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皮膚病食療論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病食療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0 09:43:44

⑴ 中醫里怎樣利於食療治療皮膚病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俗名熱瘡,又稱為火燎瘡。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中醫認為是外感風熱之毒,或肺胃二經有熱,蘊蒸皮膚而生。本病多見於高熱病的發病過程中,如疫喉痧,濕溫、感冒、瘧疾、乳癰等,若無高熱病程者亦可發生。熱瘡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如口唇及鼻孔的周圍、面頰、外生殖器等部位。局部症狀為初起時在皮膚上出現成群大小不一的小水皰,四周有紅暈,皰液澄清,後變渾濁,久結痂脫落,留有輕微色素沉著,數天後消失。重者可在頜、頦等部引起腫痛。自覺有瘙癢及灼熱感,容易反復發作。在飲食上也應作相應調治。
[飲食原則]1.宜進清熱解毒作用之清淡食品,如綠豆芽,冬瓜,菊花腦,黃瓜,絲瓜,小白菜,鮮藕,馬蘭頭,薺菜,芹菜等。
2.宜以綠豆衣或金銀花泡湯代茶。
3.夏季可多吃西瓜。
4.多飲水,以利於毒素排泄。
5.忌食辛辣魚腥及雞、肉、蝦、蟹、豬頭肉、鵝肉,甜膩之品。
6.忌煙酒、咖啡、濃茶水。
[食療驗方]1.綠豆湯:粳米100克,綠豆10克。綠豆先以溫水浸泡2小時,粳米加水後和綠豆同煮,豆爛米花湯稠時即可。每日可服2~3次。
2.赤豆湯。
3.魚腥草、生山楂各15克,水煎飲。
4.荷葉粥:以粳米50克,加水如常法煮稀粥,粥熟後,以鮮荷葉1張,蓋粥鍋上,約10分鍾,即可移去荷葉。
5.綠豆30克,蘆根50克,加水煎飲。

