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皮膚黃膽紅素正常嗎
擴展閱讀
帶狀皰疹泡腳 2025-05-10 13:49:20
帶狀皰疹耳痛 2025-05-10 13:37:11
眼角的雀斑 2025-05-10 13:31:27

皮膚黃膽紅素正常嗎

發布時間: 2023-06-29 19:52:58

㈠ 皮膚發黃是怎麼回事

皮膚發黃,又稱為皮膚黃染,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表現。很多時候,人們經常誤認為皮膚發黃就是出現了黃疸,意味著肝臟不好。其實並非如此,確實肝炎是引起人體皮膚發黃的常見原因之一,但實際上引起皮膚發黃的原因非常之多。

首先要排除患者是否是內臟疾病導致的皮膚發黃,比如膽紅素升高、肝膽系統疾病;

皮膚黃有可能是休息不夠和營養方面上的不足。與電腦的輻射也有關,如果你每天都是面對著電腦皮膚也會容易變得乾燥和變黃,電腦屏幕是產生靜電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微小的細塵向你的臉上撲過來。所以在吃的方面上要注意有美白嫩膚的蔬菜水果,晚上休息時要徹底的清潔皮膚,晚上搽些保溫霜,也可以多做些皮膚保養和做些面膜,這樣皮膚可能會慢慢的變得白嫩。

有時候膚色的問題,是先天形成的,都知道因為本身就是屬於黃種人,所以黃皮膚也是比較常見的膚色,但是由於偏黃的膚色,會顯得氣色不好,最主要的是容易出現膚色不均勻的狀態,讓臉蛋看起來給人一種臟兮兮的感覺。

盡管人體有防毒功能,可疲勞、緊張或其他生理原因,都會導致人體出現代謝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致使人體的廢物長期停留在體內。這樣殘余的廢物,在腸內開始腐敗,結腸中的菌群,就會不斷分解廢物,產生毒素。

㈡ 寶寶35天皮膚還很黃,抽血檢查總膽紅素310.60,直接膽紅素17.70,間接膽紅素292.90

指導意見: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是,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4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3-4周消退。此外 ,黃疸一般都是輕度的,孩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症狀,所以家長不必擔心。

㈢ 肝功能正常,但膽紅素高和直接膽紅素都偏高,而且皮膚黃怎麼回事

體內的膽紅素大部分來自衰老紅細胞裂解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包括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通過血液運至肝臟,通過肝細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膽紅素,所生成的直接膽紅素不易透過細胞膜,因而不造成細胞損害。肝在膽紅素代謝中具有攝取、結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種或幾種功能障礙,均可引起黃疸。檢查膽紅素代謝情況對測定肝功能,尤其是黃疸鑒別具有重要意義。膽紅素測定包括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正常值:總膽紅素4~19μmol/L、直接膽紅素0~7μmol/L,二者之差為間接膽紅素。肝臟疾病時膽紅素濃度明顯升高,常常反映較嚴重的肝細胞損害。膽汁淤積性黃疸時,由於直接膽紅素不能由肝細胞和膽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膽紅素明顯升高,在總膽紅素中所佔比值升高顯著;而肝細胞性黃疸時,由於同時有肝細胞攝取、結合、排泄障礙,以致血清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膽淤積性黃疸明顯;臨床上引起間接膽紅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膽紅素血症。總膽紅素偏高,建議你復查肝功能
採納哦

㈣ 嬰兒黃疸多少算正常

嬰兒黃疸指數標准這個問題,是很多媽媽都會問的,今天我就來詳細解答下。 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有時侯寶寶在出院前就有黃疸升高,有時是回家幾天以後才出現。所以媽媽需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生不正常的黃疸,就必須回醫院檢查。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媽媽就不需要擔心,因為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超過了生理性的范圍,就必須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變,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回家後的膚色變化。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范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一、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後,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 二、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准不盡相同,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Reasons 黃疸不必中斷哺乳 如果經過種種檢驗證實,是因為喂母乳引起黃疸的話,也不必中斷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數高到需要換血的地步,可暫時停止哺喂母乳兩天,等黃疸消退後再重新喂母乳。 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症」,會引起黃疸。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間接型的黃疸是由於紅血球破壞過多,使膽紅素太高,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核黃疸,所以都需注意。 1.紅血球破壞過多 紅血球破壞過多,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它可以自由進出腦部,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就更容易造成傷害,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黃疸太高會造成腦部產生核黃疸,導致腦部神經發展障礙,甚至會死亡。但如果膽紅素指數不高就可能沒有問題。 黃疸也可能由於在媽媽懷孕的時侯,抗體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寶寶就可能會造成溶血問題(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媽媽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寶寶比較容易發生,因為媽媽體內有抗A、抗B的抗體,但專家強調,這不代表O型血型媽媽生的孩子一定會有問題。而蠶豆症的孩子由於紅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狀態下紅血球很容易被破壞,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構造不良的寶寶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黃疸。 2.肝臟代謝減少 新生兒的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膽紅素經肝臟排泄出來,代謝來不及也會造成黃疸。如果寶寶因為感染造成肝臟功能有問題,或者肝、膽道有先天性異常也會導致黃疸升高。 3.混合型 當然也有可能以上兩者原因均有,這需要由醫生來判斷比較好。 4.喂母乳造成 許多人會認為喂母乳與黃疸有關,其實並不盡然,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由於前1個星期的黃疸,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足所導致脫水,這時如果指數小於20mg/dL就沒有問題,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所以一般不用終止母乳餵食,但如果超過20mg/dL,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用嬰兒奶粉輔助。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餵食母乳,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 嬰兒黃疸指數標准我已經為你解答如上,希望是你想要的

