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醒:皮膚出現以下五種症狀,警惕是惡性黑色素瘤!
首先了解痣和黑色素瘤~。
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根據痣細胞在皮膚內的位置不同,可將其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扁平皮損提示為交界痣,略高起皮損多為混合痣,而乳頭瘤樣皮損和幾乎所有半球狀和帶蒂皮損為皮內痣。
黑色素瘤:通常是指惡性黑色素瘤,由黑色素細胞惡變而來的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簡稱惡黑。惡性黑色素瘤多發生於皮膚,也可發生於黏膜(包括內臟黏膜)、眼葡萄膜、軟腦膜等部位。我國人群好發於肢端皮膚(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和甲下等部位)。
什麼樣的痣會變成黑色素瘤?
只有極少數痣在反復摩擦、反復刺激下,痣細胞增生過於活躍,才有可能會惡變成黑色素瘤。這些容易發生惡變的痣通常個頭會比較大、多生長在易於摩擦的部位(比如手掌、腳底、外陰、肛門等)、經常被太陽光暴曬。如果你身上的痣屬於這一類,那就要多留意了,一旦發現身上的痣突然變大或者突然隆起等異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腫瘤,易於轉移、死亡率也很高,大家千萬不能忽視。引起黑色素瘤的原因也比較復雜,除了痣的惡變,種族和遺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白種人的皮膚很容易受到日光損傷而誘導黑色素瘤,家裡如果有近親患黑色素瘤,那這個人患黑色素的風險也會增大。
如何鑒別痣與黑色素瘤️
主要遵循ABCDE原則:
區別一:黑色素瘤為不對稱,不規則的形狀。而我們身上普通的痣是比較規則的圓形或者是橢圓形。
區別二:黑色素瘤邊界模糊不規則,有的會出現鋸齒狀,而普通痣輪廓明顯。
區別三:黑色素瘤同時包含了黑色,棕色,白色,紅色等多種顏色,而普通痣顏色單一,分布均勻。
區別四:黑色素瘤的面積比普通痣要大,直徑>6mm,而普通的痣直徑≤6mm。
區別五:黑色素瘤表現為突然變大、破潰、出血、刺痛、周圍出現新生「黑點」等,而普通痣常年維持穩定無明顯變化。
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
白種人淺表擴散型最多見,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以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多見。
肢端黑色素瘤:多發生於手指、足趾、腳掌、手掌等部位。
黏膜黑色素瘤:多發生於鼻腔、口腔、食道、直腸等部位,這些部位不容易被發現,也更容易轉移。當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出現在鼻腔時,會頻繁出現鼻塞、鼻出血、頭疼等情況,發生在口腔的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吞咽困難、牙列松動等症狀。
黑色素瘤的檢查方法❓
1.皮膚鏡檢查;皮膚科醫生可以依據皮膚黑色素瘤的皮膚鏡特徵,初步對可疑的皮損進行判斷,為臨床活檢和治療提供依據。
2.病理檢查主要通過細針穿刺,取出部分病變組織,通過病理顯微鏡觀察是否有惡性黑色素瘤腫瘤細胞,由病理科醫生最終確診。
3.影像學檢查括:超聲,CT,磁共振(MRI),核醫學(PET-CT、PET-MRI)。
