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兒黃膽曬太陽使皮膚變紅或黑怎麼回事
新生兒黃疸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第4-7天達到高峰,若無特殊情況可在半個月內消失。這種黃疸屬於新生兒期的一種生理現象,被稱之為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治療,可任其自然減輕與消退。 但其中有少部分新生兒,其黃疸進展過快,持續時間過長,或者血清膽紅素值超出了生理性范圍,對此要注意查找原因,將其視為病理性黃疸進行對因及對症處理。 新生兒黃疸的對症處理,葯物並非唯一方法,最簡單的非葯物方法是日光浴。日光浴是利用太陽光的紫外線作用,促使未結合膽紅素的排出,從而有利於減輕黃疸。另外,日光浴還可使新生兒皮膚內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有利於促進鈣的利用。 日光浴的方法很簡單,在有陽光照射,光線不太強、沒有大風,不是過於寒冷的日子裡,每天打開窗戶1-2次,每次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同時在保暖的前提下,讓新生兒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了。 我國某些地方有產婦 「坐月子」期間不開窗的習俗,對此應加強科學育兒知識宣傳教育,克服不良習俗,每日適當開窗通風,保持房內的空氣流通,讓小寶寶接受日光浴,可以減輕黃疸,促進生長發育。
2. 新生20多天的嬰兒臉黑黃怎麼回事
寶寶出生後出現黃疸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一般的生理性黃疸不用刻意去處理,自然就會消退,但是很多父母對黃疸的護理了解還不是很多,不知道該怎麼樣去照顧黃疸期的寶寶,甚至盲目給孩子用葯,對寶寶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學習一些寶寶黃疸方面的知識。
第一、要學會觀察寶寶的黃疸變化
黃疸一般是從頭,面部開始發黃,逐步蔓延到身體。而且是眼睛先黃。消退的時候是從腳開始退,最後是眼睛,所以父母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可以按壓寶寶整個身體的任何部位,經按壓的部位呈現白色就沒關系,出現黃色就該注意了。
第二、看寶寶大便的顏色
寶 寶的大便顏色往往能反應黃疸變化情況,如果寶寶大便變白而不是突然變白,則是寶寶的肝臟膽道發生了問題,如果大便越來越淡,再加上身體突然變黃,就必須帶 給醫生看了,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後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 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對寶寶生理性黃疸的護理要在生活中多觀察。如果覺得寶寶臉色越來越黃, 精神及胃口都不好,並且體溫不穩,愛睡覺,最好都要去醫院看一下。
第三、要多曬太陽,保證家裡光線的充足
寶 寶從醫院回家後,最好住在向陽的卧室里,窗簾平時不要拉的太嚴,白天可以讓寶寶多曬曬太陽。在醫院的話,如果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醫院會照 光,讓膽紅素由於光化的反應,而使結構改變,變成不會傷害到腦部的結構而代謝(要有固定的波長才有效)。回家後多曬太陽的原因是自然光的波長跟醫院的藍光 一樣,對寶寶黃疸的消退都有益處,同時,可以增加寶寶對維他命D的吸收,但是注意不要強烈的陽光直曬。另外,一定要注意勤母乳喂養。有時候母乳餵食不足也 會使黃疸久久不退,所以媽媽要勤喂母乳,寶寶吃的多,才能排泄多,排泄多,有利於黃疸的消退。
以上是總結的一些簡單地對黃疸的一些護理知識,寶爸寶媽應該多多了解這些相關知識,使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
3. 寶寶有黃疸又有濕疹皮膚是不是又黃又黑呀
問題分析: 你好,寶寶的情況還是考慮與黃疸有關,需要區分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建議檢測膽紅素水平。 意見建議: 判斷黃疸的程度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4.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得了黃疸寶寶黃疸有什麼特徵
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現黃疸,會導致皮膚發黃。而且是有一定順序的。皮膚黃色色斑一般出現在頭面部,包括鞏膜。隨著病情加重,胸部、背部等軀幹部位也開始出現黃色色斑。如果新生兒手腳有黃疸,說明孩子體內黃疸值高。比如新生兒的尿、痰、汗是否有黃染,如果有黃染,也可以認為是黃疸。其次是大便顏色的變化。發黃期,孩子的大便會更綠更稀。這些觀察只能初步判斷黃疸,黃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一旦新生兒皮膚發黃,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新生兒黃疸一般以皮膚黃、眼睛黃、小便黃為外部特徵,很容易判斷。
