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陸相第四系周口店階綜合研究報告
張宗祜1 閔隆瑞2 朱關祥3 張 靜1
(1.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河北石家莊 050061;2.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37; 3.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 100037)
1 周口店階階名及其名稱由來
1963年全國地層委員會裴文中、周明鎮、鄭家堅編寫的《中國的新生界》 中,將更新世中期含中國猿人、石器和梅氏犀、中國鬣狗、腫骨鹿等哺乳動物的周口店洞穴堆積名之為 「周口店階」。 1999年1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第四系工作組在十三陵斷代工作會議期間再次提出建立周口店階。 2002年被正式列入中國區域年代地層表中。
2 周口店階層型和副層型剖面位置
周口店階命名地點是北京西南59 km處的房山縣周口店,地理坐標:北緯39°42′東經116°。層型剖面位於周口店龍骨山奧陶紀石灰岩洞穴,其編號為周口店第一地點,即中國猿人化石產地,乘坐公交車即可到達(圖1)。
圖1 北京房山周口店階層型剖面交通位置圖
為了能更廣泛地進行區域性對比,2006~2007年間,張宗祜、閔隆瑞等在距北京200多千米的河北陽原泥河灣盆地郝家台台兒溝泥河灣階之上建立了一個河湖相周口店階副層型剖面。宣大高速公路和秦大鐵路可到達化稍營鎮(圖2)。
圖2 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副層型剖面交通位置圖
3 周口店階的層型剖面描述
3.1 北京房山周口店第1地點層型剖面。
第1地點的洞穴東西長140餘米,南北最寬處約20 m,向西漸漸變窄。堆積層基本上是由凍裂物理風化形成的角礫層與非角礫層相間互層組成,洞內剖面厚度有一定的差異,但自上而下統一分為13層,總厚35.00 m。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3.2 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周口店階副層型剖面。
剖面描述見圖3。
圖3 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周口店階副層型剖面柱狀圖
4 周口店階的底界界線定義
4.1 岩性特徵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點層型剖面底部第13層的岩性是:紅色粉砂質粘土角礫層,角礫風化較強,厚2.0 m。
(2)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周口店階副層型剖面底部的岩性是:淺紅色粘土層夾1層淺黃綠色砂質粘土層,厚1.6 m。
從(1)、(2)岩性可見,周口店期開始是處於氧化較強的環境,故岩性均呈紅色。
4.2 磁性地層和同位素年齡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點層型剖面屬古地磁布容正向極性時,第13層底約距今0.78 Ma(B/M界線);第12層年齡:(0.641±0.032)Ma(ESR)。
(2)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副層型剖面底是在古地磁極性柱B/M界線之下1.6 m處,約0.80 Ma。
從(1)、(2)磁性地層分析,周口店階底部年齡為0.78Ma(B/M)左右。
4.3 古生物標志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點層型剖面孢粉分析結果表明,第13層(即剖面底)為孢粉貧乏帶,僅個別樣品見少量Artemisia(蒿)和Selaginella sinensis(中華卷柏)。
(2)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副層型剖面周口店階底部孢粉分析結果表明,孢粉含量少,以Artemisia(蒿)、Gramineae(禾本科)為主。介形類分析結果表明,主要分子有:Limnocythere biosa(疑湖花介)、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單瘤湖花介)、Ilyocypris gibba(隆起土星介)、Limnocytherebinoda(雙瘤湖花介)、Leucocythere plethora(豐滿白花介)等,而其中以Limnocythere biosa 占絕對優勢,可作為古生物標志。
5 周口店階的單位層型內年代地層和生物地層特徵描述
5.1 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點周口店階年代地層和主要古生物特徵
5.1.1 同位素年齡及磁性地層
1)氧同位素測定結果:非角礫層可與太平洋V28-238氧同位素奇數段對比,代表間冰期;角礫層則可與偶數段對比,代表冰期。
2)鈾系測年結果
第2層年齡值為: Ma
第3層年齡值為 Ma和 Ma
第7層年齡值為:0.37~0.40 Ma
第8~9層年齡值為: Ma
第10層年齡值為:(0.462±0.054)Ma
3)熱釋光測年結果
第4層年齡值為:(0.292±0.026)Ma和(0.312±0.028)Ma
第10層年齡值為:0.417~0.592Ma
4)裂變徑跡測年結果
第4層年齡值為:(0.306±0.056)Ma
第10層年齡值為:(0.46±0.045)Ma
5)ESR測年結果
第4層年齡值為:(0.306±0.056)Ma
第10層年齡值為:(0.462±0.045)Ma
6)氨基酸外消旋法測年結果
第8、9層年齡值為:0.390Ma
7)古地磁測定
整個剖面屬布容(Brunhes)正向極性時,第13層底約距今0.73Ma
5.1.2 哺乳動物化石
以北京猿人、腫骨鹿為代表,主要組成分子是:
北京猿人 Homo erectus pekingensis(1929~1933年發掘時稱中國猿人 Sinanbhropus pekinensis Black)
腫骨鹿 Megaloceros pachyosteus Young
中國鬣狗 Hyaena sinensis Zdansky
楊氏虎 Felis youngi Pei
三門馬 Eqnus sanmeniensis Teilhard et Pivetean
劍齒虎 Megantareon inexpectatus Teilhard
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
居氏大河狸 Trogontherium cf.cuvieri Fischer
梅氏犀 Rhinoceros merki J?ger
巨駱駝 Paracamelus gigas Schlosser
洞熊 Ursus speaeus Blumenbach
德氏水牛 Bubalus teihardi Young
納瑪象 Palaeoloxodon cf.namadicus Falconer et Cautley
獵豹 Cynailurus sp.
豪豬 Hystrix subcristata Swinhoe
北京麝 Moschus moschiferus ver.Pekinensis Young
裴氏轉角羚羊 Spirocerus peii Yoang
碩獼猴 Macacus robustus Young
竹鼠 Rhizomys sp.
鼴鼠 Scaptochirus primitivus Zdansky
狼 Canis lupus L.
狐 Vulpes cf.corsac L.
豹 Felis pars L.
5.1.3 孢粉組合帶特徵
第13層:孢粉貧乏,僅個別樣品見少量蒿(Artemisia )及中華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第12~10層:溫帶落葉闊葉林-草原的胡桃楸(Juglans m andshurica)-榆(Ulmus)-櫟(Quecus)-蒿(Artemisia)組合。
第8、9層:中華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薄葉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樺(Betula)-榆(Ulmus)組合。
第7層:薔薇科(Rosaceae)-葎草(Humulus)-禾本科(Gramineae)組合。
第6層:中華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翠雲草(Selaginella unicinata)-錢苔(Riccia)組合。
第5層:未采樣。
第4~1層:藜科(Chenopodiaceae)-蒿(Aremisia)-蓼(Polygonum)-中華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松(Pinus)組合。
5.2 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台兒溝周口店階年代地層和主要古生物特徵
5.2.1 周口店階底界之上1.6 m處為古地磁B/M界線,故其底界接近B/M界線,約0.80 Ma
周口店階頂界在圖3中,143層(118.0±25.7)ka年齡采樣點下1 m處,約120 ka,接近更新統上部128 ka的界線。
5.2.2 介形類組合特徵
周口店階介形類化石較豐富,為 Limnocythere(湖花介)-Ilyocypris(土星介)-Eucypris(真星介)組合,主要分子有:Limnocythere 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 cornea,Ilyocyprisnschanensis,Eucypris inflata 等化石。沉積環境為湖相,氣候較暖干,水體較咸。
5.2.3 孢粉組合段特徵
以圖3中138層底(深19.45m)為界,劃分為2個組合段。
下組合段:孢粉含量少,孢粉濃度為0.9~22.3粒/克,木本植物花粉以Pinus(松屬)為主,還有Picea(雲杉屬),Abies(冷杉屬); 草本植物花粉以Artemisia(蒿屬),Chenopodiaceae(藜科)為主,不能確切反映本段植被面貌。
上組合段:孢粉濃度為3.2~24.8粒/克,木本植物花粉佔0~66.7%,有Pinus(松屬),Picea(雲杉屬),Cupressaceae(柏科); 草本植物花粉佔33.3%~100%,以Artemisia(蒿屬),Gramineae(禾本科)為主,偶見蕨類植物孢子Polypodiaceae(水龍骨科),此孢粉組合特徵反映出由針葉闊葉樹種組成的疏林草原植被面貌,氣候較溫干。
6 對比關系
6.1 北京房山周口店階在周口店地區對比性較好
第1地點10~13層,可與周口店第9、13地點對比。
第1地點第4~9層可與周口店8、6、5和2地點對比。
第1地點第1 ~3層可與周口店15、4、21、23、24和20地點對比。
第1地點北東的太平山北坡西地點堆積層之(4)與(5)層也可與本階對比。
6.2 河北陽原化稍營郝家台周口店階在泥河灣盆地東部對比性較好
經古地磁測定,陽原縣郝家台小渡口剖面、小長梁剖面、官亭村西鹿角梁剖面、洞溝剖面和蔚縣東窯子頭剖面與紅崖剖面等,均測到B/M界線,即周口店階底部界線。其界線在壺流河東一般埋深22~34 m,壺流河西則埋深10餘米。可見,周口店階在陽原盆地東部,包括壺流河下游兩側普遍存在。在官廳村附近,周口店階頂面之上我們發現10多枚古人類牙齒及古人類頭蓋骨碎片,其年齡約11萬年。在紅崖村周口店階中與郝家台台兒溝一樣含有介形類Limnocythere biosa(疑湖花介)-L.sanctipatricii(單瘤湖花介)-L.binoda(雙瘤湖花介)組合。
6.3 與國內其他地區對比
(1)中國北方渭河流域陳家窩組相當於周口店期早期堆積;大荔組相當於周口店期晚期堆積。
(2)中國南方四川鹽井溝洞穴堆積、桂北筆架山洞穴堆積和雷州半島北海組等均與周口店期同期。
主要參考文獻