黑色素瘤的治療流程❓
手術切除:早期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一)明確診斷及分期
痣和色素斑有惡變傾向時,立即完整切除(切緣一般1-3mm),根據病理報告,確定腫瘤分期。
(二)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確定有無淋巴結的轉移。
(三)原發腫瘤的擴大切除術,根據病理報告中腫瘤的最大厚度決定擴大切除的范圍。
(四)區域淋巴結清掃,SLNB或淺表淋巴結B超證實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應行區域淋巴結清掃。
(五)根據分期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1、如果手術能達到無瘤狀態,應行手術清除所有病灶。
2、如果手術不能達到無瘤狀態,則不宜行手術,而應行全身治療。
全身治療:
放療:黑色素瘤對放療不敏感,但在骨轉移、腦轉移、淋巴結清掃後殘留或復發和頭頸部mm患者(特別是鼻咽MM)。
化療: 晚期黑色素瘤預後差,以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為原則。
單葯:達卡巴嗪(主導葯物)、替莫佐胺、鉑類、 長春花鹼、紫杉醇(PTX)、福莫司汀。有效率均低於20%。
聯合用葯:與單葯相比,療效無明顯增加。
② 皮膚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起源於神經管細胞的惡性腫瘤,可見於皮膚、黏膜、軟組織、眼睛和腦等部位,以皮膚黑色素瘤最為多見。早期皮膚黑色素瘤可治癒,中晚期皮膚黑色素瘤和非皮膚來源黑色素瘤預後差。
黑色素細胞:是一種樹突狀細胞,由神經管細胞分化而成,位於真表皮交界處。黑色素細胞伸出突觸深入到表皮上層,突觸將黑色素顆粒輸送到表皮。黑色素既能影響皮膚的顏色,又能吸收紫外線。當皮膚暴露於日光時黑色素細胞產生更多的色素使膚色加深。遺傳因素決定黑色素在皮膚細胞內的儲存和分布,並決定皮膚對日曬及其他光毒性效應的敏感性。
流行病學
1.年齡:50歲前發病率隨年齡逆增,50歲後發病率隨人群和性別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變化趨勢
2.非西班牙籍白種人常見,發病率:50歲前女>男,50歲後男>女
3.危險因素:黑色素瘤家族史、先天性巨大型色素痣、非典型痣、多發痣(> 50個)、易受慢性損傷和長期日光暴露的痣、消化道和生殖泌尿道的痣或色素沉著、外傷後遷延不愈的黑斑、老年性雀斑和金色或紅色頭發、藍眼、淺膚色人種
4.中國人黑色素瘤特點:發病率低、中晚期患者多、肢端皮膚黑色素瘤和黏膜黑色素瘤比例高、起病常與慢性損傷和炎乖相關
病理分理(4)
1.淺表擴散型黑色素瘤(SSM):70 %
部位:多發生於間歇性接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膚(如頭頸部、軀干皮膚)
肉眼:外觀不規則,顏色各異,以放射生長為主
鏡下:腫瘤細胞分布於皮膚基底膜淺層,在鱗狀上皮之間呈鉛彈樣或派傑樣播散。
2.結節型黑色素瘤(NM):垂直生長期的黑色素瘤亞型,侵襲性強,預後差
常見人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60歲以上老人和男性更多見
部位:常見於接受日光照射的部位
肉眼:快速生長的色素性結節,偶成息肉樣,可出血或形成潰瘍
3.惡性雀斑樣黑色素瘤(LMM):4%~15%
特點:生長較慢,少見轉移,老年人多見,預後較好
