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皮膚科馬駿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科馬駿

發布時間: 2021-10-24 15:43:00

① 馬駿的工作簡歷

1985.07~1987.07 天津醫學院醫療系輔導員;1987.07~1992.10 天津醫學院公共衛生系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助教;1992.10~1998.10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學教研室講師;1998.10~2004.10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導;2004.10~2010.12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教授、碩導;2010.12~今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教授、博導。2001.01~2005.05 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2005.05~2010.10 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2010.10~今 天津醫科大學葯學院黨總支書記 。

② 馬駿的主要貢獻

1927年,晉城人苗培成為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常務主任委員,組織速成科培植黨羽,招收大批學員進行訓練,並在文瀛湖邊召開誓師大會。因同鄉關系,馬駿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會畢,馬駿回省開會,國民黨省黨部指揮速成科學員及太原大中學校的學生進行遊行示威,包圍首府請願。閻錫山兩次派人勸解無效。第三次,馬駿出面勸解,學生即散去了。不久,閻錫山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封匿名信,內言:「謹防內部人勾結外部人,解散前線,搗亂後方。」馬駿到後,閻把信交給他,讓查辦此案。馬駿看信後,怒不可遏,知道又是趙戴文在閻跟前說他的壞話。一氣之下,辭去實業廳長到北京住閑去了。
馬駿的出走,原是閻錫山統治集團內部派系斗爭的反映。閻錫山統治山西期間,山西的廳道班子中,分為東洋、西洋兩派。東洋派以趙戴文為首,西洋派以馬駿為首。兩派對閻來說,都是畢恭畢敬,竭誠盡力的。但兩派之間的矛盾確是尖銳的。馬駿曾對人說:「閻錫山是個好人,就是趙戴文太壞,把閻錫山也教壞了。」馬著《詠清詩》中「恨麻雀」一首:「最恨檐前雀,喳喳日不休」,就是罵趙戴文的。趙對馬也是這樣,有機會便在閻錫山面前說他的壞話。蔣介石定都南京後,向山西要一內政部人選。起初,閻錫山擬由馬駿出任,趙戴文說:「馬駿為人那樣大方,是不是能為你?去後還能否回山西?這都是問題。」閻因而遲疑,後改派楊兆泰前往。這次馬駿勸學生散去後,趙戴文弦外有音地對閻說:「還是君圖能幹,一出去就解了圍。」隨後,閻錫山辦公桌上又出現了匿名信。馬駿疑是趙戴文對他加誣,閻錫山對他產生疑心,所以忿然回寓稱病休養。
1931年初,閻馮倒蔣失敗,閻錫山被迫下野,徐永昌接任山西省主席後,邀馬駿出任山西省政府委員。