曹伯勛,田明中,袁鈴聲等.1994.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洞穴堆積物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陳茅南.1988.泥河灣層的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杜恆儉,陳華慧,曹伯勛主編.1981.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308~309
黃培華,1991.北京猿人洞堆積層的ESR年代、堆積旋迴與深海氣候旋迴的對比研究.刊於「中國海陸第四紀對比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黃萬坡.1960.中國猿人洞穴堆積,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2.(1):83~95
計宏祥.1991.中國中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參加第十三屆國際第四紀地質大會論文集.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賈蘭坡,黃慰文.1984.周口店發掘記.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賈蘭坡,衛奇.1982.建議用古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成果建立我國第四系的標准剖面.地質學報,56(3)
賈蘭坡.1950.中國猿人(北京人).龍門聯合書局
賈蘭坡.1956.對中國猿人石器的新看法.考古通訊(6):1 ~8
賈蘭坡.1959.關於中國猿人的骨器問題.考古學報,(3):1~3
賈蘭坡.1959.中國猿人化石產地1958年發掘報告.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1),21~26
賈蘭坡.1964.中國猿人及其他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李任偉,林大興.1979.我國「北京人」、「藍田人」和「元謀人」產地骨化石中氨基酸的地球化學.地質科學,(1):56~62
劉東生,劉敏厚,吳子榮,陳承惠.1964.關於中國第四紀地層劃分問題.刊於「第四紀地質問題」.北京:科學出版社,P.49~50
劉澤純.1983.北京猿人洞穴堆積反映的古氣候變化及氣候地層學上的對比.人類學學報,2.(2)
閔隆瑞,遲振卿,朱關祥.2000.從井兒窪孔岩芯看陽原盆地第四紀湖相層的劃分.地質學報,74(2):108~115
閔隆瑞,遲振卿.2003.河北陽原盆地西部第四紀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
閔隆瑞,張宗祜,王喜生,鄭紹華,朱關祥.2006.河北陽原台兒溝剖面泥河灣組底界的確定.地層學雜志,30(2):103~108
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教研組編著.1961.第四紀地質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P.326~329
裴文中,張森水.1985.中國猿人石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裴文中,周明鎮,鄭家堅.1963.中國新生界.北京:科學出版社,P.18~31
裴文中.1930.中國猿人化石之發現.科學14(8):1127~1133
裴文中.1931.周口店洞穴層之時代及其與近古期地層之比較.中國地質學會志,第10卷
裴文中.1957.中國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地理分布.古脊椎動物學報,1(2)
裴文中.1934.周口店洞穴採掘記.地質專報乙種7,(1)
錢方等.1980.周口店猿人洞堆積物磁性地層的研究.科學通報,25(4)
邱中郎等.1976.周口店新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遺物.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1(2):109~131
孫孟蓉.1965.周口店中國猿人化石層孢粉組合.中國第四紀研究,4(1):84~104
吳汝康,賈蘭坡.1954.周口店新發現的中國猿人化石.古生物學報,2(3):267~288
吳汝康,吳新智,張森水.1989.中國遠古人類.北京:科學出版社
吳汝康.1980.中國古人類學三十年(1949~1979),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8(1):1~8
吳汝康等.1985.北京猿人遺址綜合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夏明.1982.周口店北京猿人洞骨化石鈾系年齡數據-混合模式.人類學學報,1(2):191 ~196
徐仁.1965.中國猿人時代的北京氣候環境.中國第四紀研究,4(1):77~83
楊懷仁主編.1987.第四紀地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378~381
楊鍾健.1930.周口店之化石堆積.科學14(8):1099~1126
楊鍾健.1933.中國猿人化石及新生代地質概論.地質專報乙種,5(1)
楊子庚,牟昀智.1981.對周口店地區晚新生代地層的新認識.科學通報(13)
楊子賡等.1983.北京猿人時期的地層與環境.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3(4)
袁復禮,杜恆儉.1984.中國新生代生物地層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張宗祜,閔隆瑞,王喜生,朱關祥,鄭紹華,張靜,趙華.2008.中國陸相第四系泥河灣階綜合研究報告.見:第三屆全國地層委員會編,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1~2005).北京:地質出版社.