觀察寶寶皮膚顏色的變化,一般2~3天,看寶寶皮膚的黃色是否減少;如果疾病等原因導致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要找出具體病因,對症治療,去除病因。黃疸病因消除後,自然消退。在必要和適當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葯物來治療黃疸。黃疸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的,以達到消除黃疸的目的。嚴重的情況下醫生會給寶寶進行輸血,寶寶體內會沖出膽紅素,當然有一定風險,但相對於核黃疸的後遺症,還是值得做的。
5.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新生的嬰兒在任何方面都很脆弱,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他們的膚色可能會有不正常的時候,家長要考慮是不是有什麼疾病,那麼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什麼原因?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1
引起寶寶皮膚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遺傳因素,另一個是後天因素,具體包括營養是否均衡,防曬是否做到位,日常護膚做得對不對。
不同的「黑」法原因也不同。如果呈現的是局部塊狀黑,可能與用葯不當有關,均勻的黑可能因為曬太陽過多,如果皮膚又黑又粗,家長就要注意寶寶的營養。另外,冬天天氣本身乾燥寒冷 ,寶寶皮膚可能會變得暗、粗,平時注意護理,天氣轉暖後皮膚自然會改善的。
嬰兒皮膚顏色大概要到了2-3個月後才能夠變白了。有些嬰兒皮膚看起來黑黃主要是因為黃疸,而新生兒的黃疸經過治療是可以消退的,在黃疸消失了之後嬰兒的皮膚顏色就會開始慢慢的變白了,不會一直的偏黑。要是一直偏黑黃,則要考慮孩子是否病毒感染等。
當然嬰兒皮膚受父母膚色的影響,如果父母的膚色都是比較偏黑、偏黃的狀態,那麼他的膚色之後就算變白,也不會變得多白的。但肯定是會比剛出生的時候白一些的,家長到時候可以拍下孩子的前後對比的皮膚照片,看看他的顏色是否比之前變白了些。
就算嬰兒時期的孩子皮膚白,之後曬了太陽後受到了紫外線的'照射,孩子的皮膚也有可能會慢慢的變黃、變黑的,並不是一直是白白的狀態,除非有些孩子天生就算冷白皮曬不黑了。
黃疸,一星期左右就會自行消失,這種早期出現的黃疸是其父母的血型不合造成的,除此以外也有因為各種感染症(弓型體病,新生兒肝炎)而引起的黃疸,無論是那種原因, 新生兒黃疸 都是較重的病,要馬上請醫生診斷。但是也有的寶寶黃疸持續1個月左右的,可觀察一下,只要你的寶寶吃奶很好,大聲啼哭,不發燒,大便呈黃色,就不用立即看醫生。
這種情況多見於 母乳喂養 的寶寶,其黃疸出現稍晚,常發生在1周後或2周初,雖然黃疸加重,血液中膽色素的量相當高,只要不是早產兒,就不會引起腦障礙等。除黃疸以外,無任何其他症狀,嬰兒精神也好,體重也增加,就是有黃疸也不用擔心,照常餵奶就是,因為這種黃疸而停授母乳是不科學了,和你喝板蘭根無關。
另外你寶寶的大便每天六七次,也不用擔心,喂母乳的寶寶一般都是這樣,大便次數越多越不成型,可以看到沾在 尿布 上的粘液和小疙瘩,一般呈綠色有酸味,對寶寶來說是正常的。 寶寶在喂母乳時可以不用喝水,你的奶水若足了話,就最好不要喂寶寶奶粉,對寶寶來說你的母乳是他的最佳食品及飲料。對寶寶的母乳喂養不要定時定點,只要他要吃,你就可以餵了,切記母乳喂養是對你家寶寶的最大的關懷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2
引起嬰兒黃疸高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同的黃疸類型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採取治療的,是可以自行逐漸消退的。而病理性黃疸主要是因為腸肝循環代謝不足引起的。而母乳性黃疸是因為嬰兒所吃的母乳引起的黃疸高的現象。
嬰兒出現黃疸高的現象,首先需要確定黃疸是屬於什麼類型的,然後再根據黃疸的類型及引起的原因,及時地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特別是對於病理性黃疸,如果黃疸數值很高或者黃疸持續的天數比較長的話,就需要採取照藍光的方法進行治療了。
嬰兒黃疸大多會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的2到3天左右皮膚開始發黃,但如果是屬於生理性黃疸的話,黃疸的數值就不會很高,一般會持續2到3周的時間會自行消退的。如果是母乳性黃疸的話,要停止吃母乳先用配方奶粉代替,等黃疸完全好了之後再吃母乳。
嬰兒黃疸高怎麼引起的?