⑵ 中醫里怎樣利於食療治療皮膚病圈癬的

豆腐:治圈癬,將豆腐蒸後煨乾,研末,香油調敷患處。

⑶ 中醫美容食療方面的論文

中國美容醫學 雜志編輯部,有需要來年息我

⑷ 關於皮膚的論文

皮膚性病科護理教學的幾點體會 皮膚護理課包括的專業理論知識多,專業操作技能廣泛,學院 非常重視基礎護理和臨床護理教學,所以要上好一堂生動的、高質量 的皮膚護理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皮膚科患者由於某些疾病病程較長,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病 人心理壓力較大,且疾病表現在外,視覺上難以被旁人接受,更增加 了病人的心理負擔,在皮膚護理教學中,學生往往有怕臟、怕傳染的 心理而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 故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既要讓護理學生學 好皮膚病的基礎理論, 又要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 使病人舒適的同時, 也要注重與病人的交流,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放鬆心情接受治療, 促進疾病的痊癒。現將皮膚科護理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1 培養和激發護理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於皮膚病總論概念性強,內容較單調。皮膚科外用葯物多種 多樣,為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帶教時筆者將本科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 聯系起來,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給學生展示外用葯物 實物劑型時,先給學生觀看美容霜、防曬霜、珍珠霜等,然後講解其 組成、作用、適應證、用法及注意事項。在學習外用葯物的劑型時, 先給學生拿一瓶水——溶液劑型,一袋爐甘石粉——粉劑,然後將爐 甘石粉倒入水中,形成洗劑,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記憶,從而激發 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皮膚專科護理操作較多,如濕敷、封包、封閉及 對創面處理等,應給予更多的耐心和講解,可在操作示範後讓護生從 簡單到復雜操作[1-2],鼓勵護生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臨床,自己先 尋找護理的方法。這樣不但加深對皮膚科護理知識的理解,同時又能 有機地復習已學過的有關知識,使學習氣氛活躍。 2 選課教學,教學相長 教學過程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是教和學的辨證統一。 傳統的臨床醫學教學模式強調以傳授知識、 經驗和技能為目的, 有利於教師把握教學方向,突出重點,其優點是很明顯的,但也存在 不少缺陷,如教學方法過死,教師授課中存在知識的灌輸,這種灌輸 式教學方式容易養成學生僅僅接受現成知識,被動學習的習慣。如此 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可能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較好, 而創新精神和創造 能力不足,缺乏臨床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皮膚護理的學生 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要不斷面對各種皮損, 甚至是幾種皮損集中在同 一個體身上,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問題.如果不能學 生就沒有積極性,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實踐證明,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學內容,選幾節課,讓學生講講,設置一定的情景,以直觀、形象、 生動的方式,使學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 程,加深護生對系統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實際操作的感性認識,設身 處地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3]。這樣做不僅使講課學生得到了鍛煉, 其他同學聽起來親切、 可信, 而且學生的講課方法對教師也很有啟發, 有利於教師改進教法。 3 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皮膚性病學授課過程中充滿了大量形態的描述,許多皮膚病 難以用語言、文字描述清楚。而皮膚性病中絕大多數疾病都有比較特 異的皮損,皮損的性質、形態、分布、排列是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 所以對皮損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合理安排教時間,盡 量在講完典型臨床表現之後, 即時給學生觀看典型皮疹的圖譜或者是 電視錄像、幻燈片等,然後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導出該病護理要點。例 如。天皰瘡的患者可能有水皰、膿皰、糜爛、滲出、結痂等多種皮損, 講完後利用 3~5 分鍾導入病例,請學生分析後說出其護理診斷和護 理要點。由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發言積極,最後由教 師總結、矯正。 4 注重溝通技巧與合作能力的培養 隨著現代護理學的發展,護理模式由「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 護理模式發展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護理服務對象不 僅包括病人,還包括健康人群。新的護理模式對現代護理的教育手段 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4]。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掌握溝通技巧,加強心理護理,體現人文關懷,才能收集第一手的臨 床病例資料,這光靠良好的服務是不夠的,因此要教會護生如何與患 者進行溝通,例如:在進行蕁麻疹病例分析時,強調除了要告知患者 不要進食魚、蝦、蛋等過敏食物,還應與家屬交往、溝通,不予患者 進食該類食物,避免一切可疑的誘發因素;面對病情比較特殊的如性 病患者,要事先准備好良好的溝通環境,在盡量沒有第三者在場的情 況下進行溝通,解除思想顧慮,告訴患者要將病情如實告知醫務人員 才能盡快治癒疾病,告知性伴侶應禁止性生活、注意隔離污染物。在 取得患者信任以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生活注意事項, 使患者堅持治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參考文獻: [1] 石 英 . 提 高 護 生 臨 床 教 學 質 量 之 我 見 [J]. 局 解 手 術 學 雜 志,2003,12(1):6-7 .[2]林雪峰,劉鳳琴.皮膚科護理帶教模式的改革初探[J].哈爾濱 醫葯,2002,22(5):97. [3]王長遠,秦儉,王晶,孫長怡.情景教學法在急診心肺復甦教學 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07,6(3):927-928. [4]張瑞瑩,孫亞男,劉君,等.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運用任務驅 動教學法的方法探究[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09-110. [5] 孫 曉 英 . 皮 膚 科 護 理 帶 教 方 法 探 討 [J]. 衛 生 職 業 教 育,2004,19:139.

⑸ 關於疾病的飲食治療的論文

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
摘要】 身體永遠透著你的飲食秘密,把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保健意識,真正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傳統醫學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把觀察到的各種臨床生理、病理現象作為客觀指標來分析、研究、探討和判斷人體內各臟腑、 經絡的生理狀況及病理變化,從而對疾病做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使人體得到康復。通過「吃」來治病救人,聽起來不太可能,實則其中蘊涵著豐富而准確的科學知識。
【關鍵詞】科學飲食 營養學 疾病防治

身體永遠透著你的飲食秘密,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有什麼關系呢?科學飲食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也可以使已患的疾病得以康復或延緩其發展。反之,人患病也是因飲食不科學所獲營養素不均衡所造成的。用辨證的觀點,把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保健意識,真正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1 科學飲食與營養學

