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艾滋病皮膚會乾燥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艾滋病皮膚會乾燥嗎

發布時間: 2023-05-25 17:24:04

❶ 艾滋病的身體反應

如果你不是高危人群,是不必擔心的

艾滋病機會感染的臨床表現
所謂機會感染,即條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襲力較低、致病力較弱的微生物,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不能致病,但當人體免疫功能減低時則為這類微生物造成一種感染的條件,乘機侵襲人體致病,故稱作機會性感染。屍檢結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於機會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機會感染的病原多達幾十種,而且常多種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蟲、病毒、真菌及細菌等的感染。

1.原蟲類

(1)卡氏肺囊蟲肺炎:卡氏肺囊蟲是一種專在人的肺內造穴打洞的小原蟲。人的肉眼看不見,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養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蟲肺炎主要通過空氣與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後,免疫功能受到破壞,這時卡氏肺囊蟲便乘虛而入,在病人體內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滿滲出液和各種形態的肺囊蟲,造成肺部的嚴重破壞。 卡氏肺囊蟲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種不常見的感染,過去僅發現於戰爭、飢餓時期的嬰幼兒,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白血病患兒。卡氏肺囊蟲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個常見死因,在60%以上的艾野李困滋病患者中屬於最嚴重的機會感染,約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發生一次卡氏肺囊蟲肺炎。 艾滋病患者合並卡氏肺囊蟲肺炎時,首先有進行性營養不良、發熱、全身不適、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以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病程4~6周。發熱(89%)和呼吸急促(66%)為肺部最常見的體征。某些人肺部還可聽到羅音。卡氏肺囊蟲肺炎常復發,病情嚴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見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蟲肺炎病人胸片顯示兩肺廣泛性浸潤。但少部分患者(約佔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極少異常。據對180例卡氏肺囊蟲肺炎X線胸片檢查所見,表現為兩側間質性肺炎的77例,間質及肺泡炎症45例,肺門周圍的間質炎症26例,單側肺泡及間質炎症24例,未見異常者8例。 肺功能測定示肺總量及肺活量下降,隨著病程的進展而進一步加劇。 氣管鏡或肺穿刺所取之標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蟲,有時還可以查到其它病原體,此時為混合性機會感染。本病病程急劇;亦可緩慢,終因進行性呼吸困難、缺氧、發展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達90%~100%。

(2)弓形體感染:艾滋病人得弓形體感染主要引起神經系統弓形體病,其發生率為26%。臨床表現為偏癱,局灶性神經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發熱等。CT檢查可見單個或多個局灶性病變。依據組織病理切片或腦脊液檢查可見弓形體。極少數弓形體累及肺部(1%)。該病是由寄生性原蟲動物鼠弓漿蟲所致的一種動物傳染病。人的感染途徑,先天性感染是由母親經胎盤傳給胎兒。後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組織囊蟲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3)隱孢子蟲病:孢子蟲是寄生於家畜和野生動物頌念的小原蟲,人感染後,附於小腸和大腸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瀉,病人表現為難以控制的大量水樣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診斷靠腸鏡活檢或糞便中查到原蟲的卵囊。

2.病毒類

(1)巨細胞病毒感染:根據血清學調查表明,巨細胞病毒廣泛存在,多數巨細胞病毒感染者無症狀擾數,但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在尿、唾液、糞便、眼淚、乳汁和精液中遷延排出病毒。並可經輸血、母親胎盤、器官移植、性交、吮哺母乳等方式傳播。艾滋病伴巨細胞病毒感染時,常表現為肝炎、巨細胞病毒肺炎、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皮疹等。確診巨細胞病毒感染必需在活檢或屍解標本中找到包涵體或分離出病毒。根據Guarda等對13例艾滋病人屍解的研究,最常見的診斷是巨細胞病毒感染(12例),其次是卡波濟氏肉瘤(l0例)。所有12例巨細胞病毒感染均為播散性,並且經常影響兩個或多個器官。

(2)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直接接觸和性接觸,也可經飛沫傳染,病毒可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粘膜或破報皮膚侵入人體。孕婦在分娩時亦可傳給嬰兒。感染病毒後可引起艾滋病患者皮膚粘膜損害、累及口周、外陰、肛周、手背或食道以至支氣管及腸道粘膜等,以唇緣、口角的單純皰疹最常見,其損害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皰,基底稍紅,水皰被擦破後可形成潰瘍,其潰瘍特點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繼發感染,症狀多較嚴重,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損部位可培養出單純皰疹病毒,活檢可查到典型的包涵體。

