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光浴有什麼好處
我們知道,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世界上如果沒有陽光,就不會有生命。太陽所以能不斷地發光,是由於太陽內部進行著原子核反應,在反應過程中放出大量的能量。到了太陽的表面這些能量就變成人們所感覺到的光線、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熱線)約占太陽光的60%,具有深透物體而加熱的作用,所以溫熱可以深達身體內部;在進行日光浴時,紅外線能使深層的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心臟跳動有力,呼吸加深,使全身新陳代謝更旺盛。常曬太陽,通過對外界不同氣溫的適應,還有助於提高體溫調節中樞的靈活性,增強人體對不同氣溫的適應能力。紫外線是日光中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線,能刺激身體的造血機能,使血液中的紅血球數增多,使皮膚里麥角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而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的吸收。鈣磷是骨胳的主要成分,缺少了就會得軟骨病或佝僂病。兒童正在成長發育階段,因此更要多接觸日光。紫外線還可使人體皮膚獲得健康的黝黑色,皮膚表皮增厚,對外界的機械、化學或溫度刺激的抵抗力增強,皮膚的屏障作用提高。紫外線還有強大的殺菌力,一般病菌在陽光下直射幾十分鍾即可死亡。人們在很早就知道陽光對人體的好處,因而在民間流傳著:「太陽不照臨,醫生常進門」的諺語。日光浴對多種疾病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適當的日光浴能使病人感到舒適,增進食慾,促進睡眠,體重增加;還有止痛、利尿、抗佝僂病以及增強對其他疾病的抵抗力等作用。日光浴能增進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如久經鍛煉的人,雖在炎熱的三伏天,也不至於有熱不可耐的感覺。
『貳』 什麼是日光皮炎
物理性皮膚病是由各種物理因素,如冷熱、濕度、太陽光、射線、壓力及機械性摩擦等所引起的皮膚病。
人體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日曬等外部環境,但如果外界各種物理因素的刺激強度超過了人體皮膚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於各種原因使皮膚對它們的敏感性增強和耐受性下降時,就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即出現物理性皮膚病。此類疾病的發生尚與遺傳、代謝異常、全身狀況、性別、年齡及暴露部位等有關。
日曬傷又稱曬斑、日光紅斑、日光皮炎,是皮膚由於強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炎症性反應。
本病易發生在膚色較白的人中。另外,長期在城市生活、室內工作等缺乏強烈日曬的人,突然去海邊游泳、釣魚、參加短期室外勞動、野外行軍或進行較長時間的日光浴等後易發病。
(1)病因學。本病是由於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UVB)過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屬急性光毒性反應。其致病光譜波長為290~320nm,故此范圍的波長又常稱為曬斑光譜。遲發性色素沉著也主要由UVB所致,盡管UVA也起一定作用。光線作用於皮膚除直射外,還有約一半是通過大氣層散射而來,後者即使在雲霧天氣也可起作用。太陽光線照射強度不僅取決於一天中的照射時間(一般以上午10時到下午2時為最強),還取決於季節、緯度、散射等。
散射量則與周圍環境關系密切,如沙石、冰雪、水面及城市建築玻璃幕牆等均有很強的反射光線的能力。
目前,造成皮膚日曬傷炎症的色基尚未確定。但是,基於中波紫外線是紫外線與DNA起作用的最主要的作用波段的學說,在日曬傷中UVB和短波長UVA(UVAⅡ)最重要的作用方式是直接損傷DNA,其次是間接氧化損傷。
(2)臨床表現。多見於春夏季,於日曬後4~6小時出現皮損(Ⅰ、Ⅱ型皮膚還可在照射後數秒鍾內出現即刻速發型紅斑),至12~24小時達到高峰,表現為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重者出現水皰、大皰,皰液為淡黃色漿液,自覺症狀一般先有局部瘙癢或灼熱感,既而出現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如皮損范圍廣且嚴重者,可出現寒戰、發熱、心悸、頭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等症狀。
輕者紅斑於1~2日逐漸脫屑而消退,並出現色素沉著。重者水皰、大皰破裂並糜爛,則恢復較慢,約需1周左右。日曬傷引起的皮膚色素改變,是雙相變化:即速發色素加深(IPD)和遲發性曬黑反應。前者在照射後幾秒鍾內達高峰,後者在UVA照射後2~3日開始出現並很快消退,一般持續10~14日。
