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痣旁邊變黑是惡變了嗎
這個看上去有點恐怖哦,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查明原因。祝健康!
⑵ 我的皮膚上近幾年新長出些黑痣(有些略帶點黃色),請專家解釋為什麼哦(我是個男生,皮膚本來也較白)
在醫學上常見有色素痣,屬於黑色索細胞系統的良性腫瘤90%以上的人身上可以尋到痣,只是大小、多少不同而已。良性腫瘤均有惡變的可能,痣也不例外,但是據統計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大約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痣轉變為瘤。如果你的痣表面長有毛發,就更可放心,因為有毛的痣,多屬良性傾向。通常引起惡變的痣在病理診斷上以交界痣為多見,而皮內痣不易發生惡變。在易受磨擦與刺激的部位,如手掌、腳底、面部、頸部的痣,應注意觀察,圃為摩擦與刺檄是促使癌變的原因之一。如果發現以下幾種情況,則應該盡早找醫生明確診斷。
①短期內迅速增大,顏色變深或不均勻;
②潰爛、出血、結痂;
③周圍出現紅暈或出現衛星痣;
④突然發生明顯癢感或刺痛等。
醫生遇此情況,一般會把痣連同周圍與深層的組織一並切除,將標本送病理檢查,如果確屬惡性黑色素瘤,還需作進一步綜合治療。
黑痣幾乎人人都有。黑痣可分為平痣、雀魔樣痣、毛痣、獸皮樣痣等。有人為生黑痣而擔憂,其實黑痣是含有黑色素細胞的一種良性腫瘤,通常不發生或很少發生惡性變化。據統計,惡變者僅占幾十萬或幾百萬分之一。但它也有可能發生惡變,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黑痣發生惡變的跡象有:突然生長變快、迅速擴大、顏色加深發亮、周圍發紅發炎、疼痛,表面由光滑變得粗糙,毛痣開始脫毛,黑痣處有滲液或出血、潰爛,附近淋巴結有腫大,黑痣內有小硬塊形成或在周圍有衛星狀黑痣出現。
對待黑痣,既不要恐懼,也不能麻痹,應當重視它,但不要去驚動它。平時不要去摩擦、腐蝕、刺激黑痣,以防止癌細胞的迅速分化,造成惡變,對突然增大、顏色加深、表面粗糙角化的黑痣,應特別重視,及早去醫院請醫生治療。
作為家長,應注意孩子身上痣的變化,對於黑色素瘤——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惡性腫瘤,一般人認為這是長年累月在陽光下暴曬的成年人的疾病。其實不然,出生時即有較大痣,有黑色素瘤家史,或有皮膚過敏的孩子,都易患此症。
美國皮膚學會1990年發表的一項調查指出,美國每年大約有1000例20歲以下患黑色素瘤的病例,其中許多孩子因耽誤了治療時間而死亡。耽誤的原因是,他們父母未能及時發現其皮膚上的癌病變。而治療此病的最佳方法是手術的早期施行。
所以,父母應發現孩子身上有哪幾處黑痣,並注意檢查它們的變化,如有出血性痣或已超過鉛筆橡皮頭直徑的就應及早就醫。
另外,在通常情況下,皮膚受到輕微的摩擦、碰撞或擠壓後不會引起持久變形,這主要和皮膚的彈性有關。如果皮膚失去彈性,並出現形態上的變化,則應認真尋找病因。
⑶ 哪五個特徵出現,是黑痣發生惡變的「信號」
在相學中,痣往往被認為是一種富貴的象徵,不同的地方長痣,代表的是不同的含義,有些地方的痣能夠加持一個人的財運、命運、富貴等,比如腳底或手心長痣的人,被認為是富貴的一類人。可是你知道嗎?痣可能象徵富貴,但也會有致命的危險。因為痣也會惡變,黑色素瘤就是黑色素細胞惡變而來的腫瘤,惡性程度高。今天醫生就和大家聊一聊痣與黑色素瘤的關系。
一、色素痣會發生癌變嗎?
黑痣只是色素痣的一種。除了黑痣,人們平時常見的黑痣、褐痣、黃痣等,都是色素痣。色素痣在醫學上稱作痣細胞或黑素細胞痣,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數量的色素痣,只是有的在出生時即已存在,有的在出生後才逐漸顯現。比如水滸傳裡面的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楊志,因臉上在出生時就有一大塊青記,人稱青面獸。
絕大多數色素痣是良性的,除影響外觀外,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一般不需要治療。
如果你的痣沒有這些問題,還是把心放回肚子里吧。痣的增多有很多原因,不過大部分跟陽光照射有關。建議多使用防曬霜,前胸後背也要用。
還有一點,長毛的痣,癌變幾率較小。癌組織一般是分化程度比較低的,而長毛是分化程度比較高的表現。所以雖然長毛的痣看起來很惡心,但是倒是比較放心。
⑷ 提醒:皮膚出現以下五種症狀,警惕是惡性黑色素瘤!
