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化療期間皮膚乾燥怎麼辦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化療期間皮膚乾燥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4-11 03:01:42

㈠ 接受化療、標靶治療時,記得要呵護肌膚!

「標靶葯物治療了我的癌症,但用葯的同時也讓我全臉、前胸長滿了痛癢的痘痘,怎麼辦?」

「用了抗癌的這些葯物之後皮膚好乾好癢啊,該怎麼做好皮膚的照護?」

「我知道這是救命的葯,但抗癌葯物帶來的甲溝炎讓我好難受,該怎麼辦?」

李先生是一位大腸癌病患,曾接受過手術治療及化學治療,由於癌症復發所以開始服用標靶葯物,但在他服用後2星期左右,臉上、前胸後背甚至頭皮都開始長出大大小小的痘痘,有的還化膿破裂,令他十分困擾,白天覺得難看不想出門,晚上又痛癢得睡不安穩。隨後被轉介到皮膚科給予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和外用類固醇合並使用,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治療,加上積極且正確的皮膚自我保養,皮膚的狀況好轉,讓他在抗癌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抗癌葯物會伴隨哪些皮膚副作用?

隨著醫學的進步,除了手術切除、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各種癌症開始進入使用「標靶葯物」的時代。無論是化療、放療或是新的標靶葯物,這些治療在破壞和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我們的皮膚也連帶遭受抗癌葯物的影響而出現異常反應,雖然大部分並不嚴重到危及生命,但卻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抗癌治療甚至必須被迫暫停。


化學治療常見的表皮系統副作用

以位置而言[1] :

1. 皮膚:皮膚干糙粗燥(Asteatotic dermatitis)、對光敏感(Photosensitivity)、皮膚色素沈澱(Hyperpigmentation)、手足癥候群(Hand-foot syndrome)以及少部分病患會有皮膚過敏或葯物疹的情形。

2. 毛發:掉發(Alopecia),甚至是眉毛、眼睫毛、腋毛、胡須、 *** 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3. 黏膜:口腔黏膜發炎潰瘍(Mucositis),其嚴重度和注射葯物的量以及頻率有關。

4. 指甲:指甲剝離症(Onycholysis)、指甲的色素與角質改變(Beau』s line,Melanonychia)。

以上副作用的發生率和嚴重度,因化療的葯物種類、葯物劑量而異,也因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嚴重時會需要皮膚科醫師的介入並給予葯物治療,但正確的皮膚清潔、保濕和手足護理,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皮膚照護,對於抗癌葯物造成皮膚副作用的預防和治療都十分重要[2] 。


標靶葯物常見的皮膚副作用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EGFR抑制劑)主要是將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傳遞路徑做阻斷,抑制酪胺酸酶,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主要是用在治療肺癌、大腸癌、乳癌等。區分為兩大類葯物:

A. 大分子單株抗體葯物,如Cetuximab (Erbitux,爾必得舒)、Trastuzumab (Herceptin,賀癌平)。

B. 小分子葯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Gefitinib(Iressa,艾瑞沙)、Erlotinib(Tarceva,得舒緩)、Afatinib(Giotrif,妥復克)以及治療轉移性乳癌的Lapatinib(Tykerb,泰嘉錠)。


以下是標靶治療常見的表皮系統的副作用[3-6] :

1. 丘疹膿皰疹或稱痤瘡型紅疹(Papulopustular rash,aeiform eruption)

好發時間多在用葯後1-2周左右,症狀常在臉部、頭皮、前胸後背出現有如青春痘般,又痛又癢的皮膚紅疹或膿皰。不同於一般的青春痘,不會有粉刺的出現。

治療包括口服抗生素(doxycycline)、外用抗生素(tetracycline或fusidic acid)和外用類固醇葯膏,嚴重發炎時,甚至要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或是暫時停止標靶葯物。要避免使用一般的痘痘常用葯,如A酸、果酸、杜鵑花酸或含酒精成分的產品,這些產品反而會 *** 皮膚。正確保養和治療後,約2-3個月逐漸改善。

日常保養十分重要,從使用標靶治療的第一天開始,就養成自我保養的好習慣,正確清潔、保濕、防曬以及避開皮膚 *** 物,避免日曬、熱水泡澡、辛辣油炸食物和飲酒[5,6] !