張宗祜,閔隆瑞,朱關祥.2003.河北省陽原台兒溝剖面泥河灣河湖相層岩石地層的劃分.地質通報,22(6)379~383
周慕林,閔隆瑞,王淑芳.2000.中國地層典·第四系.北京:地質出版社.P.96~97
Anderson,J.1919.Preliminary description of a bone deposit at Chou Kou Tien in Fang Shan Hsien Chihli Province.Geografiska Annaler,1
Andersson,J.1923.Essays onthe Cenozoic ofnorthern China.Geol.Mem.Ser.A,(3):1~152
Barbour,G.1930.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Peking Man.(Sinanthropus).Science,72,635~636
Black,D.1927,On a lower molar hominid tooth from the Chou KouTien deposit.Pal.Sin.Ser.D.,7(1):1~28
Black,D.1927.Further hominid remains of Lower Quaternary age form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Nature.120,954
Black,D.1927.Tertiarymanin Asia:The Chou KouTien discovery.Bull.Geol.Soc.China,5,207~208
Black,D.1929.Sinanthropuspekinensis,-A futher note on newmaterial discovered at ChouKou Tien in 1928, and its zoo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Proc.Four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in Java,3,105~112
Black,D.1930.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skull of alt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t Chou Kou Tien,The Chira journal,12,163~164
Black,D.1932.Skeletal remains of Sinanthropus other than skull parts.Bull.Geol.Soc.China,11,365 ~374
Black,D.1934.On the discovery,morph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D,(223),57~120
Bohlin,B.1927.Excavation of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Bull Geol.Soc.China,6,345~346
Breuil,H.1932.Le Gisementzá Sinanthropus de Chou Kou Tien( China)et ses vestiges de feu et l』 instrie.Anthropos,27,1~10
Breuil,H.1939.Bone and antler instry of the Choukoutien Sinanthropus site.Pal.Sin.New ser.6,1~41
Pei,W.C.1930.An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an alt Sinanthropus skull in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Bull.Geol.Soc.China,8,203 ~ 205
Pei,W.C.1931.The age of the Choukoutien deposits.Bull.Geol.Soc.China,10,165~178
Pei,W.C.1934.Carnivora from locality l of Choukoutien.Pal.Sin.Ser.C,7,(2)
Teilhard de Chardin,P. and Pei W.C.1932.The lithic instry of the Sinanthropus deposits in Choukoutien.Bull.Geol.Soc.China,11,317~358
Teilhard de Chardin,P. and Young,C.C.1929,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Chou Kou Tien fossiliferous deposit.Bull.Geol.Soc.China,8,175~202
Teilhard de Chardin,P.1941.Early man in China.Inst.Geo-Biol.,7,1~99
Weidenreich,F.1935.The Sinanthropus Population of Choukoutien(locality 1)with apreliminay report on new disocverles.Ball.Geol.Soc.Chi-na,14,427~468
Weidenreich,F.1936.Sinanthropus pekinensis:A comparative study.Pal.Sin.Ser.D,7,(3):1-162
Weidenreich,F.1937.The forenner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Bull.Geol.Soc.China,17,137~144
Weidenreich,F.1943.The skull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A comparative study on a primitive hominid skull.Pal.Sin.New Ser.,D,10,1~184
Young,C.C.1930.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Chikushan,near Choukoutien,Pal.Sin.Ser.C,7,(1):1~24
Young,C.C.1932.On the Artiodactyla from Locaity 1 of Choukoutien.Pal.Sin.Ser.C.8,(2):1~158