鏡下:非典型黑色素瘤細胞治真皮表皮交界處呈線狀或巢狀增生,下延至毛囊壁和汗腺導管,伴有嚴重的日光性損傷和真皮內非典型性黑色素細胞浸潤
4.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ALM):有色人中最常見
特點:侵襲性強,常由水平失長期迅速進入垂直生長期
好發部位:手掌、足掌、甲床(易忽略)
臨表
1.起源於良性痣:痣或色素斑增大、隆起、邊緣不規則、顏色改變、局部形成水泡、瘙癢、刺痛等
2.轉移:淋巴道→遠處(遠部淋巴結、皮膚、皮下組織、肺、肝、腦、骨等)
3.非皮膚來源者:
①原發部位:眼睛睫狀體、虹膜、脈絡膜、鼻腔、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黏膜和腦膜
②表現:原發部位腫物,易血行播散,預後差
警惕因素:
①形狀不規則,表面隆起;
②邊緣呈鋸齒狀,邊界不清;
③顏色改變;
④∮>6mm
⑤病變增大或出現潰病、瘙癢等病變
鑒別診斷:
黑色素瘤需與先天性巨大型色素痣、皮膚和黏膜黑斑、單純雀斑/雀斑樣黑色素細胞痣、非典型痣、基底細胞癌、皮膚鱗狀細胞癌和皮膚T細胞淋巴瘤等病變鑒別
一、治療原則
局限於區域淋巴結范圍內的皮膚黑色素瘤(I~III期)——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轉移性黑色素瘤——葯物治療為主,手術切除穩定的孤立病灶
二、手術治療
1.局部擴大切除術
(1)切緣可根據解剖部位、黑色素瘤類型和美容需求調整
(2)皮膚惡性黑色素瘤原位癌的外科切緣為0.5cm;
(3)腫瘤厚度≤1.0mm者外科切緣為1.0cm;
(4)腫瘤厚度:1.01~2.0mm者外科切緣為2.0cm;
(5)腫瘤厚度≥2.01mm者外科切緣為2.0cm
2.前哨淋巴結活檢術(SLNB)與治療性區域淋巴結清掃術
(1)原發腫瘤厚度<0.75mm者無需SLNB;
(2)腫瘤厚度>1mm者需行常規SLNB
(3)介於0.75~1mm之間,若存在原發灶潰瘍、有絲分裂指數>1/mm2或合並其他高危因素時需行SLNB
臨床診斷區域淋巴結轉移/前哨淋巴結活檢(+)——區域淋巴結清掃術
三、內科治療
1.局域性皮膚黑色素瘤的內科治療
(1)II B期和III期皮膚黑色素瘤(預後差)——干擾素輔助治療/定期隨訪
(2)多個區域淋巴結受累/腫瘤侵犯淋巴結外膜——輔助放療淋巴引流區,降低局部復發率
2.轉移性皮膚黑色素瘤的內科治療
(1)免疫治療:延長生存時間,首選靶向免疫檢查點的單克隆抗體。特點是單葯有效率低,療效持久。
(2)小分子靶向葯物治療: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
(3)細胞毒性化療治療——不延長生存時間
①單葯化療:達卡巴嗪、替莫唑胺、紫杉醇類或亞硝脲類;
②以達卡巴嗪、紫杉醇等為基礎的聯合化療;
③化療聯合干擾素、IL-2等細胞因子的生物化療
③ 這5個部位皮膚長出黑斑,可能是胃腸長息肉 當心發生癌變
多數老年人皮膚會長出所謂的「老人斑」,而經常曝曬在烈日下的人皮膚上也容易冒出黑斑,長黑斑固然是皮膚的問題,但也很可能是身體內部出現疾病的訊號。
這5個部位長黑斑,當心胃腸道長息肉
特別是如果黑斑長在嘴唇四周、口腔內部、鼻子、手指或腳趾側邊這5個部位,就要當心是胃腸長出息肉,而且不止一個的重要警訊,要慎防癌變發生的可能性。
黑斑是色素斑的一種,主要是皮膚的黑色素顆粒分布不均勻,導致局部出現比正常膚色深的大小斑點。而造虛簡成黑斑的原因,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日曬過度之外,還有包括因為壓力造成的內分泌失調、慢性肝腸胃疾病、化妝品使用不當等等。
黑斑息肉癥候群是什麼疾病?