2. 皮膚乾燥+發癢

在年紀較大,或是先前接受化學或放射治療的患者,使用標靶葯物後較容易出現四肢脫屑和皮膚乾燥發癢,搔抓破皮後甚至會引起細菌感染。

治療就等於保養,勤擦無香精、無酒精的油性保濕乳液(含有尿素或是燕麥膠等),若出現皮膚炎就須要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協助治療,需要油性類固醇於紅疹處、油性抗生素於龜裂處以及口服抗組織胺來止癢。


3. 甲溝炎(paronychia)

用葯4-8周後才出現,可能持續3-6個月以上才會逐漸改善,就算停葯後也要數月後才會痊癒。症狀是手腳指甲周圍會出現紅腫、疼痛、化膿、紅色肉芽組織增生。

治療常需要轉介到皮膚科醫師,開立外用抗生素或優碘葯膏、口服消炎葯、口服抗生素,肉芽組織則以液態氮冷凍、電燒或硝酸銀燒灼的局部治療。

手足保養十分重要,請盡量減少手足的摩擦 *** ,尚未發炎前,預防性每天兩次使用凡士林或者護手霜來保養指甲及周圍的皮膚(如果已經明顯紅腫發炎,則應塗抹抗生素軟膏)。


4. 毛發改變

部分標靶葯物會影響皮發生長異常,頭發生長變慢、變快、變硬、變少、變多、變卷都是可能出現的,大多數在標靶治療結束的2-3個月後,毛發會慢慢恢復正常。


5. 手足皮膚反應(Hand foot skin reaction)

治療腎臟癌和肝癌的Sunitinib和Sorafenib這類多重激酶抑制劑[4] ,使用約2周左右之後,可能會在手指尖、腳底、腳指、腳外側等受壓處,皮膚疼痛發紅、起水泡或角質增厚,影響日常起居行動。治療包括尿素乳霜、外用類固醇、外用麻醉劑、口服止痛葯物、水楊酸葯膏等。


接受抗癌治療時,皮膚照護很重要!

接受抗癌治療之後的皮膚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無論是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是標靶治療,以下是通用的日常皮膚照護的建議,正確地、輕柔地照護自己的皮膚,想像你在對待初生嬰兒的肌膚一般照護你的皮膚。勿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謠傳,在採用任何日常保養、照護品前,可以先尋求醫護同仁的建議。


溫和清潔

宜使用溫水及溫和無香料偏中性潔膚液,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澡(溫泉、泡湯、過熱的水會使皮膚油脂流失,讓皮膚變得更紅更乾燥),應避免選用含防腐劑(MI/MCI)或對羥基苯甲酸(paraben)等成分的產品。清洗時應盡量避免搓揉皮膚,使用柔軟材質的毛巾以輕拍或輕按的方式吸除水分。

千萬不要因為頭皮發炎滲液或脫屑會癢,就過度搓揉或清洗,反而會加重發炎,建議接受皮膚科葯物治療並使用溫和洗發精(不建議使用抗屑薄荷清涼洗發精,反而容易頭皮 *** )。


加強保濕

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的同時,就建議開始皮膚保養,至少早晚塗抹保濕乳霜或乳液加凡士林,加強皮膚的鎖水保溼,維持肌膚屏障。不要等到皮膚變紅變黑、乾燥發癢才塗,效果將大打折扣。

洗澡後身體還帶有些許水分,是塗抹保濕劑的最佳時段,局部使用凡士林或醫療級皮膚保濕產品,可以在皮膚表層形成油膜屏障,減少水分從皮膚表面蒸發。有病灶的區域,先擦葯,再將保濕劑塗抹在所有的皮膚上。

至於保濕劑的選擇上,則應選用成份簡單、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濕劑。化療或標靶治療後的乾燥敏弱肌膚,建議油性保濕劑(balm,cream)或乳液(lotion)加凡士林,不要只有噴保濕活泉水,反而越噴越干。


徹底防曬

對於上述的丘疹膿皰疹、皮膚乾燥發癢、光敏感、色素沈澱,防曬都是很重要的預防和保養原則。不管陰晴雨天、春夏秋冬、室內或室外都建議防曬,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避免出門日曬,並搭配使用衣物或遮蔽物(傘、帽子、口罩、袖套等),防曬產品的選擇(紫外光寬頻防護)、正確用量和勤補擦都很重要。(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懂防曬乳、防曬迷思大破解)。


