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熱毒皮膚乾燥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熱毒皮膚乾燥

發布時間: 2023-05-19 08:03:49

① 脫疽·熱毒傷陰證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定義
  • 4 症狀
  • 5 辨證分析
  • 6 治法
  • 7 方葯治療
  • 8 關於脫疽
  • 9 參考資料
  • 附:
    • 1 古籍中的脫疽·熱毒傷陰證

1 拼音

tuō jū ·rè dú shāng yīn zhèng

2 英文參考

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injuring yin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13)]

3 定義

脫疽·熱毒傷陰證(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injuring yin)是指熱毒傷陰,以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多呈乾性壞疽,舌質紅,舌苔黃,脈弦細數為常見症的脫疽證候[1]。

4 症狀

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呈乾性壞疽;口乾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

5 辨證分析

病邪郁久化熱,熱毒內盛傷陰,陰虛失養,則世衫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熱毒內盛,陰虛失養,則趾(指)呈乾性壞疽;陰虛則口搜雀腔干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6 治法

脫疽·熱毒傷陰證治宜清熱解毒,養陰活血。

7 方葯治療

可用顧步湯加減。

8 關於脫疽

脫疽(gangrene)為病名[2][3]。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2]。又名脫骨疽、脫癰、脫骨疽、脫骨疔、敦癰、甲疽、蛀節疔[2]。是指發生於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壞死,嚴重時趾(指)節壞死脫落的慢性周圍血管疾病[1]。多發於足趾,潰久則趾自落、故名脫疽[2]。其臨床特點是好發於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見,初起趾(指)間怕冷,蒼白,麻木,間歇性跛行,繼則疼痛劇烈,日久患趾;(指)壞死變黑,甚至趾(指)節脫落。好發於青壯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國北方較南方多見。

在《黃帝內經靈樞·癰疽》中即有關於本病的記載,雲:「發於足趾,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歲岩

脫疽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粥樣硬變[2]。

② 皮膚乾燥吃什麼

就像每天都呼吸著愛情的空氣,還是鬧不明白「愛情是什麼」一樣,越是與我們距離近得幾乎貼著鼻子的東西,越是容易讓人迷糊。提起肌膚補水、保濕,相信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還存有新鮮感了,秋天的主要天氣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肌膚自然而然的就會鬧起水荒。可是皮膚乾燥怎麼辦呢?皮膚干在出什麼比較好?
海帶
海帶中的碘能被人體吸收後,促進有害物質、病變物和炎症滲出物的排除,同時海帶含有一種拿謹山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
蜂蜜
常吃蜂蜜能達到排出毒素、美容養顏的效果,補水還得從體內開始調養,針對乾燥的皮膚需要補水。
牛奶
牛奶很多人認為秋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人體因晌芹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進入秋季,開始感到皮膚有緊綳感的人應該不會少,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的乾燥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再加上現在的人工作繁忙,經常在電腦前熬夜加班導致睡眠不足,肌膚更加乾燥,秋季風沙較大,也容易造成皮膚乾燥,那皮膚乾燥吃什麼呢?除了日常選用一些適合自己的化妝消中品外,食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③ 乾燥,熱毒上亢,肺氣不足日常應該怎麼養肺呢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高發季節,很多人容易出現唇乾舌燥、咽乾咳嗽的症狀,若是人們久咳不停,還容易損傷肺部,引發肺炎等。

所以在秋季,人們應多吃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物,日常多補充水份,收斂肺氣早睡早起,才能夠保持機體的充沛活力。

日常多做輕松平緩運動,既能降低元氣損耗,還能舒展筋骨,護陰津,肺部潤養防乾燥,入秋後還可適當進行中葯泡腳,泡腳可以去除體內乾冷、防止感冒等。


從中醫角度來講, 肺主氣、司呼吸 ,肺主一身之氣,肺朝百脈、助心、主治節,主宣發肅降,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也就是說肺在中醫角度具有 主氣、助血、通水道 的作用,從西醫角度來講具有 通氣和換氣 的功能。

肺部通過動態的循環維持了機體正常呼吸需要,通過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運轉,還能避免機體受外邪之氣侵襲。棚鎮


中醫葯角度來講,肺部燥熱問題都有哪些表現或症狀呢?