但如果黑斑是長在嘴唇上或是口腔內壁黏膜,除了是補牙用的銀粉讓口腔黏膜染色之外,也有可能是一種叫做「黑斑息肉癥候群」(PJS)的疾病,又稱之為「珀茨-傑格斯癥候群」。
一般人很難把黑斑與胃腸息肉這兩種不相乾的東西聯想在一起,但這種「黑斑息肉癥候群」的典型表現就是嘴唇周圍、口腔內、鼻子、手指或腳趾側邊出現黑斑,而一旦進行大腸鏡檢查,往往會發現腸壁生了許多息肉,最多甚至可以多輪碰達上百顆。
黑斑息肉癥候群是一種以消化道錯鉤瘤 *** 肉和皮膚黏膜、肢端色素沉著為主要特徵的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發生率大約在2萬5000到30萬分之1 ,前面所說會出現黑斑的部位,手指、腳趾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淡化,但嘴唇周邊、口腔內黏膜與鼻子上的黑斑卻會持續存在。
黑斑息肉癥候群發生癌變的可能性不小
而有這些黑斑特徵的人有可能會並發胃腸道息肉,約50%的病人在20歲以前出現症狀,主要是腹痛、反復發作的腸套疊、胃腸道出血與血便。而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發生惡性腫瘤的可能性逐漸增加。
黑斑息肉癥候群合並出現惡性腫瘤最常見部位分別是小腸,結直腸,此外,胃部、食道和胰腺也有可能發生癌變。在30歲,40歲,50歲和60歲發生這些腫瘤的風險分別是1%,9%,15%和33%。
此外,女性患者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40歲,60歲發生乳癌的風險分別為8%與31%。女性患者還可發生卵巢腫瘤;男性患者則可能合並位於睾丸的支持細胞瘤。
發生黑斑息肉癥候群該如何因應?
一般在嘴唇或鼻子等部位出黑斑的患者往往會向皮膚科求診,希望藉由手術去除黑斑,但如果這些部位的黑斑外觀突然出現變化,就應該盡快就醫,並進行精密的檢查,而透過內視鏡的檢查去除胃腸道的小息肉,防止息肉增大或癌變。差桐褲
④ 不痛不癢卻致死率高!醫:皮膚出現5狀況當心黑色素瘤
【趙昭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惡性黑色素瘤
症狀說明 又稱黑色素細胞癌,為惡性度最高的皮膚癌,好發於老年人,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很容易轉移,致死率也很高,從發現到死亡僅數個月。臨床上,皮膚會產生不正常且不均勻的黑色素沉澱,不會痛也不會癢,會有向外擴散的現象。 依據不同的型態可區分為四型:- 結節狀黑色素瘤:外表呈現硬結節狀,侵入皮膚較深。
- 肢端黑色素瘤:主要出現在腳底或趾縫間,好發於東方人。
- 表淺擴散性黑色素瘤:出現比例最高。
- 小痣色素性黑色素瘤:主要是老年人長期曝曬在陽光下所造成,常出現在臉部且不容易轉移。
惡性黑色素瘤
症狀說明 又稱黑色素細胞癌,為惡性度最高的皮膚癌,好發於老年人,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很容易轉移,致死率也很高,從發現到死亡僅數個月。臨床上,皮膚會產生不正常且不均勻的黑色素沉澱,不會痛也不會癢,會有向外擴散的現象。 依據不同的型態可區分為四型:- 結節狀黑色素瘤:外表呈現硬結節狀,侵入皮膚較深。
- 肢端黑色素瘤:主要出現在腳底或趾縫間,好發於東方人。
- 表淺擴散性黑色素瘤:出現比例最高。
- 小痣色素性黑色素瘤:主要是老年人長期曝曬在陽光下所造成,常出現在臉部且不容易轉移。
- A (Asymmetry) 不對稱性:惡性黑色素瘤常呈現不規則形狀,且兩邊不對稱。
- B (Border) 邊緣不規則:黑色素瘤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
- C (Color) 顏色不均勻:惡性黑悶或色素瘤常參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等多種色調,而普通痣通常為棕黃色、棕色或是黑色。
- D (Diameter) 直徑:黑色素細胞瘤一般直徑都大於零點五公分以上。
- E(Elevation) 表面隆起:惡性黑色素瘤會從皮膚表面隆起,且表面不光滑,以此與普通痣區分。
⑤ 皮膚變黑病是怎麼形成的
