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娃娃魚皮膚病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娃娃魚皮膚病

發布時間: 2021-10-24 21:56:05

『壹』 昨天買了一隻娃娃魚,他吃什麼啊誰養過,進來!

……首先說下這是假娃娃魚, 也是種蠑螈,應該是東方蠑螈的一種,也有地方叫五日香的,壽命短,食物的話,在飼養中沒見過進食,普通蠑螈的食物對它基本沒用,從體型判斷食物可能是以藻類,浮游為主,另外多說下,那種彩色球球不會是海洋寶寶吧,含有重金屬等物質,更加縮短蠑螈的壽命,蠑螈的皮膚會吸收進去的

『貳』 我家養的娃娃魚小苗,一直在盆養,用的是循環水,沒有加熱,昨冬天到現在可能溫度有些不穩定,原來買來的

循環水是對的! 娃娃魚喜陰冷,你還加熱? 我們家的娃娃魚夏天都還用空調降溫。 皮膚上的白色說明你的娃娃魚已經有了皮膚病了 建議用鹽水消一下毒,然後去買點葯給他們泡一泡

『叄』 娃娃魚怎麼喂

我們這邊他們喂娃娃魚一般都喂活的小魚和泥鰍把他們放在水裡娃娃魚自己會去吃的

『肆』 夏季娃娃魚身上起白色水泡怎麼治療

問題分析:
你好,你家寶寶的情況可能是膿皰瘡,是感染金葡菌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顏面口周鼻孔和四肢,成群黃豆大小膿皰,有膿液下垂呈半月狀,泡壁薄易破,流出帶細菌易傳播的黃水,有瘙癢,抓後可以傳播。

意見建議:
局部用0.5%呋喃西林溶液或者0.02%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後再用百多邦軟膏以及紅黴素軟膏,氯黴素軟膏塗查,泛發的話可以用抗生素口服,祝你寶寶健康!

『伍』 娃娃魚的皮膚病

娃娃魚水霉病 腐皮病 爛身病:用鱖魚救星浸泡12小時(10斤水+20毫升鱖魚救星),效回果非答常好! 廣東順德梁先生的100多條娃娃魚的皮膚病(水霉病 腐皮病 爛身病)就是用鱖魚救星治好的。具體操作方法:先浸泡,再潑灑。

『陸』 娃娃魚是不是會蛻皮

二、大鯢爛尾病症狀
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點狀,周圍組織充血發炎,表皮略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灶,病灶處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雜物,嚴重時病灶部位出現肌肉壞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鯢食慾減退或停止進食,活動能力明顯減弱,尾部擺動無力,不久便會死亡。

三、預防方法

(一)營造舒適的環境條件
在修建養鯢場時應考慮到光照,排灌水管、餌料台、棲息陸地等設施。由於大鯢具有喜獨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內可用磚頭砌成多個人工洞道,洞口直徑12~20cm,洞內較寬敞,洞壁盡可能做得光滑,養鯢池建成後不能立即放養鯢種,因為新水泥池有較強的鹼性,而大鯢適宜的pH值為6~7。
可將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滿水,連續浸泡2~3天,再放干,並重復數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層光滑的附著物時,再投放鯢種。

(二)消毒處理
鯢種放養前應用1%濃度的龍膽紫葯水作消毒處理,其方法是葯與水的比為1∶100兌好後,將鯢種浸洗20分鍾,龍膽紫葯水對大鯢皮膚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細菌的體表感染。

『柒』 你好娃娃魚身上長白色粘稠的東西是得了什麼病 怎麼治療

可能是皮膚病 你得觀察觀察它的進食和活動情況 在就是有無異味! 沒有異常 就沒什麼事

『捌』 娃娃魚為什麼身體上容易發皮膚病用食鹽水泡過,三天就死掉了,求解決!