(3)EB病毒:該病毒在艾滋病人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可檢測到EB病毒抗體,EB病毒可致原發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貧血、淋巴結腫大、全身斑疹,T細胞減少等。

3.真菌類

(1)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真菌,常存在於正常人的皮膚、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和陰道粘膜上,可從皮膚和粘膜分泌物、大小便、痰液中培養出來。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或機體菌群失調時,可使白色念珠菌變為致病菌導致念珠菌感染。可分為皮膚念珠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後者多見為鵝口瘡--口腔粘膜、舌及咽喉、齒齦或唇粘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剝離,露出鮮濕紅潤基底。多見於嚴重疾病的晚期,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性戀者持續有鵝口瘡無其他原因解釋時,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將發展為艾滋病的指征。念珠菌性食道炎可造成吞咽困難及疼痛或胸骨後疼痛,食道鏡檢查可見食道粘膜有不規則潰瘍和白色偽膜。其它尚有念球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內臟念珠菌病等。 皮膚、粘膜念珠菌病的診斷有賴於臨床表現和求助於真菌檢查。

(2)隱球菌病:是由新型隱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容易經呼吸道,偶可經腸道或皮膚入侵致病。隱球菌腦膜炎是艾滋病常見的並發症。有很高的病死率,表現為發熱、頭痛、精神錯亂及腦膜刺激症狀。肺部隱球菌,以亞急性或慢性發病,伴咳嗽、粘痰、低熱、胸痛、乏力、X線檢查為非特異性改變。對隱球菌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真菌檢查確診。

4.細菌類

(1)結核桿菌:結核病常發生於有艾滋病感染但尚無艾滋病的病人,這可能因為結核桿菌的毒力強於其它與艾滋病相關的病原體,如卡氏肺囊蟲等,所以結核病更易發生於免疫缺陷早期。 74%~100%的艾滋病感染伴結核病人有肺結核,其症狀和體征常很難鑒別於其他艾滋病相關的肺部疾病。 艾滋病患者常表現為擴散性的感染。艾滋病感染病人並發結核最突出臨床特徵是高發肺外結核,艾滋病伴結核病人或發現結核而診斷艾滋病人中70%以上有肺外結核。艾滋病伴肺外結核最常見的形式為淋巴結炎和粟粒性病變,還常波及骨髓、泌尿生殖道和中樞神經系統。

(2)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為艾滋病的重要並發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腎、血液、骨髓、胃腸道、淋巴結等,其表現為發熱、消瘦、吸收不良、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實驗室檢查為非特異性,確診靠病原分離培養及活檢。

(3)其他常見的致病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淋球菌等均可引起機會感染。

❷ 艾滋病早期皮疹是否很大很癢

艾滋病的發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的其中一個就是皮膚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皮膚疹子——皮疹。這個症狀是艾滋病初期發病出現的,高燒不降,嘔吐腹瀉,身體全身不適無力,淋巴結出現腫大,各種炎症中的一種症狀。有的艾滋病患者初期並不會出現皮疹,而有的艾滋病患者則會一次性出現好幾種症狀,包括皮疹。
艾滋病初期皮疹和一般皮疹是相似,艾滋病初期出現的皮疹也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很多人問艾滋病初期皮疹癢嗎?答案是不一定的。
因為和一般性的皮疹幾乎是一樣的,所以疼痛感和瘙癢感也是因為病症的不同而不同的。
比如說,有的艾滋病病人和出現類似蕁麻疹一樣的疹子,蕁麻疹我們大家都知道,很是癢,是越癢越撓,越撓越起,還是一片一片的起,多的時候看起來非常恐怖?這樣艾滋病初期皮疹是癢的。
還有的艾滋病初期會出現像腳氣,魚鱗病那些的疹子,症狀是乾燥,皸裂,出現紅色或者紫色的疹子,脫皮掉屑,這樣的皮疹有著疼痛感的癢。
艾滋病初期的皮疹還有的就像皮膚被燙傷後起的水泡,水泡擠破之後會有液體流出,這樣的水泡是疼痛的。
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棕色的斑點,或者大片大片的斑塊也是艾滋病患者初期經常出現的皮疹。這樣的皮疹嚴重損傷了皮膚的表層,嚴重的時候,大片大片的連接起來,各種顏色混雜在一起,呈現在人的身體上面。看起來非常的恐怖可怕。
還有就是膿包,這也是艾滋病長期皮疹的常見的一種疹子,裡面有黃濁的液體,和臉上起的粉刺很像,又癢又疼的折磨人。
最難治的艾滋病皮疹是疣,這種皮疹有多種類型,通常發生在人體私密的部位,但是這種皮疹並不是常在艾滋病初期出現,通常艾滋病發病後出現。
另外,艾滋病初期皮疹癢的話,由於艾滋病,患者的皮膚相較於正常人來說是非常脆弱的,若是損傷或者不小心撓破出血的話,血是很難止住的。
總的來說,艾滋病並發的皮疹是疼癢難耐,讓艾滋病患者身心都非常受折磨的疾病。