1、膽紅素
因為膽紅素原因造成的黃疸,是寶寶的生理性黃疸。是因為在沒有出生前,胎兒在子宮內部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氧氣不夠充足的現象後,出生以後就自己來吸氧,造成了體內的膽紅素代謝不完全。這些過量的膽紅素積聚在血液中就形成了生理性黃疸。
2、溶血
溶血的原因是母體與嬰兒的血型產生了不能融合的現象,同時,媽媽血液中對胎兒的血液產生了抗體,從而導致抗體破壞了胎兒血液中的紅血球,而導致出現了不同類型的膽紅素過多,形成了黃疸的出現。溶血在新生兒中佔有一定比例,需要在備孕中作好檢查預防。
3、感染
因為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低下,不管是在出生前,還是剛出生後,如果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感染現象,都有可能會造成黃疸的出現,同時感染的現象還會伴隨出現不同類型的身體不適,發燒或者肝脾腫大等,需要及時治療,避免帶來其他後果。
嬰兒上午白下午黃黑3
新生兒黃疸原因
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靠胎盤供應血和氧氣,脫離了母體,寶寶開始用自己的肺來呼吸,獲得氧氣,體內低氧的環境改變了,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了,這時候膽紅素就產生了,並且可能過剩。多餘的膽紅素無法通過沒有發育成熟的酶系統來排出體外,跟著血液流動到寶寶的身體各處,反應到外部體征,就是寶寶的皮膚和鞏膜變成了黃色。這種現象就叫做新生兒黃疸。
1、膽紅素生成多
(1)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攝取膽紅素能力差: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對膽紅素攝取不足。
(2)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膽紅素功能差: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易致膽汁淤積。
3、腸-肝循環特點: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
由於上述特點,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不及成人,且膽紅素產生多而排泄少,所以很容易出現黃疸。尤其寶寶在缺氧、胎糞排出延遲、喂養延遲、嘔吐、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情況時,會加重黃疸。
6. 我家寶寶有半歲了臉上的皮膚有點黃有點黑是不是黃疸沒去好啊
指導意見: 你好!這也許是黃疸,可能是肝臟或膽道的問題。建議你去醫院看看做個肝膽B超,化驗個肝功能。祝寶寶健康
7.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也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棗銷寶寶對於新奇的事物都是很好奇的,下面我分享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1
母乳性黃疸有可能會出現全身皮膚的黃染,母乳性黃疸臨床表現為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出現黃疸,足月兒多見,黃疸出現在生理性黃疸發生的時間范圍內,峰值可高於生理性黃疸,消退時間可晚於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良好,吃奶好,糞便色黃,尿色不黃,不影響生長發育,肝臟不大,肝功能正常,無肝病及溶血的表現,如果是黃疸它的監測大於十二毫克每分升以上,可以看到全身的黃染,如果是大於十五就是手心、腳心,基本上都是黃的,母乳性黃疸一般晚發性母乳性黃疸以輕到中度為主,一般膽紅素在十二到二十毫克每分升,重者可以達到二十五毫克每分升,所以黃疸如果是值明顯的升高,超過了十五毫克每分升,是肯定可以看到全身皮膚的黃染的,所以母乳性黃疸會出現全身皮膚的黃染,要定期監測黃疸情況,如果是黃疸明顯升高,必要時要積極干預治療。
母乳性黃疸症狀表現有哪些
母乳性黃疸臨床主要表現為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出現黃疸,足月兒多見,黃疸出現在生理性黃疸發生的時間范圍內,峰值可高於生理性黃疸,消退時間可晚於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良好,吃奶好,凳高游糞便色黃,尿色不黃,不影響生長發育,肝臟不大,肝功能正常,沒有肝病及溶血的表現。
母乳性黃疸跟什麼有關系
目前母乳性黃疸它的發病機制和病因尚不明確,母乳性黃疸分為早發性黃疸和晚發性黃疸,早發性母乳性黃疸主要是見於生後一周以內純母乳喂養的正常的新生兒,這種黃疸的發病機制,可能是與母乳攝入量不足,導致胎糞排出延遲,腸蠕動減少,而使腸肝循環增加,導致膽紅素升高,一般是建議加強母乳喂養,必要時候補充配方乳的喂養。