常見為 乾咳無痰 或痰少而黏、痰少或痰中夾有少許血絲,伴有 舌紅少苔 、五心煩熱、兩顴發紅、 潮熱盜汗 、午後低熱等症狀。

或見 口鼻、唇咽乾燥 、皮膚乾燥,尿少且大便干結,舌苔薄而乾燥少精,或微有發祥旅熱、風寒, 無汗或少汗 ,脈浮數或浮緊等情況。


秋季乾燥,就容易引起肺部燥熱的發生,那麼一般都是什麼造成的呢?

1、外部因素

秋季多為 乾燥天氣 ,容易出現久晴未雨的氣候,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乾燥的空氣容易隨著機體呼吸侵襲人體肺部,出現乾咳少痰,甚至出現肺絡受損、痰中帶血等。

2、內部因素

病人本身患有陰虛內燥之症,且伴有久咳未治癒者,容易引起 肺氣不足 等,而有些病人自身患有感冒、哮喘等病症,加上環境等影響,也容易引起肺部燥熱等表現。


隨著氣候氣溫的變化,不同季節中,人們總結了對於不同機體的養護方法,而秋季對於人們的呼吸系統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肺部疾病也成為秋季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醫對於養肺,通常分為八種方法,那麼養肺八法都有哪些呢?

1、宣肺

宣肺,即為宣通肺氣,對於化痰止咳, 麻黃、北杏仁 等中葯為代表葯。

2、肅肺

肅肺,在於肅清痰火水飲,用於肅肺多為平和之葯,如 枇杷葉、百部、款冬花、紫菀 等。

3、清肺
清肺,即清泄肺熱,常用中葯有 桑葉、石膏、竹茹、黃芩、魚腥草、茅根 等。

4、瀉肺

瀉肺,即瀉肺中痰火和水濕,通常葯性峻猛,代表葯有 葶藶子 等。

5、溫肺

溫肺,是溫化肺中寒飲之法,常用中葯湯劑有 甘草乾薑湯 等。

6、潤肺

潤肺,是指滋養肺陰潤燥,代表中葯有 川貝母、麥冬、石斛、玉竹、西洋參、知母 等。

7、補肺

補肺,主要指補肺氣,如可使用 人參、黃芪、甘草 等為中葯材。

8、斂肺

斂肺,在於收斂肺氣之耗散,斂肺葯須與補肺葯同用,如配伍 五味子 等。

養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許多蔬菜水果等食物對於滋陰潤肺就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這些食物對於機體乾燥的人們都可以多進食!

1、百合

百合具有 潤肺止咳 的作用,還能 養心安神 ,對於陰虛燥咳、勞嗽咳血、失眠多夢等肺陰虛內熱等都具有很好的療效,如病後虛弱者可以多進食,可用 百合燉湯 或百合同粳米煮粥等都是清肺熱佳品。

2、雪梨

雪梨性涼、微寒,有 生津止渴、潤肺止燥、化痰止咳 等作用,雪梨不但營養豐富,還能幫助中老年人預防便秘,軟化血管,幫助控制血壓等。同時雪梨為白,對肺部具有很好保養作用, 雪梨與川貝同煮 ,對於久咳不愈等具有很好的療效。

3、蜂蜜

蜂蜜具有清熱鏈宴粗解毒的功效,常喝能夠起到 潤肺、助消化、排毒養顏 等作用。蜂蜜中約含35%葡萄糖及40%果糖,這些糖分子能夠直接被人體吸收,所以蜂蜜還具有解酒,消除疲勞等功效,此外喝 蜂蜜水 時一般以溫水為宜。

4、銀耳

銀耳性溫、性平、味甘,不僅能 滋陰補氣 ,還可 扶正固本 ,具有清腸之效。此外,銀耳還有進行肝臟解毒、清熱健胃、美容祛斑的作用。銀耳中含有的17種氨基酸,多為人體所必需氨基酸。 銀耳菊花茶 以及銀耳粥等對人體都有很好的作用。

5、白蘿卜

在中醫看來,白蘿卜性寒,入肺胃經,秋季多吃白蘿卜,既能 促進食慾 ,又起到 化痰止咳 的作用。另外白蘿卜還具有消炎、清熱化痰、排毒防癌的功效。白蘿卜,生熟皆宜,秋天用 白蘿卜湯 為宜。


寫在最後:

養肺潤肺、補肺氣除了進行中葯和食療外,還需保證睡眠,作息正常,適當的有氧運動也利於肺部的新陳代謝。

④ 冬天來了,感覺乾乾的,有點上火,怎麼辦啊!

