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多天的寶寶皮膚和眼白一直很黃怎麼辦
去醫院看看吧,正常的15天左右就會退掉了。眼白都黃了那是挺嚴重的了,只要沒夠一個月去醫院照下藍光就會退了,夠一個月以後才去就要打針了。
在鄉下很多老人都說沒有關系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黃疸長時間不退,會影響寶寶的肝臟、脾臟、還會損害寶寶的腦細胞。(以前的科學不發的,老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只要不會死人,都會覺得沒事的)
總之,最好還是去醫院看看,聽醫生的沒錯的。
2. 我家寶寶出生20天了,黃疸還是不退,臉和上身都黃,眼睛珠也黃,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體內膽紅素過高而引起的一組疾病,嚴重時可導致新生兒神經系統受損引發膽紅素腦病,影響新生兒智力發育,是嚴重威脅新生兒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新生兒黃疸在優育學方面和提高人口素質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到未雨綢繆。。 1 早發現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類,而這兩類黃疸出現時間不同。生理性黃疸出現時間一般為出生後2~3天開始血清膽紅素升高,而病理性黃疸出現時間較早,一般出生後24h內即可出現。因此,為及早發現新生兒黃疸,本院從新生兒出生後24h開始監測血清膽紅素,若發現異常,及早治療,以確保新生兒無虞。 2 早診斷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特點:(1)血清膽紅素超過生理性黃疸的最高界限值12~15mg/dl;(2)黃疸加重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3)持續時間長,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或退而復現,持續加重。(4)血清結合膽紅素超過1.5mg/dl。 出現以上症狀,應作出病因診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而非感染性的致病因素較多,如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膽道閉鎖、遺傳性疾病、葯物使用不慎,針對以上致病因素,及時排查、確診,對因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3 早治療 一經確診,應立即進行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較多,臨床普遍採用較為安全和理想的藍光治療。這種方法主要採用光源主峰波長為425~475nm藍光連續24h照射,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測新生兒血清膽紅素濃度,至少24h測1次,多採用經皮測膽紅素,此法方便、快捷,對新生兒無傷害,家屬易於接受。光療結束後連續監測兩天,觀察有無反跳現象。在光療前需對光療箱預熱,待燈管下溫度在30℃左右時再放入新生兒。治療時不顯性失水增加,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時抱出新生兒喂水餵奶,以保持新生兒體內水分,還可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胎便排出,建立腸道正常菌群,促進尿膽原的生成,減少腸肝循環,有利於黃疸的減輕。光療過程中,偶爾會出現發熱、腹瀉、皮疹、核黃素缺乏所致的「青銅症」等不良反應,但相對較輕或一過性。當光療結束後,上述症狀也會一並消失,若在光療過程中,輔以靜脈補液,效果更為滿意。在120例新生兒黃疸中,其中86例採用藍光治療同時輔以靜脈補液,多喂水、餵奶等治療。第2天血清膽紅素開始下降,第4天可降至正常。其中24例予藍光治療和靜脈補液治療,但由於產婦奶水少,喂水也少,血清膽紅素下降相對要緩慢,一般第3天或第4天才開始下降。其中10例家屬拒絕藍光、靜脈補液同時治療,只採取其中1種治療措施,血清膽紅素下降更緩慢,至少3天以後才開始下降,甚至下降後再次升高,其中3例轉兒科治療。這就說明了在新生兒黃疸治療過程中,保持新生兒體內水分的充足是至關重要的。 4 討論 新生兒血清膽紅素水平對個體的危害性受肌體狀態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低於現行生理性黃疸標准也有形成膽紅素腦病的可能,而超過生理性黃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兒則不一定會造成病理性損害。再由於新生兒血腦屏障發育和膽紅素水平是一個動態發育過程,胎齡越小,體重越低,血清膽紅素超過一定限度,對新生兒造成腦損害的危險性越大。因此,在臨床實踐中,一定要根據個體實際情況,積極施以早期預防性治療。早開奶,多喂水,按需哺乳,保持新生兒體內水分充足。在我國很多貧困山區,由於醫療條件及醫生意識缺乏,對新生兒黃疸不夠重視,以致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發病率增加,嚴重影響新生兒智力發育,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作為一位產科、兒科醫生,更應該為確保新生兒健康,為國家人口素質的提高盡自己的份內職責。