晚發性母乳性黃疸是生後一周以上的純母乳喂養的正常新生兒出現黃疸,它的發病機制推測是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含量比較高,在腸道內通過水解結合膽紅素成為未結合膽紅素,使回收增加導致黃疸,另外純母乳性喂養的新生兒,腸道內缺乏轉化結合膽紅素的菌群,使腸肝循環的負擔增重,從而導致黃疸的加重,另外母乳性黃疸跟遺傳因素是有一定的關系的,目前母乳性黃疸的診斷缺乏實驗室的手段確診,母乳性黃疸一般是要根據寶寶一般的情況看,寶寶的情況是良好的,然後他的黃疸可以排除其他可引起病理性黃疸的因素,全部都要排除,還有停母乳一到三天,黃疸下降比較明顯,一般停母乳三天左右,可以下降50%左右,這樣才能夠確診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2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母乳性黃疸的嬰兒,除了皮膚黃染之外,還會出現鞏膜黃染。另外母乳性黃疸的嬰兒的食慾,精神狀態、生長發育都是正常的。
母乳性黃疸跟母親的乳珠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有直接關系,這種酶會使嬰兒對腸道對膽紅素重吸收增加,然而引起嬰兒的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而表現為黃染。
母乳性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的一種,一般能自我消退的,大概在一個月左右會降至正常,多數是不需要處理的。如果母乳性黃疸的膽紅素指數比較高,可以停止母乳喂養3~4天就可以自我下降了。
母乳性黃疸有什麼危害
母乳性黃疸分為早發性母乳性黃疸和晚發性母乳性黃疸,早發性母乳念帆性黃疸一般是發生在生後一周以內的新生兒,主要是由於喂養不足引起的,喂養不足導致胎糞排出延遲,使得腸肝循環增加,導致膽紅素水平高於正常的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另外晚發性的母乳性黃疸,他一般是在出生一周以後的`黃疸升高,還有峰值的延長和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的延長,一般認為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但是如果是早發性的母乳性黃疸,他的膽紅素水平明顯地升高,有可能會導致輕微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能會導致聽力的一過性損害,嚴重的有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但是對晚發性母乳性黃疸,基本影響會小一些,所以在實際臨床過程中,要結合日齡、胎齡以及具體情況分析,監測膽紅素,如果是胎齡、日齡越小,治療更應該積極一些,胎齡、日齡越小,膽紅素越高,它有可能對他的損傷會越重,所以母乳性黃疸一定要監測,當膽紅素升高,必要時候要積極干預治療。
母乳性黃疸身上會黃嗎3
母乳性黃疸停母乳幾天可以恢復母乳?
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於純母乳喂養或以母乳喂養為主的新生兒,黃疸現於出生一周後,兩周左右達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如果繼續母乳喂養,黃疸可持續四到十二周方消退,新生兒生長發育良好,他的吃奶也好,糞便色黃,尿不黃,不影響生長發育,肝臟不大,肝功能正常,沒有肝病及溶血的表現,可以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症的原因,如果是小於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時候,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如果黃疸大於十五毫克每分升,可暫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養,基本上黃疸可以下降50%左右,當大於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時候,則需要干預治療,要加強光療,所以如果是母乳性黃疸,黃疸升高比較快的時候,可以暫停母乳三天,觀察黃疸下降的情況,如果黃疸不降或者是黃疸反而上升,這時候就不考慮母乳性黃疸,及早地去醫院干預治療。
母乳性黃疸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會退完,但是也有的寶寶可能會3個月甚至3個多月才會退完。如此一看,對於母乳性黃疸多久能退完的問題,還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如果恢復得好,那麼可能一個月左右就退了,但如果恢復不好,反復發作,可能會持續3、4個月甚至更久。
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發型和遲發型,發病原因是由於此種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嬰兒膽紅素在腸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當新生兒開奶遲,攝入量不足,腸蠕動減少時,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腸道中分解結合膽紅素,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後者易被小腸重吸收進入血循環,加重黃疸。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比較長,有的長達2~3個月。但無論是早發型或是遲發型的母乳性黃疸,一旦暫停母乳喂養3~5天後,查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值可有明顯的下降。因此臨床上常用這種排除法來做輔助性的判斷。
母乳性黃疸不退怎麼辦?