㈤ 急!!在線等待…請問這種黃疸正常嗎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慾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後遺症。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後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 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後。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 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 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 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製作用,並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並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後果,診斷明確後不要終止母乳喂養。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後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葯、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葯物,因這些葯物有利於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葯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葯、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參考資料:http://disease.fx120.net/JBZT/ERKE-1/xsedcjjb/xsrhd/xgzs/200406251150205572.htm 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增高而引起皮膚鞏膜等黃染的現象。新生兒黃疸較常見,引 起的原因多而復雜且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引起死亡或嚴重後遺症。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1.膽紅素生成較多 新生兒每日生成的膽紅素為成人的兩倍以上,這是由於新生兒 初生時紅細胞數相對多;其壽命比成人短20~40天,且破壞快;旁路膽紅素來源多和血 紅素加氧酶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引起。 2.肝功能不成熟 肝細胞內 Y、Z蛋白含量低,對膽紅素攝取能力差,5~15天達到 成人水平;肝細胞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 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腸肝循環特殊 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 紅素轉化為尿膽原和糞膽原。且新生兒腸道內?-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將腸道內結 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結合膽紅素,後者又被腸壁吸收經肝門靜脈達肝。加重 了肝的負擔。 因此,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僅為成人的l%~2%,極易出現黃疽。 【新生兒黃疸分類】 (一)生理性黃疸 大部分足月兒在生後 2~3天出現黃疸,5~7 天最重,10~14天 消退,早產兒可延 遲至3~4周,一般情況良好。早產兒血清膽紅素

㈥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皮膚問題,其中皮膚暗黃是最常見的也是是非常影響容貌的,皮膚暗黃粗糙影響人的外表形象和美觀,會加快人的衰老,那麼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呢?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1

面部的皮膚發黃最常見的原因是本身的膚質、膚色所致。皮膚膚色與皮膚黑色素細胞產生的色素顆粒的多少、顏色有關,所以有的天生膚色偏黑,有的天生膚色偏黃褐色,有的天生膚色就白,這跟黑色素細胞和產生的色素有關系。

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疾病或者和飲食有關系,比如在短期之內吃含β-胡蘿卜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者是含色素的食物,可能會造成皮膚發黃。

血液里膽紅素的升高,比如肝臟的.疾病、胰腺疾病或者膽囊疾病,都有可能會造成皮膚膽紅素升高,造成皮膚、黏膜、鞏膜發黃。

皮膚偏黃是什麼原因

1、食物引起的皮膚發黃:胡蘿卜、南瓜、橘子汁、空心菜、甘藍菜、芒果等蔬菜瓜果富含胡蘿卜素,過多地攝入引起胡蘿卜素血症,導致皮膚變黃,以手掌、足底最為明顯,其次是面部、耳後,嚴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膚。

2、缺乏運動引起的面色黃:長期缺乏運動。身體及皮膚的循環代謝減慢,導致體內囤積過多的廢物廢氣。

3、葯物引起的皮膚發黃:長期服用帶有黃色素的葯物,如阿的平、呋喃類等也可使皮膚變黃。

4、 空氣污染引起的面色黃:城市空氣污染使表皮毒素積聚,無法正常排除,使皮膚變黃。

5、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皮膚發黃:肝直接影響血脈, 肝火旺或肝氣郁結便易形成氣血不通,影響面部的血液循環,皮膚自然暗淡無光。