科學飲食即通過飲食獲取全面而均衡營養的飲食,即營養學所研究的范疇,營養學是研究吃下的食物,對人體所產生功能的學問。營養學認為:人是由細胞構成的,人生病也就是細胞生病了,細胞是由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等營養素按不同的比例構成的。
有的人認為營養學是研究該吃什麼食物的食療學。營養學是與每個人都有關系、又有趣味的學問,然而卻常被人所忽略,因它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常受到輕視,被人們踢來踢去的自身難保。對食物沒主見的人,就把營養學殘忍的一腳踢開,這些人毫無科學訓練,觀念偏激,他們不但否定了專家的建議,而且還常影響他人。
有的人把美味列為飲食的第一條件,不喜歡的食物就不吃,對健康有無益處,則不加考慮。可是一位不健康的人,再美味的食物也是吃不下的。身體健康的人,吃什麼食物都會覺得美味可口。有些食物味道雖不好,但對身體健康極有益,我們就應由少許而漸漸多吃,就會養成好習慣了,如咖啡和酒,任何人第一次喝時,都會覺得苦澀難咽,但習慣後,則非盡興不可。假定你缺乏了某種營養,也認為吃些好的食物會有用,有人建議你吃些不喜歡的食物,但因為很難吃,於是你又改吃你喜歡的食物,終因營養缺乏,致使生命受到威脅,這是誰之過呢?我認為如果那個人給你吃可口而又營養的食物,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了。因此我認為選擇食物的標准:一是有益健康,二是可口美味。

2 用哲學的觀點看待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

傳統醫學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把觀察到的各種臨床生理、病理現象作為客觀指標來分析、研究、探討和判斷人體內各臟腑、 經絡的生理狀況及病理變化,從而對疾病做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使人體得到康復。我國傳統醫學具有自己獨特的完整理論體系,其主要特點:
2.1 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念。
2.2 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
2.3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防治,特別強調整體觀念。
2.4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症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葯治一病的辨病施治方法。
2.5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采,既有一般內服葯物的內治法,又有葯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氣功等非葯物療法,還有以葯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由於絕大多數葯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並多為復方制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因而毒副作用較少,而價格又相對低廉,因此,適用范圍較為廣泛。經過幾千年臨床實踐的檢驗,確有明顯療效, 因而廣受歡迎和高度重視。 3 科學的飲食讓你遠離疾病

作為一種社會進步的象徵,國人也已經把目光從關注溫飽轉向關注健康。我們希望遠離各種疾病, 也希望在病魔襲來時,能盡快擺脫。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正確的生活方式正是能讓我們踏上健康快車的捷徑之一。專家對現代社會高發的疾病:乳腺癌、糖尿病、結腸癌等,以及女性在絕經期內的疾病防治,如何通過改善飲食來達到控制疾病,提出了科學的見解,方法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令人耳目一新。
營養學專家和「食譜醫生」,告訴我們無需深奧的專業知識,只要在食譜上加以改進,嚴格按照要求去做,預防和控制乳腺癌、糖尿病等,人人都可以達到目的。通過「吃」來治病救人,聽起來不太可能,實則其中蘊涵著豐富而准確的科學知識。在我國早已有「醫食同源、以食養生、以食治病」的防病保健之實踐。我們常說的「食療」乃「飲食治療」之簡稱,就是指以食代葯治病的一種方法;用食物來調養體質、強身健體的,稱為「食養」。這是是眾所熟知的。一般家庭常常會配煮一些飲食來進行食養或食療。可是,每一個病人應該選擇哪種食療方案,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弄不好會適得其反,影響疾病的康復。因此,施行食療必須十分謹慎。古人說「能吃就是福」,現代人則是「吃得健康才有福」。
身體永遠透著你的飲食秘密,太胖,那是因為吃太多熱量;太瘦,是因為吸收不良,小病纏身,是因為吃得不夠清爽;身體勞累,是因為吃得超過計量。每種年齡與身體狀況,都有最合適的飲食方法,從每日飯菜中,我們永遠有機會「從口開始」調整體質、培養健康因子、吃出一身好健康。今天,想要「吃得 好」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但想要吃出健康、吃出好身體可就是很有學問的。吃得咸,血壓就得高;吃得油,膽固醇就跑不掉。身體永遠誠實地反映著你的飲食品質,吃了什麼,身體就會以不同的健康情形回報你,想掌握自己未來的健康運勢,與其發病時求助醫生給葯方,不如早早從調整飲食著手,你會發現,健康,用「吃」的就可以辦到!
飲食本身就是維持生命、養心健身的一種持續不斷的行為,從中我們也可以培養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與愛護。一般人走出診療室之後,手上拿著的必定是醫生開處的葯方,而不是食物的采購單,然而在疾病和失調症的預防及治療上,食物和葯物的角色往住是相同的重要。
提高全民族的保健意識,從醫護人員做起。 把科學飲食與疾病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給醫生和護士先補上這一課,轉變觀念,使病人及家屬在就診及住院期間有所收獲,而不是單純的看病、治療,最起碼應做到對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療、護理、愈後、保健、預防要有所了解,把醫院作為健康和保健知識的傳播窗口, 走出治病只能用葯的怪圈,把營養學特別是臨床營養學作為處方留給患者,並使之傳播開來。真正做到預防保健為主,治療為輔,從而真正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保健意識,把健康保健知識拿到我們每個人的家庭的餐桌上。從而真正做到科學的飲食,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畢業論文網

