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皮膚科簡介
擴展閱讀
養鸚鵡蕁麻疹 2025-05-14 21:09:42
季羨林雀斑 2025-05-14 20:41:25
水痘消失了 2025-05-14 20:35:47

皮膚科簡介

發布時間: 2020-12-05 02:05:20

『壹』 皮膚科醫生的介紹

皮膚科醫生主要職責是治療皮膚相關疾病如:病原體感染、職業性、物理性、光感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紅斑性、結締組織病及有關免疫性疾病。

『貳』 皮膚科和皮膚美容科一樣的嗎有區別嗎

皮膚科會更專注於解決疾病的本身,而皮膚美容科更注重皮膚綜合改善。傳統皮膚科僅僅以治病為目的,而美容皮膚科是從美學的角度對疾病進行處理,對治療的標准要求更高。

從上世紀8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醫學在我國逐漸興起,近30年來,美容皮膚科這一新興的學科得到了全面發展與成熟。美容皮膚科醫生的工作,除了為您解除皮膚疾病所帶來的煩惱,同時,也為您健美、靚麗的皮膚「錦上添花」。

『叄』 玉田華康皮膚科簡介

華康預約掛號統一平台,注冊之後就能掛號。
注冊地址: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窩洛沽鎮劉學庄村委會

『肆』 鄭州哪個醫院皮膚科比較好,求介紹

皮膚科有多的,皮膚病也有多種,不知道你有什麼皮膚病所以也就不明白你要選擇那裡的皮膚科好!建議你到正規醫院就診就行了!

『伍』 皮膚性病學的內容簡介

《皮膚性病學(第6版)》內容包括: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衛生部好規劃教材之一。在第五版教材基回礎答上進行修訂。本版與第五版不同之處在於:1、根據本教材的培養對象,即為我國廣大基層醫療單位培養高質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醫學專門人才;2、根據皮膚性病學是一門形態學教學占相當地位的學科的特點;無論在總論還是各論中,都採用了圖文並茂的形式進行介紹,基本上每一種疾病都有彩圖對應,以利於學生學習、理解及今後在臨床實踐中很好應用。

『陸』 蘭州皮膚科

如果患有皮膚疾病的話,盡早去治療並注意日常的飲食問題。

『柒』 皮膚科的皮膚簡介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總重量占體重的5%~15%,總面積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異,為0.5~4毫米。皮膚覆蓋全身,它使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襲。皮膚具有兩個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體內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丟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保持著人體內環境的穩定上,在生理上起著重要的保護功能,同時皮膚也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皮膚有幾種顏色(白、黃、紅、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種、年齡及部位不同而異。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並含有附屬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等。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5層。
⒈角質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於10%,以維持皮膚的柔潤,如低於此值,皮膚則乾燥,出現鱗屑或皸裂。由於部位不同,其厚度差異甚大,如眼瞼、包皮、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質層的細胞無細胞核,若有核殘存,稱為角化不全。
⒉透明層 :由2-3層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電解質和化學物質的透過,故又稱屏障帶。此層於掌、跖部位最明顯。
⒊顆粒層 :由2-4層扁平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顆粒層扁平梭形細胞層數增多時,稱為粒層肥厚,並常伴有角化過度;顆粒層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⒋棘細胞層 :由4-8層多角形的棘細胞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平,細胞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⒌基底層: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圓柱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3%~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最後角化脫落。基底細胞分裂後至脫落的時間,一般認為是28日,稱為更替時間,其中自基底細胞分裂後到顆粒層最上層為14日,形成角質層到最後脫落為14日。基底細胞間夾雜一種來源於神經嵴的黑色素細胞(又稱樹枝狀細胞),占整個基底細胞的4%~10%,能產生黑色素(色素顆粒),決定著皮膚顏色的深淺。 來源於中胚葉,由纖維、基質和細胞構成。接近於表皮之真皮乳頭稱為乳頭層,又稱真皮淺層;其下稱為網狀層,又稱真皮深層,兩者無嚴格界限。
⒈纖維:有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網狀纖維三種。
⑴.膠原纖維:為真皮的主要成分,約佔95%,集合組成束狀。在乳頭層纖維束較細,排列緊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織。在網狀層纖維束較粗,排列較疏鬆,交織成網狀,與皮膚表面平行者較多。由於纖維束呈螺旋狀,故有一定伸縮性。
⑵.彈力纖維:在網狀層下部較多,多盤繞在膠原纖維束下及皮膚附屬器官周圍。除賦予皮膚彈性外,也構成皮膚及其附屬器的支架。
⑶.網狀纖維:被認為是未成熟的膠原纖維,它環繞於皮膚附屬器及血管周圍。
⒉基質:是一種無定形的、均勻的膠樣物質,充塞於纖維束間及細胞間,為皮膚各種成分提供物質支持,並為物質代謝提供場所。
⒊細胞: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成纖維細胞:能產生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基質。
⑵.組織細胞:是網狀內皮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謝產物、色素顆粒和異物的能力,起著有效的清除作用。
⑶.肥大細胞 存在於真皮和皮下組織中,以真皮乳頭層為最多。其胞漿內的顆粒,能貯存和釋放組織胺及肝素等。 ⒈汗腺:
⑴.小汗腺:即一般所說的汗腺。位於皮下組織的真皮網狀層。除唇部、龜頭、包皮內面和陰蒂外,分布全身。而以掌、跖、腋窩、腹股溝等處較多。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調節體溫。
⑵.大汗腺:主要位於腋窩、乳暈、臍窩、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後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經細菌分解後產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⒉皮脂腺:位於真皮內,靠近毛囊。除掌、跖外,分布全身,以頭皮、面部、胸部、肩胛間和陰阜等處較多。唇部、乳頭、龜頭、小陰唇等處的皮脂腺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其餘開口於毛囊上1/3處。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潤滑皮膚和毛發,防止皮膚乾燥,青春期以後分泌旺盛。
⒊毛發:分長毛,短毛和毫毛三種。毛發在皮膚表面以上的部分稱為毛干,在毛囊內部分稱為毛根,毛根下段膨大的部分稱為毛球,突入毛球底部的部分稱為毛乳頭。毛乳頭含豐富的血管和神經,以維持毛發的營養和生成,如發生萎縮,則發生毛發脫落。毛發呈周期性地生長與休止,但全部毛發並不處在同一周期,故人體的頭發是隨時脫落和生長的。不同類型毛發的周期長短不一,頭發的生長期約為5~7年,接著進入退行期,約為2~4周,再進入休止期,約為數個月,最後毛發脫落。此後再過度到新的生長期,長出新發。故平時洗頭或梳發時,發現有少量頭發脫落,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五、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
⒈血管:表皮無血管。動脈進入皮下組織後分支,上行至皮下組織與真皮交界處形成深部血管網,給毛乳頭、汗腺、神經和肌肉供給營養。
⒉淋巴管:起於真皮乳頭層內的毛細淋巴管盲端,沿血管走行,在淺部和深部血管網處形成淋巴管網,逐漸匯合成較粗的淋巴管,流入所屬的淋巴結。淋巴管是輔助循環系統,可阻止微生物和異物的入侵。

『捌』 義烏佛堂皮膚科醫院女醫生簡介

佛堂老街,俗稱「直街」,是一條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商貿老街,至今仍然店鋪林立。老街從南向北分為上街、中街和下街三段,將整個佛堂古鎮分成東西兩片,「東街」與「西街」兩條副街並行於主街兩側。總長約2000米,直街約500米左右,東西兩街合約1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