❸ 艾滋病皮疹

艾滋病對於免疫系統來說是毀滅性的,因為艾滋病毒能夠直接消滅人體的免疫細胞,導致人體根本沒有免疫力了,很多時候人的死亡不是因為艾滋病,而是因為艾滋病破壞了免疫系統導致的一些並發疾病,通常艾滋病會長皮疹的,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艾滋病皮疹的相關知識吧。

艾滋病皮疹什麼樣

艾滋病皮疹跟普通皮疹是不一樣的,那麼艾滋病皮疹什麼樣的呢?

艾滋病的皮疹可以出現在艾滋病病程中的兩個時期,也就是第一期的急性期和第三期的艾滋病期。急性期的皮疹可以是斑疹、丘疹,也可以是痤瘡樣的皮疹,特別是出現在上胸背部,皮疹的損害是比較粗糙的,但是一般不會有疼痛或者瘙癢的感覺,口腔和生殖器的皮損是比較常見的。第三期艾滋病期的皮疹是由於各種機會性感染所導致的,因此它的皮疹特點取決於是什麼感染,如原蟲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腫瘤等等都可以引起皮疹。

艾滋病感染者出現帶狀皰疹,常常是艾滋病發病的前兆,皰疹大多數發生在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的部位,伴有劇痛、潰爛和出血壞死,或者是呈水皰樣。其他的病原體的感染會出現其他病原體相對應的皮疹。由於艾滋病感染者的免疫力是非常低的,因此皮疹可能會遷延不愈,症狀會比較重。

艾滋病皮疹跟濕疹的區別

艾滋病皮疹跟濕疹有時候會搞混的,那麼艾滋病皮疹跟濕疹的區別有哪些呢?

艾滋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性接觸進行傳播,是由於感染HIV病毒而引起的,可以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或者惡性腫瘤。在感染的初期患者容易出現一些皮疹,這種皮疹是沒有特異性的,表現形式可以為各種各樣的,比如說皮膚脫屑、乾燥、瘙癢、皰疹、紅斑疹、丘疹等等,它跟一般的濕疹是沒有明顯的區別的。

因為艾滋病的皮疹是沒有特異性的,我們不能通過皮疹來確診艾滋病,必需進行HIV抗體的篩查,然後再進行艾滋病的確診,只有這樣才能確診是艾滋病。一旦確診是艾滋病,要盡快給予積極的抗病毒治療。

艾滋病皮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艾滋病皮疹和蕁麻疹都是皮膚病,那麼艾滋病皮疹和蕁麻疹的區別是什麼呢?

艾滋病皮疹一般呈細小的暗色斑塊,略微高出皮膚,好發位置在頸部,胸背部偶可出現,皮膚白皙的人,皮疹呈深紅色或紅褐色;皮膚顏色深的人,皮疹呈紫色或黑色。丘疹性蕁麻疹是嬰幼兒和兒童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本病的發生和昆蟲叮咬有關,皮疹多發生在軀乾和四肢的伸側面,皮疹呈略帶紡錘型的紅色風團樣表現,大小不一,皮疹頂端常帶有小水泡。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無臨床症狀,但大部分HIV感染後6日至6周可出現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臨床症狀,艾滋病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廣泛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腋和腹股溝淋巴結。淋巴結腫大直徑1厘米左右,堅硬、不痛、可移動,時間超過三個月。

艾滋病皮疹有什麼特徵

艾滋病患者很多都是會有皮疹的,具體來說艾滋病皮疹有什麼特徵呢?

