於嚴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19、血清肌酐(C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嚴重腎功能不全、各種腎障礙、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常見於肌肉量減少(如營養不良、高齡者)、多尿。

20、血清尿酸(U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痛風、子癇、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症肝病、鉛及氯仿中毒等。

降低:常見於惡性貧血、乳糜瀉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葯物治療後。

21、血氨測定臨床意義:

升高:重症肝損害,>117.8umol/L則發生肝昏迷。肝昏迷前期、性活動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常升高、肝昏迷時最高。

下降:長期低蛋白飲食。

Ⅶ 皮膚病嗎

毛越蘋副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性病科
簡介

皮膚病內是發生於皮膚及容皮膚附屬器官如毛發、汗腺、皮脂腺和指甲等疾病的總稱。

就診科室

皮膚科

臨床症狀

皮膚病的臨床症狀分為自覺症狀和他覺症狀兩種。自覺症狀指患者的主觀感覺如瘙癢、疼痛、灼熱等;他覺症狀指醫生檢查所見的各種皮膚損害如皮膚丘疹、糜爛等。

治療原則

治療關鍵為去除病因。不同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對應的治療方法不同。

傳播途徑

只有感染性皮膚病才會傳播。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傳播。皮膚病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或患病動物的皮膚、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如痰、糞便、唾液、尿液、分泌物等)傳播。間接接觸是通過患者的受污染設備傳播的,如患者穿過的衣服等。

嚴重性

影響美觀,抓撓後皮膚破損易引起感染,部分嚴重的皮膚病可致人死亡。

是否醫保

門診及住院治療者,均可以醫保報銷。

重要提醒

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可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需及時就醫。

以上內容由悅健康365聯合權威專家認證通過

悅健康365 提供權威疾病信息
文章(1)

Ⅷ 生化全項包括什麼

生化全項大致包括項目:

項目名稱 英文縮寫 單位 參考值

乳酸脫氫酶 LDH IU/L 109-245。

穀草轉氨酶AST IU/L 0-65。

谷丙轉氨酶ALT IU/L 3-60。

r-谷氨醯轉肽酶GGT IU/L 7-50。

肌酸激酶 CK IU/L 20-200。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U/L 0.0-10.0。

α-羥基丁酸脫氫酶HBDH U/L 72-185。

澱粉酶 AMY U/L 0-220。

鹼性磷酸酶ALP IU/L 40-150。

總膽紅素TBIL IU/L 1.7-21.0。

直接膽紅素DBIL umol/L 0-6.8。

間接膽紅素IBIL umol/L 1.7-16.0。

總膽汁酸TBA umol/L 0.0-10.0。

總蛋白TP g/L 60-83。

白蛋白 ALB g/L 35-55。

球蛋白GLB g/L 15-35。



(8)皮膚病需要做特種蛋白全套和生化全項測定嗎擴展閱讀:

生化全項概念血液方面化驗很多,這些是重要的、常用的,但不是全部。生物化學一般簡稱「生化」,也就是生化項目,是醫學檢驗的一個主要分支學科檢驗大項,可以有幾百甚至上千種生化項目,並隨著醫學發展不斷豐富更新。

臨床上,為了方便,往往以「生化全項」的稱呼來概括常用的生化項目,既方便醫生開具檢驗申請單,也利於患者了解。不過,不同的醫院可能對本單位的「生化全項」有不同的定義,在某些項目上可以有少許差別。

Ⅸ 生化全套體檢有什麼用

生化全套檢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學的方法來對人進行身體檢查,生化全套檢查內容包括:肝功能(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總膽紅素、直接、間接膽紅素,轉氨酶);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脫氫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醫院,生化全套檢查的項目會有差別,但大致的項目不會相差太大。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葯物性肝損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2.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或GO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心肌梗塞發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高度脫水症(如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及多發性骨髓瘤。

降低:常見於惡性腫瘤,重症結核,營養及吸收障礙,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燒傷,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嚴重失水導致血漿濃縮,使白蛋白濃度上升。

降低:基本與總蛋白相同,特別是肝臟病,腎臟疾病更為明顯。

5.血清鹼性磷酸酶(ALP)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急慢性黃疸型肝炎、骨細胞瘤、骨轉移癌、骨折恢復期。另外,少年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骨胳系統活躍,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綬沖液,結果可出現明顯差異。