⑹ 皮膚病食療

蓮芩片 黃芩200g,穿心蓮200g。各取100g打細粉,余葯水煎煮2次,濃縮至適量,加粉量35%的飴糖混勻,加入葯粉,制粒,乾燥,
壓片,包糖衣。基片重0.3g。顯微特徵:鍾乳體多碎破,完整者多呈棒狀或類圓形,可見細密的螺狀環紋;石細胞淡黃色,類方形、類
圓形或不規則形,壁厚。功能清熱消炎,散腫止痛。用於瘡癤膿瘍,皮膚化膿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腸炎,菌痢。口服,每次3~5
片,每日3次。脾胃虛寒者慎用。

⑺ 食療美容 論文

http://ke..com/view/20022.html?wtp=tt自己看看吧

黃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含水量高達96%-98%,是瓜果蔬菜中最高的。炎夏季節,口燥舌干,一根黃瓜就可使人口渴頓解,甘涼滿口。它含的纖維素非常豐富、嬌嫩,在促進腸蠕動,通利大便和排匯腸內毒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它還可降低血脂。令人矚目的還是黃瓜可以減肥,這主要是由於鮮黃瓜中含有一種叫丙醇二酸的物質,可抑制人體內糖類轉化為脂肪。據研究,丙醇二酸無毒副作用。因此,黃瓜被醫葯營養學家們稱為良好的天然減肥食品。

