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慢性蕁麻疹診斷標准
額外感想:沒有專家教授我們就沒有專業基礎,我們必須尊重和感謝,但不必迷信一專位專家的一家之言,既屬要博採眾家之長,又要臨床驗證療效和積累本人的經驗和見解才能推陳出新、可靠、實用、提高。「死讀書、讀書死」啊。6周8周也不是絕對的,也許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區別對待對治療更有實用價值。
⑵ 我想知道 掌趾腳化 這種病怎麼治療啊
掌趾角化病是種遺傳性疾病,本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其治療內原則為減少角質層增厚,潤滑容皮膚,預防皸裂,減少壓力和摸檫,應以局部治療為主,不過1986年曾經有人(郝祥林)報告用0.5%普魯卡因40-50ml,苯海拉明20mg,VitB1 和地塞米松5mg,混合於掌面局部浸潤注射,每次封閉一側,雙側交替進行,10天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治癒。
參考文選:趙辨主編《臨床皮膚病學》
⑶ 隱球菌病的治療
1.一般治療(1)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病因。(2)嚴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葯指征。(3)加強護理和支持療法。2.抗真菌治療可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兩性黴素B及其脂質體等。對於嚴重患者,予靜脈應用兩性黴素B後口服氟康唑的標准治療方法。在無艾滋病的輕症患者,氟康唑口服,連用8~10周可能有效。在其他抗真菌葯效果不佳時,伏立康唑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卡泊芬凈對本病作用有限。對皮膚黏膜隱球菌病出全身用葯外,還應輔以局部處理。(1)兩性黴素B兩性黴素B為多烯類抗生素,與真菌胞膜上的固醇類結合,改變膜的通透性,使菌體破壞,起殺菌作用。是目前治療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選葯物,對麴黴素菌病效果較差。1)給葯途徑①靜脈滴注開始宜用小量,如無不良反應,漸增劑量,療程1~3個月。靜注時用5%葡萄糖液稀釋,濃度不超過0.05~0.1mg/ml,緩慢靜脈滴注,每劑不少於6小時滴完。濃度過高易引起靜脈炎,滴速過快可發生抽搐,心律失常、血壓驟降,甚至心跳停搏。②椎管內注射或腦室內注射限於治療隱球菌性膜的病情嚴重或靜脈滴註失敗的病例。如有副作用可減量或暫停用葯,腦脊液內葯物過多可引起蛛網膜炎而腦脊液細胞增多,暫時性神經根炎、感覺消失、尿瀦留、甚至癱瘓、抽搐,如及早停用,大多能緩解。2)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寒戰、頭痛、頭暈、貧血、血小板減少,血栓性靜脈炎等,對腎、造血系統有一定毒性。為減輕副作用,可於治療前半小時及治療後3小時給阿司匹林,嚴重者可用靜脈滴注氫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用葯期間,應每隔3~7天檢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血清肌酐>2.5mg/dl時用葯應減量,尿素氮>40mg/dl應停葯,停葯2~5周恢復正常,再從小劑量開始給葯,注射部位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最初輸液部位宜先從四肢遠端小靜脈開始。(2)5-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是一種口服的系統性抗真菌葯物,對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製作用。可與兩性黴素B合用,治療全身性隱球菌病。嬰兒劑量酌減。口服吸收良好,血清濃度高,腦脊液濃度可達血清的64%~88%,容易產生耐葯性,副作用有惡心、嘔吐、皮疹、中性粒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腎損害,與兩性黴素B合用時可減少耐葯性,葯量可稍減,毒性反應可減輕,可縮短療程。(3)氟康唑雙三唑類抗真菌葯,作用機理和抗菌譜與酮康唑相似,體內抗真菌活性比酮康唑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吸收好,對念珠菌、隱球菌等有抑製作用,副作用有胃腸反應,皮疹、偶致肝功能異常。(4)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使用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隱球菌病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鼠來源的莢膜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治療20例隱球菌病的一期臨床研究在國外已經完成,其臨床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Thl型細胞因子IFN一γ也被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的治療,目前仍需通過大規模臨床實驗驗證其療效。[3-5]參考資料:[1]LingegowdaBP,KohTH,OngHS,TanTT..SingaporeMed[J].2011Jul;52(7):e160-2.[2]KulkarniA,SinhaM,AnandhU.ansplantationrecipient.SaudiJKidneyDisTranspl[J].2012Jan;23(1):102-5.[3]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77~579.[4]WilliamD,TimothyG,DirkM.Andrews'DiseasesoftheSkin:ClinicalDermatology[M]:W.B.Philadelphia,Saunders,10th,ed,2006:318-319.[5]李平,溫海。隱球菌病的診療進展.中國真菌學雜志[J].2011Jul;6(3):186-189.