1932年,閻錫山復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任馬駿為山西省查禁毒品委員會督辦。馬駿到任後,雷厲風行地查禁煙毒,將一些依仗權勢,無人敢於過問的販毒者,盡行查辦。他首先將辛亥革命元老黃國梁之侄、大毒販黃大清拿來正法,隨即又把金守信、尹禿子、雷七則等有民憤的毒販子先後查辦。一時間,山西禁煙之風大興,吸毒者紛紛下癮悔改。閻錫山表面上查煙禁毒,取締煙販,暗中卻又以「官制戒煙餅」的形式實行專賣。馬駿對此非常不滿,公開提出反對,並辭去禁毒委員會督辦之職。
1935年底,閻錫山任馬駿為執法處長,把自己身邊的警衛員趙芷清等四人派去警衛馬駿。馬用晉城人韓生萬做審判官,殺害過國民師范的七名學生,受到輿論抨擊。《天津日報》以「山西屠戶馬駿」為題對他進行譴責。
1936年,馬駿出任山西省文獻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代總編纂(總編纂由閻錫山兼)。
1937年10月,忻口戰役後,太原告急,疏散人口。馬駿帶領文獻委員會的全體工作人員及檔案文獻,返回晉城。此後與駐在晉城的國共雙方等人時有過往(如北路軍總司令朱德1937年冬住晉城西河焦元吉院,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駐晉城南村鎮陳庄)。先後逃居郊區東石瓮、賢坊村、大東掌、南掌村等地。
1938年,日軍首次進犯晉城撤退後,陝軍529旅楊旅長誤認為馬駿有通日行為,將其扣捕。由白崇禧、孫殿英等人出面解說,釋放。
不久,他以自己私立的崇實中學所積存的十萬銀元經費為主,同時傾僅私囊,用來組織山西省回民抗日協會,大力號召回族同胞踴躍參加抗日運動。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全力進行抗日活動。該隊由最初十幾人的隊伍迅速發展到300多人,活動於晉城、陽城、壺關等地,進行了為時兩年的抗日斗爭。
日本方面為了籠絡中國民心,曾多方設法拉攏馬駿。如「中國回教總聯合會華北聯合總會」曾派一個叫向井的日本人到晉城,打聽馬駿的下落。他們把馬駿89歲的老母虜去做人質,企圖逼馬就範。馬母拒絕勸降兒子,馬駿本人忍痛割愛,拒不露面。一年後,馬母終因日人的折磨而逝世,馬駿含悲繼續組織抗擊日寇的活動。
1943年,充任國民黨中央賑濟委員會專員的次子馬鶴年,由寧夏返晉探親,同時奉蔣介石之命邀馬駿赴重慶出席國民參政會。行將動身之際,因回民內奸劉兆民的出賣,被日特在南掌村將馬捕獲,押至晉城城內花胡同軟禁。山西省偽省長蘇體仁、王瓖等多次派人勸馬駿降日,均遭拒絕。馬駿不顧個人安危,繼續給他在寧夏的兒子們寫信,要他們堅持抗戰到底。
軟禁期間,太原清真寺回教聯合會來電慰問,馬駿回電說:「駿之被捕,事無待言,並未參加任何團體」,以表示其堅不降日之志。接電後,太原回教首領姚惠民、喬育民,以及日本顧問大島秀雄,都向馬駿寫信致意。馬駿對前來慰問他的人說:「我今年已經63歲。我的壽數已經到頭了,鬼子經常來打擾,我對他們說,你們侵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你們把勢力擴展到朝鮮和我國東北還不夠,還妄圖吞並全中國,野心太大了,必將受到世界民眾的譴責。」他還說:「我聽真主的召喚,但憑鬼子發落。」
1945年4月,日軍由晉城撤退時,裹挾馬駿至長治。同年夏,馬抑鬱成疾,彌留狀態中猶厲聲高呼:「誓死不做亡國奴……!」真正保持了民族氣節。卒年65歲。