急性日曬傷即便很輕微,也可使一些日光促發性疾病復發或加重,如單純皰疹、紅斑狼瘡、遲發性皮膚卟啉病、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多形紅斑及白癜風等。
(3)診斷和鑒別診斷。發病有季節性,春夏好發,有強日光照射史,光暴露部位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甚至水皰大皰。繼而脫屑,出現色素沉著及組織病理表皮有典型的日曬傷細胞,即可診斷。
本病主要應與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相鑒別,根據其發病無季節性,有化學物等接觸史,發病有一定潛伏期,主要在接觸部位,皮疹除紅斑腫脹外尚可見丘疹、丘皰疹等,自覺瘙癢明顯,脫離接觸後皮疹可消退自愈,斑貼試驗有助於確定致敏原,可以鑒別。
(4)治療。主要採用局部外用葯物治療,以消炎、保護、止痛為原則。
(5)預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性,可採用逐步暴露於日光下或日光浴的方法;避免烈日暴曬,一般不宜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光照強烈的時間外出,或外出注意遮陽,戴涼帽、草帽、手套及防護衣等;外用遮光劑,如選擇吸收UVB作用強的5%PABA乳劑或酊劑效果較好,也可用10%氧化鋅軟膏、5%二氧化鈦軟膏、4%二苯甲酮霜或洗劑、10%薩羅(Salo)軟膏等及二羥丙酮等新型遮光劑。
『叄』 陽光浴有哪些慢性疾病患者不能曬
有嚴重的心臟病、肺結核、發燒及出血性素質等疾病時,禁用日光浴;
照射中如有惡專心、眩暈、煩熱等反屬應,應立即中止,到陰涼處休息;以後再照射時應適當減量;
當日光浴後出現疲勞、失眠、食慾不振,可能為日光的蓄積作用,應休息幾天,待症狀消失後再繼續照射;
『肆』 請問日光性皮膚病該怎麼防治
夏秋季容易暴發的第四類皮膚病純粹是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如天氣炎熱引起的痱子,紫外線太強、皮膚曝曬過度引起的多形性日光疹等。其中,多形性日光疹(又叫日光性皮炎)最常見,一般夏季旅遊時或者短時間內接觸陽光太多太猛時就會出現。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發生相當迅速,往往只在30分鍾的曝曬過後,臉部、手臂、頸部到胸前的V形區域等沒有衣物遮蓋的地方,便會出現丘疹、紅斑,甚至是大片的斑塊、脫皮與小水皰,少數人有更厲害的散在性紅疹,患處通常會瘙癢、紅腫和疼痛。
多形性日光疹和體質有很大關系,對於較輕微的病灶,能抗過敏與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外用葯膏就能妥善處理,嚴重者則須服用奎寧類或維他命B3的葯物。經過治療後,症狀一般會在一到七天內消失,若無特別嚴重的發炎反應,通常不會留下疤痕。但若未採取防曬措施而再度曝曬,就會周而復始地發作。因此一定要做好周全的防曬,一般人使用系數大於15的防曬劑即可,這類病患則須挑選SPF50~SPF60的高系數產品,且註明對UVB與UVA均具防護效果,最重要的,出門前一小時便須塗抹;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陽光最毒辣時應避免外出,在室外則能遮就遮,能躲就躲,長袖、手套、帽子、墨鏡、口罩、陽傘是必要配備;另外,游泳也要防曬,可以提前口服抗組織胺葯,甚至可以去醫院打針。
中醫:
日光性皮炎中醫稱「風毒病」,是指局部暴露部位因夏季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急性紅斑或水皰性皮膚炎症。多發於膚色較淺的女性。本病是由於機體受到太陽中波紫外線照射使皮下微血管擴張,細胞中的蛋白質、彈力纖維受到破壞;或因服食灰菜,過食小白菜、菠菜、莧菜等光感性物質後經烈日暴曬而誘發。主要表現為:在日曬後數小時至10餘小時,受曬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患處有明顯的燒灼感或刺痛感。症狀常在24小時內達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後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伴有頭痛、心悸、惡心、發熱等全身症狀。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稟賦不足,皮毛腠理空疏,內因暴食過量莧菜之類,使之蘊濕化熱;外受陽光毒熱的照射,內外相合而致。日光性皮炎重在預防,患者春季可適當讓皮膚接受日曬,促進黑色素的形成,以加強自身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夏季要避免太陽光的曝曬,盡量不吃含光感性物質的蔬菜。現介紹幾則中葯治療本病的效驗方,患者朋友不妨一試。