在南方/確實是冬天來了,皮膚啊感覺都乾乾的,非常的乾燥,然後又感覺有點上火,那麼我們可以喝一些嗯去火的茶呀或者湯之類的。1、綠豆湯具有清熱去火的作用,在煮沸後悶三十分鍾左右即數褲可飲用,適用於上火、咽痛、中暑等人群。其中富含的維生素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纖維素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預防便秘的功效。

⑤ 夏天天氣炎熱,皮膚乾燥,吃什麼可以改善,而且不上火

比較簡單啊,幾種"瓜":苦瓜、西瓜、冬瓜、黃瓜。都屬於寒涼性的,祛火

⑥ 熱毒跟濕疹有什麼不同,熱毒有什麼症狀。

你好,熱毒是由於體內燥熱,積久成毒,從皮膚中排出就形成了痘痘。濕疹一般是因接觸了過敏源不耐受引起,環境、接觸物、飲食均有關系。

皮膚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皮膚病的中醫治療方法,要以「望」、「聞」、「問」、「切」四診參合進行准確辨證,然後對症下葯。在辨證中所收集到的資料,結合各種不同形態的皮膚損害,靈活的運用各種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中醫對於皮膚病的方法主要分為內治和外治,本文介紹一些皮膚病的中醫內治方法。

1.疏風散寒法:主要用於風寒侵入人體,郁結在皮膚腠理之間導致的皮膚病變,多見於急性的皮膚病,如寒性蕁麻疹、冬天皮膚瘙癢症、遇冷復發的過敏體質。

2.疏風清熱法:用於外感風熱之邪客於皮膚導致的皮膚病變,也是多見於急性皮膚病,如熱性蕁麻疹、玫瑰糠疹。

風寒和風熱導致的皮膚病,可以是與感冒的症狀同時出現的,也可能是感冒之後才出現的皮膚病,還有可能是沒有發生感冒症狀,外邪潛入身體隱藏著,等時機成熟了才爆發出皮膚病。

3.清熱利濕法:用於外感濕熱,如:常居潮濕地,或沾染了雨露霧氣等濕邪。也可以用於濕熱內蘊,自己體內生出的濕邪,以及濕熱下注導致的皮膚性病,如:膿皰瘡、濕疹、帶狀皰疹、生殖器皰疹、軟下疳等。

4.清熱解毒法:用於熱毒壅滯所致的皮膚病,如癤、癰、軟下疳、梅毒、帶狀皰疹等等熱毒盛的皮膚病。

5.清熱涼血法:用於血熱蘊毒,或是熱入血分導致的皮膚疾病。如過敏性紫癜、紅皮病、變應性皮膚血管炎。

很多皮膚病患者都需在清熱的基礎上加上利濕、解毒、涼血這些方法,幾乎都是結合一起使用的。以紅斑、膿皰、糜爛、滲出等皮損症狀多清熱之法。

6.溫陽散寒法:適合用於陰寒之邪進入肌表,或是脾胃虛寒導致的皮膚病變。但是這兩種情況不一樣,外界陰寒邪侵表的大多是在經絡肌肉皮膚,如凍瘡,局部皮膚蒼白、紫紺、潮紅等顏色交替表化,治法以:溫經散寒。脾胃虛寒導致的皮膚病如,寒性蕁麻疹、白癜風、吃冷的就過敏人群、治法以:溫中散寒。

7.溫補腎陽法:用於腎陽不足導致的皮膚病。患者伴有畏寒怕冷,穿再多的衣服也冷的現象,腰背、手腳長年冰涼。如,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

8.補肝益腎法: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皮膚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白癜風、銀屑病,紅皮病、硬皮病。