③ 馬駿的成就

馬校長常說:「在創新中贏得機會,在創新中得以發展」。從2001年做校長,年年都有新舉措。2002年在全區率先建立學校網站;2003年,全區第一個開發自己的校本課程,在全市率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為貫徹中央《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意見》,出台了《小學生思想道德評價方案》,市人大於均波主任、市委龍新民書記到校調研時說:「《小學生思想道德評價方案》解決了多年來學生思想道德評價難的問題,值得推廣。」2005年,探索出「聯片式校本教研」新模式,承辦全市現場會;2006年,研發「奧林匹克撲克」,據奧林匹克專家介紹,以撲克牌的形式宣傳奧林匹克文化這是首創,這副撲克正在申請國家專利,何振梁主席為撲克牌提名。暑期,馬校長率學校「小小奧運宣講團」走進台灣宣傳奧運,成為全市第一個小學生赴台文化交流團,並與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創新的管理使學校快速發展,脫穎而出,2005年獲得全區教育系統唯一一個「北京市模範集體」,2006年獲得「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品牌學校」。「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典範校長」「全國校園文化管理示範校長」「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章」等殊榮是對馬校長工作的最大肯定。
馬校長注重學校自主發展,精心構建適合學生成長的校園文化。她針對當前德育工作實效性差的弊端,大力推進「三禮」 教育的德育改革實驗,親自參與指導編寫「三禮」教材和實施過程的研究。使學校形成了,以「知『三禮』學做人」為目標,以抓好課堂訓練,落實家庭(社區)實踐,接受社會檢驗為途徑方法,以《小學生思想道德行為評價》為機制的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完整的工作體系。04年3月馬校長作為全市唯一的小學代表向劉淇書記等市領導做「三禮」工作匯報,得到領導一致好評。目前,「三禮」教育成為朝陽區乃至北京市的品牌,成為朝陽區地方課程,獲得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特等獎、首都最佳活動獎、朝陽區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獎。
在「三禮」教育的基礎上,2003年馬校長提出了「中國人要懂中國文化,要學習中國文化,要傳承中國文化」,她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學校教育及管理的全過程。她帶領全校教師共同編寫了以中國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炎黃傳承》。讓學生在校本課上學《論語》,背《三字經》,了解《文房四寶》,品味《中國茶文化》,為孩子們創設書香校園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吟誦經典詩詞,飽讀經典名著,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經過三年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課程、環境、活動與管理於一體的一套完整的傳承傳統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體系,形成了學校特有的校本文化特色。
近年來,在馬校長的帶領下學校校後被評為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品牌學校、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北京2008奧林匹克示範學校、北京市模範集體、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德育先進集體、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等稱號,學校辦學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④ 易方達馬駿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嗎還有哪些傑出的校友

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知道易方達馬駿先生在基金行業中確實挺出名的,現在擔任傳統老牌基金公司易方達的副總裁,兼任現金管理部總經理、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業務負責人。

⑤ 易方達馬駿畢業哪個學校

中科大

http://ke..com/subview/64635/15048191.htm

⑥ 易方達馬駿先生現在是什麼職位啊

易方達馬駿是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任現金管理部總經理、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業務負責人。曾經管理的易方達5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易方達科訊、易方達深證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任期內都取得不錯的收益。

⑦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馬院長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現任的領導中,姓馬的就是馬駿:中心常務副主任、副院長。
馬駿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15年,2009 年),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1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同時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百名南粵傑出人才」的榮譽稱號。

⑧ 縣長馬俊雲歷史

《經理人的自然之路》 馬駿,1961年生,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1983年8月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其後在蒙城團縣委、安徽團省委、共青團中央工作;1996—2001年先後任安徽碭山縣長、縣委書記;2002年至今任新華人壽保險公司河南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河南財經學院財政金融系、河南商專兼職教授。其間參加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復旦大學總裁高級研修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企業管理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現在讀北京師范大學國學博士研究生課程班。著有《我的大學——農村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發表論文多篇。

ganyinchuan8 8
2017-3-7
操作
可能有人知道這個名字,馬駿是10年前的縣委書記,我們縣里少數幾個我記得住的官員,至於為什麼記得住,廉潔還是有政績?都不是,就是攤上了那個時期,讓人記住了類似於現在的合肥,好像從他開始,在碭山縣開始大幹一場,大乾的印象好像就是大拆大建,當然非議也很多,就像合肥現在的孫金龍。
還有一點相似的,就是當時也傳聞他是某某高層領導的秘書,所以這么年輕就當縣委書記。總之也是風雲人物了。
既然寫徵文,為了扣住人物這個主題,就寫他了,畢竟就記得住他,寫劉邦?實際人家的事跡也不屬於碭山的地界了。
搜一搜,原來馬駿辭職下海了,個中原因不盡相同,總之資料不多,還算低調。我覺得辭職真是個好決定,不管是否真是貪污跑掉了,還是真的想經商,現在這個結果對他個人來說也算不錯的。

⑨ 馬駿的導師介紹

導師姓名 馬駿導師性別 男
職務職稱 教授.
所在院系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所屬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研究方向 集成電路數字通信系統 集成電路數字媒體處理