黃瓜是十分有效的天然美容品。據專家研究,鮮黃瓜中所含的黃瓜酶是一種有很強生物活性的生物酶,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氧化還原作用,有令人驚異的潤膚美容效果。每日用鮮黃瓜汁塗抹皮膚,就可以收到滋潤皮膚、減少皺紋的美容效果。
黃瓜是一種良好的葯物,其中、藤、根、種子都可以入葯。中醫認為,黃瓜的性味甘寒,有清熱止渴、通利水道的功效。可治煩渴、咽喉腫痛、赤眼及燙火傷。發熱病人口乾舌燥,吃些黃瓜,有很好的清熱、生津、止渴作用。咽喉腫痛及紅眼病病人,用老黃瓜一根,挖去子,內填滿蘆硝,陰干後,研成極細末,用以吹進咽喉或點眼。燙火傷或長痱子,用鮮黃瓜搗爛,塗敷患處。黃瓜加蜂蜜腌漬食,可治療熱痢、腹瀉。
黃瓜的藤、葉、根均有利水解毒的功效,可治療黃水瘡、痢疾、腹瀉等疾病。
黃瓜的作用很多,黃瓜美容可以說是人人皆知的秘密。黃瓜又名胡瓜、王瓜,是一味可以美容的瓜菜。黃瓜含水分96%-98%,它不但脆嫩清香,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黃瓜它含有人體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多種糖類(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果糖),含較多的維生素(維生素C、A、B2、E)和豐富的鉀鹽及糖類、鈣、磷、鐵、蘆丁,及多種游離氨基酸、細纖維素、綠原酸等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並且含有柔軟的細纖維素,具有促進腸道腐敗物質排泄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鮮黃瓜中還含有抑製糖類物質轉化成脂肪的丙醇二酸,久食對抑制身體肥胖有好處,所以說黃瓜是人體健康美容不可缺少的食品之—,鮮黃瓜的黃瓜酶是很強的活性生物酶,能有效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潤膚美容。
黃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為皮膚、肌肉提供充足的養分,可有效地對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的產生,並可防止唇炎、口角炎。黃瓜含有的細纖維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對皮膚、毛發美容有間接的作用。新鮮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故常吃黃瓜便可減肥。用新嫩的黃瓜或黃瓜汁外擦皮膚,可以舒展、延緩面部皺紋,治療面部黑斑,還能清潔和保護皮膚。這種黃瓜美容在國外某些國家早已盛行,目前國內也有不少婦女應用。黃瓜被稱為「廚房裡的美容劑」。
黃瓜入菜,製法多樣,生熟均可。拌、炒、燒、熗、溜、釀、漬、腌、作湯等具佳。代表菜餚有蒜泥黃瓜、皮蛋黃瓜、黃瓜肉片湯、腌黃瓜、釀黃瓜、醋溜黃瓜等多種,可以選用。

