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皮膚消毒用什麼葯好
酒精,碘酒,碘孚,鹽水,雙氧水,利凡諾,紅葯水
1.一般鹽水消毒效果不好,很少醫用
2.雙氧水——當它與傷口、膿液或污物相遇時,立即分解生成氧。這種尚未結合成氧分子的氧原 子,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與細菌接觸時,能破壞細菌菌體,殺死細菌。 殺滅細菌後剩餘的物質是無任何毒害、無任何刺激作用的水。不會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雙氧水是傷口消毒理想的消毒劑。但不能用濃度大的雙氧水進行傷口消毒,以防灼傷皮膚及患處。
3.利凡諾的消毒主要是口腔科用葯,起消毒防腐葯,用於口腔消毒。含漱濃度0.1%.不宜過高
4.甲紫不宜用在粘膜或開放創面。甲紫又稱龍膽紫,俗稱紫葯水,常用於表淺皮膚粘膜感染,殺菌能力強。甲紫能抑製革蘭氏陽性細菌及黴菌,有較好的殺菌作用,優點是刺激性小。外用於防治皮膚、粘膜的化膿性感染及治療口腔、陰道的黴菌感染。據英國有關專家研究表明,甲紫對粘膜和破損皮膚刺激較大,尤其會誘發皮膚癌,因此甲紫不宜在粘膜或開放的創面上使用,以確保用葯安全有效
5.碘酒不宜久存。碘酒又稱磺酊,常用於皮膚消毒與局部消腫,具有較強的殺細菌及黴菌作用,並能殺死芽胞。如放置時間過久,碘就會與碘酒中的水發生反應,導致殺菌力下降,刺激性產物增多,對皮膚刺激性增強。故碘酒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年為宜。另外,光線會加速碘酒的變質反應,故碘酒應置棕色玻璃塞瓶中,在密閉陰暗處保存。不要用橡膠、軟木或金屬瓶塞。碘酒的正常外觀性狀應是紅棕色的澄明液體,嚴重揮發並已不呈紅棕色液體時不可供葯用。
6.紅葯水不宜合用碘酒。紅葯水又名紅汞,是一種重金屬鹽,所含的陽離子汞能與細菌蛋白質結合,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紅葯水和碘酒既不能同時使用,也不能在同一部位先後使用。這是因為碘酒中的碘會與紅葯水中的汞相結合,生成有毒物質碘化高汞,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嚴重的還會損傷傷口,甚至被人體吸收中毒。另外,紅葯水不能用於大面積傷口,否則易造成汞中毒。
常用的就這些了,你按照相應症狀來使用就好了。
2. 醫用消毒液有哪些
1,乙醇
乙醇(ethanol),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2H6O,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俗稱酒精,是最常見的一元醇。
2,碘伏
碘伏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原蟲和部分病毒。在醫療上用作殺菌消毒劑,可用於皮膚、粘膜的消毒,也可處理燙傷、治療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皮膚黴菌感染等。
3,氯己定
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化學名為雙氯苯雙胍己烷,系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相當強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是一種較好的殺菌消毒葯,對革蘭陽性和陰性菌的抗菌作用比苯扎溴銨強。
4,戊二醛
戊二醛, 分子式為C5H8O2,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透明油狀液體,溶於熱水。對眼睛、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作為食品工業加工助劑,菌消毒劑、鞣革劑、木材防腐劑,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等。
5,次氯酸
次氯酸,化學式為HClO,結構式H-O-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是氯元素的最低價含氧酸,但其氧化性在氯元素的含氧酸中極強,是氯元素含氧酸中氧化性第二強的酸。
3. 醫用皮膚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穿刺部位皮膚消毒
1.1可用無菌棉拭蘸取適用濃度碘伏在消毒部位擦拭2遍-3遍,使用濃度均為有效碘2g/L-10g/L,作用1min-3min。
1.2使用碘酊溶液直接塗擦皮膚表面2遍以上,作用時間1min-3min。待稍干後再用70-80%醫用乙醇擦拭脫碘即可。使用濃度為有效碘18g/L-22g/L,作用時間為1min-3min。
1.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體積分數)溶液局部塗擦2-3遍,作用時間遵循產品使用說明。
1.4使用70%-80%(體積分數)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
1.5使用復方季銨鹽消毒劑原液皮膚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min-5min。
1.6其他方法、有效的皮膚消毒產品,按照產品的使用說明書操作。
2.外科手術野消毒
2.1使用浸有朗索碘伏消毒液原液的無菌棉球或其他替代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大於2分鍾。
2.2使用碘酊溶液直接塗擦皮膚表面,待稍干後再用70-80%醫用乙醇擦拭脫碘。
2.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體積分數)溶液局部塗擦2-3遍,作用時間遵循產品使用說明。
2.4其他合法、有效的手術切口消毒產品,按照產品的使用說明書操作。
3.特殊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膚的消毒
氣性壞疽傷口的消毒,採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傷口周圍皮膚可選擇碘伏原液擦拭消毒。
4. 去醫院的皮膚科回家該怎麼消毒身體用消毒么
泡在消毒水裡
5. 常用的皮膚消毒劑有哪些
1、碘伏