手部與足部照護

請在一開始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的同時,就開始注意手足的照護。不要等到現甲溝炎或是手足泛紅疼痛才開始注重保養。

• 請穿著舒適彈性良好的鞋子,減少手足的摩擦 *** (少做家事、提重、打字、碰水、過度走路或運動等等)。

• 避免風吹日曬、暴露在溫差太大的環境(例如:極冷、過熱)。

• 減少洗手次數,必須要碰水做事時,先擦護手霜-->戴上棉質手套-->再加上塑膠手套。一旦碰水過後就要重新補充護手霜。

• 甲溝炎發作前,預防性每天兩次使用凡士林或者護手/ 足霜來保養指甲及周圍的皮膚或軟化舊角質(但如果已經明顯紅腫發炎,則應塗抹抗生素軟膏)。

• 若有嚴重疼痛紅腫或水泡時先予冰敷,並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協助治療,並與腫瘤科醫師討論考慮減量或暫停標靶葯物。


做個總結

從開始使用抗癌葯物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重新調整照護自己皮膚的方法,提高警覺注意皮膚方面的變化,即時用葯、持續保養、避免皮膚症狀擴大,盡量降低抗癌葯物對皮膚的傷害,讓我們能在對抗癌症的同時,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1. Reyes-Habito CM, Roh EK. Cutaneous reactions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nd targeted therapies for cancer: part I.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1(2):203 e201-203 e212.
2. Bensadoun RJ, Humbert P, Krutman J, et al. Daily baseline skin care in th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supportive care of skin toxicity in oncology patients: remendations from a multinational expert panel. Cancer Manag Res. 2013;5:401-408.
3. Peuvrel L, Dreno B. Dermatological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ies in cancer: optimal management. Am J Clin Dermatol. 2014;15(5):425-444.
4. Reyes-Habito CM, Roh EK. Cutaneous reactions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nd targeted therapy for cancer: Part II. Targeted therapy.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1(2):217 e211-217 e211.
5. Dreno B, Bensadoun RJ, Humbert P, et al. Algorithm for dermoco *** etic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side-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in oncology.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27(9):1071-1080.
6. 朱家瑜醫師著。2017。標靶葯物治療的皮膚照護。台北市。健康世界出版社。

㈡ 放療後,皮膚乾燥,起皮了怎麼辦

癌症病人放療來後,皮膚常常自會變得乾燥,雖然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但是這期間病人還是應小心對待自己的皮膚,以下是一些建議:
(1)使用冷水和溫和的肥皂;讓水流過接受放療的皮膚,不要摩擦。
(2)衣服在接受治療的部位不要穿得太緊。
(3)不要摩擦、抓搔敏感部位。
(4)不要把燙的或冷的東西,如熱毛巾或冰袋放在接受放療的皮膚上。
(5)在你正接受治療和治療結束幾周內,不要在接受放療的部位上擦葯粉、護膚霜、香水、除臭劑、葯膏、洗液和家用葯物,除非經過醫生許可。(許多皮膚產品會在皮膚上留下一層,這樣可能妨礙放療或康復)。
(6)放療時和放療結束後一年之內,不要讓接受放療的部位暴露在陽光下。如果你想在太陽下多呆幾分鍾,就要穿上有保護作用的衣服(如寬邊的帽子和長袖襯衣)以及使用防曬油。
此外,在放療前後,病人飲食上也要引起一定的重視,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並配合有助於化療期間提升免疫力的今幸-rh2這樣能夠更好的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㈢ 化療後皮膚乾燥怎麼辦

您好,聽到化療這個詞語真的希望能好起來。只能如實回答您的問題,不能幫個大忙但能幫個小忙也好。
因為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化療,所以只能客觀的回答您的問題,
實在感覺皮膚乾燥不舒服,可以請醫生開一個醫用凡士林來撫摸皮膚,凡士林是油脂,能降低皮膚水分的流失,同時因為化療後身體虛弱,所以凡士林還能阻擋了來自空氣中的細菌和皮膚接觸,從而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對凡士林的認識不夠,可以在網路輸入 凡士林查詢,能幫到您了解到這個作用的。謝謝