⑩ 馬駿的學術活動

1、2003年9月15-18日,參加美國預算與財政管理學會年會,宣讀論文「中國的零基預算改革:一個省的經驗」。
2、2004年6月,與美國喬治亞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侯一麟助理教授合作的論文 非正式規則統治一切:一個中國省級預算的案例研究 在 the 2004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Institutes of Administration (IASLA, Seoul, Korea)上由侯一麟宣讀。
3、2005年6月15-16日,籌辦、主持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與留美公共管理學會、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會議「轉型中國的預算與財政改革」(廣州)。
4、2005年6月17日,籌辦、組織中山大學政務學院、留美公共管理學會、廣東省財政學會共同舉辦的「績效預算高級論壇」(廣州)。
5、2005年6月22日,出席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與留美公共管理學會共同舉辦的會議「中美績效管理與公共財政管理」,並給陝西省財政廳官員做了「中國省級預算中的政策過程與預算過程」的報告。
6、2005年6月16-18,應邀請參加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公共預算與政府創新」研討會,主持16日下午,17日下午的會議,並在18日上午做了「中國公共預算改革的目標選擇」的專題報告。
7、2005年9月16日,在廣東省佛山市人大做關於人大預算監督的專題報告。
8、2005年10月6-13日,應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與公共行政學系的邀請做一周的學術訪問。在城市大學期間,做了「中國省級預算中的非正式制度」的專題報告,並為城大社會與公共行政學系的博士生做了「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問題的經驗」的報告。
9、2005年11月,應邀參加復旦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的「復旦百年---公共政策與大國治理」校慶研討會。提交論文「預算能力:改進公共治理水平的關鍵」。
10、2006年1月15-16日,作為改革試驗區顧問應邀參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公民參與預算改革實驗區」經驗交流會,向三個試驗區的政府官員介紹公民參與預算。
11、2006年2月15日-17日,應浙江省溫嶺市委宣傳部的邀請為該市的「預算民主懇談」改革提供咨詢。
12、2006年3月5日-8日,應浙江省溫嶺市委宣傳部的邀請為該市的「預算民主懇談」提供公民參與預算的培訓,並觀察其預算民主懇談、現場提供建議。
13、2006年3月21-22日,參加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與公共行政學系主辦的「Continuing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國際學術會議,宣讀了論文「中國公共預算過程中的政治」,並擔任了其中一個小組的主席。
14、2006年5月13-14日,應邀參加中國政法大學與耶魯大學法學院合作舉辦的公共預算國際研討會,作為唯一的中方專家發言,演講主題是「中國預算改革的政治」。
15、2006年5月,主辦與留美公共管理學會、復旦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合作的「國家治理與公共預算」國際學術研討會。
16、2006年6月,應浙江省溫嶺市人大常委會邀請,在浙江省溫嶺市人大組織的法制論壇做了預算方面的講座。
16、2006年7月,為廣州市海珠區公務員提供公民參與預算的培訓。
17、2006年10月14-15日,主辦「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召集國內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同仁探討如何在中國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開展公共預算研究。
18、2006年10月31日-11月1日,參加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與澳門三家單位共同主辦的「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澳門)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提交英文論文「中國省級預算中的非正式制度」。
19、2006年11月14-16日參加由廣東省財政廳、財政部科研所聯合主辦的「深化地方公共財政體制改革論壇」研討會,宣讀「中國的核心預算機構面臨的挑戰」。
20、2006年11月18日參加河北大學預算管理研究所主辦的「政府間財政關系研討會」,提交會議論文「中國地方政府財政風險研究:『逆向軟預算約束』理論的視角」。
21、2006年11月23日,應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邀請做了「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講座。
22、2006年11月27日,應中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邀請,做了」理解中國公共預算改革「的講座。
23、2006年12月6日,應廣東商學院公共財政與管理學院的邀請,做了「中國預算改革的政治」的講座。
24、2006年12月12日,應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邀請,做了「中國預算改革的目標選擇」的講座。
25、2006年12月14-15日,應中國發展基金會邀請,參加「中國參與式預算經驗交流會」,對三個地方政府的改革試驗進行點評並提供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