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光照射引起皮膚過敏
一、病因 日光包括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其中紫外線對人體表的傷害較大。紫外線分為短波紫外線(波長180-290nm)、中波紫外線(波長290-320nm)、長波紫外線(波長320-400nm)。不同波長的紫錢線,可被皮膚各層不同組織所吸收。波長愈長其穿透能力愈強。中波紫外線主要由表皮吸收,損傷表皮;長波紫外線可達真皮上部,能作用於血管和其他組織。 在自然界中,大氣層中的空氣、雲層、塵粒、水氣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能過濾掉短波紫外線,使人體免受傷害,而長波紫外線僅對具有光感的個體發生作用,所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中波紫外線。二、分類 日光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異常反應分為光毒性和變態反應性兩種。 日光性皮炎光毒性反應是一種非免疫性反應,任何人都能患。受強烈日光暴曬的局部,短時間內會產生紅斑、水腫、水皰等皮損;長期反復受強陽光中波紫外線的照射,可導致皮膚皺褶、鬆弛,表面乾燥、粗糙或萎縮,發生色素沉著或減退。而光變態性反應是一種免疫性反應。人體中只要有少量的光感物質,經紫外線照射即會發生反應,致病光譜主要是長波紫外線,甚至可移行到波長400nm以上的可見光,也可為中波紫外線。光變態反應的臨床特點是只發生於少數過敏體質的人,而且,當首次接觸光感物質和被日光輻射後,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炎症反應,而存在一定的致敏期,一般需1-2天或更久才能發生反應。皮損開始時在照光部位出現,以後可擴展到未被照光的皮膚。皮損表現為紅腫、風團或丘疹、水皰。臨床上區別光毒性和光變態性反應較困難,有的病人可能開始為光毒性反應,但以後又轉變為具光變態反應的特徵,甚至這兩類反應有時同時存在。 不論是光毒性反應還是光變態反應,均對人的皮膚乃至機體產生輕重不等的傷害,所致疾病統稱為光線性皮膚病。夏日較常見的與美容關系較密切的光線性皮膚病
Ⅱ 什麼是日光皮炎
物理性皮膚病是由各種物理因素,如冷熱、濕度、太陽光、射線、壓力及機械性摩擦等所引起的皮膚病。
人體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日曬等外部環境,但如果外界各種物理因素的刺激強度超過了人體皮膚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於各種原因使皮膚對它們的敏感性增強和耐受性下降時,就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即出現物理性皮膚病。此類疾病的發生尚與遺傳、代謝異常、全身狀況、性別、年齡及暴露部位等有關。
日曬傷又稱曬斑、日光紅斑、日光皮炎,是皮膚由於強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炎症性反應。
本病易發生在膚色較白的人中。另外,長期在城市生活、室內工作等缺乏強烈日曬的人,突然去海邊游泳、釣魚、參加短期室外勞動、野外行軍或進行較長時間的日光浴等後易發病。
(1)病因學。本病是由於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UVB)過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屬急性光毒性反應。其致病光譜波長為290~320nm,故此范圍的波長又常稱為曬斑光譜。遲發性色素沉著也主要由UVB所致,盡管UVA也起一定作用。光線作用於皮膚除直射外,還有約一半是通過大氣層散射而來,後者即使在雲霧天氣也可起作用。太陽光線照射強度不僅取決於一天中的照射時間(一般以上午10時到下午2時為最強),還取決於季節、緯度、散射等。
