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膚病化驗單上的英文縮寫都代表什麼
血紅蛋白偏低一點點,沒有多大臨床價值。不要太擔心。知識血常規檢查。
❷ 一般常見疾病的英文縮寫或對應名稱是什麼
1、Af—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
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患病率還與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系。
2、ASO—動脈硬化閉塞症
動脈硬化性閉塞症(ASO)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在肢體局部表現,是全身性動脈內膜及其中層呈退行性、增生性改變,使血管壁變硬、縮小、失去彈性,從而繼發血栓形成,致使遠端血流量進行性減少或中斷。
以45歲以上男性多見,男女之比8:1,四肢動脈均可發病,但以下肢多見,常侵犯股淺動脈,其次是腹主動脈下1/3處,包括腹主動脈分叉處和髂總動脈及動脈近端。
3、AD—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4、DM—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5、HD—霍奇金病
HD,霍奇金病, 即霍奇金病淋巴瘤多見於青年,兒童少見,首見症狀常是無痛性的頸部或鎖骨上的淋巴結腫大 ( 佔60%~80%),臨床以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最為典型,肝脾常腫大,晚期有惡病質、發熱及貧血。
左多於右,其次為腋下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可以活動,也可互相粘連,融合成塊,觸診有軟骨樣感覺,如果淋巴結壓迫神經,可引起疼痛,少數患者僅有深部而無前淺表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可壓迫鄰近器官。
表現的壓迫症狀,例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可致咳嗽、胸悶、氣促、肺不張及上腔靜脈壓迫症等;腹膜後淋巴結腫大可壓迫輸尿管,引起腎盂積水;硬膜外腫塊導致脊髓壓迫症等。
❸ 皮膚病的縮寫df是什麼意思
DF Dispersion Flattened 色散平坦(光纖)
DF Doctor of Forestry 林學博士
DF Don』t Fragment IP首部中的不分片標志
DF Double Filling 雙緯
DF Double-Fed 雙饋的
DF Dual Facility 兩用版設備
DF DUST FILTER 雜質過濾權器
df dead freight 空艙費
DF Dean of Faculty 大學系、學院的院長、系主任、教務長
❹ 醫學名稱簡寫
AVP:精氨酸加壓素 ;MLCK:肌球蛋白輕鏈激酶;PLC:磷脂酶C ;PKC:蛋白激酶C ;TK:酪氨酸激酶 ;MLC:肌球蛋白輕鏈;HGF 肝細胞生長因子 ;HGV 庚型肝炎病毒;Hb:血紅蛋白;Lym:淋巴細胞;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PCT(Pro-calcitonin,ProCT):血前降鈣素;RBC:紅細胞;TGF-β:趨化因子-β;PLT:血小板等。
(4)皮膚病縮寫mm擴展閱讀:
醫學分類: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漢)醫、藏醫、蒙醫、維醫、朝醫、彝醫、壯醫、苗醫、傣醫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傳統醫學系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基礎醫學包括:醫學生物數學,醫學生物化學,醫學生物物理學,人體解剖學,醫學細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人體組織學,人體胚胎學,醫學遺傳學,人體免疫學,醫學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病毒學,人體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葯理學等。
❺ MM是什麼的縮寫
妹妹,美眉。。。。。
❻ 毫米的英文縮寫是mm嗎
毫米的英文縮寫是mm。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10毫米相當於1厘米,100毫米相當於1分米,1000毫米相當於1米。
mm也可以是main memory的縮寫,即主存儲器的縮寫。是計算機硬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現代計算機是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顧合理的造價,往往採用多級存儲體系。
(6)皮膚病縮寫mm擴展閱讀
一、關於毫米的進率:
1毫米=0.1厘米;1mm=0.1cm=0.01dm=0.001m=0.000001km=1 000μm=1 000 000nm
二、常用長度單位的英文縮寫
1、厘米(cm)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2、分米(dm)
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十厘米等於一分米,十分米等於一米。
3、千米(km)
千米俗稱公里,英文用km(kilometre)表示。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4、米(m)
「米」(metre),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 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5、微米(μm)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μm,μ發音為mu 。1微米相當於1毫米的千分之一。