娃娃魚的生活習性就是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山洞或溪流下生活.如果人工養殖,首先改變的就是生活環境,娃娃魚體表的黏膜程度的多少和娃娃魚生存的環境的好賴成正比的,如果娃娃魚得了皮膚病,肯定的說和環境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娃娃魚的皮膚病分多樣化,有些娃娃魚的皮膚病是不能放鹽的,具體要看情況治療,盲目的泡鹽水澡只能加快娃娃的死亡.

『玖』 養娃娃魚的抗菌優使用量

娃娃魚水霉病 腐皮病 爛身病:用鱖魚救星浸泡12小時(10斤水+20毫升鱖魚救星),效果非常好! 廣東順德梁先生的100多條娃娃魚的皮膚病(水霉病 腐皮病 爛身病)就是用鱖魚救星治好的。具體操作方法:先浸泡,再潑灑。

『拾』 娃娃魚蒙眼病怎麼治療

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工飼養大鯢(苗種或成鯢)的疾病防治工作,要按「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進行。
每天換水一次(流動活水更好),及時清池排污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為人工飼養大鯢疾病的高發季節一般是在6~10月的高溫時期,這個期間氣溫高,因而水溫高。水溫如果長時間高過25℃,大鯢就不吃東西了,身體餓瘦了,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容易生病。所以高溫季節採取降溫措施預防大鯢(苗種或成鯢)發病,這就是「無病早防」的辦法。
人工飼養的大鯢,其主要疾病有以下幾種:
(1)腹脹病(又稱腹水病)
症狀:個體浮於水面,行動呆滯,不攝食,眼睛變渾,腹部膨脹。解剖檢查,發現腹腔積水,肺部發紅充血。有時肛門部位還可見糞便粘著。因餌料腐爛,水質惡化生病,故經常換水可預防此病。
治療:發現後,單獨飼養,放淺池水,讓其腹部能著底,以免消耗太多體能,另外還要保證水質清新,對於苗種,由於消化功能不強造成此病,停食1-2天。處理得當,眼可復明,腹脹消失,恢復健康。對於成鯢,由於內臟感染產生大量腹水,可用1萬單位/公斤體重的劑量卡那黴素肌肉注射。慶大黴素(2萬單位/公斤)、氯黴素、新黴素對此病也均有較好療效。
(2)脊椎彎曲病
症狀:從苗種到成鯢都可發生這病。外觀表現為身體呈「S」形彎曲,活力減弱,但仍能少量攝食。解剖檢查,除脊椎彎曲外,無明顯異常。發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種礦物質或因生理病變造成的。苗種階段發生這病後,大部分未到成鯢階段就已死亡。成鯢發生這病後,病體極消瘦,但一般不會馬上死亡。
治療:此病以預防為主,發病後很難恢復。投餌要多樣化,使大鯢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得到滿足。另外,要改良水質,使水體里不含重金屬鹽類,因為重金屬鹽類有毒,可刺激大鯢的神經和肌肉收縮,造成彎體病。
(3)腐皮病(又稱皮膚潰爛病)
症狀:體表有許多油菜籽或綠豆粒大小的白色小點,並逐漸發展成白色斑塊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白色斑塊進一步腐爛成潰瘍狀,可見到帶紅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嚴重。病鯢口腔、尾柄、頭部稍充血。病鯢卧伏於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檢查,肝臟腫大,呈紫紅色,胃、腸道充血,心臟失血變淡,肺紫紅色。
治療:每立方米水體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強氯精消毒,每天換水,連續消毒3天。對能吃東西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每天口服環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種維生素150毫克,連續口服5天。對不能攝食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肌肉注射慶大黴素1000單位,隔1天後復注1次。注意!慶大黴素不能隨意增加用量。對能攝食的病鯢和不能攝食的病鯢,都可採用2~4毫克/升慶大黴素浸泡,每天浸泡4~8小時,泡到病好為止。也可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浸泡,濃度也是採用2~4毫克/升。新黴素、紅黴素、痢特靈對此病也有療效。對潰瘍面大的,用慶大黴素原粉塗抹。