散射量則與周圍環境關系密切,如沙石、冰雪、水面及城市建築玻璃幕牆等均有很強的反射光線的能力。
目前,造成皮膚日曬傷炎症的色基尚未確定。但是,基於中波紫外線是紫外線與DNA起作用的最主要的作用波段的學說,在日曬傷中UVB和短波長UVA(UVAⅡ)最重要的作用方式是直接損傷DNA,其次是間接氧化損傷。
(2)臨床表現。多見於春夏季,於日曬後4~6小時出現皮損(Ⅰ、Ⅱ型皮膚還可在照射後數秒鍾內出現即刻速發型紅斑),至12~24小時達到高峰,表現為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重者出現水皰、大皰,皰液為淡黃色漿液,自覺症狀一般先有局部瘙癢或灼熱感,既而出現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如皮損范圍廣且嚴重者,可出現寒戰、發熱、心悸、頭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等症狀。
輕者紅斑於1~2日逐漸脫屑而消退,並出現色素沉著。重者水皰、大皰破裂並糜爛,則恢復較慢,約需1周左右。日曬傷引起的皮膚色素改變,是雙相變化:即速發色素加深(IPD)和遲發性曬黑反應。前者在照射後幾秒鍾內達高峰,後者在UVA照射後2~3日開始出現並很快消退,一般持續10~14日。
急性日曬傷即便很輕微,也可使一些日光促發性疾病復發或加重,如單純皰疹、紅斑狼瘡、遲發性皮膚卟啉病、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多形紅斑及白癜風等。
(3)診斷和鑒別診斷。發病有季節性,春夏好發,有強日光照射史,光暴露部位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甚至水皰大皰。繼而脫屑,出現色素沉著及組織病理表皮有典型的日曬傷細胞,即可診斷。
本病主要應與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相鑒別,根據其發病無季節性,有化學物等接觸史,發病有一定潛伏期,主要在接觸部位,皮疹除紅斑腫脹外尚可見丘疹、丘皰疹等,自覺瘙癢明顯,脫離接觸後皮疹可消退自愈,斑貼試驗有助於確定致敏原,可以鑒別。
(4)治療。主要採用局部外用葯物治療,以消炎、保護、止痛為原則。
(5)預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性,可採用逐步暴露於日光下或日光浴的方法;避免烈日暴曬,一般不宜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光照強烈的時間外出,或外出注意遮陽,戴涼帽、草帽、手套及防護衣等;外用遮光劑,如選擇吸收UVB作用強的5%PABA乳劑或酊劑效果較好,也可用10%氧化鋅軟膏、5%二氧化鈦軟膏、4%二苯甲酮霜或洗劑、10%薩羅(Salo)軟膏等及二羥丙酮等新型遮光劑。
Ⅲ 太陽爆曬會得皮膚病嗎
近日,「露得清」在美國被指控涉嫌誇大宣傳,不少市民因此盲目「拋棄」防曬霜,認內為反正誇大功效,是否容使用都無所謂。今天上午,記者從華山醫院、市皮膚病性病醫院等了解到,因盲目拋棄防曬用品導致曬傷、不當使用防曬用品導致日光性皮炎病人明顯增多。 【曬傷案例】 皮膚不設防被曬傷 近日,張小姐看到有關防曬霜被控誇大宣傳。她心想:既然誇大宣傳,用不用都一樣,索性就放棄吧。雙休日,她到近郊釣魚,不僅沒塗防曬霜,更沒任何防曬措施。她甚至認為:這才是接近自然。沒想到回上海第二天,張小姐不僅臉、手臂等暴露部位全部變紅曬傷,而且還出現紅斑、水皰、瘙癢、疼痛等症狀。 「小黃金周」里,30多歲的李先生到海南度假。最愛大海的他,沒有設防地在午後12點就下水游泳,結果上岸後整個背都通紅,第二天早上醒來,他的肩膀、手臂、後背還起了不少黃晶晶的水皰。到醫院一查,原來是皮膚曬傷了。 近日,記者從本市數家醫院皮膚科采訪發現,除了在休息天外出旅遊,被連日驕陽曬傷外,不少曬傷病人還集中於銷售從業人員、快遞工作人員、空調安裝人員和樓宇清潔人員等戶外工作者。
麻煩採納,謝謝!