6、 化學物質過敏引起的面色黃:品質低劣的護膚品中含有的鉛、汞等有害化學物質,亦可令皮膚變黃變深。

7、皮脂油膩引起的皮膚發黃:堆積在皮膚表面的油膩、老舊角質及污垢如不被及時清除掉引起皮膚發黃。

皮膚暗黃怎麼變白

1、維生素C食物

平時要多吃維生素C的食物,什麼?你不知道哪些食物含維生素C,那麼小七來告訴你,比如黃瓜、草莓、西紅柿、橘子,這些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有效幫助黑色素還原,協助美白。

2、醋蛋液美白

取新鮮雞蛋一枚,洗凈揩乾,加入500毫升優質醋中浸泡一個月。當蛋殼溶解於醋液中之後,取一小湯匙溶液摻入一杯開水,攪拌後服用,每天一杯。長期服用醋蛋液,能使皮膚光滑細膩,掃除面部所有黑斑。

3、蘆薈美白

准備三指寬二指長的面帶斑點的蘆薈葉去刺洗干凈,然後是一塊三厘米長的黃瓜、1/4雞蛋清、2—3克珍珠粉、適量的麵粉(用做調稀稠)。

把臉洗干凈,將調好的糊抹在臉上,干後洗凈,拍上柔膚水、護膚品即可,每周1—2次。

4、睡前敷黃瓜

雖然很多美白方法中都提及了黃瓜,也有很多人試過這種方法,覺得並沒有什麼效果,其實並不是。黃瓜對比專業的美白護膚品,效果確實比不上,但需要長久累積,護膚是終生保衛戰,如果你隔三差五就拿黃瓜敷臉,一定能見到效果。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2

一、膚色暗黃的非病理性因素

1.經常暴曬

部分人皮膚暗黃是由於平時不注意做好防曬工作。特別是在戶外工作活動時,若接受過量紫外線照射,就會導致黑色素積聚,從而讓肌膚變得暗沉發黃。因此為了改善,外出時要堅持塗抹防曬霜或者採取一些防曬措施。

2.飲食因素

在進食較多胡蘿卜、南瓜、柑橘以及芒果一類蔬果之後,可能會因為胡蘿卜素攝入過多而導致肌膚顏色發黃。其中以手掌和足部最為明顯,嚴重時可能會累及全身皮膚,故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3.皮膚清潔不到位

膚色暗黃可能是與日常皮膚清潔護理工作不到位有關。在皮脂分泌較為旺盛的人群當中,皮膚表面會堆積一些老舊角質和污垢,如果不及時清除掉,久而久之就會引起皮膚發黃。

二、膚色暗黃的病理性因素

1.肝臟疾病

膚色暗黃是肝臟疾病的典型症狀之一。患者可能是已經患上了肝硬化、脂肪肝或者酒精肝一類疾病,也可能是惡性肝癌,肝臟功能會因此受到損傷,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而一旦進入到血液當中就會導致膚色發黃。建議及時用抗纖維化葯物以及保肝護肝葯物調理病症。

2.缺鐵性貧血

如果患上了缺鐵性貧血,患者會有膚色變得暗黃等反應,隨著病情發展可逐漸發展為臉色蒼白。同時還會有疲乏無力和身體消瘦的症狀,需要及時服用硫酸亞鐵口服液等鐵制劑類葯物進行治療。

皮膚偏黃是怎麼回事3

皮膚偏黃怎麼美白

TOP1。Dr。Pierre Ricaud MagnésiumC+鎂+VC美白祛黃保濕霜

添加了Magnesium、Mg鎂及VC配方,這是一款可以發揮極致保濕和有效美白的高端護膚品。可以控制鉻氨酸酶活性,活化激活細胞組織,補充水分養分,除了可以高效保濕,還能夠抑制各種原因引致的黑色素生成,避免肌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令皮膚保持健康水潤、白皙光澤。

TOP2。瑪莎美白祛黃水解精油

含有高滲透水溶性精油配方,能夠滲透至肌膚基底層,集美白保濕效果於一體;深層美白,解決色素不均、蠟黃、晦暗的問題,改善肌膚暗沉、粗糙的情況;全方面地改善極易曬黑的膚質,同時還有保濕潤澤的效果,讓肌膚變得白皙動人。

TOP3。美薩崎櫻桃汁祛黃養白面膜

蘊含濃縮櫻桃天然精華,可以直達肌膚深層,給每寸肌膚帶來而溫柔密集的呵護,祛除暗黃,擺脫暗沉;除此之外,還給予肌膚充足的水份,堅持使用則能夠養出均勻白皙的無暇肌膚。

TOP4。丸美Marubi勻白祛黃活膚日霜

明顯抑制黑色素生成,祛除色素斑點。清除自由基、給予水分,讓暗黃肌膚恢復白皙,滋潤飽滿有光彩。

TOP5。雪濃莎祛黃潤色精油

晦暗泛黃的肌膚適合使用這款產品。它可以給肌膚帶來活性養分,提高肌膚活力,淡化肌膚表面沉積的色素,改善面部泛黃的問題,清除暗沉,讓您輕而易舉地擁有白里透紅的膚色。

㈦ 正常人黃疸指數是多少正常

黃疸指數指的是膽紅素濃度,如果膽紅素濃度過高的話可能會引起一些疾病,而且膽紅素濃度會代表肝功能的情況。膽紅素濃度過高也會損害人體的肝臟,那麼正常人黃疸指數是多少正常?