△取千里光50克,大黃30克,將上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後備用,用時可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天3~4天。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鍾。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龍膽草8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苡仁米30克,車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適用於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婦禁用。
『伍』 日光浴對治療皮膚病牛皮癬有效嗎
日光浴對治療牛皮癬有利,除了規范的葯物治療,可以照日光浴。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牛羊肉、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陸』 陽光浴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對於老年人來說,日光浴的好處就是能夠幫助身體對鈣的吸收。日專光浴能夠促使體內維生素屬D的生成,而維生素D能夠增加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老年人對鈣質的吸收在逐漸減少,很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而日光浴則能幫助老年人吸收更多的鈣質,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與老年人一樣,維生素D的缺乏會讓兒童患佝僂病的幾率提高。如果適當地進行一些日光浴,則能夠兒童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促進骨骼發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本文講到了五個日光浴的好處,但也有人在想到底應該怎麼進行日光浴。其實進行日光浴是很簡單的,挑選一個太陽不是很火辣的早上,塗上防曬霜,到戶外散散步就可以達到日光浴的效果。
『柒』 日光浴的危害
室內曬黑真的比室外曬太陽安全嗎?
讓皮膚科的醫生說的話,肯定不是。但是由美國皮膚病學會發布的新的調查顯示,沒有獲得這個信息的女性多半會錯誤地認為日光浴床比天然太陽光安全。
總的來說,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並沒有看到日光浴床上的警告牌。另外的43%提到他們沒有接到與紫外線相關的健康風險的口頭警告。
14至17歲的青少年大多對曬黑導致皮膚癌的風險一無所知。
以上這些調查數據來自14到22歲的3800名白人婦女。還不清楚這些受訪者之前是否從諸如專業醫生、老師、新聞媒體那裡了解過關於曬黑會引起的風險。
該調查的研究結果以及其他研究可能會推進通過《日光浴床癌症防治法案》,該法案自2010年便在美國國會中討論了。如果獲得通過,該法案將加強對日光浴床使用的控制,但商家是否要「口頭警告」客戶的細節尚未確定。
另有一些醫生和研究人員們呼籲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作出更大努力,告知公眾日光浴床的相關副作用。雖然為了更好地控制室內曬黑,30多個州已經立法,但醫生們認為一個全國性的標準是必要的,特別是鑒於人工紫外線是眾所周知的致癌物質。
按照這些原則,有些人認為應該像對香煙那樣,用征稅的方式對日光浴床加以規范。
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2009年,研究人員公布了20項研究數據,顯示一種嚴重的皮膚癌黑色素瘤,在30歲之前使用過日光浴床的人群中,發病率上升了近75%
世界衛生組織不鼓勵以美容目的使用日光浴床,但也鼓勵有維生素D缺乏症的患者在專業醫療技術的監督下使用日光浴床。
『捌』 日光性皮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皮膚病
日光性皮炎是一種被陽光強烈照曬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表現為發紅,有小片小片的皮脫落。
去皮膚科掛三次水就差不多了。在治療的期間吃些清淡的食物,平時注意做好防曬措施就OK了
『玖』 日光性皮炎怎麼治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或曬斑,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見,好發於兒童、婦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應的強度與光線強弱、照射時間、個體膚色、體質、種族等有關。
病因
本病的作用光譜主要是UVB,正常皮膚經紫外線輻射使真皮內多種細胞釋放組胺、5-羥色胺、激肽等炎症介質,使真皮內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
臨床表現