6.血清r-谷氨醯基轉移酶(GGT或r-G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總膽紅質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肝臟疾病,肝外疾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溶血性黃疸 急性黃疸性肝炎 新生兒黃疸 慢性活動期肝炎 閉塞性黃疸 病毒性肝炎 膽石症 阻塞性黃疸胰頭癌 肝硬化 輸血錯誤

8.血清直接膽紅素測定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可以由遺傳、飲食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為增多;5.65mmol/L以上為嚴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見於甲亢、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肝實質性病變、原發 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總膽固醇測定的臨床意義:
(1)高脂蛋白血症與異常脂蛋白血症的診斷及分類;

(2)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的判斷;

(3)CHO增高或過低可以是原發的(包括遺傳性),營養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甲狀腺病、腎病等。當CHO值在5.17-6.47mmol/L時,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邊緣;6.47-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水平;>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高度危險水平;<3.1mmol/L或<2.59mmol/L為低膽固醇血症。

1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原發性高HDL血症、胰島素、雌激素、運動、飲酒等。

降低:常見於高脂蛋白血症、腦梗塞、冠狀動脈硬化症、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1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

血清載脂蛋白AI測定的臨床意義:載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它是反應HDL水平的最好指標。

降低: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實質性病變。

13.血清載脂蛋白B測定的臨床意義:
載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結構蛋白,主要代表LDL的水平,病理狀態下APOB的變化往往比LDL明顯。

增高: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銀屑病。

降低:常見於肝實質性病變。

14.血清肌酸激酶(CK)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心肌梗塞4-6小時開始升高,18-36小時可達正常值的20-30倍,為最高峰,2-4天恢復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損傷、肌營養不良、心包炎、腦血管意外及心臟手術等都可以使CK增高。

1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測定的臨床意義:
CK-MB主要存在於心肌中,約為心肌總CK的14%,血清CK-MB上升先於總活力的升高,24小時達峰值,36小時內其波動曲線與總活力相平行,至48小時消失。

16.血清a-羥丁酸脫氫酶(HBDH)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與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此酶在血液中維持高值可達到2倍左右。

17.血清葡萄糖(GLU)測定的臨床意義: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緒緊張,飯後1-2小時)及靜注射腎上腺素後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見於各種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腺瘤、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機能亢進症、腎上腺機能亢進症等。顱內出血,顱外傷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謝異常、胰島細胞瘤、胰腺瘤、嚴重肝病、新生兒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18.血清尿素(U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濃度在8.2-17.9mmol/L時,常見於UREA產生過剩(如高蛋白飲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熱等),或UREA排瀉障礙(如輕度腎功能低下、高血壓、痛風、多發性骨髓瘤、尿路閉塞、術後乏尿等)。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於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度在35.7mmol/L以上,常見於嚴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19.血清肌酐(C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嚴重腎功能不全、各種腎障礙、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常見於肌肉量減少(如營養不良、高齡者)、多尿。

20.血清尿酸(U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痛風、子癇、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症肝病、鉛及氯仿中毒等。

降低:常見於惡性貧血、乳糜瀉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葯物治療後

21.血氨測定臨床意義:
升高:重症肝損害,>117.8umol/L則發生肝昏迷。肝昏迷前期、性活動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常升高、肝昏迷時最高。

下降:長期低蛋白飲食。

22. 血清前白蛋白(PA)測定的臨床意義:
降低:診斷和監測營養不良,診斷肝病,診斷急性相反應.

升高:腎病綜合症>500mg/L(此時ALB<30g/L)

發作期 PA升高 ALB下降

前白蛋白與肝病:

* 早期肝臟疾患可使前白蛋白合成降低

* 早期肝功能損傷指標

比轉氨酶特異性好,比白蛋白敏感性強,多數肝病患者前白蛋白下降50%.