❼ 什麼的英文簡稱是mm
mm [əm]
基本翻譯
abbr. 毫米(millimeter)
❽ 醫學mm是什麼意思
醫學上,MM作為單詞的縮寫,有多種含義,具體的含義要看這個詞所在的語境了。常見的如下:
[=m macroglobulin]m巨球蛋白
[=maintenance medium]維持培養基
[=malignant melanoma]惡性黑素瘤
[=mandible,mentum]下頜骨,頦
[=manubrium of the malleus]錘骨柄
[=marshall-marchetti]馬歇爾-馬凱蒂(方法)
[=masseter muscle]咬肌
[=master of medicine]醫學碩士
[=maximum mixedness]最大混合度
[=medial malleolus]內踝
[=megamitochondria]巨線粒體
[=meningococcic meningitis]腦膜球菌性腦膜炎
[=metamyelocyte]晚幼粒細胞
[=methadone maintenance]美沙酮維持(給葯)
[=methyl mercaptan]甲硫醇
[=methy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甲酯
[=methylmalonyl(-coa mutase)]甲基丙二醯輔酶a變位酶
[=methylmercury]二甲基汞
[=middle molecule]中分子
[=midecamycin]麥迪黴素,米地加黴素
[=mikamycin]蜜柑黴素
[=millimeter]毫米
[=millimetrum](拉)毫米
[=millimicron]毫微米(舊稱)
[=minimal medium]最小培養基
[=missmatch]錯配,配合不當
[=mittele muschel](德)鼻中膈,中鼻甲
[=morbidity,mortality]發病率,死亡率
[=motus manus](拉)手動(視力檢查)
[=mucous membrane]粘膜
[=multiple myeloma]多發性骨髓瘤
[=muscles]肌肉
[=muscularis mucosae]粘膜肌層
[=musical murmur]音樂性雜音,樂鳴音(心雜音)
[=myeloid metaplasia]髓樣化生
[=the isoenzyme of creatinine kinase that contains two m subunits]包含兩個m亞單位的肌酸激酶同功酶
❾ mm是哪些單詞的縮寫
1.國際單位毫米 2.貓撲虛擬貨幣 3.電腦硬體主存儲器 4.MagicMaster瀏覽器 5.RPG游戲MightandMigic 6.RPG游戲METALMAX 7.星際爭霸游戲組合內 8.《完美世界》職業容簡稱 9.邁巴赫MaybachManufaktur 10.做市商制度 11.緬甸國家及地區頂級域域名 12.多發性骨髓瘤簡稱 13.惡性黑色素瘤簡稱 14.網路用語 15.美國哥特搖滾樂隊MarilynManson 16.日本早安少女組MORNINGMUSUME 17.喬傑立超級新團成員MerryMonarc 18.MarketingMap商業機器 19.移動業務MobileMarket 20.米勒一莫迪利安尼模型 21.音樂碩士Masterofmusic 22.佳能單反鏡頭馬達MicroMotor 23.對漂亮女孩的稱呼
❿ 醫生臨床診斷mm什麼意思
白血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發病急,病程短,臨床表現四大症狀:出血、貧血、感染(發熱)、浸潤(白血病細胞在各組織中沉積所致,如肝脾、淋巴結大,骨痛等)。若不經過治療,存活期一般不超過半年。甚至有的病例從診斷到死亡,只不過一周左右的時間,死亡主要原因是出血和感染。慢性患者起病隱匿,一般無特徵性症狀,常因體格檢查發現脾大或因其它疾病而行血常規檢查異常時才被發現。病程超過半年者,經過適當治療其生存期一般為39—47個月,5年生存率在25%—50%。有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生存10—20年,死亡原因是急性變和骨髓衰竭。目前對白血病的治療主要手段是化學療法(簡稱化療)。隨著化療方案和葯物不斷更新,其生存期已經明顯延長。 骨髓移植,是指在大劑量化療和全身照射大量破壞患者的白血病細胞後,把健康人或自身已緩解的骨髓移植給患者,使其中造血幹細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分化增殖,從而恢復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過程。它能最大限度殺傷白血病細胞,又可挽救大劑量化療放療對正常造血細胞的損害。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先進的方法。有的病人一發現白血病,便急著要行骨髓移植,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它只能在經積極治療完全緩解後(臨床上無白血病所致的症狀和體征,血象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細胞≤5%)才能進行。它可分為自體(身)和同種異體移植,後者又分為同基因(同卵雙胞胎)、同種異基因(HLA部分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或父母或子女),其具體適應條件是:年齡:自體<55歲,異體<45歲,白血病完全緩解後;無感染灶,無其它嚴重的疾病;作異體骨髓移植前,需作組織配型和有關實驗,以選擇供者。 自體骨髓移植後,由於骨髓中仍可能有白血病細胞,尚需間斷化療和定期復查以防復發。骨髓移植中對供者的身體無何影響,隨著骨髓移植手段不斷改進,白血病者長期生存有待實現。異體移植由於存在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危險性較高,但一旦成功其效果較自體移植好。因此白血病完全緩解後,應盡早行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