春夏季節日曬數小時至十餘小時後,在曝光部位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鮮紅色,嚴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隨後紅斑顏色見變暗、脫屑,留有色素沉著或減退。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輕者2~3天內痊癒,嚴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復。個別患者可伴發眼結膜充血、眼瞼水腫。日曬面積廣者,可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畏寒、頭痛、乏力、惡心和全身不適等,甚或心悸、譫妄或休克。
預防
經常參加室外鍛煉,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能力;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日光照射最強時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或減少活動時間;避免日光曝曬,外出時注意防護,如撐傘、戴寬邊帽、穿長袖衣服;若在戶外,建議常規應用日光保護因子(SPF)15以上的遮光劑,有嚴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劑。
關於日光性皮炎的常見症狀一般為:紅斑、水腫、水泡等等,有的患處還會出現色素沉著的現象。其實,關於日光性皮炎的症狀還有很多,而這里介紹的只是日光性皮炎的症狀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另外,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同時還發現了日光性皮炎的病因以及預防方法,這對於日光性皮炎患者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得了日光性皮炎怎麼治療:
日光性皮炎的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主要表現以下類型:斑塊形、紅斑型、濕疹型、癢疹型和蕁麻疹型。
除非發現及除去發病因素,否則治療無效。光過敏或光毒性接觸性皮炎的病人應避免接觸光敏物或避免光照射。
皮炎急性期用紗布或薄布浸水後濕敷在皮損處可使其緩解和涼爽。但泡壁不能去除。
對於廣泛發疹的病人或嚴重面部炎症的病人可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水泡期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一旦皮炎轉入亞急性期,可在患處每日輕塗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或軟膏參膚霜。抗組胺葯除有鎮靜及減輕癢感外,對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無治療作用。
『拾』 如何洗一個健康的「陽光浴」
陽光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健康光芒。光線、壓力與肥胖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它們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洗一個健康的日光浴,對很益於身體的健康。 光照與壓力是不可分開的。如果你在冬季早晨起不來,時常感到勞累,鬱郁寡歡,注意力不集中,那應要注意到季節情感紊亂的影響。 美國南部的佛羅里達地區,冬季陽光明媚,呈現精神症狀的人僅為4%,而在冬季時間漫長、天氣陰沉的阿拉斯加,28%的人都呈持久的精神不振現象。
人們知道,一年四季,日出時間有長短,深秋和冬季相對於夏季,最長的可相差4-5個小時。而且,秋冬季不僅日照時間短、光線也較弱。太陽光照不足,會導致人大腦中心的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於是人就容易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鬱郁寡歡等精神癥候。醫學上稱此為「季節性情感障礙」。這時就應該多注意洗洗「陽光浴」,可以幫你消除心裡的壓抑心緒。
飲食與陽光也有關系,我們有時吃中午飯喜歡在陽台上邊曬著太陽邊吃飯,這是一種促進食慾的好方法,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不曬太陽會使很多人的食量增加,陽光浴還可以為保證胎兒保駕護航,孕婦在妊娠期間為了保證胎兒骨骼和牙胚的正常發育,必須增加鈣的攝入,而鈣的攝入 要藉助人體血液中的維生素D。天然的維生素D只有在紫外線照射後變成維生素D2和D3才能被人體吸收入血液中。如果不接受陽光照射,維生素D就會缺乏,鈣、磷從腸道吸收減少,血液中鈣、磷下降。對於孕婦來說,其體內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將來出生的寶寶出現先天性佝僂病。
此外,冬天常曬太陽還可以增強孕婦的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由於紫外線可增加鈣的吸收,而鈣除了能增強骨骼和 肌肉的強度、改善心肺功能外,還能增強氣管、支氣管的纖毛運動,促進呼吸分泌物如痰液的清除,有利於呼吸道炎症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