碘伏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原蟲和部分病毒。在醫療上用作殺菌消毒劑,可用於皮膚、粘膜的消毒。
2、乙醇
乙醇的用途很廣,可用乙醇製造醋酸、飲料、香精、染料、燃料等。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乙醇作消毒劑等,在國防化工、醫療衛生、食品工業、工農業生產中都有廣泛的用途。
(5)皮膚科消毒擴展閱讀
碘伏應對措施:過敏反應重者可發生喉水腫、哮喘樣發作或休克。處理眼或皮膚污染時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如症狀不能緩解或加重,應專科醫院就診。
經口攝入中毒後,可服用大量澱粉、米湯,注意防治喉痙攣和肺水腫。發生過敏反應時給抗過敏葯物及對症處理。
6. 消毒葯一般有哪幾種
常見消毒葯有以下幾種:
1、紫葯水:即2%的甲紫溶液,甲紫又稱龍膽紫。此溶液有加快傷口結痂和癒合的作用,常用於淺表皮膚、黏膜感染。
該溶液不宜用在黏膜或開放創面,尤其是大創面,因刺激較大,可誘發皮膚癌,應盡量少用。
2、雙氧水:即過氧化氫,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使用濃度為3%,濃度大時,易灼傷患處皮膚。
用於已有一定感染的淺表局部傷口處時,其血液、膿液等易降低其殺菌力。
性質不穩定,存放時間不長,易失效。
3、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斂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膚、黏膜和傷口沖洗清潔,口腔炎含漱,急性濕疹、急性滲出性皮炎和燙傷濕敷。
不要大量和長期外用,勿用於嬰幼兒或眼睛等部位。
注意使用濃度,濃度過高有刺激作用。
4、肥皂水:20%肥皂水可用作被狗咬後的傷口緊急消毒,有一定中和、沖洗和滅活狂犬病病毒的作用。
蚊蟲叮咬後,如果用肥皂水清洗可起止癢和減輕局部症狀的作用。
5、碘酒:適用未破損膿包,碘酒的殺菌作用明顯,低濃度一般用於皮膚消毒,3%以上濃度可用於毛囊炎、甲溝炎等炎症以及未破損的膿包、癤子等。
但碘酒刺激性大,已破潰的傷口不宜使用。
6、紅葯水:適合小孩用紅葯水適合皮膚擦傷、割傷等淺表傷口,因其對傷口刺激性弱,沒有什麼疼痛感,一般適合對疼痛耐受差的小孩子使用。
但不能與碘酒同用,也不能在同一部位先後使用。
7、70-75%乙醇: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內,但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
若酒精濃度過低,雖可進入細菌,但不能將其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
7. 在醫院皮膚科看病脫過衣褲,回家後衣服有必要消毒嗎
洗干凈。暴曬就可以了,像皰疹、梅毒、包括艾滋都很容易殺死的,但堅決不能入血,否則會死人的。
8. 消毒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消毒目的,消毒一般分為預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預防性消毒是指在未發現傳染源情況下,對可能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場所等進行消毒。蛋鴨場日常對場地、設備、飲水等進行的定期消毒就是預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是指對存在或曾經存在污染源的場所和被污染的物品等進行消毒以殺滅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疫源地消毒又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隨時消毒又叫緊急消毒、臨時消毒,是指在發生疫病時及時殺滅並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隨時進行的消毒。消毒的對象包括病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等,通常在解除封鎖前進行多次定期消毒,對場所每天隨時消毒,具有多次和重復的特點。終末消毒是指傳染源離開後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最後消毒,及時殺滅或清除污染源留下來的病原微生物,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之一。終末消毒原則上只消毒一次,與隨時消毒相比,應考慮加大消毒劑的濃度、劑量,以達到徹底殺滅病原體的目的。
9. 醫院常用什麼樣的消毒水
1、硼酸水
硼酸水具有止癢消毒作用的洗劑,常用2%~3%硼酸水.用於皮炎,濕疹。可用本品沖洗創面及黏膜,皮膚科多用於濕敷。
2、碘酊
碘酊又稱為碘酒,為紅棕色的液體,主要成分為碘、碘化鉀。有碘與乙醇特臭。色澤隨濃度增加而變深。適應症為用於皮膚感染和消毒。
3、醫用酒精
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並且它是混合物。醫用酒精是用澱粉類植物經糖化再發酵經蒸餾製成,相當於制酒的過程,但蒸餾溫度比酒低,蒸餾次數比酒多,酒精度高,製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飲用,但可接觸人體醫用。
4、醫用雙氧水
雙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醫用雙氧水濃度等於或低於3%,擦拭到創傷面,會有灼燒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過3—5分鍾就恢復原來的膚色。
使用雙氧水消毒的時候會有白色的小氣泡產生是因為雙氧水遇見手指上灰塵、臟物也會分解,分解生成水、氧氣
5、碘伏
碘伏具有殺菌作用,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原蟲和部分病毒。在醫療上用作殺菌消毒劑,可用於皮膚、粘膜的消毒,也可處理燙傷、治療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皮膚黴菌感染等。
也可用於手術前和其它皮膚的消毒、各種注射部位皮膚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陰道手術前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