如果是艾滋病發病期:可出現比普通人嚴重的體癬,出現邊界比較清楚的鱗屑性紅斑、皰疹,甚至有時會出現全身泛發性皰疹。還有嚴重的脂溢性皮炎,在鼻翼、頭皮出現鱗屑、紅斑,鱗屑較正常人嚴重。還有像梅毒疹的一種表現,會在軀干或掌跖部位出現斑疹,而沒有任何症狀。在發病期間皮疹如果不經過治療會越來越嚴重,一般不會自行痊癒,所以需要到皮膚科對病原體進行針對性治療,皮疹才會逐漸好轉。

如果是病毒血症時期:此時皮疹特點沒有特異性,可能是全身性斑丘疹,也可能是局部紅斑、丘疹,一般沒有自覺症狀,不瘙癢也不疼痛。若不治療,經過1-3周左右可自行消退。

❹ 人類首次感染艾滋病的時間或被提前,艾滋病早期皮膚會有哪些變化

艾滋病對於人體的傷害很大,並且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艾滋病不是一種急性病,而是會在身體裡面潛伏很長時間,一點一點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各器官會壞死、衰竭導致人死亡。

紅疹

起初剛感染艾滋病的時候,病毒會首先侵犯免疫系統,必然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皮膚會出現紅色的小疙瘩,那麼就要引起注意。

艾滋病病毒在正常的環境之下很難生存,艾滋病病毒不通過空氣、食物、水這些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艾滋病病毒也不能通過蚊子咬了一個艾滋病病人,然後再傳播到一個正常人身上。

一旦懷疑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時候,要盡早去正規醫院做檢查治療,也要動員與自己有過性接觸的人接受檢查和治療。

❺ 艾滋病來襲,皮膚或會出現4種情況,別只當成普通「皮膚病」

現在是「恐艾」時代,隨著性思想開放,艾滋病的人群逐年攀升,尤其是性慾較旺盛的年輕人以及缺乏夫妻生活安全知識的老年人。皮膚異常是艾滋病的首發症狀,如皮膚紅疹、破潰或長皰疹等,尤其是皮膚有以下4種情況時還需進一步做檢查,看看是不是艾滋病。

1、軟疣

發生高危夫妻生活後,突然發現身體上有軟疣,呈現蠟樣光澤型且中間凹陷,疣體生長的越來越多,應高度懷疑艾滋病。

2、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持續兩個星期仍然沒有好轉,皮膚上出現淺黃色或發白的丘疹,中間凹陷或有潰瘍時也應該警惕艾滋病。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減弱,免疫力差,易受到致病菌入侵,最常見的莫過於帶狀皰疹,若反復出現帶狀皰疹且伴有劇烈疼痛,還需及早就醫。

3、粘膜白斑或潰爛

多數艾滋病患者粘膜易發生異常,如黏膜上有白斑或潰爛,以上症狀主要集中在肛門周圍、尿道口、生殖器周圍以及口咽部。

4、玫瑰糠疹或皮疹

感染艾滋病病毒進入感染期時,7成以上的患者皮膚上有粘膜症狀,其主要症狀是血性皮疹,又或是玫瑰糠疹,主要集中在手臂、臉以及軀乾等,除了瘙癢外,也會出現紅斑和脫屑。

1、潔身自好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做到潔身自愛,拒絕有一夜情。大多數艾滋病是由性行為所傳播的,病毒可通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傳播,因此應忠誠性伴侶。只要沒有生育需求,夫妻生活時一定戴上安全套,不僅僅避孕,而且也能防止多種性傳播疾病,其中也包括艾滋病。皮膚和黏膜表面有傷口時不能近距離接觸艾滋病患者,以免使得艾滋病病毒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

2、不能和他人共用個人用品

不能和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須刀,因為刷牙或刮臉時可能會在牙齦或臉上留下創口,使得艾滋病病毒經過血液傳播。不要去小診所拔牙,也不要去小地方紋身和刺青以及穿耳洞,因為以上行為都屬於有創的,所有器械沒有嚴格消毒或消毒不徹底,往往因為接觸被感染的血液而傳染病毒。另外,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和輸注血製品。

3、備孕前做檢查

母嬰傳播也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備孕前應去正規醫院做艾滋病抗體檢測,懷孕期間不能吸毒吸煙,夫妻生活時堅持佩戴安全套。

溫馨提示

目前為止,無任何葯物或特殊手段徹底根治艾滋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但不小心發生高危性行為後應多留意自身變化,一旦出現持續性發熱、皮膚異常、淋巴結腫大、體重進行性下降、嗜睡以及全身乏力等,應及早去醫院檢測HIV抗體以及病毒載量。另外,發生高危性行為後應及時做好補救工作,72小時內應服用艾滋病阻斷葯物,越早用葯,阻斷效果就越好。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健康 明星計劃#