* 死亡指標 降至零則預後極差

前白蛋白與營養不良

* 營養不良的發生

染病後食慾減退,蛋白質、熱量攝入極少 疾病本身導致消耗增加,機體進入負氮平衡 抵抗力下降,並發症增加,疾病恢復遲緩

* 此時血清前白蛋白濃度迅速降低

中等100-160mg/L 嚴重<80mg/L

23.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參考單位是指占總血紅蛋白的百分率。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反應測定前1-2個月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I型糖尿病,每月測定1-2次,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控制的程度。

24. 血清澱粉酶(AMY)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膽道疾病、胃穿孔、腸梗阻、腮腺炎、唾液腺炎等。

降低:常見於肝臟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

25. 血清高敏CRP測定的臨床意義:
(1).與冠心病相關

CRP水平與冠心病和一系列已被確認的與患心血管疾病因素相關(如纖維蛋白原,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載脂蛋白B的上升,吸煙及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2).是良好的預後診斷標志物

CRP的釋放量與急性心梗,急性心梗引起的死亡和緊急換血管術病人的病情都有關.

另外3mg/L被確認為是區分低危病人和高危病人的最佳臨界值.

(3).與心肌鈣蛋T(CTNT)白形成互補信息

當CRP與CTNT試驗都呈陽性時,心血管危險性的預測就成為可能.

研究證明,在發病6年甚至6年以後,CRP仍然可作為預測危險性的標志物,並且CRP的水平測定對於衡量口服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是否有效或效果的好壞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26.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是控製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的重要指標,它能反應出病人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特別是II型糖尿病)。

27. 鉀的臨床意義:
升高:

(1)、經口及靜脈攝入增加

(2)、鉀流入細胞外液 嚴重溶血及感染燒傷,組織破壞、胰島素缺 乏。

(3)、組織缺氧 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礙、休克。

(4)、尿排泄障礙 腎功能衰竭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5)、毛地黃素大量服用

降低:

(1)、經口攝入減少

(2)、鉀移入細胞內液 鹼中毒及使用胰島素後、IRI分泌增加。

(3)、消化道鉀丟失 頻繁嘔吐腹瀉。

(4)、尿鉀喪失 腎小管性酸中毒。

尿鉀的臨床意義:當使用利尿劑時尿鉀排泄增多。原發性醛固酮增高症病人尿中的鈉與鉀的比降到0.6:1。醛甾酮分泌增加時,尿鉀排泄增加。

28. 血清鈉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

(1)、嚴重脫水、大量出汗、高燒、燒傷、糖尿病性多尿。

(2)、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原發及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降低:

(1)、腎臟失鈉 如腎皮質功能不全、重症腎盂腎炎、糖尿病。

(2)、胃腸失鈉 如胃腸道引流、嘔吐及腹瀉。

(3)、抗利尿激素過多。

尿液鈉測定的臨床意義:

尿液鈉測定的重要臨床意義是了解是否有大量鹽的損失,確定攝入量是否足夠,並且協助監護低鹽飲食及術後電解質的監督,協助判斷嘔吐、嚴重腹瀉、熱衰歇患者的電解質平衡。還用於對缺鹽性缺水與缺水性缺水患者的確定性診斷;前者尿中的氯化鈉相當低,後者尿中的氯化鈉為正常或升高。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出血、炎症、腫瘤、愛迪遜氏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腎小管嚴重損傷、支氣管肺癌患者等,尿中的鈉化物出現增多。

29. 血清氯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

常見於高鈉血症、呼吸性鹼中毒、高滲性脫水、腎炎少尿及尿道梗塞。

降低:

常見於低鈉血症、嚴重嘔吐、腹瀉、胃液胰液膽汁液大量丟失、腎功能減退及阿狄森氏病等。

尿中氯測定的臨床意義:

一般情況下尿液中鈉和氯保持相對平衡。但兩者並不是永遠平衡的。例如;連續服用氯化鈉或氯化鉀後,尿氯比尿鈉高、相反連續服用大量鹼性鈉鹽時,尿中鈉比氯高。另外,尿液呈鹼性很可能是尿鈉含量高於氯。

30. 血清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示鹼儲備過剩

(1) 代謝性鹼中毒:幽門梗塞(胃酸大量丟失),小腸上部梗阻,缺鉀,服鹼性葯物過量(或中毒)。

(2)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道阻塞,重症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氣胸,肺氣腫,肺性腦病肺實變,肺纖維化,呼吸肌麻痹,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

(3) 高熱,呼出二氧化碳過多。

(4)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

降低:示鹼儲備不足

(1) 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感染性休克,嚴重脫水,流行性出血熱(低血壓期和少尿期),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服用酸性葯物過量。