黃瓜去皮,放入榨汁機中榨汁,煮一隻雞蛋,把蛋白和黃瓜汁混到一起,加2滴白醋,調勻後,塗於眼部,然後閉眼養神10分鍾。清洗干凈後,用手輕輕按摩眼部肌膚,不可大力,因為眼周肌膚特別脆弱。
黃瓜是很好的美容品,這女士們都知道。怎麼用黃瓜美容能更省時省力呢?教你一招。
把黃瓜先用水泡一會兒,去除殘留農葯。用削土豆皮用的那種削皮刀把黃瓜削成片,再把黃瓜片貼在臉上。這樣削出來的黃瓜片很薄很薄,貼在臉上不會掉下來,你可以貼著黃瓜片幹家務,只要不做太劇烈的運動都不會掉。
把一根鮮黃瓜切成薄片,先用熱毛巾在臉部仔細擦試,接著仰面將黃瓜逐一貼在臉部,鼻子等不好貼部位,可以把黃瓜切成半片貼在上面。保持10分鍾左右,最後再用熱毛巾把面部擦試干凈。黃瓜美容法堅持每天做1次,能使皮膚柔潤,毛孔內不積存污物,肌膚煥然一新,達到清潔靚膚的效果。
如果時間充裕,不用貼著黃瓜片幹家務,你還可以用削皮刀把黃瓜削成長形的片,即縱向削黃瓜。這樣削出來的片很長,在臉上橫著貼就行了,效果會更好,但比橫向削成小圓片要浪費一些。
如果你能堅持經常,效果是很明顯的,真的就是那種嫩嫩的肌膚。
黃瓜美容方法
黃瓜平和除濕, 可以收斂和消除皮膚皺紋, 對皮膚較黑的人效果尤佳. 將黃瓜(皮、肉及籽)榨成汁, 用棉球蘸汁搽臉,對皺紋處反復多次搽用.黃瓜搗碎絞出汁, 加1個雞蛋清, 攪和在一起, 洗臉後擦在臉上, 靜卧20分鍾(此法適於濕性皮膚),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一、生吃黃瓜美容:用黃瓜拌粉皮、拌海蜇、拌面、拌肚絲、撲雞絲,也可拿整根黃瓜當水果吃。
二、黃瓜汁:黃瓜汁有舒展皺紋、保護皮膚的作用,是美容術中常用的汁液。可飲用也可直接擦面。如皺紋較多,可—天一次,生效很快。
三、把黃瓜切成薄片,可臨睡前貼在臉上,第二天早晨去掉,你會發現皮膚比昨日光滑、潤澤多了。
四、黃瓜面膜:黃瓜和其它材料搭配,能製作出多種多樣的面膜。
三種自製黃瓜面膜方法
一、材料:小黃瓜2條、雞蛋白1個、麵粉少許。
方法:1.小黃瓜用打果汁機打碎。2.雞蛋白與黃瓜汁調勻。3.徐徐加入麵粉調呈糊狀。
二、較粗的黃瓜
操作:將黃瓜洗凈,外皮削掉,用水果刀斜著切黃瓜,切成薄薄的小片,大約1mm左右,切片完畢,對著鏡子將黃瓜片一片片貼在臉上,甚至頸部,(真的是對鏡貼花黃了,呵呵),貼好後,面部只有鼻孔暴露,(與成品面膜不同,成品面膜不貼在眼瞼部,因為眼瞼的皮膚最薄,易受刺激,黃瓜面膜沒有刺激性,故可以貼)。
三、材料:一隻黃瓜、半湯匙檸檬汁、一湯匙榛子、一個雞蛋白(用攪拌機將其攪成蓉狀)。
做法:先將黃瓜去皮,再放進食物攪拌機中。將黃瓜汁倒入一個濾鍋或過濾網中,將過濾出的濾液用一個碗裝起來。然後,將檸檬汁和榛子一起加入到濾液中,一邊將其打勻,一邊輕輕地往裡面倒入經過攪拌後的蛋白。最後將其均勻地塗抹於整個面部。保持15~25分鍾,用溫水沖洗干凈。
第一步:新鮮黃瓜用水果榨汁機榨碎(榨汁機也可以選那種超級便宜,超市只賣7、8塊錢的,用手擠壓的,比較小方便清洗,可以作為美容專用) 。
第二步:把榨好的黃瓜里加入適量的麵粉或珍珠粉。這樣就不會流下來,而且麵粉或珍珠粉里都含有多種維生素。
第三步:把頭發包好(不然含有麵粉的面膜粘在頭發上不好洗下來,珍珠粉就好一點)。
第四步:把面膜敷在臉上。敷勻。
第五步:用保鮮膜包住臉,把眼睛、鼻子、嘴出掏出空透氣。
第六步:10~15分鍾後,揭開保鮮膜清洗臉蛋。
食譜推薦:蒜茸黃瓜
原料:黃瓜350克;
調料:蒜茸15克、鹽12克、味精10克、糖4克、蔥油45克、香油8克、米酒5克;
製法:將黃瓜削皮,切成均勻的棱形塊,洗凈,加上以上調料拌勻即成。
特點:香脆鮮嫩、爽口。
自製黃瓜美容奶
自製黃瓜美容奶 黃瓜不但有很好的減肥效果,對皮膚也很有好處,用來美容,也是一種好產品,在加上牛奶的潤膚美白效果,太完美的結合了。
黃瓜美容奶:黃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是生成皮膚和頭發中的蛋白質所不可缺 少的,還能預防皮膚乾燥、粗糙、發炎和長鱗片,有極好的美容作用。
製法是:將鮮黃瓜去皮,切片或擦絲,以1∶10的比例,放入熱牛奶中浸泡,待牛奶涼後,濾去黃瓜片或絲,即為黃瓜美容奶,可用來早晚擦臉各一次。
建議:做起來很方便,放冰箱冷藏!
美容治病兩相宜