正常人黃疸指數是多少正常?

黃疸是新生寶寶極容易出現的症狀,主要是全身皮膚呈現黃色,不過對於大部分新生兒寶寶來說,出現的都是生理性的黃疸,只要一段時間就能自行消退,但若是病理性黃疸,則需要及時治療才能消退,對此有家長想了解一下,正常人的黃疸值是多少。

新生寶寶的黃疸正常數值,應將足月出生的寶寶和早產寶寶分開來看,因為足月與早產寶寶正常數值是不一樣的,足月出生寶寶每一百毫升血液中存在的膽紅素數值不高於12.9毫克才算黃疸正常,而早產寶寶每一百毫升血液中存在的膽紅素數值不超過15毫克即為正常。

因此當新生寶寶黃疸值超過正常黃疸數值時,但數值不超過15mg/dL的話,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這屬於正常的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現後3至5天到達高峰,7至10天就會消失,生理性黃疸家長可以多給寶寶喝水或者曬一下早上10點的太陽,有利於黃疸消退。

另外要注意,若是寶寶出生後黃疸指數突然上升過快,即每天上升數值超過5mh/dl,或出現時間持續過長,即14天仍無法消退,或者黃疸之前消退了但突然又復現,這時候就應考慮寶寶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家長要立刻給寶寶採取治療,以防病情加重。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所決定,胎兒出生後由於血氧分壓突然升高,紅細胞破壞很快,產生較多膽紅素,而新生兒肝酶活力低,無法清除過多的膽紅素,因而發生黃疸。另一方面,新生兒黃疸多發生於母乳喂養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又一原因,但這種黃疸多為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沒有危害,應鼓勵母親繼續母乳喂養。

1、膽紅素生成多膽紅素生成較多。紅細胞破壞多胎兒在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旁路膽紅素來源多。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3、肝功能不成熟。膽紅素在肝細胞中的攝入能力變的差了,蛋白質的含量出現了不足,使膽紅素攝入的肝臟。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新生兒黃疸怎麼護理?

很多寶寶在出生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現象,所以,大家無需一聽到寶寶出現了黃疸,便被嚇倒。你要做的就是先了解出現黃疸的原因,然後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如何做?這里為各位媽媽奉上全面的護理秘籍。

簡單來說,就是寶寶皮膚發黃的一種症狀,其本質是一種呈黃色被稱為膽紅素的物質在血液中堆積所致。你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則為重度黃疸。

以上只能作為初步判斷的標准,畢竟人眼的准確度很難保證;

最穩妥的還是機器檢測,首選是抽血查膽紅素,其次也可以用電子眼測定儀,通過動態觀察皮膚色差變化來判定。

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出生後2-3天,4-5天達到高峰期,持續7-10天消退,這類黃疸不用過分擔心。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則更早,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內,或持續的時間太長(超過2—4周,甚至長期不退),這些情況都需要格外重視。

如果寶寶皮膚黃,但通過檢測黃疸指標並不屬於危險范圍,而且寶寶足月出生、體重正常、大便色黃、能吃能睡、哭聲響亮,就可以採用多餵奶多排泄的方法,讓其自動退黃,不需要進行干預治療,但是也需要保持觀察。對於早產兒,治療原則會較足月兒更加積極,家人應更加重視黃疸問題,及時向醫生咨詢。

如果醫生判斷寶寶的膽紅素水平屬於中高危水平,那就屬於病理性黃疸,必要讓寶寶盡快接受治療了。最常用的方法是光療,就是使用藍光照射皮膚,使膽紅素改變結構,從而快速代謝排出體外,目前這種方法的療效和安全性都是比較可靠的。

也可以使用葯物治療來促進膽紅素的排泄,例如益生菌。程度非常嚴重的,還會使用到換血治療,這種情況較少見。

溫馨提示:

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是屬於中低程度的,不用太過擔心,但是一定要密切觀察,如果是持續不消退,甚至還有加重的情況,此時就應該慎重一些了,盡早去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