首先,可照藍光曬太陽,無需停母乳喂養。對於已經確診的母乳性黃疸足月兒,如果血清膽紅素實在太高,超過220μmol/l的絕對峰值,可先通過光療把峰值降下來。研究發現,波長425~475nm的藍光下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經這種光線照射後,膽紅素會被轉化並通過尿和膽汁排出體外。需要提醒的是,患兒置於光箱前應用黑眼罩(紗布裹黑紙)遮蓋雙目,每小時改變一次體位以增加光照面積,並要注意給小兒補充水分以防脫水。一般應連續照24小時,或間隔照10小時,歇半天後再繼續照,療程為2-3天。而症狀不太嚴重的小兒,每天多曬曬太陽也可以退黃,因為陽光中也有藍光存在。但曬太陽時不能隔著玻璃,要暴露在日光下,如果溫度超過30℃,可考慮讓小兒裸體曬,讓皮膚盡情接觸日光中的藍光,但要注意遮住眼睛。
其次,葯物治療。可服用綿茵陳湯助退黃,臨床上常用茵梔黃注射液來退小兒的黃疸症狀,但日前因山西某公司生產的茵梔黃注射液致一名新生兒死亡,所以有醫院為慎重起見,建議讓小兒改服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或煲綿茵陳湯。不過專家認為,茵梔黃注射液是已用了30多年的老葯,療效得到公認,這次事故是葯品質量出了問題,配方應沒問題。
最後,增加母乳喂養次數。很多患兒家長關心的是否應該減少甚至停止母乳喂養的問題,專家指出,雖然停喂母乳後黃疸會明顯消退,但母乳為小嬰兒最理想的食品,還是不要隨便斷掉奶,也無需過早採取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的喂養方法。除非血清膽紅素的值實在太高,才建議暫停母乳喂養三五天。在此期間,媽媽應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充分分泌,待小兒黃疸減輕後仍應繼續哺乳。此後,即使症狀出現反復,也不主張多次斷奶,但可適當考慮改變喂養方式,如改用多次少量的母乳喂養法,並適當給孩子多喝點水。一般來說,隨著小兒的月齡增高,母乳性黃疸可逐漸消退,且不會對嬰兒的健康發育造成大的影響。
8. 寶寶出生時皮膚較白,出生第三天測出有黃疸,之後皮膚一直黑黃,兩月後黃疸褪去但皮膚仍未轉白,請問這種
你好,寶寶一般長黃疸之後,皮膚色素就是會下沉的,所以現在看起來比較黑,不要擔心,多注意給孩子喝點溫開水,注意給孩子吃治療黃疸的葯,黃疸恢復了之後,慢慢的也是可以緩解的
9. 我家寶寶有半歲了臉上的皮膚還是有點黃有點黑是不是黃疸沒去好啊,現在吃母乳也吃奶粉,又在加輔食
指導意見: 您好,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膽紅素為參考指標的,只要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5μmol/L(15mg/dl)即為正常。生理性黃疸的孩子除了皮膚黃染外,在食慾和精神方面都沒有多大影響,而 且一般在一個月內症狀就會自動消除。病理性黃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膚變化,通常還又 哭又鬧又拒奶,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盡快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否則可能會引 發核黃疸。
10. 寶寶58天有黃膽皮膚黑黃黑黃的怎麼辦
您好,皮膚除了黑還有些黃,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由疾病引起的黃疸,這時內除了皮膚黃以容外,寶寶的鞏膜(黑眼球周圍)也會發黃;
指導意見:
另外一個就是營養過度,因為平時過度補充胡蘿卜素(比如總吃南瓜,胡蘿卜等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而引發的胡蘿卜素沉著症,孩子的鼻頭,手心也會發黃,但是眼睛並不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當減少寶寶對於此類食物的攝入,經過一段時間的新陳代謝,寶寶就能恢復健康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