❻ 感染艾滋病皮膚上會有什麼症狀一般多長時間才看的出來

皮膚症中滑狀是艾滋病的症一狀之,感染性損害為口腔的稱弊正口腔扁平濕疣。脂溢性皮炎發生愛滋病前驅期可見雙頰、顴部、頭皮、耳後及租培悔胸部有的似紅斑狼瘡,似銀屑病,有的皮膚乾燥、魚鱗病、膿皰性毛囊炎、瘙癢性皮疹等。

❼ 艾滋病的症狀

人體感染HIV後到發展為愛滋病,可以分為4個臨床期,但不是每個感染HIV的人都一定出現4個臨床期。部分人(60%-70%)感染HIV的初期尚未出現症狀,即無症狀攜帶者,月25%-30%在3-5年內,表現為愛滋病相關綜合征(ARC),以後約10%-25%再發展為典型的愛滋病,大概在10年內,50%-75%將發展為愛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發生於感染後2-6周,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症狀,發熱、頭痛、肌關節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結腫大,有的像單核細胞增多征。有10%出現腦膜炎症狀,腦脊液中單核細胞增多,蛋白質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狀輕微,常易忽略。一般持續3-14天,然後大部分病人進入無症狀期,而部分病人則持續發熱,淋巴結腫大,消瘦。此時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細胞輕度增高,淋巴細胞減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出現血清HIV抗體陽性時間延遲,一般為輸血感染後2-8周,性交感染後2-3個月。

潛伏期為無症狀感染期,本期除HIV抗體陽性外,無自覺症狀和陽性體征。潛伏期長短不一,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數可達15年。

愛滋病相關綜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稱為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本期實際屬於愛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現愛滋病的基本特徵但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多見於頭頸部淋巴結、胸腺乳突肌後緣淋巴結,一般至少有2處,可有脹痛或壓迫神經痛。50%的病人出現低熱、盜汗、消瘦、腹瀉,酷似結核病,或有瘙癢性皮疹,消瘦不能以發熱或營養不良解釋,1/3的病人的體重減輕在10%以上。有的病人出現神經紊亂、頭痛、抑鬱或焦慮。3/4的病人脾腫大,出現不名原因的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減少,T4細胞數<400mm3,T4/T8<1, HIV抗體陽性,部分患者經常或反復出現條件性感染,如腳癬、念珠菌感染、濕疹、皰疹等,雖然不很嚴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典型的愛滋病(full blown AIDS)主要表現為獲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條件性感染(或稱機會性感染)、惡性病變和多系統損害。條件性感染常見的有:

(1)卡氏肺囊蟲肺炎(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50%-60%的病人並發此病。卡氏肺囊蟲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後不構成威脅,但對有免疫缺陷的的愛滋病病人確是主要的病死原因。卡氏肺囊蟲肺寄生於肺泡及小支氣管,阻礙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紫紺。診斷主要依據肺部X線檢查、痰和免役學檢測。在寄生蟲感染中,出PCP外還有弓漿蟲病(toxoplasmesis)。愛滋病婦女感染此蟲後可胎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死產或胎兒的腦月眼的損害、小腦畸形和視網膜炎等;成年人感染後則出現腦困態瞎膜炎、癲癇等。隱孢子蟲病也是愛滋病發生腸道感染的常見病之一,引起嚴重的霍亂樣水瀉便、每日5-10次不等。

(2)真菌性感染其中以口、咽、腸道的白色念球菌常見,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較重,出現口咽白膜,剝脫後灼痛,流涎,吞咽困難,腹瀉大便呈綠色或黏液便。此外還有肥、腦的隱球菌病,肺部麴菌病,組織胞菌病(histoplasmosis)。

(3)細菌性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結核,其次是淋巴結核、腸結核。因治療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與結核類似的鳥結合分支桿菌感染,症狀與結核類似,因對常用抗菌葯有耐葯性閉掘,也常導致愛滋病病人死亡。