㈣ 化療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1、注意養生保健,生活規律、合理飲食、多休息、防勞累、調節心理、家棚悄庭關愛等;
2、注意飲食保健,可以多吃營養豐啟塌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新鮮蔬菜瓜果、豆類、蘑菇類食物,多吃湯類、煲類食物,可吃豬肉、鴨肉、鴿子肉。不要吃牛羊肉、狗肉、雞肉、魚蝦、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油膩的、油炸的、腌制的、煙熏的食物等;
3、要讓病人了解病情,知道為什麼要多休息的道理,變被動為主動配合;
4、如果真是99%是良性瘤的話,按理說是不需要化療的,這個病不嚴重,不會對身體有太大傷害,手術切除就算治癒了;
5、如果主要是惡性鏈旁渣瘤,那麼完全根除治癒很難,但可以減輕、緩解、控制病情,就需要化療,由於化療對身體傷害較大,最好配合中醫中葯治療,可以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

㈤ 化療後極怕冷,手腳皮膚乾裂粗糙

可以試試鮮蜂王漿,內用有補充滾脊森營養,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減輕放化療痛苦的作用;外用有促進傷口痊癒,營養皮膚的野野功效大畝,對凍傷燙傷有奇效。而且是純天然的沒有副作用。

㈥ 請問化療期間如何保養護理皮膚

皮膚變灰黑,這是化療通常要表現出來的副作用,原因是傷了肝腎,所以導致皮膚顏色的變化。
惡性腫瘤無論手術、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中葯,中西醫結合(早期可手術,晚期手術無價值,並且是起反作用。晚期擴散轉移了,身體的許多部位都有癌細胞了,此時只割掉一處腫瘤有何用?只能激化)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這種大病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了,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癌細胞沒擴散、轉移時,可以切除,但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時間長了復發率不低,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放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核心關鍵就是防復發。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了,並且醫生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虧)。應該手術後吃葯,不停葯能不復發,已是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葯丸來治。找對了葯則增強效果。筆者因業務關系,深知中葯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腦瘤、胃癌、腸癌、食道癌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合適的中葯對於抵制癌細胞的發展,縮小腫瘤體積,減輕痛苦,效果是好的,對比效果患者更是滿意。旨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消縮疙瘩、腫塊效果顯著,至於單純的消除積液、水腫,自不必說,如腦瘤引起的腦積水,肺結核引起的肺積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積液;至於單純的止痛,那是在消縮腫塊的過程中附帶的一個功能。如果已手術、化療過,中葯的一個明顯的作用就是對各種不舒服的症狀有減輕。
不吃辛辣、油炸、燒烤的這些燥熱類食品。盡量調節情緒。

㈦ 乳腺癌化療期間皮膚乾燥癢怎麼辦

化療後身體缺少維生素,不要洗澡太勤,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強的肥皂,可用中性肥皂或硫黃皂,服用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通過<癌莫之助信心>來慢慢調理

㈧ 放化療後全身皮膚乾燥而且很多皮屑怎麼回事

考慮你做放化療後全身皮膚乾燥,很多皮屑,可能是皮膚失水過多導致的,建議你多補充水分,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奶油、白薯、魚肝油、綠葉素等,另外在化療後可以用中葯調理可以減輕化療的痛苦。

㈨ 肺癌化療和靶向治療的化療期間護理

1、保證充足的睡眠:肺癌患者首先要養成合理的生活習慣和有規律的起居習慣,保證正常的生物鍾,調整好睡眠時間,盡量避免重度的體力勞動。
2、治療時保護放療范圍內的皮膚:放射治療二至三周後,放射部位的皮膚隨著個體敏感性的不同,會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放射性皮膚反應。輕者皮膚乾燥、發紅;重者皮膚會出現水泡、破潰,甚至潰瘍。皮膚反應隨放療累計劑量的增加而加重,因此可以根據皮膚反應的輕重程度進行相關的對症治療。
3、治療後對皮膚的護理要適當:放療期間衣著要柔軟,避免粗糙衣服摩擦。升亮保持放療范圍皮膚清潔和乾燥避免感染,治療結束後一年內不要讓接受放療的部位暴露在陽光下。
4、適當飲食,保證營養:若進食量不足或飲食不當可以引起血細胞減少。特別是治療兩周弊行左右會因食管黏膜水腫而引起吞咽不順、甚至疼痛等症狀而影響進食。選擇清涼無刺激性租笑嘩的飲食,避免粗、硬食物及刺激性食物。選擇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