預防:大鯢從外地運入,下池前將大鯢用氟哌酸或環丙沙星浸泡消毒20~30分鍾,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氟哌酸或環丙沙星。對相互撕咬受傷的大鯢,要用雙氧水洗傷口,然後用潰瘍靈軟膏塗抹,放在無水搪瓷盆里,過1~2小時後,可放入池中。用紅黴素軟膏塗搽也可。
腐皮病主要由餵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鰍而引起。因此,在投喂活鮮餌料如青蛙、泥鰍和活魚時要嚴格消毒。用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環丙沙星浸泡20分鍾。
(4)赤皮病
病狀:發病的大鯢全身腫脹,呈充血發炎的紅斑塊和化膿性潰瘍。病鯢體表常出現不規則的紅色腫塊,發病初期於紅色腫塊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淺黃色膿包,並逐漸向周周皮膚組織擴散增大。當膿包穿破後,便形成較大的潰爛病灶。解剖檢查,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糜爛,腹水增多。
治療:首先在體表潰瘍處塗抹氯黴素軟膏,同時肌肉注射慶大黴素,連續注射七天,每天每公斤鯢體重注射15毫克慶大黴素,治癒率達93%。鏈黴素、氟哌酸有療效。用增效聯胺與卡那黴素內服。每公斤大鯢體重用增效聯胺50毫克埋入魚塊中投飼,連續5天。同時按每公斤大鯢體重肌肉注射1/3亳升卡那黴素,連續5天。
預防:每隔10~15天,水體用「魚蝦安」消毒1次。注意在換水、清池過程程中,要防止操作時損傷大鯢的皮膚,否則病菌通過體表傷口入侵感染。養殖中若長期不加新水,勢必水質惡化,水體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鯢傷口。因此,勤換新水,也可預防此病。
(5)列印病(俗稱紅梅斑病)
症狀:病鯢體表出現豆粒似的紅斑,呈腫塊狀,有的表皮腐爛(均在紅斑處),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數在軀乾和四肢的。被感染了的大鯢多游出人工築穴,離群獨游。解剖檢查,心臟、肝、肺無病變。
治療:用紅葯水塗搽大鯢患病部位和用金黴素針劑肌注鯢體,每公斤鯢體重肌注3毫克,連續注射10天即可治癒。或按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蟾酥和0.8克大黃粉合劑浸泡病鯢15分鍾,連續7天即可治癒。
預防:因為黃鱔有紅梅斑病,如果把大鯢同患病的黃鱔養在一起,易感染此病。
(6)水霉病
症狀:病鯢體表生出棉毛狀的灰白色菌絲,開始時能見灰白色斑點,菌絲繼續生長長度可達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狀,菌絲體清晰可見。嚴重時病鯢行動遲緩,食慾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
治療:對病鯢可用10%高錳酸鉀或10%孔雀石綠塗抹患處,放到陰涼處1~2小時後,再放入水中。過兩天以後,如還有水霉,可再塗1次。另外,也可將病鯢用4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8小時以上。也可將病鯢用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5~20分鍾,並在患處塗抹1‰孔雀石綠軟膏。對於鰓部和腹部患水霉病的鯢苗,用0.5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浸泡2~3分鍾,如果鯢苗在溶液中顯得煩躁狂游,則應降低濃度。克霉唑軟膏對水霉病也有較好療效。
大鯢飼養和繁殖的最佳水溫約為20℃,要求水質清新。這種條件也適合水霉病生長。因此,大鯢卵的孵化中,如果有受精卵患了水霉病,可將病卵用5~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0分鍾以後,再將浸泡過的病卵單獨孵化。
預防:搬運和養殖過程中防止大鯢受傷。對於受傷的大鯢,用潰瘍靈軟膏直接塗抹傷處。對於正在孵化的鯢卵,要將未受精的卵帶剪斷剔出。所用剪刀應事先在10%高猛酸鉀溶液里浸泡消毒。孵化工具事先用50克/升食鹽水泡。