Young,C.C.1934.On the Insectivora,Chiroptera,Rodentia and Premates other than Sinanthropus from locality l in Choukoutien.Pal .Sin.Ser.D,8,(3):1~139
Zdansky,O.1923.Ueber ein S?ugerlnochenlager in Chou Kou Tien,Provinz.Chihli.Bull.Geol.Surv.China,(5):83 ~89
Zdansky,O.1928.Die S?ugetiere der Quärtarfauna von Choukoutien.Pal.Sim.Ser.C,5,(4):1~146
2. 趙華的人物簡介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2008.1-2008.8 美國加州大學Los Angeles 神經科學所 高級研究學者2003.1-2003.4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大學神經心理系 短期訪問和學術交流1999.6-2001.1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大學神經心理系 博士後1995.10-1996. 4 日本京都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留學(博士後期間)1994.11-1996.11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梁球鋸腦研究中心 博士後1991.9-1994.6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博士研究生1985.9-1988.7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碩士研究生2000----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系 博士生導師1997----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系 教授(破格晉升)1996-1997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副教授1985-1991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講師1980-1985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生理學教研室 助教榮譽稱號:榮譽稱號 授予部門 授予時間吉林省高級專家 吉林省委組織部 2005長春市百名優秀科技工作者 長春市委組織部 2005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優秀教學個人稱號 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 2005「巾幗建功」活動中「三.八」紅旗手稱號 吉林大學 2004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優秀人才 衛生部 1997社會兼職:中國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理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神經科學會理事中國神經科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中國睡眠研究會生理葯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生理學會理事長
3. 趙華的最新作品
「光光頭趙華童話系列」 是陽光出版社自體制改革後為適應圖書市場,精心打造的又一個童書品牌,這樣高密度地推出本土兒童文學作家精品力作,旨在提升陽光社的童書品牌和陽光出版社的知名度。「光光頭」趙華童話系列作為黃河出版傳媒集團「百種精品市場圖書」之一,出版醞釀已有兩年。這套童話作品集的出版,不僅凸現了趙華作品的精華和特色,更為寧夏本土的兒童文學創作增添了明亮的色彩,使寧夏的兒童文學創作成果更為豐厚。 本系列中的《蘇姍的小熊》《恐龍密碼》《天使小笨雞》,是三個短篇童話集,其中部分作品獲得過全國性的獎項,在小讀者中有很好的口碑。其中,《恐龍密碼》是一部非常輕松的童話合集,主打「各種頑皮的動物」和「外星人」,幽默搞怪而富有想像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作品。
《開元通寶》是一部長篇少兒科幻懸疑小說。採用了步步為營的結構,剝繭抽絲,揭開懸念,其間融入了歷史、科技和人文等多種元素,從一枚中國的唐代古幣入手,講述了一個曲折離奇而又感人的科幻故事。
《南緯十六點三度》代表了作者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最新水準,構思和寫作過程歷時三年之久。是一部非常溫情感人的少兒科幻小說。
這套書非常適合四年級到九年級的孩子們閱讀。
有評論者認為,「趙華的文字溫暖、干凈、細膩,充滿了詩意。讀他的文章,彷彿回到童年,又好像在炎熱的夏天喝了一杯白開水,最簡單的味道卻滋潤心田」。趙華的作品「純真可愛,朴實無華。從文學角度而言,他的作品更具有我們稱之為『文學性』」的東西」。
4. 國際關系學院保安經理趙華拖欠民工工資6o天
勞動關系是個人將勞動力提供給用人單位主體,你得搞清楚你是在哪家單位工作,而不是為哪一個老闆工作。
帶上證據,材料去申請仲裁,起訴也是起訴公司。
5. 趙華的個人簡歷
長沙理工大學會計學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負責人,長沙理工大學會計學學科帶頭人;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現任中國交通審計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會計學會理事;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專家;國家、湖南省、長沙市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評審專家。
1989年畢業於長沙理工大學(原長沙交通學院)工程會計專業(本科);200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專業(碩士),2007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2010年7月至今在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在職從事研究工作。