黃瓜又名王瓜,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一年四季均可採摘。一般人們僅把當作瓜蔬類菜餚燒煮熟食為主,殊不知它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木糖、米乳糖、甘露糖、氨基酸、維生素G、C等。其味甘性涼,有清熱、利水、解毒的功能,集果蔬、葯用價值於一身,黃瓜功不可沒。
黃瓜美容多外用:
1、黃瓜去皮切片,貼於臉上,助白。
2、黃瓜去皮切片,加入少許檸檬汁,用麵粉調成濃糊狀,敷面部,可除小皺紋。
3、黃瓜與西紅柿分別切片,交替貼於雙面頰部、額部及鼻翼兩側,10分鍾更換1次,可使皮膚光滑、滋潤,富於彈性。
黃瓜治病內服外用雙管齊下:
1、嫩黃瓜與蜜同食,小兒消化不良可試用。
2、鮮黃瓜切片與精鹽拌勻,瀝干水分,將蒜泥(與黃瓜量約為1:20)醬油、味精、辣椒油、香油調成味汁,與黃瓜拌勻佐餐食之,可抑製糖轉化為脂肪,用治營養性肥胖較好。
3、黃瓜晾曬瓜干陳久
者,煎水服,補脾氣止腹瀉,治慢性腸炎。
4、黃瓜一個剖開,醋水各半煮之,俱爛,空腹頓服,可輔佐治療腎盂腎炎或慢性腎盂腎炎。
5、夏日炎炎,每天生吃幾根黃瓜,其清熱利尿的作用可防中暑。
6、老黃瓜一個去瓤,入芒硝令滿包好懸陰處,待硝透出黃瓜外時,即成為黃瓜霜。
(1)吹喉,治慢性咽喉炎。(2)點眼,治急性結合膜炎。(3)刷掃之,治水火燙傷。
[編輯本段]黃瓜美容提示篇
惟黃瓜性涼,故對素有脾胃虛寒,及罹患慢性氣管炎、腸胃潰瘍、結腸炎等病人,病人避免生食,特別是老人和小孩,並不適合,添加其他有益脾胃的調味食品,混合炒成菜餚食用即可。

⑻ 求一篇食療與保健的論文 100字夠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葯食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究竟怎樣食療才能達到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目的,多數人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
首先,中葯食療不是葯味越多越好。
雖然作為食療的中葯大多葯性平和,但其性味仍有一定的偏嗜,若不加選擇,隨意添加,則不僅起不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中葯食療應根據葯性,科學合理搭配。中醫講究葯物的相須和相使,即不同種葯物共同作用時,其療效相加,產生協同作用。比如,羊肉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礦物質,若在其中加入一些乾薑、肉桂,則能大大提高其溫中補虛、溫腎壯陽的作用。
其次,中葯食療要辨證施膳。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因人而異是指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陰陽偏盛各異,所以在運用中葯食療時,要祛強平弱,以達到陰陽平衡。比如,平時脾虛、腎虛的老年人,可選用黃芪、女貞子、鱉甲等以益氣養陰、補脾固腎。黃芪益氣固表,現代葯理研究證實,黃芪中含有21種氨基酸,14種微量元素,且有明顯提高白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功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還有很好的強心利尿作用。葯膳配方可選用黃芪蒸雞、黃芪鵪鶉等。另外,平時脾胃虛弱、倦怠懶言乏力者,可多服一些山葯以補脾養胃,補肺益腎。山葯是一種常用的滋補佳品,現代葯理研究證實,山葯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食用山葯還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山葯能使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山葯還含有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分解,是身體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患者的好食品。葯膳配方可選用拔絲山葯、山葯扁豆粥、山葯炒肉片等。
因地而異是說中葯食療還要根據地域的不同選擇不同葯物。比如,在西北嚴寒地區,寒氣較重,陰盛陽衰,在應用補腎養陽類葯物時用量宜重;而在東南溫熱地區,氣候較熱,則養陽類葯物用量宜輕。
中葯食療還要因時而異。一年中,存在春溫、夏熱、暑濕、秋涼、冬寒的特點,所以,選擇葯物還要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取長補短。如寒冷的冬季,陽氣較弱,可選用一些性味辛熱之品佐餐。如肉桂、小茴香、高良姜等。肉桂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增強血液循環,肉桂對胃腸具有一定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功能,緩解胃腸痙攣。葯膳配方可選用肉桂小茴香羊肉湯、肉桂雞肝、高良姜陳皮粥等。如在炎熱的夏季,陽盛陰衰,這時就應選用一些氣味甘平、甘寒的葯物,如百合、枸杞、綠豆等。百合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滋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載其「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葯膳配方可選用百合雪梨羹、枸杞蓮子湯、綠豆粥等。