(2) 呼吸性鹼中毒:呼吸中樞興奮(呼吸增快,換氣過度,吸入二氧化碳過多)。

(3) 腎臟疾病:腎小球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腎盂腎炎,腎結核。

輕度酸中毒:CO2CP 23-18mmol/L

中度酸中毒:CO2CP 18-14mmol/L

重度酸中毒:CO2CP <14mmol/L

極度酸中毒:CO2CP <7mmol/L

31. 血清鈣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骨腫瘤、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急性骨萎縮、腎上腺皮脂功能減退及維生素D攝入過量等。

降低:常見於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軟骨病、小兒手足抽搐症、老年骨質疏鬆、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炎、尿毒症、低鈣飲食及吸收不良。

32. 血清鎂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阿狄森氏病、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及糖尿病昏迷。

降低:常見於先天家族性低鎂血症、甲亢、長期腹瀉、嘔吐、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症、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後。

33. 血清磷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甲狀旁腺機能減退、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瘤及骨折癒合期。

降低:常見於甲亢、代謝性酸中毒、佝僂病、腎功能衰歇、長期腹瀉及吸收不良。

34.血清乳酸脫氫酶(LDH)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急性心肌炎發作後來2-48小時開始升高,2-4天可達高峰8-9天恢復正常。另外,肝臟疾病、惡性腫瘤可引起LDH增高。

35.血清AFU(α-L-岩藻糖苷酶)的臨床意義?
血清AFU可以作為血清AFP的良好之互補手段,成為原發性肝癌的診斷、療效觀察和術後隨訪的敏感而特異的標志物。

原發性肝癌病人的血清AFU活性不僅顯著高於健康人,而且顯著高於轉移性肝癌、膽管細胞癌、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惡性間皮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腫和其它良性肝佔位性病變,對原發生肝癌的診斷陽性率為64-81%不等,特異性在90%左右。陽性率的差別可能與研究對象、樣本數、對病症診斷標準的控制及診斷臨界值的確定有關。

血清AFU活性與性別、年齡以及血清ALT、AST、AKP、5'-NT、GGT、TB、PT、GGP和ALB等肝功能試驗結果不相關,原發性肝癌病人血清AFU活性與腫瘤轉移與否及分化程度不相關。對原發生肝癌手術切除或化療後的血清AFU活性的動態隨訪,發現AFU活性呈下降趨勢,AFU活性的重新升高,提示癌症復發。同時,血清AFU升高,對血清AFP陽性或是陰性的肝細胞癌均有明顯的定性診斷意義,尤其對肝細胞癌的早期診斷價值值得重視。肝細胞癌手述切除後血清AFU活性動態觀察還揭示,測定這一指標有助於對肝細胞癌進行療效觀察和監測術後復發。

36.尿微量蛋白臨床意義:
1.微量蛋白(MA):腎小球選擇通透性指標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見於糖尿病、高血壓及化療口才早期腎損傷,以及急性感染性腎炎病人的隨訪指標。

2.尿微量轉鐵蛋白(MTF):腎小球選擇通透性指標

尿轉鐵蛋白升高:見於糖尿病原菌、高血壓早期腎損傷,以及腎外腎炎、鏈感腎炎、腎盂腎炎等各種腎炎。

3.lgG(U-lgG):腎小球選擇通透性指標

尿lgG(U-lgG):腎功能惡化和預後不良。

4.尿α1-微球蛋白(α1-MG):較特異的腎小管損傷診斷試驗

尿α1-微球蛋白升高:見於腎小管受到損害,如接觸重金屬、接受腎毒性葯物治療、及腎小管間質病變時、上尿路感染、腎性蛋白尿及血尿。

5.β2-微球蛋白(β2-MG):經典腎小管標記蛋白,可直接反映腎小管功能

血β2-微球蛋白升高:腎小球濾過功能差,見於早期腎小球病變,急、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病症以及長期血透病人;也見於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胃淋巴瘤、血管性鼻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腫瘤疾病。

Ⅹ 生化全套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通常所說的血生化檢查一般包括的檢測項目有肝功能的指標,例如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谷氨醯轉肽酶、總蛋白、白蛋白,還有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等指標。血生化還包括有腎功能的指標,也就是血肌酐、尿素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