(4)病毒性感染常見的有皰疹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多發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門,水皰較多,炎症反應較重,常致壞死、潰瘍、劇痛,持續時間長。愛滋病並發帶狀皰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現帶狀皰疹則常是愛滋病發病的預兆。皰疹多發生在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部位,距痛,常潰爛或出血壞死,或呈水皰樣。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軟疣亦不少見,多發生在外陰,腋下部位。還有乳頭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尋常疣、尖銳濕疣。並發肝炎病毒感染的發生率可高達76%-95%,巨細胞病毒感染亦常見,汪空表現為肝炎、肺炎或視網膜炎。

惡性病變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稱多發性出血性肉瘤,並發率在20%-40%,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愛滋病病人,與經典餓KS不同之處是多發生在上半身,面(鼻樑、耳後)、口腔、咽、陰莖等處,表現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結節、浸潤性斑塊,褐紅、紫紅到藍紫色。開始出現時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誤認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繼續擴展後常色澤加深或深紫色周圍有少許水腫。單個結節常成橢圓形,在軀乾的皮疹常沿皮紋分布,像玫瑰糠疹或類似二期梅毒。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後期結節可融合成潰破。多數病人(70%)內臟也被累及,最常見為胃腸道、淋巴結、其次為肺。胃腸道KS多無症狀,亦很少出血。淋巴結腫大可引起淋巴迴流障礙所致的水腫(陰囊),肺部病變用X線檢查難與肺部感染區別。

非何傑金淋巴瘤95%發生與淋巴組織外。骨髓受累則發熱、貧血,血象及骨髓異常。腦被累及時症狀無特異性,腦脊髓正常。消化道淋巴瘤表現為腹脹、腫塊、排便異常或出血。

多器官系統損害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急性HIV腦膜炎、亞急性腦炎、進行性多灶性腦血質病、脊髓炎及周圍神經病變。亞急性腦炎的病變後果就是腦萎縮,引起進行性痴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類似精神病症狀,約30%有肌陣攣。

心血管損害。可發生心包炎、心肌病變、心內膜炎,可能與巨細胞病毒感染及各種條件性感染、營養障礙、葯物毒性等有關。

HIV相關腎病。HIV可能引起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巨細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復合物腎炎,可致膜性腎炎,發現腎損害後常在16周內死亡。

皮膚黏膜病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損害為口腔的毛壯白斑病,又稱口腔扁平濕疣(oral cendylomaplanus,OCL)表現為舌的側緣或舌背或頰黏膜出現白斑,表現為被有較厚的毛狀粗糙突出,難剝落,表現特別,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脂溢性皮炎可發生在愛滋病前驅期,皮損好發於雙頰、顴部、頭皮、耳後及胸部,在紅斑基礎上被有大片油污狀鱗痂,比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嚴重。有的顴部紅斑似紅斑狼瘡,有的表現為大片角化性脫屑,似銀屑病,可發展為紅皮病。有的愛滋病病人可伴發皮膚乾燥、魚鱗病、嗜酸細胞性膿皰性毛囊炎、瘙癢性皮疹等。

視網膜炎。發生率可高達75%,是本病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❽ 艾滋病初期症狀

有症狀,不一定就是感染了艾滋

有的人恐艾會出現艾滋症狀的

有的人有別的病,也會出現症狀的

所以唯恐一的辦法就是檢測

網路搜索 艾友網 艾滋病檢測試紙網站

您好!艾滋病初期症狀有
皮炎、紅腫、水皰、膿皰、細菌性感染 典型的表現是在口和鼻周圍出現一片斑狀微小的水皰。在面部、頭皮和軀體皮膚出現嚴重的油性鱗屑。干皮病、皮膚老質化、毛囊炎。在直腸和肛門周圍出現單純皰疹的水皰,在手、足和長胡須的部位發現新生的疣。足部出現嚴重的黴菌感染現象。

❾ 高危一周後皮膚乾燥且發黃,咳嗽,咽炎,盜汗,腳背長四個包,舌苔有紅點,腹瀉是艾滋病嗎

艾滋病沒有特殊的症狀,所以,憑症狀不能診斷是艾滋病。建議3周後去醫院做個抗hiv抗體測定,如果是陰性,那就沒有什麼事了。

❿ 高危後皮膚乾燥起疹是艾滋病嗎

樓上的,該說你幾句了,別人有了困難,你不但不安慰別人,還進行嘲笑,實在是素回質問題。
如果答真是有艾滋病的話,艾滋病是有幾年的潛伏期的,出現這些症狀和艾滋病無關。6個周的窗口期,建議你過6個周以後去當地疾病防治中心免費檢測一下,如果呈陰性就沒事。以後為了家人、朋友、戀人,以後可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