Ⅳ 太陽爆曬會得皮膚病嗎拜託各位了 3Q
時值炎夏,烈日當空,無論外出或郊遊,爬山或戲水,我們都會較長時間沐浴在陽光之下。萬物生長靠太陽,大自然明媚燦爛的陽光不僅可使人心曠神怡,還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有益於內臟的功能活動。在皮膚方面,陽光可增加汗腺分泌、擴張血管、幫助合成維生素D。適當日曬後的古銅色皮膚可美化人的外表,使人顯得健美。 但,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的。過度或不適當的日曬對身體是不利的。通過三棱鏡可以看到太陽光具有7種顏色,即紅、橙、黃、綠、青、藍、紫,是為可見光。除此之外,太陽光還包括紫外線和紅外線。不同波長的紫外線作[img=180,135]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healthcare/Images/artim/summer3.jpg[/img] 用於皮膚的深度不同,波長愈長其穿透力愈強。波長290~320毫微米的中波紫外線主要由表皮吸收,並可部分達到真皮上部,可引起日曬傷和皮膚慢性損傷,發生皮膚紅斑、色素沉著、皮膚衰老退行性變、增生甚至癌變。波長320~400毫微米的長波紫外線可達真皮,可作用於血管和其他組織,內服了光敏性葯物或食物致敏後,日曬可引起光變態反應皮炎,這主要與長波紫外線有關。與日曬有關的皮膚病主要的有下列五種: [color=#ff0000]一、強烈日光長時間照射引起的日曬傷 [/color] 長時間強烈日曬可在露出部位的皮膚出現彌漫性紅斑。初為鮮紅,以後漸變為暗紅,可有燒灼或刺痛感。輕者2~3天內脫屑,遺留褐色素沉著而愈。重者可出現皮膚腫脹或水皰。預防主要是在日光下活動和工作時間不要太長,進行戶外工作和日光浴應避開日光照射的最強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日曬前可在面和四肢露出部塗一些防曬膏。日曬或日光浴後可在皮膚上塗雪花膏(可加20%蓖麻油或適量濃縮維生素A)或用鮮黃瓜皮搗爛外敷。[color=#ff0000] 二、長期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膚慢性損傷 [/color] 長期日曬工作者如海員、地質勘探工作者、農民、運動員等在長期日曬部位如面、頸、胸三角區、四肢露出部等處皮膚常明顯乾燥、粗糙、脫屑、色素沉著、萎縮、皺紋和失去彈性。有些人頸後部皮膚肥厚、皮紋深陷、形成項部菱形皮膚。老年人的皮膚老化如皮膚變雹皺紋、乾燥和色素斑較多見於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也與長期日光照射有關。[color=#cc0033] 三、日光引起的癌前期疾病──日光性角化病 [/color] 本病發生於長期受日曬的老年人,常發生於面、耳、手背等暴露部位。多為單個或少數米粒至蠶豆大高出皮面的疣狀丘疹,表面有乾燥角質痂皮,不易剝脫。強行剝脫即現潮紅滲出面,極易出血,周圍可有毛細血管擴張。本病20%可發展為癌,故應及時請皮膚科醫生確診後做徹底手術或冷凍治療。 [color=#ff0000]四、內服或外塗某些光敏物質日曬後引起的皮膚病 [/color] 有些人進食了某些食物如藜(灰菜)或泥螺一至數天後,在受日曬後面部和手背出現紅腫。有些人內服某些葯物如磺胺葯、四環素、氯丙嗪、補骨[img=150,140]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healthcare/Images/artim/summer2.jpg[/img] 脂等以後,被光線照射也可引起皮炎。有些人外用葯物或用化妝品後,可在照射部位出現紅腫滲出等皮炎症狀。因此人們應提高警覺,出現類似證狀時應找皮膚科醫生咨詢,必要時進行光斑試驗以幫助診斷。 [color=#ff3333] 五、日光可誘發或加重的疾病 [/color] 某些疾病可由日曬後誘發或使病情惡化。最明顯的是紅斑狼瘡。30%的紅斑狼瘡病人對日光敏感。這些病人要盡量避免日曬,外出應使用防曬膏、撐傘或戴寬邊帽,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忌服光敏性葯物。面部黃褐斑較常見於夏季和南方,提示日光是致病因素之一。白化病患者全身皮膚、毛發、眼睛因缺乏黑色素保護容易曬傷,外出時應避光、戴黑眼鏡和使用防曬膏。
麻煩採納,謝謝!