凡是頑固的疑難皮膚病,都是多個臟腑一起發生了病變,並非治療單一臟腑,在治療的時候大多都是數個臟腑一起治,幾種治療大法合為一體。

9.益氣補血法:用於病人久耗傷、素體氣血不足的皮膚病。如慢性皮膚病、老年瘙癢症。以及皮膚乾燥、脫屑、皸裂等症狀

10.養血潤燥法:用於血虛風燥或陰虛血燥所導致的皮膚病,如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以及皮膚乾燥、脫屑、皸裂等症狀。

益氣補血,養血潤燥這兩種方法在臨床時候也是經常融合一起的,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治療效果,來縮短治療過程。

11.疏肝理氣法:用於肝氣郁結所致的皮膚病,如黃褐斑、帶狀皰疹、神經性皮炎等。 患有頑固性皮膚病的患者,一般都要結合此法治療,散開內心抑鬱,才能徹底治療疾病。

12.健脾化濕:用於脾虛濕阻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天皰瘡。

13.搜風止癢法:用於風邪郁久,伏於經絡肌肉,久治不愈的皮膚病,如神經性皮炎、蕁麻症、過敏體質、老年皮膚瘙癢症。

14.活血化瘀法: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皮膚病,如盤狀紅斑狼瘡、變應性皮膚血管炎、結節性紅斑等。大多皮膚病患者皆有夾瘀的現象,中醫在治療皮膚病的時候,此法用的較廣。

⑧ 風濕熱毒引起的皮膚病有哪些症狀

你好,根據抄您的描述,痛風屬於機體嘌呤代謝障礙,尿酸增高導致關節酸痛不適。應及時服用降低尿酸及活血止痛的葯物有效治療。臨床上常見的葯物有別嘌醇,丙磺舒,秋水仙鹼。另外也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過於勞累及著涼因素,不吃豆製品,海鮮及動物內臟,規律服用
葯物,效果明顯。

⑨ 為何很多人洗完澡後,身體會變得特別乾燥

洗完澡造成皮膚乾燥、癢,不是熱水器、也不是水的問題,是洗澡過勤,而且用搓澡巾搓的過於用力造成的。我就是這樣的,平常養成天天洗澡,天天搓,造成洗完澡後,皮膚癢。希望能幫到你。

皮膚熱毒外溢,會有乾燥,瘙癢的感覺,你肯定很少運動,堅持運動,排汗的過程就是排毒的過程,實在嚴重就需要找中醫調理了。我覺得和熱水器沒有太大關系吧,主要還是天氣乾燥,頻繁的洗澡會導致皮膚過度乾燥,皮膚缺乏水份,就會引起脫皮皮膚癢,建議洗完澡之後可以擦身體乳鎖水,我覺得大概就是這樣哈!



我也是這樣,我覺得是皮膚乾燥,可以試著塗抹一些潤膚乳之類的,我用的凡士林的很管用,建議試試,如果還沒有改善再考慮熱水器的問題吧。



洗完熱水澡皮膚有癢主要是因為熱水太燙,加速皮膚水分蒸發,使的皮膚輕度缺水就會感覺癢。所有大欠姐建議,洗澡水不宜過燙,適度溫度就好,此外洗完澡後馬上擦身體乳會有效緩並在肌膚表層形成滋養膜,另肌膚細膩幼滑。葡萄籽精華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抵禦自由基對肌膚細胞的侵害,改善皮膚彈性與光澤,延緩肌膚老化乾燥二是,因年齡的增長,或平時不注重保護皮膚,造成的皮膚本身乾燥瘙癢,如出現類似問題,可食用一些補充膠原蛋白的食物和擦一些身體乳可改善皮膚乾燥缺水瘙癢等問題。

還有可能是沐浴露清潔力度比較強,然後皮膚乾燥,可以在沐浴後擦上一點身體乳會有很好的改善哦。希望對你有幫助

⑩ 皮膚乾燥發熱瘙癢 求個中葯方調理下

臟腑蓄積熱毒而引起這種病,首先要用驅風解熱的葯「凌霄花湯」熬水泡洗然後再吃涼血解毒丸治療就行了!一般來說1-2療程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