什麼是皮膚黑變病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皮膚黑變病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麼大家知道皮膚黑變病怎麼治療嗎,皮膚黑變病痊癒能實現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黑變病
黑變病是面部皮膚主要是灰褐色色素沉著病的中年婦女。部分患者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有的女性病例可能與性腺、垂體、腎上腺皮質及其他內分泌紊亂有關。
黑變病的原因&黑變病的病因
黑變病的原因較多,部分患者尚不能找到明確的誘發因素。長期接觸瀝青、焦油、石油及其製品,其中含有蒽、菲、萘等化合物,具有很強的光敏作用,在日光照射下可使暴露部位皮膚產生炎症,留有色素沉著。
有些化妝品中含有礦物油及烴類化合物、香料、表面活化劑和防腐劑等,它們具有一定的光敏性,長期外用可誘發光敏性皮炎、黑素代謝紊亂、皮膚色素沉著。
另有一些黑變病患者缺乏維生素,營養不良,有些女性可能病例、性腺、垂體、腎上腺皮質的內分泌功能障礙。
黑變病的臨床表現
黑變病皮損主要累及面部,開始於顴顳部,逐漸波及前額、頰、耳周及頸側,少數病例可累及上胸和臂部。皮損初起為紅斑,日曬後有瘙癢感。日久損害變為網狀排列的色素沉著斑,灰紫色或紫褐色,境界不清。
黑變病典型的皮損發展應有三期
①炎症期
局部輕度紅斑,日曬後有瘙癢和灼熱感,少量糠秕狀脫屑;
②色素沉著期
紅斑消退,留有色素沉著斑,呈淡褐、黑褐色,患處可彌漫覆蓋微細鱗屑,似「粉塵外觀,可伴有毛細血管擴張;
③萎縮期
皮膚的色素沉著是有點郁悶。病程為慢性,自覺症狀不明顯。
黑變病診斷標准&黑變病做哪些檢查
黑變病的`診斷
中年女性,面部灰褐色色素斑,有長期接觸光感性物質史者診斷不難。但黑變病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黃褐斑
面部色素沉著斑,由於黑素僅沉著在表皮內,故為淡褐色,境界清楚,無炎症表現。
(二)艾迪生病
為皮膚黏膜、皺襞處色素沉著,還可累及牙齦等處,無明顯炎症,患者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症狀。
黑變病的治療用葯
尋找誘發因素,避免接觸焦油等光敏性物質。從事與瀝青、焦油、石油等光敏物質有關的工作者,應注意防護,避免在強烈陽光下操作。經常應用化妝品的女性如出現光敏現象,應立即停用,進行必要處理。對可疑致敏物做光斑貼試驗,對尋找發病原因有一定幫助。
1.全身治療
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
2.局部治療
外用3%~5%氫醌霜,或0.05%~0.1%維A酸脂。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於皮膚黑變病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皮膚黑變病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的對症治療才是比較好的治療疾病的態度哦。
⑥ 皮膚黑變病怎麼治療
皮膚黑變病未行特殊處理.。黑變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除去發病原因如果發病原因沒有除去則治療效果也是不理想的.由於皮膚黑變病的原因比較復雜故要認真加以尋找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另外皮膚黑變病的治療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收效因而要有足夠的耐心這一點務必明白.1)維生素C每日1~3克靜脈點滴或長期口服.2)外用3%氫醌霜或5~10%白降汞霜也可收到一定效果.3)較長時間內服六味地黃丸配合逍遙丸.4)生白術100克經年陳醋200毫升放於密閉容器中(忌鐵)浸泡一周後局部塗搽一日三次較長時間使用有較.5)黑紅糖20克鮮牛奶15毫升加熱溶化攪拌令勻塗於臉上10~15分鍾再以清水洗凈每天一次連用30~50次見效.6)牙皂綠豆粉花粉白附子僵蠶藁本防風白薇白芷香薷山奈甘松各25克碾磨為極細末每日晨起洗完臉以5份香脂1份葯末的比例調塗於面有良好效果.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病人的生活要有規律心情要愉快