Ⅳ 請問日光性皮膚病該怎麼防治
夏秋季容易暴發的第四類皮膚病純粹是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如天氣炎熱引起的痱子,紫外線太強、皮膚曝曬過度引起的多形性日光疹等。其中,多形性日光疹(又叫日光性皮炎)最常見,一般夏季旅遊時或者短時間內接觸陽光太多太猛時就會出現。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發生相當迅速,往往只在30分鍾的曝曬過後,臉部、手臂、頸部到胸前的V形區域等沒有衣物遮蓋的地方,便會出現丘疹、紅斑,甚至是大片的斑塊、脫皮與小水皰,少數人有更厲害的散在性紅疹,患處通常會瘙癢、紅腫和疼痛。
多形性日光疹和體質有很大關系,對於較輕微的病灶,能抗過敏與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外用葯膏就能妥善處理,嚴重者則須服用奎寧類或維他命B3的葯物。經過治療後,症狀一般會在一到七天內消失,若無特別嚴重的發炎反應,通常不會留下疤痕。但若未採取防曬措施而再度曝曬,就會周而復始地發作。因此一定要做好周全的防曬,一般人使用系數大於15的防曬劑即可,這類病患則須挑選SPF50~SPF60的高系數產品,且註明對UVB與UVA均具防護效果,最重要的,出門前一小時便須塗抹;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陽光最毒辣時應避免外出,在室外則能遮就遮,能躲就躲,長袖、手套、帽子、墨鏡、口罩、陽傘是必要配備;另外,游泳也要防曬,可以提前口服抗組織胺葯,甚至可以去醫院打針。
中醫:
日光性皮炎中醫稱「風毒病」,是指局部暴露部位因夏季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急性紅斑或水皰性皮膚炎症。多發於膚色較淺的女性。本病是由於機體受到太陽中波紫外線照射使皮下微血管擴張,細胞中的蛋白質、彈力纖維受到破壞;或因服食灰菜,過食小白菜、菠菜、莧菜等光感性物質後經烈日暴曬而誘發。主要表現為:在日曬後數小時至10餘小時,受曬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患處有明顯的燒灼感或刺痛感。症狀常在24小時內達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後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伴有頭痛、心悸、惡心、發熱等全身症狀。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稟賦不足,皮毛腠理空疏,內因暴食過量莧菜之類,使之蘊濕化熱;外受陽光毒熱的照射,內外相合而致。日光性皮炎重在預防,患者春季可適當讓皮膚接受日曬,促進黑色素的形成,以加強自身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夏季要避免太陽光的曝曬,盡量不吃含光感性物質的蔬菜。現介紹幾則中葯治療本病的效驗方,患者朋友不妨一試。
△取千里光50克,大黃30克,將上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後備用,用時可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天3~4天。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鍾。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龍膽草8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苡仁米30克,車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適用於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婦禁用。
Ⅵ 日光疹的種類有多少
夏秋季容易暴發的第四類皮膚病純粹是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如天氣炎熱引起的痱子,紫外線太強、皮膚曝曬過度引起的多形性日光疹等。其中,多形性日光疹(又叫日光性皮炎)最常見,一般夏季旅遊時或者短時間內接觸陽光太多太猛時就會出現。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發生相當迅速,往往只在30分鍾的曝曬過後,臉部、手臂、頸部到胸前的V形區域等沒有衣物遮蓋的地方,便會出現丘疹、紅斑,甚至是大片的斑塊、脫皮與小水皰,少數人有更厲害的散在性紅疹,患處通常會瘙癢、紅腫和疼痛。
多形性日光疹和體質有很大關系,對於較輕微的病灶,能抗過敏與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外用葯膏就能妥善處理,嚴重者則須服用奎寧類或維他命B3的葯物。經過治療後,症狀一般會在一到七天內消失,若無特別嚴重的發炎反應,通常不會留下疤痕。但若未採取防曬措施而再度曝曬,就會周而復始地發作。因此一定要做好周全的防曬,一般人使用系數大於15的防曬劑即可,這類病患則須挑選SPF50~SPF60的高系數產品,且註明對UVB與UVA均具防護效果,最重要的,出門前一小時便須塗抹;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陽光最毒辣時應避免外出,在室外則能遮就遮,能躲就躲,長袖、手套、帽子、墨鏡、口罩、陽傘是必要配備;另外,游泳也要防曬,可以提前口服抗組織胺葯,甚至可以去醫院打針。
中醫:
日光性皮炎中醫稱「風毒病」,是指局部暴露部位因夏季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急性紅斑或水皰性皮膚炎症。多發於膚色較淺的女性。本病是由於機體受到太陽中波紫外線照射使皮下微血管擴張,細胞中的蛋白質、彈力纖維受到破壞;或因服食灰菜,過食小白菜、菠菜、莧菜等光感性物質後經烈日暴曬而誘發。主要表現為:在日曬後數小時至10餘小時,受曬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患處有明顯的燒灼感或刺痛感。症狀常在24小時內達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後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伴有頭痛、心悸、惡心、發熱等全身症狀。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稟賦不足,皮毛腠理空疏,內因暴食過量莧菜之類,使之蘊濕化熱;外受陽光毒熱的照射,內外相合而致。日光性皮炎重在預防,患者春季可適當讓皮膚接受日曬,促進黑色素的形成,以加強自身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夏季要避免太陽光的曝曬,盡量不吃含光感性物質的蔬菜。現介紹幾則中葯治療本病的效驗方,患者朋友不妨一試。
△取千里光50克,大黃30克,將上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後備用,用時可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天3~4天。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鍾。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龍膽草8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苡仁米30克,車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適用於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婦禁用。
Ⅶ 什麼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