⑷ 臨床皮膚病學 趙辨主編 第三版
在網路上找就行。我想可能沒有,因為這些東西是有版權的。
⑸ 趙辨的介紹
趙辨,男,教授1931年4月出生。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江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屬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顧問;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名譽院長、特需門診專家,《臨床皮膚科雜志》名譽主編;《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中西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中華皮膚科雜志》編委或特約編委。
⑹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的介紹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是2010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辨。
⑺ 求推薦一本講皮膚病的書
你是想要臨床方面的書嗎?推薦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好像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吧,趙辨主編。
⑻ 皮膚科學有哪本書好
趙辨的臨床皮膚病學不錯,內容全面、專業。
⑼ 如何治療扁平疣
1)口服葯物:抗病毒葯物:病毒靈,每次口服0.2克,每日次,1個月為一療程;或泛昔洛韋,每次0.2克,每日2次,療程同前。提高免疫力的葯物:口服左旋咪唑50毫克,每日3次,服3日停11日。其他:每次服維生素A2.5萬單位,每日3次。口服溶菌霉,每次5~7片,每日3次。口服烏洛托品,每次0.3~0.5克,每日3次。2)注射葯物:維生素B12:每次100毫克,每日1次肌注,30天一個療程。轉移因子:皮下注射,每次2毫升,每周2次,30天一個療程。聚肌胞:肌注,每次2毫克,3日1次,30天一個療程。也可以皮損內注射,療效較佳。板藍根注射液:肌注,每日2次,每次2毫升,注射兩個星期為一個療程,同時用板藍根30克,煎水熏洗疣發處皮膚,每日2-3次。3)局部外用葯物療法:5%氟尿嘧啶軟膏外塗,次日再用1%金黴素軟膏外塗,交替使用,可以去疣。亦可用0.1%維甲酸軟膏外塗,或外搽50%雷鎖辛溶液,每日2次,直到其消退。如使用上述葯膏外塗後,局部皮膚有輕度發紅或炎症,不需停葯,因為輕度炎症可以促進扁平疣的消退。4)液氮冷凍或激光治療:需由皮膚科醫生操作治療。筆者於1992年至今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扁平疣73例,收到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所有病人均為門診病人。診斷依據趙辨主編的《臨床皮膚病學》扁平疣臨床表現、發病部 位、發展情況確診。其中男18例,女55例,年齡6~36歲,平均17±5.6歲。治療方法中葯:用治疣湯:桃仁、紅花、赤芍各9g,川芎、白術、穿山甲各20g,敗醬草、薏苡仁 、大青葉、苦參、夏枯草各30g。每日1劑,7天為1療程。板藍根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1次,7日1療程。西葯:病毒靈0.4,左旋咪唑25ml, 口服每日3次,7日為1療程,連續用葯4周後觀察療效。療效判定痊癒:疣體全部消退,皮膚表面光潔;好轉:疣體縮小或部分消退;無效:疣體無改變。結果痊癒56例,有效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4.5%。討論扁平疣又稱為青年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以女性多見,是一種病毒感染皮膚病,中醫 認為,熱毒濕郁肌膚,瘀血內阻是其發病基礎,因而採用健脾利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 療。方中:白術、苦參、薏苡仁健脾利濕,敗醬草、大青葉、夏枯草、清熱解毒,桃仁、 紅花、赤芍、川芎、穿山甲活血化瘀,並加用板蘭根注射液肌肉注射,增加清熱解毒的功 效。西葯:病毒靈、左旋咪唑,可以增加人體對病毒的抗病能力。中西醫相結合其抗病毒效 果更佳,因而臨床取得良好效果。參考資料: http://www.bhmai.e.cn/gb/m13.htm
麻煩採納,謝謝!
⑽ 梅河口市馬學光皮膚病專科門診的馬學光
馬學光 :主治醫師、梅河口市政協委員、市慈善總會理事,畢業於吉林大學【原回白求恩醫科大學】本答科,獲學士學位,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青年委員。先後在南京醫科大學、上海華山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進修學習、師從全國知名皮膚科專家:趙辨、廖康煌、李利、吳志華,金學洙等知名專家學習。 全國熱銷 :《 最新皮膚科葯物手冊 》《臨床皮膚性病學彩色圖譜》 等多部著作編委。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多年來一直從事皮膚病的研究與臨床治療當中。成功治療皮膚病患者上萬例,在診治牛皮癬、白癜風、痤瘡等皮膚病方面有較深造詣和研究,對皮膚病的發病機理,臨床辯證施治,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有較深的研究,憑借獨特的深厚的醫學理論和技術力量,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同時結合臨床患者的疾病不斷推出新葯和新的理論知識,能夠認真的對待來自全國各地皮膚病患者。本著良醫濟民之本,為眾多皮膚病患者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