⑦ 黑色素瘤的症狀、治療與預防
色素不規則的痣應由皮膚科醫生檢查是否有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開始於皮膚的色素生成細胞,稱為黑色素細胞。這些細胞會產生黑色素,而黑色素是皮膚、眼睛和頭發的顏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稱,所有皮膚癌中只有2%是黑色素瘤,因此非常罕見。這也很危險。在所有類型的皮膚癌中,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201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估計,將有87110例新的黑色素瘤病例和9730例死亡。
雖然男性通常在60多歲時被診斷為黑色素瘤,但女性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得黑色素瘤,根據家族史和陽光照射量,患病風險會增加。紐約市皮膚科醫生、紐約萊諾克斯山醫院主治醫師多麗絲•戴說,黑色素瘤是20多歲至30多歲之間女性的最高癌症殺手之一。戴告訴《生活科學》(Live Science),黑色素瘤最不常見,但最嚴重。根據皮膚癌基金會的研究,基底細胞和鱗狀細胞皮膚癌比黑色素瘤更容易發生,
的病因和危險因素暴露在陽光的紫外線下是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當陽光照射到黑色素細胞時,它們會製造更多的黑色素,使皮膚變黑。這會導致曬黑、雀斑或痣——其中絕大多數是良性的。
研究人員認為,足夠的紫外線照射會損害黑色素細胞中的DNA,導致它們失控生長成磨改腫瘤。在梅奧診所,曬黑的曬傷,使用曬黑床和過度暴露於紫外線輻射會增加黑色素瘤的風險。「KDSPE」「KDSPs」一種黑色素瘤通常起源於現有的痣,或者從其自身的病變激游姿開始,看起來像痣。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稱,50多個普通痣的人更容易患上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也更常侵襲皮膚白皙的人。皮膚中色素的減少意味著你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降低。據美國國家癌症協會(National Cancer Society)稱,高加索人患侵襲性黑色素瘤的幾率是非洲人後裔的30倍,
黑色素瘤最常發生在身體暴露於陽光直射的部位,如胳膊、腿、頭和臉。然而,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黑色素瘤可以在身體上任何含有黑色素的地方形成,包括眼睛和小腸。
「我有人在肚臍上有黑色素瘤,但那不是一個能大量暴露在陽光下的地方,」戴說它可以發生在你身體的任何地方。
一種類型的黑色素瘤,稱為肢端皮孔性黑色素瘤,可能出現在腳底、指甲下或手掌上的黑色或棕色變色。
因為黑色素瘤可以發生在身體幾乎沒有陽光照射的區域,醫生認為有以下幾種情況梅奧診所稱,基因和環境因素(包括紫外線照射)可能導致黑色素瘤,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
患者更容易患上黑色素瘤。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調查,10名確診為黑色素瘤的患者中有一名家族成員也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KDSPE」症狀和診斷「KDSPs」是黑色素瘤的最初徵兆,表現為一種不尋常的痣或對現有痣的改變。「KdSPE」「KDSPs」:一種形狀不對稱,但邊界不規則的痣,有不均勻的顏色,比鉛筆擦的直徑大,並且在外觀上有變化可能是黑色素瘤的徵兆。
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記住在痣中尋找的變化是指你的ABCs:a代表不對稱,B代表邊界,C代表顏色,D代表直徑,E代表進化,戴說,