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 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壽命短,易被破壞,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容易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病理性黃疸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黃疸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體、弓形蟲等;非感染性黃疸有溶血性黃疸、膽道閉鎖和遺傳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外,還有一種新生兒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其特點為:黃疸程度較生理性高,黃疸持續時間長,有的可持續三個月之久。但嬰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喂母乳後3天,黃疸下降明顯。母乳性黃疸與腸道重吸收膽紅素有關。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膽紅素腦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診斷母乳性黃疸必須首先排除病理性黃疸! 怎樣識別新生兒黃疸? 仔細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區別孩子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對於治療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來識別: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其特點: 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徵: 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並發膽紅素腦病,通常稱「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精心護理黃疸寶寶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3)盡早使胎便盡早排出。因為胎便里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凈,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3. 新生兒臉黃眼睛也黃怎麼治
首先,你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能睡,基本可以排除是病理性黃疸的可能,其次你寶寶20多天了還這么黃,也不會是生理性黃疸,而且你寶寶喝母乳,就可以基本斷定是母乳性黃疸,跟我寶寶一樣。這個我咨詢過國內外一些醫生。 建議你給寶寶暫停兩到三天母乳,帶孩子出門充分曬太陽,多喝水,去葯房買「茵梔黃」給寶寶吃,或者抓點黃梔子回家熬水給寶寶泡澡,洗臉,茵梔黃寶寶吃了會拉肚子,梔子水不會。會有很大改善的。如果這樣做了沒改善,就說明不是母乳性黃疸,就得去醫院檢查是不是寶寶肝臟有異常或者有溶血方面問題。 相信我,不要著急給寶寶治療,現在醫院都採取藍光治療黃疸,其實跟曬太陽一個原理,但是太陽是天然的無毒害,而照藍光對寶寶傷害很大,尤其是心理傷害,做父母的一定要充分為孩子考慮,找出原因,對症下葯,不要慌了手腳。 母乳性黃疸對寶寶沒什麼傷害,就是膚色不好看,完全可以繼續母乳,因為母乳好處太多了。在寶寶暫停母乳的兩三天內一定要把奶水用吸奶器吸出來,防止漲奶,回奶。 寶寶要是不吃奶粉就可以把母乳用吸奶器擠出來隔著奶瓶用開水煮幾分鍾給寶寶喝。 建議你去參考資料里看看,裡面有具體關於母乳性黃疸的原理等
4. 一個月寶寶體檢皮膚發黃眼睛也黃怎麼回事
是黃疸的表現,需要去醫院做一下黃疸值檢查,黃疸可以照藍光進行治療
5. 寶寶出生20天了…眼睛一直發黃是怎麼回事
應該繼續服用一些茵梔黃,媽咪愛等葯物進行治療,定期進行檢查
6. 嬰兒出生30多天了白眼球有點黃,臉也有點黃
你好,孩子出生後半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一般2周左右逐漸恢復正常,建議觀察
7. 寶寶二十一天了,皮膚有點黃,眼內白膜也有點黃是什麼原因
如果發現新生兒鞏膜、皮膚或粘膜發生黃染,而睡眠及精神狀態良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則可建議產婦適量增加她自己的液體攝入,以使新生兒得到足量的水份而改善代謝;產婦飲水量足夠,新生兒仍輕微黃染,則鼓勵產婦繼續母乳喂養。 若黃疸逐日加重,鞏膜、皮膚及粘膜外手腳心亦出現黃染,但精神良好,吃奶及大小便無明顯異常,則建議停止母乳喂養2—3天,待黃疸減輕後再繼續給母乳(期間以奶粉代替),或者向保健醫生咨詢。 若新生兒鞏膜、皮膚、粘膜及手腳心均黃染且迅速加重,伴有煩躁哭鬧或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發白等異常,應建議家長立即帶孩子就醫。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所決定,胎兒出生後由於血氧分壓突然升高,紅細胞破壞很快,產生較多膽紅素,而新生兒肝酶活力低,無法清除過多的膽紅素,因而發生黃疸。另一方面,新生兒黃疸多發生於母乳喂養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又一原因,但這種黃疸多為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沒有危害,應鼓勵母親繼續母乳喂養。
8. 寶寶出生28天了臉和眼珠都很黃嘴唇行干
問題分析: 你好,寶寶的情況來看多考慮生理性黃疸。另外需要考慮營養不良引起面部皮膚、眼珠部位發黃,另外嘴唇乾多與冬季乾燥,攝入水少。 意見建議: 合理安排寶寶的喂養,適當喂些水。如果吃奶粉的話,適當在奶粉內添加些清火寶。避免寶寶上火。平時注意保持寶寶面部清潔。祝健康。
9. 寶寶31天了就是眼睛和臉有點黃其它沒有什麼不舒服要緊嗎
你好!寶寶的這種情況是生理性 黃疸 ,,寶寶皮膚黃是很正常的,每個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會有 黃疸 的,寶寶才二十天還沒有退完,