(7)爛嘴病(又稱口腔潰爛病)
症狀:主要病症是口腔潰爛,存在兩種類型。一種是病鯢的上、下唇腫大、滲血、潰爛,嚴重的露出上、下頜骨;另一種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內上齶組織形成大塊蝕斑,並引起嚴重出血。也有的病鯢兩種症狀均有。病鯢長時間不能進食,體質減弱,易引起並發感染而死亡。
治療:發現病鯢後,要及時隔離,病情較輕的,可用慶大黴素4毫克/升連續浸泡10天,可治癒。病情較重的,先用慶大黴素原粉塗抹患處,1-2小時後,再放入環丙沙星葯液里浸泡,濃度是4毫克/升,每天浸泡8小時,連續浸泡10天,可治癒。病情嚴重的,除浸泡外,還要注射慶大黴素,劑量是按每公斤病鯢體重1萬單位。此病如果治療及時,治癒率較高。
預防:此病是由患口腔潰爛病的青蛙傳染的,因此在投喂青蛙時,事先要將青蛙嚴格消毒(放入環丙沙星葯液里浸泡兩小時),最保險的辦法是不投喂有病的青蛙。
(8)爛尾病
症狀: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塊,周圍皮膚組織充血發炎,表皮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灶。嚴重時患處肌肉組織壞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紅色或淡黃色液體滲出。病鯢停止進食,伏底不動,不久便死。
治療:發現病鯢後,應及時隔離治療。對病鯢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濃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錳酸鉀),隨後用氯黴素軟膏或紅黴素軟膏塗敷患處,每天一次,連續7天可治癒。
預防:大鯢本來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質清潔無污染,但人工飼養水體中常有大量的病菌。當大鯢的皮膚受傷後,病菌就乘虛而入,引起此病。因此,勤換水,可以減少此病發生。
(9)吸蟲病
症狀:病鯢體質消瘦,體表粘液過多,行動呆滯。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的吸蟲有很多種,已報導的有:貴陽擬牛頭吸蟲、無棘吸蟲、東方後槽吸蟲、橢圓大鯢吸蟲、馬邊鯢居吸蟲、沐川鯢居吸蟲、短腸中腸吸蟲。多數種類寄生在大鯢腸壁的粘膜層,引起腸壁紅腫發炎,少數種類寄生在胃裡。如果是吸蟲少量寄生,對大鯢影響不大。如果是吸蟲大量寄生,易堵塞腸道,並引起腸胃穿孔。可參考獸醫治療吸蟲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葯物治療。
預防:可用敵百蟲消毒池子(由於大鯢對敵百蟲敏感,可先把大鯢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後,再把大鯢移入。)殺死水體里的寄生蟲卵及幼蟲。特別是夏、秋兩季要加強預防,定期在餌料里包埋驅蟲劑(例如在新鮮豬肝里包埋滅蟲精)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對於在野外撈取的青蛙、螺、蚌等都要經過消毒後方可投喂(最好是煮熟了投喂)。
(10)線蟲病
症狀:寄生在大鯢皮下的線蟲,發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軀幹部(尤其是兩側)有線蟲寄生。觸及患部,大鯢有疼痛反應。此時大鯢多不進食,6月以後自然消失。也有線蟲寄生在大鯢腸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腸的肌肉層,線蟲頭部鑽入腸壁,破壞組織,吸取組織營養。還有線蟲寄生在小腸、直腸的。還有寄生在膽囊內的線蟲。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的線蟲有很多種,如城固卷尾線毛細線蟲等。單純患線蟲病,如果寄生蟲數少,一般不會引起死亡。治療方法可參考獸醫治療線蟲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葯物包埋在新鮮豬肝里喂大鯢,達到驅蟲的效果。
預防:在夏、秋兩季,定期在餌料里埋驅蟲靈或滅蟲精,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對青蛙、水蛇、螺、蚌等餌料要煮熟後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