一個痣出血或瘙癢也是黑色素瘤的警告信號。
訓練皮膚醫生可以進行從頭到腳的檢查,以發現任何不規則的痣。然而,根據梅奧診所的說法,診斷黑色素瘤的唯一方法是活組織檢查。
梅拉芬德掃描儀,一項與美國宇航局聯合開發的技術,也可以幫助醫生檢查可疑的痣。戴伊說,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美拉芬掃描和活檢超過10000個棕色痕跡的方法,並開發出了一種能提供病變信息的演算法。
這種掃描,從口袋裡掏出175美元檢查幾個斑點,可以在皮膚下面看0.08英寸(2毫米),戴說,而且不需要切割。
如果掃描發現這個部位可能是癌變的,醫生會對這個區域進行活檢,然後把它送到實驗室明絕,在那裡研究人員「觀察細胞的形態和分裂的速度,然後給我們一份報告,戴說:
是黑素瘤中最嚴重的一種皮膚癌。在MyHealthNewsDaily了解更多關於黑色素瘤的信息。治療
黑素瘤往往有良好的預後,當癌症被捕獲的早期。如果病變沒有擴散到皮膚表面,簡單的手術就足以治癒癌症。
「如果小於1毫米[0.04英寸],那麼我們只需把它切出一個很好的邊緣,國家癌症研究所估計被診斷為局限性黑色素瘤的人五年生存率為91.7%。幸運的是,84%的黑色素瘤病例是在這個階段被診斷出來的。
然而,根據NIH的說法,如果黑色素瘤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就很難治療。
如果黑斑深度超過1毫米,醫生可以做前哨淋巴結活檢,用染料檢查腫瘤是否擴散到淋巴結系統。然後,醫生們會切除這個斑點,以及染色的淋巴結,然後檢查這些淋巴結是否有癌症。戴說,如果前哨淋巴結沒有癌細胞,那麼癌細胞可能還沒有擴散,醫生也不必切除更多的淋巴結。
如果一個人有黑色素瘤,醫生還會檢查他的頭部和胸部。
「每個癌細胞都有它喜歡去的地方。」黑色素瘤喜歡進入大腦和肺部,所以我們做胸部X光和腦部掃描。
如果黑色素瘤已經在皮膚下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五年生存率是62%。如果黑色素瘤擴散到身體的遙遠部位,5年生存率為16%,
黑色素瘤擴散到皮膚以外的人可能需要化療、放療或生物療法來治療癌症。傳統的化療對黑色素瘤效果不好,但許多患者使用干擾素,一種有助於免疫系統的蛋白質。
「[但]不幸的是,干擾素不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因為它在晚期病例中能延長11個月左右的壽命,但它是一個痛苦的11個月,」戴說。
現在,醫生可以繪制每個人的黑色素瘤圖譜,看看它是否有可以用化療治療的基因模式。」戴伊說:「如果真的發生了,一些特定的化療葯物會起到更好的作用,並且有更大的緩解和長期生存的機會,副作用也更少,轉移或擴散的黑色素瘤過去是一種死刑,但現在基本上是一種慢性病,她說:
國家癌症研究所有一份黑色素瘤的當前葯物和治療清單。目前有許多醫學試驗正在進行,可能有新的治療黑素瘤的方法。
預防預防黑素瘤可以是一個終身的任務,但它只需要採取一些簡單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風險。
避免日光浴床是一個簡單的步驟,就像常年使用防曬霜一樣。選擇SPF等級高的防曬霜,以獲得最佳保護。」即使在陰天,也要使用至少30磅/平方英尺的防曬霜。以下是一些關於防曬霜的重要信息。Wea公司戴上戒指的帽子,戴上護目鏡,穿上緊密編織的衣服,也是阻擋紫外線的好方法。
最後,在中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遠離陽光,在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可以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輻射。
「遠離陽光,定期做皮膚癌篩查,這樣如果你發現了,「你很早就發現了,」戴說,
由Alina Bradford,Live Science撰稿人補充報道。
補充資源
國家癌症研究所:眼內(眼)黑色素瘤美國癌症協會:了解癌症黑色素瘤研究基金會的基因檢測:臨床試驗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