⑼ 皮膚病類論文怎麼發表

一、個人發表論文的程序:
1.有了自己的學術成果後,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國知網等論文收錄網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確認你的核心內容前人沒有研究發表後,選擇該領域的相關雜志;
2.按照所選雜志的格式要求,將自己的研究內容撰寫成論文,通過該雜志的制定投稿渠道進行投稿,之後進行耐心等待;
3.編輯審閱後如果不感興趣會直接退稿,如果感興趣會給你提出修改意見,從投稿到第一次審回一般要2個月以上,按照編輯提出的修改意見逐條改正,並在給編輯回復時對其提出的每一條意見進行逐條回復,之後繼續耐心等待;
4.二審後,基本就離發表不遠了,一般會再給你提一些格式類的細節修改問題,解決後回復,等待發表就好。
二、發表論文對個人的影響:
1.學術論文的創作一定是基於現有工作的提高和改進,目的是使工作更高效,結構更合理。因此,長期寫作論文呃人,一定會養成對事情深究的習慣,在科技研究領域,這個習慣是十分寶貴的;
2.為了讓你的論文有著十足的可信度,你必須對論文的全部內容進行極其嚴謹的審核,對個人思維的嚴密性和科學性也是很好的鍛煉。
3.創作論文的必備條件就是瀏覽大量的學術期刊,對個人知識儲備有著很大的幫助
4.在你有了一定數量的論文後,你會引起別人的重視,在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後,無論別人向你請教問題也好,探討新技術也好,都是結交人脈、擴大人際影響的重要渠道,因為即使是自由職業者,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也離不開朋友的支持,所以在人脈這種無形財富上,對你的幫助也很大;
5.這一點是我自己思考的結果,和你分享一下:論文創作避免不了要接觸到各類學術會議,並且往往是在其他城市舉辦的。對於這種會議,有些是借機圈錢,有些則會實在的做些探討研究。但無論是哪一種,我的看法是:寫論文,是心在旅途上;參加學術會議,是身在旅途上。身與心總有一者在路上,這就是進步的生活。
三、對發表論文的建議:
1.能養成自己遇事深究思考的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而絕不人雲亦雲;
2.經常寫論文後,思維會變得縝密,遇到事情或發現問題後,會對其進行全面分析並擅長將想法寫下來,寫成可行性分析或報告和別人探討。
3.收錄論文的雜志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的首篇一旦發表,二篇三篇就會想著往更高級別的雜志投,對自己是一種挑戰;如果得到高一級別雜志編輯的認可,又能極大增強自己的自信,同時樹立自己在圈子裡的威望。

⑽ 中醫里怎樣利於食療治療皮膚病皮膚皸裂的

皮膚皸裂抄為冬季多發病之一。主要發生在手足,因冬季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減少,缺乏滋潤,再加皮膚的其他疾患或職業上的關系,出現皮膚乾燥,失去彈性和伸展度,皸裂處疼痛,甚至於裂出血。
[食療驗方]1.馬脂30克,白酒250毫升。製法:將馬脂置鍋中熬,煉成油,和白酒混合,鍋中煮沸,密閉貯存。用法:將馬脂酒燉溫,塗擦手足皮膚,不拘次數。此方主治手足皮膚皸裂,有溫經、活血、澤膚的功效。
2.兔腦適量。製法:宰殺兔子時取出兔腦,搗爛。用法:以兔腦塗抹患處,反復摩擦。兔腦主治凍瘡,燒傷,皮膚皸裂。外塗使用,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3.牛髓適量,五倍子少許。製法:將鮮牛髓從牛脛中取出,五倍子研為細末,以牛髓調和五倍子末成膏狀。用法:將膏充填手足裂縫處,不拘次數。
4.豬脂250克,白蜜500克。製法:將豬脂切碎,鍋中:熬煉成油,去渣,加入白蜜熬煉至沸,冷卻貯存。用法:外用時取葯膏塗抹於皸裂處,內服時,每取1食匙,口中含化,日2~3次。具有益肺、潤燥、澤膚的功用,外用主治皮膚皸裂,內服含化主治肺虛咳嗽、聲啞、失音、便秘等症。
5.麻油外敷皮膚皸裂處。
6.治凍腳裂拆,蒸熟藕搗爛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