首先了解痣和黑色素瘤~。
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根據痣細胞在皮膚內的位置不同,可將其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扁平皮損提示為交界痣,略高起皮損多為混合痣,而乳頭瘤樣皮損和幾乎所有半球狀和帶蒂皮損為皮內痣。
黑色素瘤:通常是指惡性黑色素瘤,由黑色素細胞惡變而來的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簡稱惡黑。惡性黑色素瘤多發生於皮膚,也可發生於黏膜(包括內臟黏膜)、眼葡萄膜、軟腦膜等部位。我國人群好發於肢端皮膚(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和甲下等部位)。
什麼樣的痣會變成黑色素瘤?
只有極少數痣在反復摩擦、反復刺激下,痣細胞增生過於活躍,才有可能會惡變成黑色素瘤。這些容易發生惡變的痣通常個頭會比較大、多生長在易於摩擦的部位(比如手掌、腳底、外陰、肛門等)、經常被太陽光暴曬。如果你身上的痣屬於這一類,那就要多留意了,一旦發現身上的痣突然變大或者突然隆起等異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腫瘤,易於轉移、死亡率也很高,大家千萬不能忽視。引起黑色素瘤的原因也比較復雜,除了痣的惡變,種族和遺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白種人的皮膚很容易受到日光損傷而誘導黑色素瘤,家裡如果有近親患黑色素瘤,那這個人患黑色素的風險也會增大。
如何鑒別痣與黑色素瘤️
主要遵循ABCDE原則:
區別一:黑色素瘤為不對稱,不規則的形狀。而我們身上普通的痣是比較規則的圓形或者是橢圓形。
區別二:黑色素瘤邊界模糊不規則,有的會出現鋸齒狀,而普通痣輪廓明顯。
區別三:黑色素瘤同時包含了黑色,棕色,白色,紅色等多種顏色,而普通痣顏色單一,分布均勻。
區別四:黑色素瘤的面積比普通痣要大,直徑>6mm,而普通的痣直徑≤6mm。
區別五:黑色素瘤表現為突然變大、破潰、出血、刺痛、周圍出現新生「黑點」等,而普通痣常年維持穩定無明顯變化。
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
白種人淺表擴散型最多見,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以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多見。
肢端黑色素瘤:多發生於手指、足趾、腳掌、手掌等部位。
黏膜黑色素瘤:多發生於鼻腔、口腔、食道、直腸等部位,這些部位不容易被發現,也更容易轉移。當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出現在鼻腔時,會頻繁出現鼻塞、鼻出血、頭疼等情況,發生在口腔的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吞咽困難、牙列松動等症狀。
黑色素瘤的檢查方法❓
1.皮膚鏡檢查;皮膚科醫生可以依據皮膚黑色素瘤的皮膚鏡特徵,初步對可疑的皮損進行判斷,為臨床活檢和治療提供依據。
2.病理檢查主要通過細針穿刺,取出部分病變組織,通過病理顯微鏡觀察是否有惡性黑色素瘤腫瘤細胞,由病理科醫生最終確診。
3.影像學檢查括:超聲,CT,磁共振(MRI),核醫學(PET-CT、PET-MRI)。
黑色素瘤的治療流程❓
手術切除:早期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一)明確診斷及分期
痣和色素斑有惡變傾向時,立即完整切除(切緣一般1-3mm),根據病理報告,確定腫瘤分期。
(二)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確定有無淋巴結的轉移。
(三)原發腫瘤的擴大切除術,根據病理報告中腫瘤的最大厚度決定擴大切除的范圍。
(四)區域淋巴結清掃,SLNB或淺表淋巴結B超證實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應行區域淋巴結清掃。
(五)根據分期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1、如果手術能達到無瘤狀態,應行手術清除所有病灶。
2、如果手術不能達到無瘤狀態,則不宜行手術,而應行全身治療。
全身治療:
放療:黑色素瘤對放療不敏感,但在骨轉移、腦轉移、淋巴結清掃後殘留或復發和頭頸部mm患者(特別是鼻咽MM)。
化療: 晚期黑色素瘤預後差,以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為原則。
單葯:達卡巴嗪(主導葯物)、替莫佐胺、鉑類、 長春花鹼、紫杉醇(PTX)、福莫司汀。有效率均低於20%。
聯合用葯:與單葯相比,療效無明顯增加。
⑸ 色素痣的症狀,一般有哪些
色素痣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先天性的可大可小,大的甚至可以覆蓋身體的大部分,而後天性的一般相對會比較小,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多表現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者丘疹,也可為結節、疣狀或者乳頭狀。有些損害中央可有一根或數根黑毛。由於痣細胞的黑素含量不同,色素痣的顏色深淺也不同。顏色為黑、瓦青、淡藍、灰黑及漆黑色痣,為色素痣。痣的大小不一,面積大者為巨大色素痣。色素痣伴有毛發,稱為毛痣。色素痣較影響外觀,常惹人注目,有些會變成惡性腫瘤。
所以,應注意觀察,適時採取必要的措施,既要達到最佳美容效果,又要避免危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