1989年畢業分配到長沙理工大學工作至今,主要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工程財務與會計、現代企業審計理論與方法。其中:1996年任原長沙交通學院財經系主任助理,1997年任原長沙交通學院財經系副主任,2003年任長沙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2008年任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
6. 趙華的介紹
曾任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核動力院)院長,博士生導師。1998年榮獲核工業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4年被國防科工委批准為「511人才工程」高級管理人才。組織完成了多項重大科研任務,為中國某重大高新工程項目總指揮及軍民兩用核動力研發基地建設總指揮,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7. 趙華的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1.睡眠-覺醒晝夜節律的中樞機制及應激所致睡眠紊亂與腦疾病的關系(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抑鬱症、老年痴獃等)2.邊緣系統經韁核通路在機體穩態調節中的作用和機制科研成果:近年來承擔課題:序號 課題名稱 時間 來源 項目編號 經費1 5-HT受體拮抗劑對SCN中樞效應的研究 2009.3-2010.12 法國國際研究基金 PHA-20098-131 882 人參單體皂苷Rb1抗抑鬱新用途的開發研究 2009.9-2011.12 吉林省科技廳 20090928 183 韁核在P物質受體拮抗劑抗抑鬱中的介導作用和機制 2007.1-2009.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670670 284 視交叉上核至松果體晝夜節律信息傳遞通路中新的驛站-韁核的偶聯作用和機制 2006.1-200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05705793 285 S20088中樞效應的神經生理分析 2004.11-2006.11 法國國際研究基金 PHA20088-101-CH 406 新型降壓葯物的研究和應用 2004-2006 吉林省計劃委員會開發研究基金 吉計高技聯字(2003)1268號 67 A2369的抗抑鬱作用機制 2004.1-2006.12 吉林省科委課題 20040707 58 BGN抗高血壓效應的研究 2003.8-2005.8 吉林省科委課題 20030443 109 5-羥色胺在睡眠呼吸窘迫發病中的作用和機制 2003.1-2004.12 吉林大學創新基金 310 韁核在SCN晝夜節律形成中的作用和機制 2003.1-2004.12 國家留學回國基金 2002科技字128號 311 韁核在睡眠呼吸窘迫發病中的作用和機制 2003.1-2005.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270502 18專利及獲獎:1. 類固醇類的孕烷醇酮及其光學異夠構體在制備治療高血壓葯物中的應用(專利)專利批准時間:2007年. 第一申請人2. 孕烷醇酮在應激性高血壓發病中的作用和機制063112001,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年。第一完成人3. 孤束核內糖皮質激素抑制神經肽 Y 、去甲腎上腺素的降壓作用及其機制.2004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4. 韁核在應激性高血壓大鼠發病中的作用和機制 .2003 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人。教學情況 :參加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留學生等多層次的生理學理論課教學工作,主持衛生部、吉林大學共三項教學課題的研究。與教學相關的論著和獲獎有:獲獎:序號 獲獎名稱 名次 時間 來源1 「心輸出量的影響因素」 錄相片獲衛生部優秀教材獎 1 1993 衛生部2 醫學機能實驗課改革和實踐獲吉林大學教學改革二等獎 1 2004 吉林大學3 醫用機能實驗教程(七年制使用)獲吉林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 1 2005 吉林大學4 「生理學」網路課程獲吉林省高校教育技術成果獎二等獎 2 2004 吉林省教育廳主編、參編教材:序號 名稱 出版社 時間 承擔部分1 人體生理學(八年制,姚泰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參編2 人體生理學(鄭煜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參編3 生理學(英文教材,姚泰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參編4 人體生理學(范少光主編)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6 參編5 醫用機能實驗教程(供醫學七年制學生使用) 科學出版社 2004 主編6 醫用機能實驗教程(供醫學五年制學生使用) 科學出版社 2003 主編7 生理學綱要(楊剛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副主編8 醫用生理學(朱思明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2 參編9 生理學復習提綱(朱思明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1 參編教學論文:序號 文章題目 名次 期刊名稱 時間 等級1 神經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摘要) 1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09 核心2 醫學機能實驗課「學科群程體系」的構建 1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6 核心3 科研技能訓練與創新人才的培養 1 實驗室科學 2005 核心4 醫學機能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1 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